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内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正在开展客座教授公开招聘工作,涵盖多个学科领域及行业方向,旨在引进高层次人才,促进产学研融合,以下为近期部分单位的招聘信息汇总及要求分析。

本次招聘主体包括综合类大学、理工科院校、艺术类院校及行业特色型高校,同时部分科研机构、企业研发中心也参与其中,学科领域广泛,涉及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生物医药、新材料、环境工程、经济学、管理学、艺术设计、新闻传播等,某双一流高校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计划招聘5名人工智能方向客座教授,重点聚焦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前沿技术;某地方财经大学的金融学院则聚焦绿色金融、数字货币等领域,寻求具有行业实践经验的专家,艺术类院校如某美术学院,在新媒体艺术、公共艺术方向开放客座教授岗位,强调创作实践与国际视野。
各单位的招聘条件普遍围绕学术水平、行业经验及教学能力展开,基本要求包括具有博士学位(或具备同等专业水平)、在相关领域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且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或同等专业成就,部分单位对海外经历有优先要求,例如要求应聘者具有海外知名高校访学经历或国际企业任职经验,岗位职责主要包括承担本科生或研究生课程教学(每学年不少于32课时)、指导学生科研实践、参与学科建设及科研项目,同时鼓励与校内教师合作开展产学研转化,推动成果落地。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岗位更注重实践能力,某职业技术学院的智能制造专业客座教授岗位,明确要求应聘者需具备大型企业技术研发部门管理经验或主导过省级以上重点工程项目;而某高校医学院的临床医学客座教授,则要求应聘者在三甲医院担任科室主任及以上职务,且在核心期刊发表过高质量临床研究论文。
招聘流程通常包括个人报名、资格审查、学术评审、试讲(或学术报)、公示及聘任等环节,应聘者需提交个人简历、学历学位证书、代表性成果(如论文、专利、项目报告等)及教学科研计划,部分单位对特别优秀的人才开通“绿色通道”,简化流程,加快聘任。

支持政策方面,各单位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包括年薪制(通常为20万-50万元,具体视成果而定)、科研启动经费(5万-30万元不等)及住房补贴或公寓,部分高校为客座教授提供实验室、办公场地及科研团队支持,并协助解决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问题,确保其全身心投入工作。
以某师范大学为例,该校教育学部2025年度客座教授招聘计划已于9月启动,报名截止时间为12月31日,拟于2025年1月组织面试,聘任后聘期为3年,可连聘连任,而某科技企业的研发中心则计划招聘10名客座专家,聚焦人工智能在工业互联网中的应用,报名截止时间为11月30日,入选者将参与企业核心项目研发,并享受项目分红与成果转化奖励。
总体来看,当前客座教授招聘呈现“高要求、强需求、重实践”的特点,既需要应聘者具备扎实的学术功底,也强调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有意向的学者及行业专家,建议密切关注目标单位的人事处官网或科研合作平台,及时获取详细信息,并根据自身优势精准投递。
客座教授与全职教授在职责和待遇上有何区别?
答:客座教授主要承担教学指导、科研合作及行业资源对接等任务,不占用学校正式编制,通常采用柔性聘用方式,工作时间和地点相对灵活;全职教授则需全职在校工作,承担教学、科研、行政及人才培养等全面职责,享受学校在编人员待遇(如、职称评定、退休保障等),在待遇方面,客座教授多为协议薪酬,不参与学校内部福利分配,而全职教授享受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及各类福利补贴。

应聘客座教授是否需要具备教师资格证?
答:多数高校对客座教授的教师资格证不作硬性要求,更注重其专业背景、行业经验及教学能力,但部分院校,尤其是师范类或职业教育类院校,可能会要求应聘者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或通过试讲环节评估其教学水平,若涉及本科生教学,部分省份教育部门可能要求客座教授办理临时授课资格,具体以各单位招聘通知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