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特殊岗位公开招聘工作正在稳步推进,这些岗位涵盖教育、医疗、乡村振兴等多个领域,旨在吸纳优秀人才服务地方发展,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及各地市最新发布的招聘公告,2025年下半年至2025年初的特殊岗位招聘呈现出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岗位需求多元化、报考门槛优化等特点,为各类求职者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

在教育领域,广西特岗教师招聘是重点之一,2025年广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招聘工作已启动,计划招聘名额超过5000人,覆盖全区14个地市,特别是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偏远乡镇学校,招聘对象以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和往届毕业生为主,要求具备相应学段教师资格证,部分岗位放宽至师范类专业专科毕业生,笔试科目为《教育理论基础》和《学科专业知识》,面试采用试讲和结构化面试相结合的方式,为鼓励人才扎根基层,特岗教师服务期内享受中央补助经费,服务期满考核合格后可在原岗位直接转为事业编制人员,这一政策吸引了大量师范类毕业生报考。
医疗卫生领域的特殊岗位招聘主要集中在乡镇卫生院和县级医疗机构,2025年广西“定向乡医”培养计划同步推进,计划招录1000名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本科生,毕业后安排到乡镇卫生院从事全科医疗工作,招聘要求考生为广西户籍,且需签订定向培养协议,在校期间免除学费和住宿费,并给予生活补助,多个地市发布了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专业技术岗位招聘公告,重点招聘全科医生、护理人员和公共卫生医师,部分岗位面向退役军人或疫情防控一线工作者定向招聘,年龄放宽至45周岁,并设置“笔试成绩加10分”的优待政策。
乡村振兴和基层服务岗位需求持续增长,广西“三支一扶”计划2025年度招聘工作已进入报名阶段,计划招募800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帮扶乡村振兴工作,岗位分布覆盖全区112个县(市、区),其中农业技术推广、乡村规划、农村电商等岗位占比达60%,招聘要求年龄不超过30周岁,学历放宽至全日制大专,服务期间给予每人每月3500元生活补贴,并购买社会保险,服务期满考核合格者,可在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时享受定向岗位或笔试加分政策,部分地市还提供创业扶持和住房保障优惠。
残疾人和特殊群体就业岗位招聘也取得新突破,2025年广西残疾人专职委员招聘计划在全区14个地市同步开展,计划招聘300名残疾人专职委员,负责残疾人康复服务、就业帮扶等工作,招聘要求为广西户籍、持有第二代残疾人证、大专及以上学历,考试采用“笔试+技能测试”方式,其中技能测试重点考察手语沟通和办公软件操作能力,为保障残疾人平等就业权利,招聘单位提供无障碍考试环境,并设置合格分数线单独划定,广西还面向残疾人、低保家庭等特殊群体开发了公益性岗位,在社区、公园等单位提供辅助性就业岗位,岗位补贴标准为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120%。

报考流程方面,广西特殊岗位招聘普遍采用网上报名方式,考生需登录“广西人事考试网”或各地人社局官网提交报名材料,资格审查分为初审和复审两个环节,重点核实学历、专业、资格证书等信息,笔试时间统一安排在2025年6月,成绩公布后由各地市根据岗位需求划定合格分数线,面试环节注重考察考生的专业能力和基层服务意识,部分岗位设置心理测试和体能测评环节,体检标准参照《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执行,对特殊岗位增加相应项目检查。
为保障招聘公平公正,广西各级人社部门联合纪检监察机构建立监督机制,对招聘过程中的弄虚作假行为实行“零容忍”,针对部分偏远地区岗位报考人数不足的情况,设置“调剂补录”环节,允许未进入面试但符合其他岗位条件的考生申请调剂,各地市还推出“送考下乡”“线上培训”等便民服务,帮助基层考生提升应试能力。
相关问答FAQs:
问:非广西户籍的考生是否可以报考广西特殊岗位?
答:部分岗位对户籍有限制,如特岗教师、定向乡医等岗位通常要求广西户籍,但“三支一扶”、社区医疗等岗位面向全国招录,具体需查看各岗位招聘公告中的“报考条件”栏,非广西户籍考生若符合学历、专业等要求,也可报考户籍不限的岗位。

问:特殊岗位服务期满后是否可以自主选择就业单位?
答:服务期满考核合格后,大部分岗位提供定向转编或政策性加分优惠,例如特岗教师可直接安排到服务地乡镇学校入编,“三支一扶”人员可报考定向事业单位岗位,部分地市允许选择服务地周边地区的有空编单位就业,具体政策以各地市当年发布的安置方案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