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励志故事100字(精选5篇)
职场励志故事100字(上)
朋友,我不能和你一起去喝咖啡了。很抱歉再次拒绝你的热情邀请。但是,我真的不能和你一起喝咖啡……
虽然我们同在一个城市,同一个单位,做着同样的工作,但我真的没法和你一起去喝咖啡。因为我家在农村,还有年迈多病的父母要赡养。而且,我也没有那么多时间——我需要加班,我需要给我那位严厉的老板留下一个好印象,这样我才不会走人。请不要用那样的眼神看着我,不是我喜欢炫耀,也不是我在讨好我那位苛刻的老板,因为这份对你来说可有可无的工作,对我来说真的很重要。如果我们一起失去这份工作,你就可以安心去你父母家吃饭了,而我只能靠昨天那点积蓄吃饭。
还有,虽然我们收入基本差不多,我的收入还比你高一点,但我真的舍不得花几十块钱去喝一杯咖啡。当然我知道咖啡厅里的轻音乐能让人心情放松、舒畅。但你知道我花几十块钱喝一杯小小的咖啡是多么奢侈吗?端起咖啡,闻到香气,却看到父母盘子里煮熟的青菜。本来是去玩的,可心里却有种愧疚感。
请不要说我太操心了。你不知道你的工资只够自己一家人的日常开销,你还可以时不时享受父母的补贴。但同样的工资,我得拿出一部分来供父母的日常开销,还要照顾弟弟妹妹的生活,因为他们自愿放弃上学,我才有机会享受城市的阳光。剩下的钱我得存起来,因为我父母没有医保,我需要有一些积蓄给他们应急的救命钱。除了这些,你知道,我还剩下多少钱可以享受生活吗?
不,求你别说你出钱!每次听你这么说,我的脸就发烫,心里很不好意思。你别误会,我知道你是好心。原因还是我,我的土心太敏感,太自卑,太坚强了!我不想占谁的便宜,也不想让谁觉得不自在。你不知道,为了报答你请我吃鲍鱼饭,我找遍了大街小巷的饭馆,只为找个不太寒酸,也不太贵的地方,请你吃一顿饭!也许你不知道,那几十块钱是我三天的伙食费,也是我哥哥的外甥当农民两个月的零花钱。
当然,朋友,你也不用觉得我很可怜,从我们的交往中,你也能发现,我并不是那种被生活压垮,感到绝望的人,我也有自己的幸福,每当看到自己能改变父母的生活,我真的会感到很开心,很满足!
职场励志故事100字(下)
故事一:小创新成就大成就
美国有一家牙膏公司,产品优良,包装精美,深受消费者欢迎,年营业额蒸蒸日上。记录显示,前十年,业务年增长率达10-20%,令董事会兴奋不已。然而,第十一年、第十二年、第十二年业绩停滞不前,每个月都维持同样的数字。
董事会对公司这三年来的业绩很不满意,于是召开了全国经理级会议,商讨对策。会上,一位年轻经理站起来对董事会说:“我这里有一张纸,上面写着一个建议,如果你们要采用我的建议,就必须多付我五万元!”总裁很生气地说:“我每个月都给你发工资,还有奖金奖励,现在我叫你开会讨论,你还想多付五万元,是不是太多了?”“总裁先生,您别误会,如果我的建议不管用,您可以把它扔掉,一分钱都不用付。”年轻经理解释道。“好!”总裁接过纸看完,立刻签了一张五万元的支票给年轻经理。

纸条上只有一句话:将现有的牙膏口扩大1毫米。
总裁立即下令更换包装。试想一下,如果每个消费者每天早上多使用1毫米的牙膏,每天的牙膏消耗量将增加多少倍?这一决定使公司在成立第14年就将营业额提高了32%。
职场智库:
一个小小的改变,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面对新知识、新事物、新想法,我们不应该封闭头脑,置之不理,而应该把头脑打开1mm,去接受新知识、新事物。也许一个新领悟就能给我们带来很多启发,从而改善我们的表现和生活。
故事二:适当的奖励
我在台湾旅游时,听到过一个感人的故事:台南有一位著名的作家,他小时候家境贫寒,父母靠卖豆腐为生。每天清晨天还没亮,他和哥哥就会起床上街卖豆腐。他告诉哥哥:“我们把卖豆腐赚来的钱带回家给妈妈,帮助一家人维持生计。我们给自己的奖励,就是你我分一块豆腐,一半给你,一半给我。”
