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近期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优秀村(社区)干部,这一举措旨在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选拔一批政治素质过硬、工作实绩突出、群众基础优良的村(社区)人才,为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注入新动能,此次招聘聚焦基层实际需求,突出实践能力和群众工作导向,吸引了众有志于投身基层事业的人才关注。

根据招聘公告,本次招聘对象主要面向在河源市村(社区)“两委”班子中任职满一定年限、且表现优秀的现任或离任村(社区)干部,部分岗位也面向在村(社区)工作满一定年限、获得过县级以上表彰的优秀基层工作人员,招聘条件要求 candidates 政治立场坚定,拥护党的领导,熟悉党和国家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群众工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需具备专及以上学历,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特别优秀的可适当放宽,报考人员还需无违纪违法记录,近三年年度考核结果均为合格及以上等次。
招聘流程严格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主要包括报名、资格审查、笔试、面试、考察、体检和公示聘用等环节,报名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符合条件的考生可通过河源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或相关指定平台提交报名材料,包括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任职证明、表彰奖励文件等,资格审查由组织部门和人社部门联合负责,重点审核报考人员的任职经历、工作实绩和是否符合基本条件,笔试内容侧重基层治理政策法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公文写作等知识,面试则采用结构化面试形式,重点考察报考人员的岗位匹配度、应急处突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考察环节将结合笔试面试成绩,对入围人员的政治素质、工作实绩和群众口碑进行全面考察,体检标准参照公务员录用标准执行。
此次招聘的岗位涵盖党建、民政、乡村振兴、综合治理等多个领域,均为基层治理的关键岗位,被聘用人员将纳入事业编制管理,享受相应的薪酬待遇和福利保障,组织部门还将建立跟踪培养机制,通过专题培训、轮岗交流等方式提升其综合能力,对于表现突出、群众认可的优秀村(社区)干部,将优先推荐担任村(社区)“两委”主要负责人或纳入乡镇(街道)后备干部队伍,这一举措不仅为基层干部提供了职业发展的新通道,也畅通了基层人才进入体制内的上升渠道,进一步激发了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据了解,河源市此次公开招聘优秀村(社区)干部,是贯彻落实省委“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具体行动,旨在通过“选拔、培养、使用、激励”全链条机制,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基层铁军,近年来,河源市高度重视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先后出台多项政策保障基层干部待遇,拓宽职业发展空间,此次招聘更是将优秀村(社区)干部纳入事业编制管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基层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基层人才的关心关爱。
对于有意报考的人员,建议密切关注河源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发布的官方公告,仔细阅读招聘职位表和报考指南,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岗位,在备考过程中,可重点加强对基层工作相关政策法规的学习,同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积累案例,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报名时需确保提交的材料真实准确,避免因信息不符影响资格审查,基层工作经历丰富、获得过县级以上表彰的考生在报考中将具有一定优势,建议在报名材料中突出个人工作实绩和群众认可度。
相关问答FAQs:

问:非河源市户籍但在河源市村(社区)任职满一定年限的人员是否符合报考条件?
答:根据招聘公告,非河源市户籍但在河源市村(社区)任职满规定年限且表现优秀的人员,符合报考条件,但需提供相应的任职证明、工作考核材料及无违纪违法记录证明,具体要求可参照职位表或咨询招聘部门。
问:被聘用后是否需要签订服务期限协议?未满服务期离职是否需要承担违约责任?
答:被聘用人员需签订聘用合同,明确服务期限(一般为5年),服务期内原则上不得提出辞职,因特殊原因确需离职的,需按合同约定承担相应违约责任,包括退还部分安家补贴、培训费用等,具体条款以聘用合同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