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13485538018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职场攻略

11 部评分最高的国产剧,经典之作的魅力究竟在哪?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10-25 作者:当涂招聘 浏览量: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近年来的国产剧,那就是“外表热闹,内里空虚”。

从表面上看,市场几乎每个月都会产生一部卖座电影,收视数据亮眼,观众追捧。

然而,这些热门剧的花期往往难以持久。播出的时候话题十足,风头一过就乏味了。

因此,很多人宁愿回去重温那些老剧。虽然剧情已经很熟悉了,但每次看还是很过瘾。

比如《父母爱情》,随便拿起一首,就能饶有兴致地看下去。

还有不断在细节中发现新乐趣的《甄嬛传》《甄嬛》《科学家》。

这些剧经久不衰的长尾效应,让观众愿意花时间、花钱反复观看,成为公认的经典。

今天皮哥就盘点一下国内收视率最高的11部国产剧,看看这些被视为经典的作品中“神”在哪里。

—11—

亮剑》(2005)

豆瓣9.5分丨播出3000多次,主演几乎不是李幼斌

19年过去了,《亮剑》“抗战第一剧”的地位依然不可动摇。

这一时期也出现了尝试复制《亮剑》辉煌的剧集。

比如2011年的《新剑》,但其最终4.7的评分只能说是一个弄巧成拙的结局。

虽然《亮剑》的类型标签是“战争”,但最难再现的不是战争场面,而是人物。

楚云飞、韦和尚、张大彪、赵刚等人物形象都那么生动,再加上演员们生动的表演,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但这部剧最大胆的地方,还是塑造了李云龙这样的非典型英雄。

在《亮剑》之前,影视剧中的英雄大多都是高大全塑造的完美人物。然而,李云龙的画风突然转变,变成了一个爱骂女人、脾气暴躁的鲁莽英雄,但也充满了爱国热情。

这种不加修饰的真实和质朴,正是让李云龙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

叛逆的黑帮比完美的英雄更有感染力。

值得一提的是,演员陈建斌曾透露,《亮剑》剧组也找过他出演男主角。

但他觉得“那些军人不适合我,我喜欢用个性挑战军事角色”,所以拒绝了。

由于小说后半段主人公的行为和历史背景的敏感性,《亮剑》的诞生经历了重重困难。

即使到最后,电视剧依然没能完整呈现李云龙完整的人生。

这也成为《亮剑》最大的遗憾。

—10—

《士兵突击》(2006)

豆瓣9.5分丨一部没有女性角色的剧

在出现之前,军旅剧是国产剧中最不受欢迎的。

所以,《士兵突击》筹备之初,导演康洪雷就在多方招揽投资,但很多人一听说这是一部军旅剧,而且没有女主角,立刻就失去了兴趣。

最终,有军人情怀的华谊老板王中军做出了投资该剧的决定,并推荐王宝强出演。

在这部纯男剧中,塑造了国产剧史上最生动、最饱满的男性群像。

王宝强饰演的许三朵、张译饰演的时进班长、段奕宏饰演的老阿元郎、陈思诚饰演的程才。每位演员都用无可替代的表演赋予了角色灵魂。

虽然首播时收视率在全国垫底,就连见惯了大浪的台长也因为收视率不佳而崩溃落泪;

但随后它迎来了后劲十足的长尾效应。至今已重播超过200次,成为军旅剧无法达到的天花板。

多少男性观众被钢七连的男人们感动,尤其是“不抛弃、不放弃”的许三多,让他超越了角色本身,成为感动一个时代的精神图腾。

这个角色也让王宝强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国民演员,从而打开了他的事业版图。

不久前,王宝强凭借《八角笼》获得百花奖最佳导演提名。曾经的许三多终于完成了他的凤凰涅槃。

—9—

“潜”

