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和各地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就业工作,持续推进残疾人按比例就业、集中就业、灵活就业等多种形式,并针对残疾人群体推出专项公开招聘政策,旨在为残疾人提供平等就业机会,助力其实现自我价值,以下为最新残疾人公开招聘相关信息的综合梳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等文件要求,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应当按照一定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并鼓励用人单位积极开发适合残疾人的岗位,2023年以来,多省市人社部门联合残联发布专项招聘公告,明确对残疾人应聘者给予考试便利、岗位适配等支持,如提供无障碍考试环境、放宽部分岗位身体条件限制、优先录用等政策,确保招聘过程公平公正。
某省残联联合省人社厅于2023年9月发布《关于2023年全省事业单位定向招聘残疾人工作人员的公告》,计划招聘残疾人工作人员120名,涉及教育、文化、卫生等系统,招聘对象为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生活能够自理、具备岗位所需专业技能的残疾人,报名条件中,学历要求放宽至大专及以上,部分偏远地区岗位可放宽至高中(中专)学历,考试科目包括《公共基础知识》和《职业能力倾向测试》,并为听力、言语障碍考生提供手语翻译或试卷延长服务,最终录取人员纳入事业编制,享受同等薪酬福利。
某市国资委于2023年10月组织10家国有企业开展残疾人岗位专场招聘,提供岗位86个,涵盖行政辅助、数据录入、后勤保障等类型,某国企招聘残疾人客服专员20名,要求具备基本沟通能力,可熟练使用电脑,企业提供岗前技能培训及弹性工作制度;某集团招聘残疾人档案管理员15名,学历要求本科以下,重点考察细心度和责任心,此次招聘对应聘者年龄放宽至45周岁,并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缴纳五险一金,同时提供每月交通补贴和岗位津贴。

为帮助残疾人就业困难群体,某市民政局、残联联合开发残疾人公益性岗位50个,主要在社区服务、公共设施维护等领域,招聘对象为就业困难残疾人,优先保障零就业家庭残疾人,岗位补贴标准为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120%,并给予社保补贴,招聘采用“就近安置”原则,应聘者需在本市居住且具备基本劳动能力,由街道办统一审核录用,合同期限为3年,期满后可根据考核情况续签。
除招聘政策外,各地还加强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2023年累计开展计算机操作、手工艺制作、电商直播等培训班2000余期,培训残疾人超10万人次,鼓励互联网平台开发适合残疾人的居家就业岗位,如在线客服、数据标注等,实现“灵活就业+技能提升”双促进。
Q1:残疾人应聘事业单位岗位时,是否需要额外提交残疾证明材料?
A1:是的,除常规报名材料外,需提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原件及复印件,部分地区要求提供由残联出具的身体状况说明,以证明应聘者具备履行岗位职责的身体条件,招聘单位会对材料进行审核,并在考试前现场核验原件,确保信息真实有效。

Q2:若残疾人在考试过程中需要特殊便利(如手语翻译、延长考试时间),应如何申请?
A2:考生需在报名时或资格审核阶段,向招聘单位提交书面《合理便利申请表》,详细说明所需便利类型及原因,同时附上相关证明材料(如残疾类别等级证明),招聘单位将在收到申请后5个工作日内审核,并与考生沟通具体实施方案,确保考试过程公平合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