当前,各地党组织书记中公开招聘工作正在有序推进,旨在选拔一批政治过硬、能力突出、作风优良的优秀党员干部充实到基层党组织领导岗位,为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障,以下从招聘背景、岗位要求、报名流程、选拔方式及政策支持等方面进行详细解读。
近年来,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成为提升组织力的重要抓手,党组织书记作为基层党组织的“领头雁”,其能力素质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的贯彻落实,此次公开招聘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公开、平等、竞争、择优”方针相结合,面向体制内公开选拔,既拓宽了选人用人视野,也为优秀党员干部提供了成长平台,某省在2023年开展的“乡村振兴领头雁”专项招聘中,明确提出从乡镇(街道)干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选调生等群体中选拔,覆盖全省80%以上的县(市、区),有效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
招聘岗位主要包括乡镇(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国有企业及事业单位专职党组织书记等,部分岗位明确要求“全职脱产”,重点面向乡村振兴任务重、基层治理难度大的地区,某经济强市计划招聘50名村党组织书记,其中30个岗位定向面向“第一书记”期满留任人员,20个岗位面向乡镇优秀年轻干部。
采取网上报名与现场报名相结合的方式,考生需登录当地组织部门官网或人事考试网,填写《公开招聘党组织书记报名表》,并提交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任职文件、年度考核表等材料,部分省份要求同时提交《党建工作案例分析报告》(1500字以内),重点考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某省2024年招聘为例:
招聘采用“笔试成绩占40%+面试成绩占40%+考察评价占20%”的综合评分方式,考察评价重点查阅考生的工作实绩档案,如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矛盾纠纷化解等案例,并征求纪检监察、信访等部门意见,部分岗位设置“附加分项”,如获得省级以上“优秀共产党员”“党务工作者”称号的加5分。
2023年,某县通过公开招聘选拔的35名村党组织书记中,有12人来自农业龙头企业负责人、返乡创业大学生等群体,某村党组织书记上任后,依托“党建+合作社”模式,带动村集体年增收50万元,该案例被纳入全省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库,这表明,公开招聘不仅选拔了“带头人”,更激活了基层发展的“一池春水”。
问题1:非中共党员能否报考党组织书记岗位?
解答:根据《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党组织书记必须由中共党员担任,本次招聘所有岗位均要求报考人员为中共党员,且需提供党员证明材料,非党员考生可关注乡镇(街道)其他行政岗位或事业单位岗位的招聘信息。
问题2:党组织书记岗位是否有服务期限要求?
解答:一般情况下,招聘岗位要求最低服务年限为3年,服务期内不得调动到其他地区或系统,服务期满且考核优秀的,可优先考虑晋升或交流到更重要的岗位,具体服务年限以各地招聘公告为准,考生需在报名前仔细阅读岗位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