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着追过剧的人,也定能坚强走下去。”
长文预警,请耐心阅读。
你若要问我追什么剧最轻松,我会跟你推荐日剧。
集数不多,每集的时间也不长,所以一口气看完一部剧是很容易的。
你若要问我追什么剧最心累,我还是会跟你推荐日剧。
它太容易出爆款,让人边哭边笑,那种感觉欲罢不能,就宛如一个两百斤的大傻子。
但日剧很容易出现烂尾的情况。为了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每部剧都有一个非常狂拽炫酷的开头,然而能够将这个开头完美地承接下去的却很少。
跟风追剧,追到一半却发现这剧崩了,简直就是家常便饭。
所以啊,哭着追过剧的人,都是能坚强走下去的勇士。
日剧的制作和播放模式较为稳定。中国观众每年能够接触到的新剧数量大概在 60 部左右。在此要感谢字幕组们的大力支持。
能够从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日剧,每年也不过10部上下。
2016 年的日剧有很多爆款。然而,去年却未能延续这种辉煌,反而出现了原创能力疲软的情况,烂尾的情况也加重了,“一集弃”的情况比以往要严重很多。
但2017年也不乏制作精良、与社会话题紧密相连的优秀日剧。
视频网站加强了版权监控,这给日剧字幕组带来了新的考验,同时也给依靠字幕组获得“熟肉”的观众带来了新的考验。
去年有很多日剧本来想给你们推荐,半路剧情崩溃只能忍痛放弃。
今天就放开来说吧,跟大家说一说 2017 年我们在看日剧方面的心得。
婚恋剧成主流
花式催婚,电视剧替国家着急
2017 年的日剧,表现最为突出且最为密集出现的主题是“婚恋”。这一主题与日本当下的社会现状有着紧密的联系。
最新消息表明,2017 年日本的生育率已降至有统计数值以来的历史最低。同时,结婚率也降到了战后的最低水平。
有关数据还显示,日本年轻人对谈恋爱都无感了。
不想谈恋爱,不想结婚,也不想生孩子,日本大概要完了。
着急是没有用的,只能努力去拍电视剧,将恋爱虽然会带来烦恼但依然美好的价值观、婚姻虽然会带来烦恼但依然美满的价值观、生育虽然会带来烦恼但依然幸福的价值观输出出去。
我们在“2017 美剧一览”中提到,电视剧如同折射社会的一面镜子。
婚恋是日剧题材的常青树。社会现状紧迫,在这种逼迫下,“催婚催育”的目的很明显。
大部分剧集没有简单地号召大家滚回家提交结婚申请,而是努力去开发脑洞,把主题杂糅在不同的故事背景之中。
然而结果并不理想,要么是噱头本身超越了主题,要么是主题线的表现过于糟糕,从而致使整部剧的格局崩塌。
日本电视台 NTV 打造的春季日剧是《我命中注定的人》,这部剧鼓励大家在职场中去寻找爱情,并且它的触角伸得很远,比如可以和隔壁公司的员工谈恋爱。
不仅如此,还杂糅进了中二的伪科幻元素,以及怒打一回情怀牌。
男主是龟梨和也,他在感情方面很不擅长,工作也很无趣。突然有一位神明降临到他家(山下智久饰演),并且告知他隔壁公司的女主(木村文乃饰演)将会是他未来的妻子。
神明称两人必须立刻结婚并生孩子,他们的孩子日后要拯救地球。倘若错过这次机会,男主将会成为毁灭地球的罪人,且这罪过将流传千古。
