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汕合作区作为深圳的“飞地”,近年来在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引进方面持续发力,2024年再次启动大规模公开招聘,涵盖多个领域和岗位,为各类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此次招聘由深汕特别合作区组织人事局牵头,联合区内重点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及国有企业共同推出,旨在通过吸纳高素质人才,助力合作区打造“深圳标准、深圳质量、深圳品牌”的现代化新城。

深汕合作区自2018年正式成为深圳全面管理的行政区以来,依托深圳的政策优势、产业资源和管理经验,逐步构建起“先进制造、新能源、海洋经济、数字经济”四大主导产业体系,随着深汕高铁、深汕西高速等重大交通设施的建成通车,合作区与深圳主区的时空距离大幅缩短,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东部门户新城,为满足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合作区此次招聘不仅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还配套了人才住房、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等全方位保障政策,其中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可申请最高300万元的生活补贴,以及人才公寓或住房补贴,切实解决人才后顾之忧。
本次招聘共发布岗位512个,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公共服务类三大类别,覆盖教育、医疗、规划建设、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综合管理类岗位主要面向政府部门,包括办公室文秘、政策研究、综合执法等,要求 candidates 具备较强的文字综合能力和政策理解水平,部分岗位需具有基层工作经验;专业技术类岗位以企业为主体,如深圳深汕特别合作区创新投资集团的投资经理、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的智能制造工程师、深汕中心医院的主治医师等,这类岗位对专业能力要求较高,通常需要硕士及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且优先具备相关项目经验;公共服务类岗位则聚焦民生领域,如深汕高级中学的教师、深汕第二幼儿园的幼儿教师、区社会事务局的社会工作者等,要求 candidates 持有相应职业资格证书,且热爱公共服务事业。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招聘特别向应届毕业生倾斜,推出“青年人才储备计划”,提供200个实习及转正岗位,涵盖行政管理、技术研发、市场运营等方向,合作区将为入选者配备“双导师”(业务导师+职业导师),并提供系统化的岗前培训和职业发展通道,帮助应届生快速从校园过渡到职场。
招聘流程严格遵循“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分为网上报名、资格审查、笔试、面试、体检、考察、公示和聘用七个环节,网上报名时间为2024年9月1日至9月15日,考生需登录“深汕特别合作区官网”或“深圳人事考试网”提交报名材料,包括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及工作经历证明等,资格审查贯穿招聘全过程,对弄虚作假者一律取消资格,笔试内容分为公共科目(《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和专业科目,根据岗位不同设置差异化考题,例如医疗类岗位增加医学基础测试,规划建设类岗位侧重工程管理相关政策法规,面试采用结构化面试和无领导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方式,重点考察考生的岗位匹配度、应急应变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报考要求方面,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部分高层次岗位可放宽至45周岁;学历要求本科及以上,部分技能型岗位可放宽至大专;具有深圳户籍或深汕合作区居住证的考生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所有岗位均要求考生无违法违纪记录,身体健康,能胜任岗位工作。
深汕合作区此次招聘的薪酬待遇处于粤港澳大湾区同类区域领先水平,综合管理类岗位年薪约15-25万元,专业技术类岗位年薪20-40万元,高层次人才年薪可达50万元以上,并享受年终绩效奖金,福利方面,除五险一金外,还补充了企业年金、年度体检、带薪年假、节日福利等,区属企事业单位为员工提供食堂、通勤班车、健身房等配套设施,职业发展方面,合作区建立了“双通道”晋升机制,管理岗位可享受深圳公务员的职级晋升待遇,专业技术岗位可通过职称评定、项目负责制等方式提升职业等级,同时定期组织赴深圳总部、国内知名企业交流学习,为人才提供广阔的成长空间。
考生在报名时需仔细阅读招聘公告,确保符合岗位条件,每人限报一个岗位,报名后不得修改,笔试时间定于10月中旬,具体地点以准考证为准,面试结束后,将在官网公布入围体检人员名单,体检标准参照《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执行,整个招聘过程的信息均通过官网和“深汕视点”微信公众号发布,考生需及时关注,避免错过重要时间节点。
Q1:深汕合作区此次招聘对应届毕业生是否有额外支持?
A1:有的,合作区针对应届毕业生推出“青年人才储备计划”,提供200个专属实习及转正岗位,入选者可享受每月3000-5000元的实习补贴,实习期满考核合格后优先转为正式员工;可申请人才公寓(租金约为市场价的50%),并纳入“青苗成长计划”,提供一对一职业指导和定期技能培训,助力快速成长。

Q2:非深圳户籍考生能否报考深汕合作区岗位?报考时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A2:非深圳户籍考生均可报考,但需提供深汕合作区居住证(或有效期内居住登记回执),报名时需提交的材料包括:身份证扫描件、学历学位证书(应届生提供就业推荐表)、岗位要求的职业资格证书、工作经历证明(需加盖单位公章)、近期免冠彩色照片,以及居住证(或居住登记回执),所有材料需在报名系统内上传清晰扫描件,确保真实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