豆瓣9.5分|开启中国谍战剧的黄金时代

2011年春晚舞台上,赵本山把余则成的名字写成了小品,一句“这个在我们家潜伏了很多年”成为当年最热的表情包。

能够登上本山叔叔的春晚演出,可想而知《潜伏》当年有多受欢迎。

《潜伏》的剧本是教科书级别的。

在原著小说的基础上,导演姜伟还借用了苏联谍战剧《春天的十七个瞬间》的概念,以精彩的办公室狼人杀戮来盘活这部潜伏剧。

除了经典谍战剧《抓内奸》之外,天津站上演的官场剧也堪称职场生存法则的生动指南。

办公室里人的世故,与领导、同事的相处之道,办公室老家伙之间的勾心斗角,都极其真实。

心机站长吴是最强小丑,贡献了该剧80%以上的名言台词,人物表演深受观众喜爱。

《潜伏》迎来了谍战剧的黄金时代。此后,《黎明之前》、《悬崖》、《风筝》等精品不断涌现,共同抬高谍战剧的天花板。

—8—

《走向共和》(2003)

豆瓣9.6分丨最大历史剧

《走向共和》的制作团队相当硬核。

制片人是投资制作《雍正王朝》的刘文武,编剧是创作过《汉武帝》、《清朝盐商》的盛和宇,导演是张李,擅长制作历史剧。

这样一支1+1+1>3的王牌团队,绝对不会一步步拍出清末民初的历史。

盛和宇等人在查阅了6000万字的史料后,明确了方向:从艺术和人文的角度来解读。

慈禧、光绪、李鸿章、袁世凯等伟大人物不仅仅是史书上的纸面人物,而是活生生的人。

他们在内忧外患之下做出的种种选择,既体现了自身利益,也体现了误判,也体现了痛苦和无奈。

然而,慈禧、李鸿章等人的这一复杂展现,在播出后却引发了巨大争议。被批评为历史虚无主义,为恶人翻案。

因此,《走向共和》被禁了十几年。直到近几年,它的价值才被重新审视。 9.6的评分就是最好的证明。

《走向共和》是一部孤儿作品。很难找到另一部历史剧能够如此客观、辩证地讲述历史。

—7—

《我的领袖,我的团队》(2009)

豆瓣9.6分丨一部因为“超前”而差点被埋没的剧

2009年,康洪雷执导的《我的组长我的组》首播,卖出了每集150万的天价。

随着《士兵突击》的热播以及《钢七连》原班人马的重聚,这样的商业成绩也在大家的意料之中。

但开播后,大家等待的并不是《士兵突击》的热血励志。缓慢的节奏和有时晦涩难懂的情节简直让观众大吃一惊。

计划中的爆款影片意外地表现不佳,在收视不佳的同时还遭到严厉批评,这给整个剧组带来了巨大的打击。

此外,拍摄过程中还发生了意外,也造成了工作人员伤亡。 《我的队长我的团》一度成为“反面教材”,登上各大报纸头条。

原本以为这部剧会沉寂下去,谁能想到几年后却出现口碑逆转,如今甚至超越了《亮剑》成为收视率最高的抗战剧。

它的好处不是那种爽朗爽快的感觉,而是需要沉思和细细品味的雄辩的解释。

那些不被重视的“炮灰”,才是战场上人性最真实的记录。他们可能会害怕和退缩,但最终他们愿意牺牲和贡献。

从这些小人物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人民的精神,看到了中华民族之所以强大的原因。

遗憾的是,由于资金不足,影片无法按计划拍摄,因此不得不删除该剧情,王宝强客串的戏份全部被删除。

—6—

三国演义 (1994)