看到了吗,这就是重点:你若不结婚、不生子,就是地球的罪人。
看起来剧情无厘头且奇葩,其背后是日本社会的现实。日本社会正为年轻人不肯婚育而苦恼,这是一个令人头疼的现实。
结婚就一定会幸福吗?不会。结婚之后,还要去面对丈夫出轨这一情况,同时也要面对子女的教育问题。
日本人气搞笑艺人渡边直美出演的《环奈太太》,上演了一场大型的口碑崩坏的状况。这部作品如同遭遇了一场车祸,现场一片混乱。
本剧的主旨在于超胖的时尚型太太和出轨的超帅老公之间存在着爱恨情仇。
女主角环奈太太较为肥胖,然而她却拥有一颗乐观且积极的心态,她在努力地经营着自己的家庭,这样的设定是很容易让普通的女性观众产生共鸣并被打动的。
本剧前几集一直营造出一种走向,即“女性能够顶半边天”,同时也展现出“老公出轨并不可怕,而太太从此变得萎靡不振才是真正可怕的”这种励志的氛围。
环奈努力做到家庭和工作都能兼顾,这一情节为她赢得了很多好感,她曾一度成为网络上女权主义的代表。
没想到,进入主线剧情之后,情节突然出现崩坏的情况,并且迅速朝着“我能怎么办,为了孩子还是选择原谅他”这样的戏码发展。
维护家庭的完整,让孩子拥有一个完整的家,或许是整个亚洲地区难以回避的一种传统,且这种传统是优良的。
但是为了某种“政治正确”而强行扭转剧情,也是让人扼腕叹息。
日剧最喜欢的题材之一是边缘人士的故事,并且不仅仅是普通地关心一下婚恋生活。
“婚恋荒”现象加剧后,大龄未婚女青年被悄悄地纳入了重点关爱人群的范畴。 大龄未婚女青年随着“婚恋荒”现象的加剧而被悄悄地划入重点关爱人群范围。 由于“婚恋荒”现象的加剧,大龄未婚女青年被悄悄地归到了重点关爱人群之中。
《东京白日梦女》描绘了 3 个大龄女白领在东京打拼的情景。她们长得不丑,工作也不错。然而,她们却苦于没有恋爱可谈,只能奔波于各种联谊活动之中。
而三位女主演努力的方向,是如何取悦男人和讨好异性。
《外貌协会 100%》讲述了以下内容:3 个一直专注于科研的理科女,到化妆品公司工作后,由于“土里土气”的模样而遭到嘲讽。于是,她们都立下志向,要让自己变得更加时尚且美丽。
该剧除了关注大龄剩女之外,还对“月光是否有必要”这一命题进行了探讨,同时也探讨了“购买奢侈品仅仅是为了满足自我虚荣”这一命题。
但在大的框架下,仍然是对“这个社会只看脸”的变相处理。
锦户亮与松冈茉优共同参演了《我的老公工作无能》。这部作品描述了这样一个丈夫,他的特征是善良,然而工作能力却极差。在妻子的全力支持下,他是如何奋发图强的。
为什么在日剧中菜鸟型男主越来越多了呢?相关部门请留意一下,日本是否真的要走向衰落了。
这些现象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然而,在鼓励婚恋的大前提下,若裹挟进这种略显直男癌的思想,其说服力往往会有点差。
而这,大概也是去年大部分婚恋剧收视和口碑都不算理想的原因。
你说吉高由里子、荣仓奈奈、大岛优子、桐谷美玲这样的选手是没人爱的剩女,这简直是在对我们这种真正的丑女进行精神侮辱。
大批量婚恋剧集中产出,收获的回报不太理想。一方面,当下年轻人对结婚生孩子确实兴趣不大。
另一方面,就是鼓吹的姿势不对,用力过猛反而适得其反。
编剧们恐怕得在如何用更有趣、更打动人心的方式去鼓励婚恋方面动点心思。
出轨剧表现不佳
“不伦”还能怎么玩?
