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主播称:煮熟的鸡蛋孵出小鸡,这是极大的侮辱,危害更大。
煮熟的鸡蛋能“复活”并孵出小鸡吗?这种明显违背科学常识的说法,实际上出自郑州一所职业学校校长写的一篇论文。这起事件是非常伤害和侮辱的。学生是最先受到伤害的。这篇明显不应该通过正常审核的所谓论文是通过什么渠道发表的?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利益链?希望有关部门彻查,坚决打击催生这篇荒唐论文的一切乱象。 ——@央视新闻
适用主题: 科学常识、打击混乱
中国向印度空运800台制氧机,印度网友:谢谢!
印度疫情持续恶化。中国驻斯里兰卡大使馆26日在社交网站上表示,当天有800台制氧机从中国香港空运至德里,一周内还将运出1万台。 “中国正在与印度保持沟通,讨论(印度)的迫切需求。保持坚强。”使馆的推文也给印度带来了鼓励。许多印度网友留言感谢中国。 ——@人民日报
适用主题: 共同抗击疫情,构建命运共同体
医生都是善良的! 90岁医生仍坚持出诊,奋战一线66年
北京胸科医院的医生马伟今年90岁了。他仍然坚持每周去看病人,并用工整的字迹记录自己的病情。 90岁肺结核医生说,最有效的药方是爱。从疾病的发作到生活中的烦恼,她都会耐心地与患者沟通,并与许多患者成为了朋友。在一线坚守了66年的她说:“我们必须为实现消灭结核病的目标贡献我们剩余的努力。”致敬! ——@央视新闻
适用主题: 医者仁心、医者专业
一位80岁的老爷爷经营留守儿童辅导中心12年,保护了千余名留守儿童。
江西南昌80岁老人苗彦祥为了给附近的留守儿童提供一个放学后的安全场所,将自家客厅改造成免费补习站。每天下午3点30分,他带着孩子们学习、唱歌、做游戏、看电影。孩子们亲切地称他为“三点三十分爷爷”。 12年来,3点30分爷爷已经看护了千余名留守儿童。 ——@央视新闻
适用主题: 留守儿童、奉献
对食物浪费说不!反食物浪费法29日通过
据新华社报道,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29日表决通过《反食物浪费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公务活动用餐不得超过规定的标准;订单产生的食物垃圾可以作为食物垃圾费收集和处理;商家诱导、误导超量下单的,最高可处1万元以下罚款;制作传播暴饮暴食视频最高10万元罚款……杜绝食物浪费,今后有法可依! ——@人民日报
适用主题: 珍惜粮食,拒绝浪费
“我怕忘记你”医生在91岁老人手背上写下三个字
4月22日,西安一名91岁的老人接受了手术。进入手术室前,老人坚持要求麻醉师雷晓明在手背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原来,为了让即将接受麻醉的老人提前放松下来,麻醉师雷晓明在准备过程中一直耐心地陪在老人身边安慰、聊天,让老人原本非常紧张的心情逐渐放松下来。由于担心醒来后记不起这位热心的雷医生,不识字的老人一再坚持要雷医生写下自己的名字。没想到,当老人手术成功回到病房时,却被家人告诉他,他的手背上只有一句话:“祝您康复!”。 ——@陕西新闻
适用题材: 医者仁心、暖心故事
祝贺!天河空间站核心舱成功发射
4月29日11时许,搭载空间站天河核心舱的长征五号乙遥二号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随着天河号核心舱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太阳帆两翼展开顺利,工作正常。此次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空间站轨道组装和建设工作全面启动。 ——@人民日报
