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新公开信息,多地团委系统正在开展团委书记公开招聘工作,旨在选拔政治素质过硬、热爱青年工作、具备较强组织协调能力的优秀人才,以下为公开招聘方案的核心内容及实施要点:

招聘背景与目的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加强新时代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优化基层团组织领导班子结构,部分省市、高校及国有企业结合实际工作需要,面向社会公开选拔团委书记,此次招聘旨在吸引一批具有较高政治理论水平、丰富群众工作经验和创新能力的青年干部,推动共青团工作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更好地引领青年、凝聚青年、服务青年。
招聘范围与基本条件
(一)招聘范围
地域范围:涵盖省、市、县(区)各级团委,以及高校、大型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团组织。 身份范围:面向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中符合条件的在编在岗人员,部分岗位接受社会人员报考。 (二)基本条件
政治素质:坚决拥护党的领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年龄要求:一般不超过40周岁(部分岗位可放宽至45周岁),具体以各单位公告为准。 学历学位: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硕士、博士优先,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身份。 工作经历:要求具备3年以上共青团工作、青年工作或相关党政管理经验,熟悉青年思想动态和共青团工作规律,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群众工作和文字综合能力。 能力素质:善于运用新媒体开展青年工作,具备应对复杂局面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身体健康,符合公务员录用体检标准。 招聘程序与时间安排
(一)报名方式
采用网上报名与现场报名相结合的方式,报名人员需提交《报名登记表》、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党员证明、工作经历证明、主要业绩成果及相关获奖材料,具体要求以各单位发布的招聘公告为准。
(二)资格审查
由招聘单位组织专人对报名人员进行资格审查,重点审核政治条件、学历学位、工作经历等资格要件,审查合格者进入下一环节。

(三)考试考核
笔试:主要测试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共青团业务知识、公文写作及综合分析能力,满分100分。 面试:采用结构化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等形式,重点考察报考人员的逻辑思维、语言表达、应急处突及岗位匹配度,满分100分。 总成绩计算:笔试成绩占40%,面试成绩占60%,根据总成绩排名确定考察对象。 (四)考察与体检
对考察对象进行全面考察,包括政治表现、工作实绩、廉洁自律及群众公认度等;体检参照公务员录用标准执行,考察或体检不合格者依次递补。
(五)公示与任命
考察体检合格人员由招聘单位进行为期5个工作日的公示,公示无异议后按规定程序办理任职手续,试用期一般为6个月。
岗位职责与待遇保障
(一)主要职责
贯彻落实党中央和上级团组织关于青年工作的决策部署,制定本单位共青团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组织青年开展理论学习、思想引领、志愿服务、创新创业等活动,团结带领青年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生力军作用。 加强团组织建设,规范团务管理,指导基层团支部开展工作,培养青年骨干和团干部队伍。 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关注青年诉求,帮助解决青年在学习、就业、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困难。 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青年工作。 (二)待遇保障
薪酬待遇:按照事业单位或企业同等职级人员标准执行,享受五险一金、绩效奖金、年度体检等福利。 职业发展:提供系统的培训机会,表现优秀者可纳入党政干部后备人才库,优先推荐晋升或轮岗交流。 工作条件:配备必要的工作资源和办公经费,支持开展青年工作创新项目。 工作要求
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党委(党组)要高度重视公开招聘工作,成立专门工作组,确保程序规范、公平公正。 严肃招聘纪律:严格执行回避制度,杜绝弄虚作假、徇私舞弊行为,对违规违纪人员严肃处理。 注重人岗匹配: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选拔真正热爱青年工作、善于做青年工作的优秀人才。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非党员身份是否可以报考团委书记岗位?
解答:根据共青团章程和各级团组织任职要求,团委书记一般需具备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身份,非党员身份通常不符合报考条件,但部分基层团组织或特殊岗位可能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放宽,具体需以招聘公告中明确的“政治面貌”要求为准。

问题2:报考团委书记是否有基层工作经历要求?
解答:多数团委书记岗位要求报考者具备一定年限的基层工作经历或共青团工作经历,例如要求“有2年以上乡镇(街道)、企事业单位团组织工作经历”或“3年以上党政机关、群团组织工作经历”,具体年限要求因地区和单位异,需仔细阅读目标岗位的招聘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