不伦,是日本影视行业永恒的主题。
出轨剧每年都在拍摄,然而剧迷却依然沉浸在《玻璃芦苇》和《昼颜》所带来的余温里进行回味,原因是能够拿得出手的这类剧集一年比一年少。
究其原因,无非是“出轨”的基调就是“不伦”。
就算出轨的心情可以被理解,编剧即便能想出各种花样,也不能将基调归结为“出轨是美好的,不伦是无罪的”。
出轨剧的主角在十几集里花式作妖,最后却告诉你要回归家庭并且善待原配,这让人总觉得有些不对劲,会有一种智商被侮辱的感觉。
名字太猎奇的《边缘人:教你制作情妇的方法》被营销号炒得很火,它采用谍战剧式的快节奏方式,讲述了以男主为中心的“寻找情妇四人组”的故事。
仅听名字以及观看前半段的剧情,我曾觉得它只是一个寻找情妇的、缺乏思考的欢乐剧集。
没想到在最后一集,男主号称拥有千位情妇。然而,他却突然变身成为了正义的化身。他还教育大家,出轨不仅伤身而且害人,那些不能承担风险的人不配出轨。

这话不用你说我也知道,再次感觉智商受到了侮辱。
佐佐木希新婚后所饰演的第一个角色,是在《下雨时你的温柔》中。她扮演的是一个寂寞少妇,且患有特殊的“性瘾”疾病。其发病症状表现为换上红裙,擦上红色唇膏,接着便与其他男性发生性行为。
这么简单的剧情,竟然讲了十几集。由此可以充分看出,编剧在当下创作禁忌题材电视剧时,是多么地隔靴搔痒。
最大尺度全在片头
可能拿得出手的就只有少女配大叔的《爸爸活》了,它以忘年恋以及大学女学生援交为噱头,从而吸引了不少关注。
从这里可以看出《昼颜》的伟大之处,它既不宣扬出轨的美好,也不斥责不伦的无耻,只是把主角们安置在一个充满情欲和野性的环境里,让他们随心而动,随情而展。
模糊暧昧的结尾,给予了观众更多思考的空间。关于孰是孰非,让观众自己去体会。
有时候,话说得太绝对反而会暴露出自身的不足。以含蓄、模糊的方式去应对禁忌的题材,而非大声喊出主旨思想,或许是更为妥当的处理办法。
希望 18 年能多产出一些高质量的“不伦”日剧。这些日剧拍得太差了,我们都不好意思向别人介绍。每天都在打脸,我也觉得很疼。
门面担当还是职场剧
在前段时间,我们曾经就进行过专题讨论。
原因很简单,一是剧本写得好,二是演员演得好。
事实证明,职场剧在目前的日剧领域是很有影响力的。同时,职场剧也是 2017 年表现最为稳定的一类日剧。
警匪剧表现最为出色的是《CRISIS 公安机动搜查队特搜组》,由小栗旬和西岛秀俊主演。剧中有西装格斗的场景,还有高智商的反犯罪情节,节奏把握得较好,反转也比较到位,每一集都能让观众看得心潮澎湃。
年底有一部《刑警弓神》,它是老少搭配的组合,在破案方面不会让人感到疲惫。这部剧的故事虽然比较简单,并且反转的套路有些明显,但是好在浅野忠信和神木隆之介通过精彩的表现挽回了局面。
医疗剧则继续领跑好口碑和高收视。
《X 医生:外科医生大门未知子》已经拍到了第五季,女主演米仓凉子在女演员中,收视率号召力处于第一的位置,并且这个位置很稳固。
该剧属于日剧中比较少见的长寿连续剧集。由此可以看出,日本观众对拥有两条大长腿的大门未知子医生是非常喜欢的。
它能克服观众的审美疲劳,原因之一是剧中的病情案例复杂且真实,手术场景逼真得让人惊叹。
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女主人的人设。她完成了大部分日本人想要去做,但又缺乏勇气去做的那些事情。
大门是医院里的一位女医生,她性格较为高傲,被体制所孤立。她常常会逆着潮流行动,但每次都能化险为夷。
简直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的日本人的精神偶像。
《产科医鸿鸟 2》延续了第一部的温馨剧情。主演们继续担当起人生导师的角色。配角们从初出茅庐的菜鸟逐渐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骨干。他们又遭遇了职业上的困境。并且一直在不断地探索新的出路。
剧中的准妈妈们面临着诸多问题。其一,她们难以兼顾职业。其二,当孕检查出先天性疾病时,是否应该打胎,这是有关人伦道德的问题。