适用主题: 空间技术、科技力量
不容忽视!我国城市餐饮垃圾每年34至360亿公斤
我国粮食全产业链总损失率约为12%。在播种、收获、储存、运输、加工等各个环节,由于设备和技术的限制,已经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失。以此计算,城市餐饮每年浪费的食物多达34-360亿公斤,这还不包括家庭餐食。 ——@央视网
适用主题: 珍惜粮食,拒绝浪费
写的是真诚和爱!大学辅导员致毕业生的一封信
南华大学辅导员写给2017届毕业生的信,共895字,因为2017届毕业生有895人,他写给男生的信是:“你可以轻狂,但要自信,要疯狂” ,可以有侠义,但侠义必须有义。”他写信给女孩们,“你可能会遇到外表焦虑、职场性别对立、家庭生活琐碎”。 “请记住,霜雪不积在我心里,还有人在山里等我”——@央视新闻
适用主题: 师生关系、自我修养
暖心!南益女孩为腿脚不便的老人买煎饼
近日,在江苏南京,一位老人在买煎饼时,因年事已高、耳聋、腿脚不便,无法走上店里的台阶。南京艺术学院的一名学生见状,上前为老人买了蛋糕,并付钱请老人自己吃。店员看到后建议他和女孩各付一半,但女孩坚持自己付。为姑娘的善良点赞! ——@人民日报
适用题材: 热心、善良、乐于助人
为了让儿子爱上读书,父亲用10年时间为他建了一座图书馆
在湖南常德,朱海峰在儿子出生时为他建了一个家庭图书馆。儿子2岁时,藏书已达2万册。为了购买更多的书籍,他向公众开放了自己的书店,并开辟了免费阅读区。如今,朱海峰的书店拥有图书5万册,儿子也成为最忠实的读者,吸引了更多的爱书人士。 ——@人民网
适用主题: 培养读书、父爱如山
每一个字都那么有力!周恩来为人民英雄纪念碑题词40余次
1958年4月22日,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碑正面镌刻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题词是毛泽东亲笔题写的。背面的100多字题词是毛泽东起草、周恩来手写的。周恩来曾写过40余次。从碑名到数十篇碑文手稿,字字句句都意义重大,纪念英雄,激励后人! ——@央视新闻
适用主题: 红色故事,纪念英雄
父亲很担心,因为他不会游泳。女孩溺水身亡,一名陌生男子跳下救她。
5月3日,广西桂林阳朔,一名女孩不慎落水。女孩的父亲不会游泳,只能大声呼救。一名男子闻讯后上前跳入河中救她。岸上的人们也纷纷扔下救生圈进行救助。漂流数十米后,女孩被男子救起。目击者称,该男子的双腿多处被水下的石头划伤。为好心的撒玛利亚人点赞! ——@人民网
适用题材: 平凡英雄、见义勇为
80多岁退休教授为贫困学生捐款70万元:尝过贫困滋味,力所能及一定要帮忙
80岁的广州中医药大学退休教授肖新和长期为贫困学生捐赠学费、医疗费等,共计近70万元。但他已经穿了18年衬衫,骑了26年二手自行车。他说,学生时代母亲就去世了,他尝到了贫困的滋味。从此,他下定决心,只要有能力,一定要帮助贫困学生。 ——@人民日报
适用主题: 扶贫、雷锋精神
西安景区安装唐武士劝阻不文明行为:避免尴尬加深游客印象
五一假期期间,西安城墙景区出现客流高峰,专门任命了平均身高1.8米的“唐武士”来劝阻景区内的不文明行为。当看到不文明行为时,流浪武士会上前劝说游客,游客会立即还礼并纠正行为。景区工作人员表示,这样不仅可以避免传统劝阻方式的生硬和尴尬,还能加深被劝阻者和周围游客的印象。这是一种两全其美的方法。 ——@头条新闻
适用主题: 道德素养、责任
90后医生下山999级台阶时背部受伤
有999级台阶,我背你下去! 5月3日,一名女游客在张家界天门山风景区不慎坠落受伤。张家界市人民医院的范医生作为旅游医生志愿者团队的一员,毫不犹豫地将游客背在背上,防止游客伤势加重。他走了999级台阶,将游客从天门山山顶背了下来。 ——@人民网