豆瓣9.6分丨滚滚长江东流史

1994年,央视版《三国演义》播出,收视率高达46%。 《守望三国》几乎成了当时人们的必修功课。

拍摄耗时四年,​​投资1.7亿,仅群众演员就超过40万。这组数据即使放在今天也可以称得上是杰作。

丰富的人力、物力,加上全体演职人员的勤奋创作,铸就了这部兼具艺术性和史诗性的巨作。

它的伟大之处在于对小说的原汁原味的还原。从黄巾起义到三点回归金朝,小说中的经典场景在剧中得到了完美还原。

最精彩的场景无疑是《赤壁》那一幕。军队专门派出一个师和一架直升机支援拍摄,最终呈现出极为壮观的视觉效果。

《三国演义》播出后,不仅在国内获得巨大反响,就连日本、泰国也斥巨资购买版权,带动了“三国演义IP”在亚洲的热度。

美中不足的是,部分演员因拍摄时间较长而无法协调时间,部分角色不得不中途更换其他演员。

比如赵云就由三位演员扮演,演员洪玉宇则同时扮演了青年袁绍和周瑜的角色。

演员的更换在观看过程中造成了一些戏剧性,但瑕疵并没有掩盖,仍然是经典。

—5—

《武林外传》(2006)

豆瓣9.6分丨武侠喜剧领跑

18年后,它仍然是许多观众作为“晚餐剧”的首选。

谁能想到,这部开创武侠情景喜剧之先河的剧,刚开播就悄然播出。

首播当天,《武林外传》收视率仅为1.95%。毕竟这样一部古装加现代笑点的剧在当时来说太超前了。

但令电视台意外的是,仅仅两天后,收视率就开始稳步上升,达到了甚至接近《亮剑》最高纪录的峰值。

随后,全国各地的电视台也争相重播,几乎占据了各大频道的黄金时段。

《武林外传》的好处就在于,尽管情节和台词看起来那么荒唐无厘头,但却传达了最真挚、最朴实的人生真谛。

小小的同福客栈就像一条江湖,见证了居民和路人的悲欢离合,治愈了无数观众的心灵。

每一个角色、每一个演员都是观众心中无可替代的朱砂痣和白月光。

宁财神原本只打算停写40集,但迫于房贷压力,他绞尽脑汁,写了80集。

还记得大结局中那句“未完待续”让人期待已久,但最终却以宁财神吸毒而告终。

这么多年过去了,同类作品中,只有《鹊剑传》还算过得去。 《武林外传》创造了武侠情景喜剧的巅峰,成为绝唱。

《毛骗子:终结》(2015)

豆瓣9.7分丨草根网剧的逆袭

在这眼花缭乱的华语顶尖剧阵容中,这部由非专业团队打造的网剧显得格格不入。

小品职场正能量剧本_职场励志小品剧本_小品职场励志剧本大全

其主要创作者是一群来自河北传媒大学的大学生。他们凭着激情和自己的装备,自编、自导、自演了《毛骗子》。

然而,草台团队出品的这样一部“三无”作品却受到了全网观众的热烈欢迎,并不断创下收视新高。

故事的主角是一群游荡在城市大街小巷的骗子。

他们“猎杀”的对象就是那些赚了很多钱却无所事事的富人。他们用各种欺骗和诡计,精心布置自己的计划,等待那些不怀好意发财致富的人落入瓮中。

这就像一个现代背景的武侠故事。主角团是一群执行正义的侠盗。它既是传奇,也是社会生活的真实记录。

从2010年到2015年,《毛梁》一共拍摄了三季。这个结局就像是他们成长的总结。最后,主角们在各自生命的尽头向观众挥手告别。

该系列的成功表明,即使你没有多少钱或名气,你仍然可以创作出令人惊叹的杰作。

这群在银幕上处于社会边缘、在影视圈之外默默无闻的人,却用自己的才华征服了观众,完成了人生最精彩的逆转和逆袭。

《红楼梦》(1987)