这些细节使得这部剧并非流于形式。它不仅仅在鼓励大家生孩子,还始终在传达一个信息,那就是生孩子并非旅程的终点,而是新生活的开端。
建议所有备孕夫妻都看看这部剧。
春季有一部日剧叫《A LIFE:深爱的你》。这部剧凭借木村拓哉的高人气,在播出过程中收视率一直都很高。然而,它也存在着一个国产职场剧普遍会有的问题,那就是披着职业的外衣来谈论感情。
木村拓哉一直以一本正经的方式进行表演,我看久了有点觉得厌烦了,然而不明白为何日本观众却很喜欢这种表演方式。(希望木村大神能关注护肤美容方面)
除了灌输鸡汤,职场撕逼也被观众所喜闻乐见。
《半泽直树》这部职场撕逼剧的团队,全然不顾观众对第二季的呼吁。他们把撕逼的地点转移到了警察局,进而制作出了一部关于警察撕逼的《小小的巨人》。
说到底,是体制与信仰之间的一场斗争。男主怀有要坐上第一把交椅的志向,其目的并非是为了钱和权,而是要将警察局内贪污受贿的恶风陋习予以清除。
他的上司通过行动让他明白,只要身处体制内,就难以完全与苟且之事隔绝。若想爬到制度的金字塔顶端,一方面要尊重制度,另一方面更要学会运用制度。
这直接将怀揣正义之梦的职场小白兔的人生准则给撕破了。这种行为虽然很残酷,然而却也有其道理。在观看剧中人物撕逼的同时,把剧情套用到自己身上,进行反思和对比,这正是这类“正装撕逼剧”的精彩之处。
比起姐妹打架,我果然还是喜欢看汉子撕逼……
追求技术层面的精湛,同时也不忽视人物形象的成长和人性的复杂,这正是日本职场剧的正确打开方式。
整体表现还算不错,不过存在炒冷饭的情况,还有剧情套路,以及产生了审美疲劳。往年那些一下子就爆红的“专业向”职场剧,在去年却没有出现。
漫画出版行业有《重版出来》,校对领域有《校对女孩河野悦子》。这两部作品取材于普通观众不熟悉的工作领域,自身就具备噱头和可看性。
17 年的日剧里没有看到同类型的作品,这让人感到有些遗憾。有没有编剧想要创作一部关于电影微信号编辑的剧集呢?如果有,欢迎来找我取材,非常感谢。
想要成为爆款
拼噱头的姿势要正确
日剧行业的竞争残酷程度,用“战争”来形容真的不为过。
在日剧行业中,收视至关重要。主创团队都在努力“拼噱头”。如果拼得很高级,那么就能活得很精彩;倘若用力过猛,或者拼错了方向,就只能以惨淡的结局收尾。
拼得最惨烈的,可能是真木阳子的《塞西尔的企图》。
剧情实在是很无聊。真木阳子姐姐暴瘦到了让人“没眼看”的程度。剧集的平均收视率成功地晋级到了 2017 全年的倒数第一。
真木阳子为了吸引更多的目光,上传了“土下座”视频,并且真的是在跪求大家看剧。
女主演下跪后没有迎来新观众,反而遭到群嘲,该剧最终只能惨淡收场。不知道这种下跪求收视的做法到底是向谁学来的。
除了下跪,拼“情怀”也成了大多数剧集采用的方式。
比如《我命中注定的人》,就扔出了一个12年的情怀老牌。
2005 年的“老剧”《野猪大改造》中,该剧主演龟梨和也与山下智久展开了联手合作,并且口碑极佳。之后顺势推出了两人的“修二と彰”限定组合,还演唱了主题曲《青春 amigo》。
啊!我萌上的第一对日剧CP!啊!我的青春回忆!
12 年后,为了给新剧进行造势活动。两人再次组建了一个限定的新组合,名为“亀と山 P”。并且,他们演唱了一首新的主题曲,名字是《背中越》。
拼情怀的目的是很明显的。但我们这些粉丝比较肤浅,就是很吃这一套,没办法。
但在强烈情怀的冲击下,该剧结婚的主题几乎被全部掩盖。女主更是成为了背景般的存在。
同样是拼“老情怀”,《黑皮记事本》就比较优秀了。
尽管前面已有珠玉,新剧在情节设定大致还原的状况下,依然拍出了属于自己的风格和味道。
女主演武井咲的功劳是不可忽视的。她的外形适合饰演腹黑女的角色,并且在表演方面也没有对前辈进行模仿。
角色很惊艳,叙事很紧凑,二者一结合,剧集从开篇就拿下了观众,这是在情理之中的。
但另一部翻拍剧《对不起,我爱你》,却扑街到没法看。
该剧是经典同名韩剧的翻拍作品。可惜的是,其剧本创作不佳,原剧中那种在亲情与生死之间反复挣扎所带来的脱力感在翻拍剧中消失不见了。
演员的选角存在一些问题。男主长濑智也,他的长相显得太过粗犷豪放,不太适合那种苦逼且细腻的角色。
