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面向社会公开招聘689名工作人员,此次招聘覆盖教育、医疗、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多个领域,旨在充实基层工作力量,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根据乌恰县人民政府发布的官方公告,招聘工作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面向全疆乃至全国符合条件的人员开放,吸引了大量求职者关注。

招聘岗位与数量
本次招聘共设置689个岗位,具体包括:
教育系统:招聘中小学教师320名,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学科,要求具备相应教师资格证及本科及以上学历,部分岗位面向少数民族语言授课教师,需具备MHK等级证书。 医疗卫生系统:招聘医护人员200名,包括临床医生、护士、药剂师、检验技师等,要求相关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部分岗位需持有执业医师或护士资格证,有基层工作经验者优先。 乡村振兴与基层治理:招聘乡镇工作人员120名,涉及农业技术推广、畜牧兽医、民政服务、综治管理等岗位,要求大专及以上学历,熟悉当地少数民族语言者可适当放宽学历条件。 其他事业单位:招聘49名,包括会计、文秘、计算机技术等岗位,要求对应专业背景及技能证书。 招聘条件
基本条件:年满18周岁,不超过35周岁(部分岗位放宽至40周岁),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品行和职业道德,身体健康,能适应基层工作环境。 学历与专业:以大专及以上学历为主,部分紧缺岗位可放宽至高中或中专学历,但需具备相关工作经验或技能证书。 户籍要求:部分岗位面向乌恰县或克州本地户籍,但教育、医疗等紧缺岗位面向全疆招聘,不限户籍。 语言要求:涉及少数民族群众的岗位,要求具备双语沟通能力(汉语和柯尔克孜语/维吾尔语),需提供相应语言能力证明。 报名方式与时间
报名时间:自公告发布之日起至2023年10月15日截止,逾期不再受理。 报名渠道:采用线上报名方式,考生需登录“克州人民政府网”或“乌恰县人社局官方微信公众号”,填写《乌恰县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报名表》,上传身份证、学历证书、资格证书、户籍证明等扫描件,每人限报一个岗位。 资格审查:报名结束后,由招聘单位对考生资格进行初审,初审合格者进入笔试环节,考生需于10月20日前登录报名网站打印准考证。 与流程
笔试:
面试:
根据笔试成绩由高到低,按1:3的比例确定面试人选,主要测试岗位适应能力、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面试形式包括结构化面试、试讲(教师岗)、实际操作(医疗岗)等,满分100分。

总成绩计算:
总成绩=笔试成绩×50% + 面试成绩×50%,根据总成绩排名确定拟录用人员。
待遇与保障
薪酬待遇:试用期为3个月,工资按照乌恰县事业单位标准执行,本科及以上学历月薪约5000-6000元,大专学历月薪约4000-5000元,享受五险一金及绩效奖金。 福利保障:提供免费住宿(或住房补贴),工作满5年可申请当地公租房;享受带薪年假、节日福利、定期体检等;配偶及子女可享受当地教育、医疗优惠政策。 职业发展:定期组织业务培训,表现优秀者可晋升至管理岗位,推荐参加自治区或州级事业单位招聘。 注意事项
考生需确保报名信息真实有效,如有弄虚作假,取消录用资格。 笔试、面试期间需携带身份证原件,严格遵守考场纪律。 录用人员需在规定时间内报到,逾期未报到者视为自动放弃,依次递补。
此次招聘为乌恰县近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岗位需求多样,待遇保障完善,尤其适合有志于扎根基层、服务边疆的人才,建议符合条件的考生尽早报名,密切关注官方通知,及时了解考试动态。
相关问答FAQs
问1:非本地户籍的考生能否报考所有岗位?
答:并非所有岗位均不限户籍,教育、医疗等紧缺岗位面向全疆招聘,不限户籍;但乡镇基层治理、农业技术推广等部分岗位明确要求乌恰县或克州本地户籍,具体需参照岗位表中的“户籍要求”一栏,建议非本地户籍考生优先选择“不限户籍”的岗位报考。

问2:少数民族语言能力在招聘中如何体现?是否有加分项?
答:涉及少数民族群众服务的一线岗位(如乡镇工作人员、乡村教师等)要求具备双语能力,需在报名时提供MHK等级证书或相关语言水平证明,目前招聘政策未设置双语加分项,但双语能力将在面试环节作为重要考核内容,能力突出者更具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