豆瓣9.7分|超越高E的完美延续

1987年版的《红楼梦》是对原著的完美还原,也是红色学者的完美展现。

但这样一部堪称艺术品的作品,最初却让王扶林导演几度崩溃,差点放弃拍摄。

尽管多次阅读原著,并向专家学者学习相关资料,王扶林仍然对这部传世经典一无所知,也受到了上级和社会的质疑。

无奈之下,王扶林请来沉从文、曹禺、周汝昌等文学大师担任顾问,对剧本、场景一一审阅。

在这些大佬的保驾护航下,电视剧成功抓住了原著的精髓。虽然淡化了神话色彩,但多了一些精雕细琢的生活细节。

尤其是在演员的选择上,王扶林自由使用了很多新人。欧阳奋强、陈晓旭、张俪等都是导演团队的“魔角”。

最令人惊讶的是,电视剧大胆放弃了高鹗最后四十章的续集版本。周令与其他红色学者共同创作的《红楼梦》后续令人惊叹。

如果说高鹗版为《红楼梦》留下了充满希望的尾巴,那么剧版则延续了原著中朱芳的悲剧基调,创造了一个悲惨、破碎却又有力的结局。

王熙凤死后,被裹上草席扔到荒野,无辜的史湘云成了歌妓,薛宝钗流落民间,庞大的贾氏最终落得“白茫茫大地如此”的下场。干净的”。

遗憾的是,由于资金和环境的限制,原本十多集的续集被压缩到只有六集。

正如网友所说,以前有人没钱,现在有钱没人。 1987年版的《红楼梦》已成为绝唱。

《西游记》(1986)

豆瓣9.7分丨老少皆宜的度假剧

收视率高达89%,重播次数超过3000次,这是1986年版《西游记》至今保持的惊人纪录。

作为四大名著中第一部被改编成影视剧的作品,《西游记》在那个时代注定是充满坎坷的。

由于技术有限,书中的许多场景很难在工作室中重现。杨杰导演只能带着外景剧组从南到北跑遍大半个中国,寻找合适的拍摄地。

但最难做的还是各种特效镜头。很多情况下,只能使用最“老式”的方法。

比如龙宫的场景是通过鱼缸在水下拍摄的;

天宫里的云雾是干冰构成的,孙悟空呼出的仙气是香烟的烟雾。

原创特效让当时无数观众惊叹不已,不少孩子竞相模仿剧中的打斗技巧。

演员们生动的表演,加上造型师王希忠精湛的化妆,塑造了这些至今仍被人们视为真人的角色。

在技​​术落后、资金不足的条件下,1986年版的《西游记》取得了即使在电脑时代也难以企及的视觉和审美风格。

《明朝1566》(2007)

豆瓣9.7分丨当之无愧的“剧王”?

这是一部具有历史深度的文学作品。

从皇帝的权力到百​​姓的情感,都在既定的历史框架内得到充分发挥,展现出最彻底、最深刻的历史面貌。

虽然它只捕捉到了明朝的一个剖面,但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浩瀚的历史和我们生活的现实的反映。

掌控棋盘的嘉靖皇帝,体现了中国历代皇帝的鬼魂;各怀己意的官员在互相制约的同时,暴露了封建制度的弊端。

正如浙江巡抚郑泌昌所说:文官的袍子是织鸟的,武官的袍子是绣动物的。穿上这些袈裟,你我谁不是穿得像一只动物?

陈宝国的嘉靖、倪大红的严嵩、黄志忠的海瑞,演员们都用醇厚的表演积淀着历史的深度。

但这个厚度和高度也成为了它的门槛。很多观众都觉得剧情不够,故事太无聊、太难。这也成为了该剧的“原罪”。

《大明王朝1566》播出后收视惨淡,后来被湖南卫视隐藏了十几年。

虽然现在已经正名了,但是很少有人敢尝试做出这样吃力不讨好的作品。 《明朝1566》成为历史剧最后的亮点。

以上就是收视率最高的11部中国电视剧。

可见,大众对这些老剧的偏爱,并非是喜古胜今,而是这些剧确实具有不会被时代淘汰的品质。

由于篇幅有限,还有很多同样优秀的剧集没有被列入榜单。在你看来,哪些可以跻身神剧行列呢?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阿智

©原创丨文章版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版权所有:安徽叁肆科技有限公司 皖ICP备17011935号-3

地址:安徽省当涂县经济开发区 EMAIL:859242200@qq.com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