职场智库:
分享的豆腐是他们劳动后得到的回报,也是人生喜悦的回报。人生要付出代价,必须付出努力、经历艰辛,才能享受人生的果实。适当的奖励,让所有的劳动和努力都得到认可。不过,奖励不一定是别人给的,自我奖励也能让人满足,激励自己“走得更远”。
故事三:迫使事物成长
他每天到稻田里去,都发现稻苗长得很慢。他很不耐烦,心想:“怎样才能让稻苗长得又高又快呢?”想了又想,最后他想到了一个“最好的办法”,就是把稻苗拔高几厘米。从前,有一位农夫,他插上稻苗,希望能早点收割。
一番辛苦劳作之后,他心满意足地回家休息。他想:明天稻苗一定会长得更高。第二天早上,他早早起来,迫不及待地想去稻田里看看自己的“成果”。然而,当他跑到稻田里时,却发现稻苗全都枯萎了。
职场智库:

销售事业,如何才能一夜成名?每株植物都需要阳光、空气、水和土壤才能逐渐生长。农民也需要每天辛勤浇水、耕种土地才能取得成果。许多人鼓励员工在组织中持有股份,以便快速获得公司提供的丰厚奖金或分红,从而“更上一层楼”。然而,那些坐享其成的人往往无法实现自己的目标。
100字励志故事第三部分
推荐:
小比尔·盖茨的“计算机梦”
比尔盖茨从小就是个电脑迷。他于1955年10月28日出生于美国西北部华盛顿州西雅图。小时候的他开朗活泼,是个精力充沛的孩子,无论什么时候,都会在摇篮里来回摇晃。长大后,他花了很多时间骑弹簧马。后来,他把这种摇晃的习惯带到了成年,也带到了微软,摇动了整个世界。
比尔盖茨中学时期就喜欢数学和计算机,保罗艾伦是他最好的同学,两人经常在湖滨中学的电脑上玩三连击游戏。那时的计算机是一台 pdp8 小型机,学生可以通过纸带打字机在一些连接的终端上玩游戏,还可以编写座位安排等小软件。小比尔盖茨玩得非常开心。
1972 年的一个夏天,比比尔大三岁的保罗拿来一本《电子学》杂志,指着一篇只有 10 段的文章,告诉比尔,一家新成立的公司英特尔推出了一款名为 8008 的微处理器芯片。两人很快拿到了这款芯片,并制造了一台可以分析城市交通监视器信息的机器。他们想成立一家名为“交通数据公司”的公司。1973 年,比尔考上了哈佛大学,保罗则在波士顿一家名为“Sweet Well”的电脑公司找到了一份编程工作。两个合伙人经常见面讨论计算机方面的事情。
就像摔碎苹果给牛顿带来启发一样,个人计算机在比尔的心中也有一位外在的启蒙者。这就是1975年1月的《大众电子》杂志。封面上的Altair 8080计算机图片立刻点燃了比尔·盖茨的计算机梦。他和好友保罗在哈佛大学阿肯计算机中心连续八周日夜奋战,为其配备了Basic语言,为个人计算机软件业开辟了一条新路,为软件的标准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100字励志故事,第四部分
韩信(?—公元前196年),汉初军事家,淮阴(今江苏)人。幼年父母双亡,家境贫寒,但他刻苦读书,练就兵法,立志安定国家。生活拮据的他,没得选择时,只好寄宿在熟人家,有时还到淮河边钓鱼借钱,却屡遭周围人的歧视和冷遇。有一次,一群恶小子当众羞辱韩信。一个屠夫对韩信说:你虽然人高马大,又喜欢带刀带剑,但那时胆子却很大。你有本事,敢用剑刺我吗?不敢的话,就爬到我胯下。韩信知道自己孤身一人,硬拼下去,必定会吃亏。于是,当着众人的面,他爬到了屠夫的裤裆下,史书上称之为“裤裆下的屈辱”。
100字励志故事之五
冯·诺依曼是20世纪最杰出的数学家之一。众所周知,1946年发明的电子计算机极大地推动了科技和社会生活的进步。鉴于冯·诺依曼在电子计算机发明中起到的关键作用,他被西方人誉为“计算机之父”。1919年,在布达佩斯路德中学读书期间,冯·诺依曼显露出才华,受到老师的高度重视。在老师费希特的亲自指导下,他与他人合作撰写了第一篇数学论文。此时,冯·诺依曼还不到18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