适用主题: 医者仁心,救死扶伤
全球1.55亿人面临严重的粮食不安全
全球粮食危机网络发布的年度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面临严重粮食不安全的人数达到过去五年来的最高水平。 2020年,55个国家和地区至少有1.55亿人陷入危机级别或更严重的粮食不安全,比上年增加约2000万人,其中布基纳法索、南苏丹和也门约10万人。 133,000人面临最严重的灾难级粮食不安全。自2017年报告首次发布以来,严重的粮食不安全状况不断加剧。——@人民网
适用主题: 珍惜粮食、粮食安全
脑瘫少年面对嘲笑说:做好自己的事
“我是用脚追梦,用心过美好生活的浩浩!”来自江苏苏州的王晓晓患有先天性脑瘫。他乐观坚强,还自学国际象棋和魔方。他为了直播用脚打比赛。有人在弹幕里骂他“傻瓜”,但他却安慰妈妈说,他应该做好自己的事情。他的愿望是:“以后等我有钱了,我要带妈妈去环游世界!” - @央视新闻
适用主题: 积极向上、励志生活
《雪龙2》要回家了!历时179天,我国第37次南极科考圆满完成
5月7日,“雪龙二号”船返回上海国内基地码头,标志着中国第37次南极科考圆满完成。此次科考是“雪龙2号”船首次进行单船绕南极科考。科考队于2020年11月10日出发,历时179天,行程超过36000海里。 ——@人民网
适用主题: 南极探险、科技发展
缅怀袁隆平:一米济天下,万家丰衣足食
5月22日,袁隆平院士去世,享年91岁。他是我国杂交水稻研发的先驱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位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科学家。他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人如种子,要做一颗好种子”,这是袁隆平院士生前常说的一句话。他还用一生的时间为这句话做注脚。
——@人民日报
钟南山院士创新研究团队发文纪念袁隆平院士。
“我深深悼念袁隆平院士,这位全国无与伦比的学者。我感恩与袁隆平院士这样伟大的人物在同一时空的每一分每一秒。这世界的星空是明亮的因为有你。”钟南山院士团队撰文。
适用主题: 举世无双的国士、节约粮食、责任与担当
袁隆生前对年轻人的寄语,回顾并铭记
“知识是基础,汗水必须实践。灵感是思想的火花,人人都有。不要放弃,机会垂青有准备的头脑!” 5月22日,共和国悲痛地失去了袁隆平院士。重温袁先生写给年轻人的这句话,牢记袁爷爷的叮嘱,自强不息!致敬并铭记! ——@央视新闻
适用主题: 思想火花、自强不息
一名2岁男孩因手指压住牙齿而在火灾中窒息而亡。消防员带着极大的痛苦将他救了出来。
5月20日,湖南益阳一居民住宅发生火灾。一名2岁男孩在火焰中窒息,舌头紧紧抵住上颚,无法自主呼吸。危急时刻,消防队员轮流将手指放在男孩的牙齿上进行人工呼吸。当小男孩无意识地咬牙切齿时,消防队员们痛得满头大汗,忍着剧痛将他救出。 ——@环球网
适用主题: 平凡英雄、责任与担当
这样的保护应该被看到!他们是站在云端的信徒
在泰山之巅的“云”派出所,几十年来,警察守护着人民群众的安全;在离天空很近的边防哨所,一代又一代的战士守护着祖国;险峻的山峡谷里,乡村邮递员徒步送信……无数“云”里,总有人在默默付出。你都看过了吗?今天,让我们向云端坚守的人物致敬! ——@人民日报
适用主题: 责任与担当、社会责任
男孩深夜独自行走时的一句话,让人泪流满面:我只是想给妈妈上坟。
近日,江苏南京,一名12岁男孩深夜离家独自走在街上。民警得知后,立即上前将其送回家。然而,男孩坚持要离开。随后警察询问男孩为何逃跑。当警察听到男孩说要给母亲扫墓时,他愣了一下。一名警察也哽咽地试图劝说男孩。 ——@封面新闻
适用题材: 母爱如山,平凡人的情感
烧伤男孩回应戴奥特曼面具卖樱桃:遇事别坐以待毙。
