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教师招聘工作已进入高峰期,全国多省市教育系统及学校陆续发布公开招聘教师通知,旨在吸纳优秀人才充实教师队伍,以下为近期部分地区及学校的招聘信息综合整理,涵盖招聘条件、岗位需求、报名流程等关键内容,供求职者参考。

近年来,国家持续加大对教育领域的投入,教师招聘政策向基层、紧缺学科及重点倾斜地区延伸,教育部明确要求2025年各地中小学教师招聘中,乡村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及思政、体育、美育等紧缺学科岗位占比不低于60%,部分省份还推出“银龄讲学计划”“特岗教师计划”等专项招聘,鼓励优秀人才投身教育一线,多地落实“先上岗、后考证”政策,允许应届毕业生及非师范类考生在试用期内取得相应教师资格证,进一步拓宽招聘渠道。
招聘单位:海淀区、朝阳区多所中小学及职业院校
招聘岗位:小学语文、数学、英语教师,中学物理、历史、体育教师,中职院校计算机、新能源汽车专业教师等。
招聘条件:
招聘单位:浦东新区、徐汇区公办学校及部分民办学校
招聘岗位:幼儿园教师(若干名)、小学科学教师、中学化学教师、特殊教育教师等。
招聘亮点:

招聘单位:深圳市南山区、广州市天河区及粤东西北地区多所中小学
岗位需求:
招聘单位:成都市武侯区、绵阳市涪城区及部分县教育局
招聘岗位:小学体育教师(需具备篮球、足球专项技能)、中学地理教师、职业教育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等。
特殊要求:
本次招聘教师均纳入事业单位编制管理,享受五险一金、带薪寒暑假、年度体检等福利,部分地区还提供教师公寓、住房补贴及子女入学优惠,例如北京市为应届毕业生提供为期3年的租房补贴(每月1500元),广东省对乡村教师发放每月600-1200元的生活补助,各校均建立教师培训体系,包括岗前培训、骨干教师研修及国内外交流机会,助力专业成长。

问题1:非师范类考生能否报考教师岗位?需要额外满足哪些条件?
解答:非师范类考生可以报考教师岗位,根据当前政策,非师范类考生需满足以下条件:一是具有对应学科的教师资格证(部分省份允许“先上岗、后考证”,但需在试用期内取得);二是学历要求一般为本科及以上,部分重点岗位或研究生学历可放宽;三是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部分学校要求提供实习证明或教学成果展示,非师范类考生需通过教育综合知识笔试,证明其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理论。
问题2:教师招聘考试中,试讲环节的评分标准是什么?如何高效准备?
解答:试讲评分主要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师生互动、教学效果及教师素养六个维度综合考量,教学目标需明确具体,符合课程标准;教学过程需完整(导入、新授、巩固、小结、作业布置),逻辑清晰;教学方法需灵活多样,体现学生主体性;师生互动需自然有效,能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学效果需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师素养包括语言表达、教姿教态及板书设计等。
高效准备建议:一是深入研究教材,明确学科核心素养要求;二是设计10-15分钟的微型课,突出亮点环节;三是反复模拟练习,控制语速和时间,加入互动设计(如提问、小组讨论);四是录制试讲视频,复盘改进教姿教态及语言表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