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剧情多梦幻,我们还是要醒着。
(一)纽约的王姬
中国荧幕上第一张鲜明的职场女性脸,是王姬。
她上班开着一辆红色的车。她有时穿红色的大衣外套,有时穿其他颜色的西装。她会穿高跟鞋并盘起头发,还会化妆,身上散发着香气。在 1993 年,国人心目中的职场女性形象就是像她这样的。
这个形象源自当年一部十分轰动的电视剧。那部电视剧可谓万人空巷,它就是《北京人在纽约》。在剧中,王姬饰演中餐厅老板阿春。之后,阿春投资了王起明(姜文)置办的服装厂。凭借着做实业,她在纽约得以站稳脚跟。
阿春身上兼具中国女人的睿智以及西方女性的开放,同时也展现出 90 年代对于职场女性的解读与想象,她显得洋气、精明、强势且独立。
她肯定懂得打扮。她懂得美,也懂得营造美。王姬在片中的穿搭极为时髦,她无论在何时都涂着精致的口红。
职场关系中,她表现得很果断。当有职员偷拿钱柜的钱时,她直接告知对方不用干了。男职员对她说道:“你太无情无义了!”而她则回应道:“讲这话的应该是我。”之后她翻了男职员一眼。并且她还表示,如果一定要留下来,那就自作自受,去厨房干累活吧。
她当老板时很有架势。王起明怀揣着音乐家的理想来到美国,被介绍到这家店里赚取生活费。他十分傲慢,先是批评了店里的音乐,接着又轻蔑地看待洗碗工的工作,阿春看不惯他,想要教训他。他没有钱支付酒钱,即便抵押手表也不管用,阿春说:“你给我打工来偿还。”
这架势也不是装腔作势,她是脑子里真有见识。
律师是什么?“一群不拿刀的强盗。”她说。
银行是什么呢?有出息的人会从银行那里借钱,而没出息的人则会往银行里面存钱。
她能清楚地区分人情和金钱。王起明借钱去创业,并且对她怀有心意,还对她灌迷魂汤,说:“你是我见过最最最漂亮的女人。”
不要在借钱时对债权人进行如此露骨的恭维。她就如同聪明的狐狸一般。
谈不上有深刻的见解,总归是有一些阅历的。这是因为她的脑袋里构建着严肃的生存法则。她说:“你不害人就只能等着别人来害你,你不能抱着中国人的传统观念,这里是美国。”
后来她与王起明在一起。他们既是恋人关系,又是事业上的合作伙伴。她对他的聪明和锐气十分欣赏,而他则需要她的精明和犀利。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需要有个女人来点醒他。
启明,你相较于以前变得更加成熟了,然而你却没有以前那般可爱了。你和过去相比有了更强的承受力度,可是却失去了过去的锐气。
他不认可女儿的选择,还放言要去杀了那个男人,这时她给了他当头一棒。
你以为你爱你的女儿,然而实际上你爱的是你自己。你对她的爱让她感到不舒服,她会被你这种爱给吓跑。你一直希望宁宁按照你所期望的去行动,但你从未关注过宁宁内心的想法。
这时的荧幕已然懂得体现,女人最性感的部分,其实是大脑。
事业和爱情搅在一起,该怎么分呢?初期,王起明拉着她的手,提议同居。而她曾说过:“我不能把爱情和金钱混为一谈。”
后来王起明赚翻,要像金丝雀一样养活她,她的话又掷地有声。

在爱和钱面前,她秉持着精致的利己主义。然而在生活中,她已然实现了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双重独立。如今,这些话语不断被提及,在 1993 年就已如此鲜活地展现在荧屏之上。
她爱他吗?答案是爱。然而,爱情并非是她生活的全部。在爱情和婚姻之外,她拥有着广阔的成长空间。
我曾经时常做梦。担忧某天突然醒来时,你会离开我。然而如今,我们彼此都不再害怕失去对方。我们不再是处于热恋中的情人,而是变成了相互扶持、同甘共苦的朋友。
1993 年,王姬展现出了国人对职场女性的期待。她强大,展现出坚韧的力量;她独立,有着自己的主见和行动;她忠于自我,坚守内心的真实。
(二)港女
港女在荧幕上呈现出的是职业气息最为浓厚的一类角色形象。当人们想到香港女生时,脑海中会浮现出打理得顺滑的中长发以及职业套装的模样。同时也会想到宣萱、陈慧珊、关咏荷这些人物。
她们坚硬、潇洒、平凡却闪耀。随便拿出一个来,都魅力非凡。
《陀枪师姐》中的娥姐,也就是关咏荷,她在警局担任文职工作。然而,她却能将这份看似简单的工作做得十分出色,展现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排值班表呢,她会照顾每个人的习惯。
电脑突然当机,她也能靠记忆力背诵号码。
在工作之余还坚持组织大家买彩票,既能享受自己的工作,又能和同事们打成一片。
新来的女警是陈三元,她夸赞陈三元很拼命。她自己曾经接受过“带枪女警”的培训,然而婚后她享受着老公的照料,觉得当小女人是最幸福的,于是便从事了更稳妥的文职工作。直到有一天,她变成了失婚妇女。