看来翻拍剧的毛病,放之全球皆受用啊。
其实,拼噱头这种行为近乎赌博。要进行这种行为,就需要讲策略,懂方法。不然的话,真的会既赔了夫人又折兵。
跌落神坛的月九剧
反面教材了解一下
2016 年起,日剧圈流传着一个神秘恐怖的传说,那就是月九的诅咒。
并不是都市神秘传说,而是富士电视台的月九剧处于持续走低这种不正常的状态。

富士电视台在每周一晚九点的黄金档播出的电视剧被称为月九剧。它曾是日剧收视的王者,也是口碑的风向标,像《恋爱世纪》《东京爱情故事》等。
《恋爱世纪》
当年的月九剧十分优秀。《东京爱情故事》的大结局收视率达到了 32%。而如今,收视率能不降到个位数就已经算是优秀的了。
从 16 年起,月九的收视率开始下降并降至个位数。当年收视最低的是福山雅治主演的《悦音响起》,并且这也是月九的历史最低收视。
去年冬季的月九剧是《也许很突然,明天我要结婚了》,这部剧以 5.0%的收视率打破了记录。
我以为这就是极限了。17 年秋季的月九剧是《民众之敌》。这部剧的大结局收视率只有 4.8%。
真是没有最低,只有更低。
行业大佬从行业翘楚的地位变成了群嘲对象,其跌落神坛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富士电视台的制作模式出现了问题。
一部爆款剧得以诞生,在演员方面、剧本方面以及宣发方面,都需要进行全方位的跟进。
富士电视台近期专注于“豪华卡司”以及“浩大声势式宣发”,这使得剧本环节被忽视了。然而,所有遭遇失败的月九剧,都是在剧本方面出了问题而导致的。
我们不说远了,就说去年的4部月九剧。
《也许很突然,明天我要结婚了》。由于剧本十分无聊,所以原定的卡司直接决定拒演。
《贵族侦探》的卡司十分亮眼,甚至配角都是豪华级的阵容。然而,作为一部侦探剧,其推理逻辑存在问题,每集的线索数量多到仿佛要爆炸一般,并且还会加入一些令人费解的情节来拖延时间。
夏季月九直接使出了大招,制作了《紧急救命》的第三季,收视率终于有了好转。然而,本次编剧安达奈绪子用心加入的“狗血戏码”,还是遭到了粉丝的强烈不满,仿佛有 40 米长刀架在了她的面前。
秋季月九的《民众之敌:这个世界不是很可笑吗?!》,讲的是一个家庭妇女要竞选议员的事情。原本以为它会是像《民王》那样的搞笑式政治喜剧,然而实际上真的在正儿八经地搞竞选。
谁会想看一个普通的日本家庭妇女去竞选议员呢?我不知道这个世界是否可笑,但这部剧确实很可笑。它的收视率达到了历史最低,这一点确实没有欺骗我。
一部好电视剧的根基在于好好写剧本,盲目追求卡司会导致恶性循环。希望我们的芒果台能了解这个道理。
题材杂糅出爆款?
不如小格局精耕细作
日剧通常世界观和格局不会开得很大。因为集数有限,不容易收尾。所以一般只是针对一到两个话题来进行发挥。
有大神编剧勇于挑战自我,还将类型进行杂糅。观众看完一整季后,都说不清楚这究竟是一个什么类型的电视剧。
这种电视剧创作起来有难度,很容易陷入自设的困境。然而去年有一部兼具多种类型的日剧表现突出,成为 17 年的首部爆款(并且是唯一的爆款)。
那就是坂元裕二编剧的《四重奏》。
从中国观众给它起的各式各样的别名,就能够看出这部剧确实包含了极为丰富的元素。
“甜甜圈的洞”或许是美食剧;“轻井泽爱情故事”或许是爱情剧;“冯巩中提琴教学指南”或许是音乐剧;“轻井泽悬疑爱情故事”,哦,且还有悬疑的成分……
坂元裕二凭借大量金句以及极为厉害的反转,把这部剧打造成了一部能够回溯过往,同时也能够展望未来的悬疑式音乐爱情剧。
比如年底的《陆王》,它把商业故事与体育竞技融合在一起,并且还加入了“传统工艺和现代工业之间的矛盾”这样时髦的元素。
观众可以看到充满荷尔蒙的运动型小哥哥,也可以看到令人紧张的商业鏖战,所以收视率不会低。
但大部分日剧还是不敢玩的这么嗨,能讲好一个故事就不得鸟了。
宫藤官九郎同样身为编剧大神,然而在 17 年的表现稍显逊色。他的作品是年底推出的《监狱的公主大人》,这部作品采用双线叙事,进行花式剪辑,蕴含超强金句,还有机智反转等。