近日,河南南阳,一名面部烧伤的11岁男孩戴着奥特曼面具卖樱桃,引发关注。 5月8日,男孩和妈妈发布视频回应网友担忧,称帮行动不便的奶奶卖樱桃,希望减轻奶奶的家庭负担。男孩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去除奥特曼面具下的伤疤。他最喜欢的奥特曼台词之一是“不要只是坐下来等待事情发生。”男孩的母亲表示,她将带男孩进行一系列整形手术和修复手术。 “医疗费用缺口仍然巨大。”但他们也会努力工作赚钱。为您的孩子看医生。 ——@头条新闻
适用主题: 积极向上、平凡而伟大、正能量
小灰鲸在地中海失踪,距栖息地数千公里
近日,法国科学家在地中海沿岸发现了一头罕见且失踪的灰鲸。他们给它起名叫“沃利”。灰鲸的自然栖息地位于北太平洋。科学家推测,这只灰鲸在地中海的出现很可能是由于全球变暖导致北极冰层融化所致。它在地中海地区找不到适合生存的食物,体重大幅下降。 ——@中国新闻网
适用主题:绿色发展、命运共同体
喜欢!姐弟在路边发现26万现金并交给警方
近日,上海崇明建设小学五年级学生张晓曦和弟弟张子晨玩耍时,在路边废弃的床头柜里发现了共计26万元现金。兄弟姐妹决定将钱物还给原来的主人。妈妈一开始不信,但清点确认是现金后,坚决支持姐弟俩把钱交给警方。 ——@人民网
适用主题: 丢钱, 小雷锋

汶川地震13周年:记忆从未忘记,“猪”依然“坚强”
5月12日汶川地震至今13年里,一个关于动物的消息牵动着亿万人民的神经。这是一头在地震时被埋在废墟下的猪,但它并没有在黑暗的废墟中放弃自己的生命,而是坚强地生活了14年。坚强的猪总有一天不再坚强,永远留给人类的只有坚强勇敢的抗震精神。正如剑川博物馆官方微博所写,“大家关注的不仅仅是一头猪,而是对那段共同记忆的深刻思考。”——@澎澎新闻
适用主题: 坚强勇敢、抗震精神
今天,5月12日,2021年国际护士节:用爱点亮生命之光
“关怀”是指输液时对药液比例的准确性、对显示器上数值跳动的关心、不分时间、地点的全心投入。他们用精心呵护守护着脆弱的生命,用双手托起无数家庭的希望。他们是当之无愧的“白衣天使”。今天是第 110 个国际护士节。感谢您用爱点亮生命之光! ——@人民日报
适用主题: 专业精神、医护奉献精神
你还记得13年前,15名伞兵惊天一跃吗?
13年前的5月14日,一支由15人组成的伞兵分队奉命冒着生命危险,从海拔4999米跳伞进入汶川地震震中,勘察灾情并开通空中救援通道。这是一架没有气象数据、没有指挥引导、没有地面标志的“三无”机载飞机。对于空降兵来说,无异于一次生死攸关的“盲跳”。 ——@人民网
适用主题: 责任与担当、英雄气概
高位截瘫男子8年研发19项专利
张吉龙被称为“奇迹兄弟”。 2008年,得知汶川地震后,他立即前往支援。后来,他去贫困山区捐款时,不幸从山上摔下来,从此高位截瘫。此后,他边运动边发明,8年时间研发出19项专利,其中包括疫情期间研发的正压防护口罩。 ——@人民网
适用主题: 创造奇迹、拼搏精神
超级暖心!云南老师暂停授课让高中生看日落缓解压力
近日,为了缓解学生高考压力,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实验中学的一位高级政治老师要求学生们在晚自习时走出教室欣赏夕阳。 -学习。学生们纷纷表示,老师的做法非常暖心,这件事将成为他们整个高中美好而难忘的回忆。 ——@新华网
适用题材: 温馨生活、师生友谊、人间美好
世卫组织预测全球将因疫情损失10万亿美元
5 月 12 日,世界卫生组织 COVID-19 大流行防范和应对独立小组发布了最新报告。报告显示,到2021年底,COVID-19疫情预计将给全球造成10万亿美元的损失。 2020年,全球至少有17,000名医务人员死于COVID-19。在过去一年半的时间里,全球至少有1.5亿人被感染,超过300万人死于COVID-19。该组织在报告中建议促进疫苗的公平分配,建立由国家元首领导的全球健康威胁委员会,并加强应对下一次危机的准备工作。 ——@新华社
