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励志电影飞鹰艾迪
《飞鹰艾迪》以小人物追寻大梦想为叙事主题,通过讲述英国跳台滑雪冠军飞鹰艾迪·爱德华兹的人生故事,向世人传递了极具感染力的拼搏精神,在打造全新励志经典的同时,也收获了英国版《阿甘正传》的美誉。以下是我对《飞鹰艾迪》的点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对《飞鹰艾迪》的评论(第一部分)
在看这部电影之前,我有一个先入为主的想法,觉得会很俗,因为励志片肯定是讲小人物崛起的,所以打算看一个小时然后早点走去吃饭。但是没想到我错了,这是一部很不错的励志片,看完后我被深深感动了。可能是因为我也是一个有梦想的孩子吧!
如果某件事很容易实现,那么它就不是梦想。
影片中的艾迪走路有些笨拙,戴着眼镜看起来有些傻乎乎的,但嘴角却始终向下弯着,仿佛有着一种不屈的精神。他的倔强只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参加冬奥会跳台滑雪项目。此前,英国甚至没有滑雪队。艾迪作为唯一一名运动员去德国寻求建议,但所有人都看不起他。只有一位名叫布朗森的前运动员愿意给他一些建议。后来,艾迪真的进入了奥运会,创下了英国滑雪纪录。
创下纪录听起来很了不起,但之前说过,英国从来没有过滑雪运动员,所以所谓的纪录只是先例而已。事实上,那届冬奥会,艾迪没有获得任何奖牌,成绩与其他国家的运动员相比垫底。但他不需要与人比较,因为无论梦想有多小,对他来说都是一件大事。他坚持不懈,努力拼搏,付出了努力,这是值得的。历史上真正的艾迪在参加过1988年冬奥会后,就再也没有参加过奥运会。但他给人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那些轻易放弃的人是不会鼓舞人心的。
你可能会问,跳台滑雪作为梦想有什么了不起的?要知道,这种运动是从小培养起来的。艾迪从 20 岁开始滑雪,而这项运动极其危险。如果掌握不好,从 70 米或 90 米的跳台上滑下来,可能会摔断脖子。幸运的是,艾迪从未受过这样的伤,而且有前辈的指导。可以说,他的事迹揭示了梦想实现的三要素:努力+运气+指导。
当然,路上也有一些让人讨厌的人,比如那个不停给艾迪泼冷水、说劝阻话的父亲,比如那个故意抬高标准、故意不让艾迪参加奥运会的奥委会委员,比如那个调侃艾迪、让他错过开幕式的队友。我相信我们身边也会有这样的人,但我们不需要懈怠、气馁,反击他们最好的方法,就是塑造一个全新、更好的自己。你看,艾迪回国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就连一向唱反调的父亲,也穿上了印有“我是艾迪爸爸”字样的衬衫,为儿子感到骄傲。
对于影片的排片我们也十分无奈,不希望这部值得关注的影片因为排片太少而被观众拒之门外,希望这部影片能够通过口碑逆转排片,就像去年我们宣传的《王牌特工:特工学院》一样。
我对《飞鹰艾迪》(第二部分)的评论
历史上的“飞鹰艾迪”是真实存在的。英国人艾迪·爱德华兹小时候双腿有些问题,康复后医生断定他这辈子当不了运动员,而且他还是极度近视。但他心里有个奥运梦,20岁就开始练习高海拔滑雪。第一次(也是一生中唯一一次)参加奥运会时,他只练了20个月,而其他运动员可能练了20年……最后成绩却是最差的。
这和我们印象中的著名运动员形象大不相同。在我们的印象中,著名运动员就应该是拿金牌的。比如前几天大家还在怀念张怡宁在乒乓球上无可匹敌的表现。然而《飞鹰艾迪》里几乎每个人都能打败艾迪。或者,他们应该都有一副肌肉发达的身材,像宁泽涛。然而塔伦·埃格顿为了饰演艾迪而增重,电影里有一场在桑拿房里遇到其他滑雪运动员的戏……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这不就是《王牌特工》里那个腹肌满满、人鱼线满天的小神童吗!很多运动员都有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专属动作,比如美国体操名将科特·托马斯的“托马斯全旋转”,还有“李小鹏跳投”。国际滑雪联合会也有以艾迪命名的“飞鹰规则”,但这条规则是专门用来不让艾迪这样的人进入冬奥会的……

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艾迪,却让人感动落泪。电影结尾的字幕是:“奥运精神不在于胜利,而在于坚持(粗略地)”。电影中,艾迪从始至终都没有取得世俗成功的成就,即便最后他站在90米高的滑雪台上,勇敢地滑下,但他的表现还是远远落后于其他人。不过,他的行为也影响到了一些人。比如休·杰克曼饰演的皮里,一个甘愿当铲雪工、整天喝酒的前高海拔滑雪运动员。皮里重拾梦想,成为半途转行的艾迪的教练。正是这两个失败者,跌跌撞撞地爬进了强者云集的冬奥会。
其实我们需要更多像艾迪这样的“榜样”,偶像的光环太高了,有时候我们没有资本变得更高、更快、更强、更漂亮、更年轻等等,我们可能生来平凡,但我们也可以有梦想,然后我们尽最大努力,为梦想而努力,最后我们可能不能实现,但至少我们可以成为艾迪。
电影中,那个一直说艾迪坏话、一直劝他继承瓦匠衣钵的父亲,终于在艾迪滑下90米雪道时,和母亲手拉手,为艾迪感到紧张和兴奋,最后还去机场迎接“胜利”的儿子,掀起外套,上面写着“我是艾迪的爸爸”,为艾迪感到高兴和自豪。
尽管这可能是我们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刻,但它已经超越了无数其他时刻。事实上,在艾迪参加1988年冬奥会后,国际滑雪联合会推出了“老鹰规则”,规定只有世界排名前50名或前30%的运动员才能参加奥运会。艾迪因此被排除在随后的奥运会之外。艾迪说:“我在冬奥会上受欢迎的最重要原因是我代表了奥林匹克精神。但许多联合会向国际滑雪联合会抱怨说,太多人关注我,所以才出台了这条规则。因为我代表奥林匹克精神而将我踢出奥运会项目,听起来很讽刺。”
好吧好吧,让英雄美人归去传奇,让平凡的你我归去沉寂,尘归尘,土归土,这才是最好的我们,也是平凡世界里最好的结局。而且,就算结局不好,我们看过程,过程不好,我们看努力……生来如艾迪,总有闪耀的时刻。这部电影里我最欣赏艾迪的,不是他的坚持,而是他的灵活。他曾经想用滑雪进军奥运会,但竞争太激烈了,这时他看到了高海拔滑雪,但当时英国还没有高海拔滑雪队,之前唯一练过这项运动的运动员已经去世,所以如果艾迪能练出来,他就是第一人……于是,他练了起来。
当你忍无可忍的时候,就继续忍,但是这条路已经堵死了,那就换一条路吧。
谨以此文,献给那些执着到无法放弃,却又深陷挫折无法自拔的人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