观众被监狱题材吸引而来,然而他们发现,重点其实在监狱之外,心中总会涌起一种被欺骗的淡淡的忧伤。
《百万日元的女人们》以五女一男同居开篇,以悬疑、谋杀、谎言等元素作为陪衬。
格局逐渐变大,原本有希望成为年度最佳。然而,在最后一集时,却不知该如何收尾,致使很多观众表示“不明白最后一集到底想要讲述什么内容”。
大家好,我是猫
而很多在某一领域死磕的小格局日剧,反而在去年爆红。
展现日本都市边缘人群的《下北泽之人生最糟的一天》,每集都有一个噱头超强的故事。这些噱头都是为了服务于故事内核,故事内核或是悲伤,或是矛盾。最后还会略微升华一下,观众就已经十分受用了。
低收视且高口碑的《刑警弓神》,每集都有一个小故事。它虽然有套路,然而却短小精悍。配合浅野忠信和神木隆之介的精彩表现,只要看过,就很难不爱上它。
想要开枝散叶并不困难,然而要做到落叶归根却极为艰难。在小格局中进行深度经营,或许这就是大部分日剧最终所做出的选择。
观众自然希望看到格局宏大且元素多样的精彩剧集。同时,也希望各位编剧能手下留情,不要让结尾过于潦草,因为看多了虎头蛇尾的剧,本身就会在好感方面造成损耗。
这些新人脱颖而出,祝贺!
每年在日剧市场,都会有一波新人劳模辛勤工作。他们在日剧中磨炼演技,以此混出知名度。这也是大部分模特转行拍戏、新人演员出道以及走向大银幕的最佳时机。
2017年我最看好的,就是体育系出身的竹内凉真。
竹内凉真于 1993 年出生,是一位标准的小鲜肉。17 年的时候,他在小荧幕和大银幕上都取得了成就。
《温室里的加穗子》里他和高畑充希的身高差很萌,萌到了我,就如同是理想中的大学男朋友那般。
《陆王》里的他饰演一名田径选手,他身高 185cm,这 185cm 的身高赋予了他天然的矫健和大长腿。当他换上运动裤后,跑动起来……
用网友的话说,就是“阳光天然肉体理想型”。
竹内凉真的戏路和昊然弟弟很相似,希望他在 18 年能够获得更多优良的资源。
另一位男性演员,我推荐志尊淳。17 年时,他的主要发力点在于电影。然而,仅一部《宠物情人》,就足以撩动观众的少女心。
试问,谁不想有这样一个长着狗狗眼的软萌大男孩等你回家呢?
有两位女性演员。其中一位是新木优子小姐姐,她是从模特转型而来的,目前看来她的转型比较成功。
《紧急救命 3》里,她是既懵懂又坚强的实习医生;在《CRISIS》中,她是果断且高智商的黑客;《百万日元的女人们》当中,她是喜爱宅在家里的国际巨星女演员。
这几部剧的口碑较为良好,出演的各个角色均不相同,期望小姐姐能够继续努力,早日在剧中担任一番的角色,成为女主角。
17 年最具励志特质的,或许就是吉冈里帆。她在《四重奏》这部作品里给众多戏精担任配角,不但没有被其他演员的光芒所压制,反而快速地变得声名大噪。
真是应了剧中她说的那句话:人生啊,易如反掌!
吉冈里帆在《四重奏》之后立刻开始担当女主角。她出演了《对不起,我爱你》这部作品。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部剧本身的质量存在问题,导致其口碑无法继续传播和扩大。
吉冈里帆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生活发生了变化,通告和工作增多了,她的身体有些吃不消,心理上也承受着很大的压力。
啊,果然在人前展现出的风光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在我看来,她目前还没有完全具备能够承担起女主角这个角色的能力。然而,既然生活找到了你,那就勇敢地继续前行吧。
去年看了许多日剧,然而有很多话都没来得及和大家一起分享。今天,就把它当作为一整年追剧画上的一个句号吧。
日剧对我有很多次的伤害,然而我对待日剧就如同对待初恋一样。在 2017 年,虽然存在很多的遗憾,但是整体来看也算是圆满的。
2018年的追剧之路,希望你们还能陪在我们的身边哦!
干杯!
互动话题
你在去年看过哪些日剧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