适用主题: 全球抗疫、共同抗疫
震惊全场!独臂男孩100米成绩11.26秒
近日,在西南大学举行的重庆大学生运动会上,一名独臂男孩以11.26秒的成绩夺得男子100米B组冠军,震惊全场。在赛道旁目睹整个过程的黄先生表示,男孩只有一只手臂,重心不平衡,背后的努力难以想象。 ——@人民网
适用题材: 创造奇迹、励志故事
祝贺!你好火星中国来了:天问一号成功着陆
5月15日,天问一号成功着陆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登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天问一号任务实现了我国首次地外行星着陆,这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人民日报
适用主题: 航天技术、改革创新
为防止偷猎,持枪警卫24小时守护着仅存的两只北方白犀牛
2018年,世界上最后一头雄性北方白犀牛去世。目前,世界上仅存两只雌性北方白犀牛,无法自然繁殖。在肯尼亚,持枪的警卫一天24小时看守着这两只白犀牛。目前已人工培育出9个北方白犀牛胚胎,研究人员正在尝试通过体外受精等方法拯救该物种。 ——@央视新闻
适用主题:绿色发展、命运共同体
世卫组织表示,疫情第二年的致死率远高于第一年
谭德塞表示,Covid-19已在全球造成超过330万人死亡,并且Covid-19大流行的第二年比第一年的致死率要高得多。他表示,世卫组织已向印度运送了数千台制氧机、流动医院帐篷、口罩等医疗物资,但印度当前疫情仍令人担忧;此外,尼泊尔、斯里兰卡、越南、柬埔寨、中国、泰国和埃及也出现新的疫情高峰;而且美洲一些国家还存在不少病例。上周全球死亡人数中约 40% 来自美洲。 ——@央视网快看
适用主题: 全球抗疫、共同抗疫
“火眼金眼”!护士的快速浏览可以挽救生命
近日,淮安护士杨秀梅发现候诊区的一名患者表情奇怪,便上前询问。患者主诉胸闷、不适。护士立即主动提出优先为她治疗。这时,病人突然晕倒,脸色发紫。护士赶紧将他送往急诊室。经检查发现,患者患有冠心病引起的急性心绞痛,现已生命危险。 ——@人民网
适用主题:专业、救生、治愈
雨天妈妈下车买水果,3岁儿子用身体为汽车座椅挡雨
最近,妈妈在山西的一个雨天路过一个水果摊,下车买了一些水果。由于到处都是水,我3岁的儿子坐在车后座上等待。买车后,妈妈看到了令人感动的一幕。儿子怕车座被淋湿,就一直趴在车座上,用自己的身体保护着。 ——@人民网
适用题材: 亲情、母爱
离家一百年后,中国古籍被AI找回:70岁教授等20万页古籍“海外归来”
世界博物馆日,20万页古籍以数字方式“回归”。 70岁的中央文史馆馆员、四川大学教授陈力花了两年时间联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让伯克利馆藏的中国善本古籍能够数字归还通过达摩院科技回到祖国。首批数字化古籍中,有40余种宋元善本向社会开放。他一生守护着古书,希望更多的普通人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古书,通过古书与圣人交流。 ——@中国青年报
适用主题: 科技生活、大国文化
久治医生穿着40磅重的铅服,做了上千次手术,手上出现了射线斑。
在湖南长沙岳麓区,年近50岁的徐顺驰穿着铅服,每天在DSA手术台前工作。 18年来,他做了上万例手术,一天“吃”下的辐射相当于一万张胸部X光片。徐医生常年受到辐射,手上也有放射斑,但他说:每次看到病人康复回家,他心里只有自豪。 ——@新华网
适用主题: 坚守岗位、专业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