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一直是当地求职者关注的焦点,近年来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入推进,招聘流程日趋规范,岗位设置也更加贴合社会发展和民生需求,根据最新发布的招聘公告,2023年海东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已全面启动,本次招聘涉及教育、医疗、文化、科技等多个领域,共计发布岗位300余个,计划招聘人员500余名,为高校毕业生和社会求职者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

本次招聘对象主要面向应届毕业生及符合条件的社会在职人员,其中部分岗位面向“服务基层项目人员”“退役大学生士兵”等定向招录,体现了政策对特定群体的倾斜,学历要求方面,以本科及以上学历为主,部分基层岗位或特殊技能岗位可放宽至大专学历,专业设置覆盖汉语言文学、临床医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热门领域,同时增设了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新兴领域的相关专业需求,旨在吸纳更多专业化人才投身地方发展。
报名方式采用网上报名与资格初审相结合的形式,考生需登录海东市人事考试网注册账号,如实填写个人信息并上传相关证明材料,报名时间通常为公告发布后10个工作日内,资格初审通过后不可更改报考岗位,提醒考生仔细阅读招聘公告,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合适岗位,笔试科目包括《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综合应用能力》两门,满分均为150分,其中教育类、医疗类岗位增设专业知识测试,重点考察岗位所需的专业素养和实务能力,面试环节采用结构化面试形式,主要考察考生的综合分析、应急应变、沟通表达及岗位匹配度等能力,面试成绩占总成绩的40%,笔试成绩占60%,综合成绩排名确定进入体检和考察人员名单。
为保障招聘工作的公平公正,本次招聘严格执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全程接受纪检监察部门和社会监督,资格审查贯穿招聘全过程,对提供虚假材料、伪造相关证件的考生,一经查实取消考试资格并记入诚信档案,招聘单位将根据岗位需求设置服务期,服务期内不得调动或辞职,确保新录用人员能够安心工作,为海东市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针对此次招聘,海东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优化招聘流程,缩短录用周期,确保考生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环节,提醒广大考生密切关注官方发布的招聘信息,避免错过报名时间,并提前做好笔试和面试的备考备,对于贫困家庭考生、残疾考生等特殊群体,招聘单位将提供必要的便利条件,确保每一位符合条件的考生都能公平参与竞争。
近年来,海东市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通过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吸纳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全市教育、医疗、基层治理等领域注入了新鲜血液,此次招聘不仅为求职者提供了稳定的就业岗位,也为海东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海东市将继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人才引进机制,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海东建设。
相关问答FAQs:

问:本次招聘中,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在报考时有哪些优惠政策?
答: 根据招聘公告,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含“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大学生村官等)在报考定向岗位时,可享受笔试成绩加分的优惠政策,具体加分标准为:服务满2年且考核合格的加5分,服务满3年及以上的加10分,加分项目需提供相关服务期满考核合格证明及材料,经审核通过后计入笔试总成绩。
问:非海东本地户籍的考生是否可以报考本次事业单位岗位?
答: 本次招聘对户籍没有限制,非海东本地户籍的考生只要符合招聘岗位的学历、专业及其他条件要求,均可报名参加考试,但需注意,部分岗位如涉及基层服务或特殊工作要求的,可能会对户籍或生源地有额外规定,考生需仔细阅读具体岗位的招聘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