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公安系统公开招聘工作一直是当地就业市场关注的重点,近年来随着公安队伍建设的加强,招聘规模和岗位类型均有所调整,根据最新公开信息,2023-2024年度武威市公安系统公开招聘主要面向社会公开招录警务辅助人员及部分专业技术岗位,招聘工作由武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市公安局统一组织实施,旨在优化队伍结构,提升警务工作效能。

本次招聘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原则,招聘对象主要为具有武威市户籍或生源地的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及社会在职人员,部分岗位面向全省或全国招录,学历要求方面,大部分岗位要求大专及以上学历,警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可放宽至高中(中专)学历,但计算机、法医、网络安全等专业技术岗位明确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并需具备相应专业资格证书或工作经验,年龄限制一般在18周岁以上、30周岁以下,法医、特警等特殊岗位可放宽至35周岁,且应聘人员需具备良好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符合《公务员录用体检特殊标准(试行)》中人民警察职位要求。
招聘流程严格遵循发布公告、网上报名、资格初审、笔试、体能测评、面试、体检、政审、公示、聘用的规范程序,笔试科目包括《公共基础知识》和《公安基础知识》,部分岗位加试专业科目,重点考察法律常识、时事政治、行政职业能力及公安业务基本理论;体能测评参照《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体育锻炼标准》执行,项目包括10米×4往返跑、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纵跳摸高等,测评结果当场公布,不合格者直接淘汰,面试采用结构化面试形式,主要考察应聘者的语言表达、应急应变、逻辑分析及岗位匹配度,综合成绩按笔试60%、面试40%的比例计算。
岗位设置涵盖多个领域,包括机关文职辅警、社区警务辅警、交通管理辅警、网络安全技术员、法医助理、宣传干事等,文职辅警主要从事文书处理、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维护等非执法类工作;社区警务辅警协助开展社区安全防范、信息采集、矛盾调解等;交通管理辅警负责路面交通疏导、事故现场协助处置;网络安全技术员需具备数据恢复、网络攻防等专业技能,负责公安机关信息系统安全保障,部分岗位对性别有明确要求,如特警、交通管理一线岗位限男性,法医、文秘等岗位优先录用女性,具体以岗位表为准。
薪酬待遇方面,聘用人员实行劳动合同制,工资由基本工资、岗位津贴、绩效奖金等组成,人均月工资约3500-4500元(含个人缴纳社保公积金),并按规定享受“五险一金”、带薪年假、定期体检、统一制服等福利,试用期一般为2-3个月,试用期满考核合格者正式聘用,不合格者取消聘用资格,表现优秀者可参加公安机关组织的业务培训,符合条件的可通过选拔考试转为事业编制人员。

报名方式采取网上报名,应聘人员需登录武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或武威市公安局官方微信公众号,在规定时间内(通常为公告发布后7-10个工作日)填写报名信息,上传身份证、户口簿、学历学位证、退伍证、相关资格证书等扫描件,每人限报一个岗位,报名结束后由招聘单位资格初审,通过者需在规定时间内打印准考证,笔试时间一般安排在报名结束后1-2个月,具体时间以准考证为准,考点设在武威市区,考生凭身份证、准考证入场。
政策优惠方面,烈士子女、因公牺牲人民警察的子女、退役军人、见义勇为人员等应聘者,在笔试总成绩中可加5-10分,需在报名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对脱贫家庭、低保家庭的高校毕业生,减免考试报名费,政审环节重点审查应聘者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能力素质、遵纪守法、廉洁自律及家庭成员和主要社会关系等情况,有违法犯罪记录、曾被开除公职或被列为失信人员的,不予聘用。
此次招聘对于优化武威市公安队伍结构、提升警务辅助人员专业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公安机关提醒,应聘人员需仔细阅读招聘公告,确保所提供材料真实有效,凡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取消应聘资格,招聘过程中,官方将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发布各环节通知,应聘人员需密切关注,保持通讯畅通,避免错过重要信息。
相关问答FAQs:

问:非武威市户籍的人员是否可以报考本次公安系统招聘?
答:根据2023年招聘公告,非武威市户籍人员可报考部分面向全省或全国招录的岗位,如网络安全技术员、法医助理等专业技术岗位,但需满足岗位表中的其他条件(如学历、专业、工作经验等),具体户籍要求以当年发布的岗位表为准,建议应聘者仔细阅读岗位说明或咨询招聘单位。
问:警务辅助人员与人民警察有何区别?
答:警务辅助人员(辅警)属于公安机关聘用人员,不具有人民警察身份,不行使人民警察职权,主要从事辅助性、技术性工作,薪酬待遇由财政保障,实行合同制管理;人民警察属于公务员编制,依法享有执法权,通过公务员招录考试或公安院校联考录用,薪酬待遇及晋升机制与辅警存在差异,辅警可通过选拔考试等途径转为事业编制人员,但需符合特定条件和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