娥姐发现,其一,自己的事业没有前景;其二,自己不会做家事;最重要的是,自己赚的钱供不起孩子,无法独立生活。然而,她没有消沉,而是捡起了荒废了十年的基本功,再度申请去做“带枪女警”。
枪不会打,就用压水喷壶找感觉。
俯卧撑做不下去,就一遍遍练。
此时她身旁未出现有金手指的男主,最多是小生告知她开枪的要点。经过一年的培训后,她成为了能持枪的合格女警,开始在办案中奋勇向前、冲锋陷阵。
可以根据上级的命令去扮演妓女,也能够与搭档协同配合来抓捕嫌疑人。她不畏惧吃苦,不害怕劳累,心怀理想,从而变成了一位既勇敢又有智谋的女警官。
那段日子过去了,她曾被丈夫背叛,那段日子很昏暗。也因为她在职业上表现出色,所以她成了儿子心中令人骄傲的好妈妈。
港女有着十足的自信和自尊。片头曲中唱道:无需装作愚蠢,做女人不应该甘愿只做花瓶般的存在。她们决意抵抗将自身姿色拿去拍卖,并且告诉你,女人永远不会说自己失败。
在爱情方面也是如此,港女属于强者,她们没有那种小言文中的恋爱脑。恋爱的双方是平等的,不存在谁配得上谁,也不存在谁拯救谁的关系。
剧本中女性普遍比男生优秀。我们所喜爱的抓贼的陈三元在警局崭露头角之时,至少有三个追求者。
港女的职场和生活与其他剧不同,始终粘在一起。不管她是单身还是结婚,身边都环绕着烟火气。或许是妈妈的唠叨,或许是柴米油盐的烦恼。但也正因为如此,港女拥有的不只是在职场中精明干练的本事,生活更是她们的终极目标。简单来讲,她们更具野心。
(三)杜拉拉
“姿色中上,没有背景,凭个人奋斗取胜。”
2010 年到来,杜拉拉成为不少职场女性的自画像。她既踏实又勤奋且聪慧,还出现在内地剧里的第一个“真职场”中。我们曾对那些杜拉拉亲身示范的“干货”法则极为渴望地读过。
“萨提亚冰山理论”表明,人们存在着不同层次的自我。工作需要对所有的体验水平进行展开。

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是杜拉拉不断觉醒的一个层次。如果你对我的需求不在意,那我又为何要被你所利用呢?
与其把精力大量花费在将弱项转变为强项上,不如将精力充分发挥在强项之上,这样会获得更高的投入产出比。
她亲身示范了“如何对上级负责”。在与上级建立一致性之后,要研究上级主要控制的方面,找出规律,这样就能明白事情的价值序列以及轻重缓急。
等等,杜拉拉的个性并非十分张扬鲜明,然而却颇具“励志感”。她是实实在在在奋斗并且逐步成长的职场女性。她的成功观念很端正,当遭遇职场性骚扰后选择辞职,换了公司后凭借自身实力获得升职;她与王伟谈恋爱给人一种“伙伴”的感觉,她接受教导但并不依赖他人。
杜拉拉成为一个信号,随后在荧屏上可以看到更多关于小白女主奋斗的故事。这些女主也逐渐展现出小言的倾向。
她们有主角光环,男主角还为她们开金手指。一边是吃顿饭就能谈成合同,另一边却宣扬着女性的独立、强大和奋斗。我把她们称作“失败的杜拉拉们”。
有职场装束,却没有职场状态。
有职场语录,却没有职场能力。
职场戏本质上是偶像剧的内核,大部分是为了能让男女主的恋爱谈得更令人心惊胆战一些。
我们看这类剧已经有很多年了,同时也见证着女主角们从充满朝气和活力的女性,逐渐转变为柔弱且善良的白莲花。她们身上的棱角以及锐气在不断减少,而自强和独立的特质也变得越来越难以捉摸。
(四)姚晨
《都挺好》正在热播,姚晨的脸给人一种职场女性的感觉。从《离婚律师》到《找到你》,她很像经过成长后的杜拉拉,然而她比杜拉拉又多了很多的焦虑和困境。
苏明玉的出现具有诸多意义。其一,将 30 岁左右的女性设定为女主角。
第二,我们的女主具备运筹帷幄的能力,会口蜜腹剑,会睚眦必报且很嚣张。尤其要强调的是,她的每一份财产,都是通过她自己在社会中经营关系而赚取得来的。
第三,苏明玉因原生家庭而受拖累,其个性并非良好。然而,从荧幕上的女性形象角度来看,她更加健全了;她不再是偶像式的,而是变得接地气了。这张既生动又能融入生活的职场女性面孔,在荧屏上已经空缺了很长时间。
90 年代影视剧里的女性形象棱角分明。女性的生长空间较为广阔,从未被恋爱或结婚所禁锢。像阿春那样强大的女性,在男人眼中宛如神一般。业务精湛的港女们凭借魅力赢得了事业和爱情。不论人生境遇怎样,她们始终保持着成长、独立的状态,神采飞扬,忠于自我。
这样精彩的女性角色越来越少,是影视创作的遗憾。
对于我们而言,在不知不觉间,自身的身份已经从局外人转变为局里人。我们从曾经的小娃娃,成长为如今的职场女性。
不管他们编织的剧情是怎样的梦幻,我们都要保持清醒。不要让生活埋没了理想,要在平凡的日子里保持昂扬的斗志。即便只是活成普通人,你是否还在像她们一样帅气地生活呢?
图片来源
新浪微博
时尚COSMO原创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