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奴隶社会的第3368篇文章
Mohamed Hassanon 拍摄的照片,来自 Pixabay。
本文是 10 月 27 日诺友说职场《如何用“妈妈能力”实现职场突破?》直播里嘉宾的分享内容。关注诺言社区视频号,就可以收看完整的直播回放。
直播预告:
一诺曾说:哪有什么女神,每个妈妈背后都是一地鸡毛。
这句话用于形容 35+ 女性,她们上有老下有小,左手要应对职场,右手要兼顾家庭,这句话可以说是她们的心声代表。倘若说人生如同一场接一场的考验,那么给“35 岁+女性”的考卷,无疑是既复杂又无常的,她们该如何去破解呢?
11 月 8 日(周三)12:00 是北京时间。诺言的女朋友们有代表,分别是一澜、李珩、老姜和小麦。她们将和大家一同聊聊 35+ 女性的不同人生剖面,以及这些剖面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和勇气。
[id_1370037775]
在竞争激烈的现实生活里,女性为了孩子而牺牲自己的职业发展,这是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为母则刚,妈妈是超人”,还有“女人这么辛苦做什么呀,换个轻松些的工作吧……”之类的外界标签,在女性的周围到处都是,这使得妈妈们重返职场时,在职业发展方面会遭遇更多的阻碍。
在因育儿而使事业暂停的情况下,怎样一直具备职场视野呢?怎样去保持并且发挥自身的长处,以维持职场竞争力呢?
前些天,“诺友说职场”邀请了冬天这位旅居瑞典的跨国公司软件经理以及 4 个男孩的妈妈,还有国家高级企业培训师、职业生涯规划师张海英,以及雨林这位投资公司 HR 和 2 个青春期孩子的妈妈,以及主持人 Elizabeth,一起聊了聊这些问题,那就是如何用“妈妈能力”实现职场突破。
人停下了,但思维不要彻底躺平
01
女性成为妈妈后,常常会主动舍弃一些机会,甚至会回归家庭成为全职妈妈。那么,当女性成为妈妈后,怎样才能在离开职场后依然保持较好的职场思维或做事能力呢?
冬天认为这个问题很现实,因为我们不太可能像男性或未婚的人那样,始终保持一种全速前进的状态。
刚生完宝宝就需要休产假,工作必然要中断一段时间。这是因为要照顾孩子。所以我们会选择工作量相对较轻的工作,我认为这些都是很正常的情况。
我休过四次产假。第一次产假时长为五个月。后面三次产假时长都将近一年。并且后面三次产假挨得比较近,其中一次是隔了两年,另一次是隔了一年。
我后面三次休产假是在瑞典。生老二后休产假时,我全身心投入带孩子,进行沉浸式育儿。生老三后休产假时也是如此。那时候我特别享受,终于不用考虑工作,也不用为代码写不出来而发愁,那段日子过得很开心。
开心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大家或许觉得 11 个月接近一年的产假很长,但在我看来,仿佛半年很快就过去了。接着,又好像八个月也很快过去了。之后我开始思考,还有两个多月我就要回去上班了,那时我就开始紧张,担心回去后什么都不会,担心回去后换了新的项目。
我回去上班后,发现办公楼换到了另一个新装修的楼,且电梯与原来的不同。当时正好看到一个同事,于是我问他电梯该怎么用。因为那个电梯很特别,外面有一个按楼层的装置,里面也有一个。只有在四楼时,外面按的才有用,而里面按则没用。那个同事给我讲了一下,可我没听懂。他非常吃惊地看着我,而我一脸茫然。他说:“你产假回来之后,连英语都已经听不懂了?!”
开会时,我根本不清楚别人在讲什么。因为有很多缩写的专业名词,这让我感觉自己完全跟不上节奏,仿佛已经记不起之前是如何工作的了。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我们进行了一个测试,需要前往实验室插拔板子,并且创造一些特定条件,以测试其能否恢复。他人曾手把手地带我去了三次实验室,我还拿着本子做记录。到了第四次,同事说这次你自己去,接着我就独自前往了。
我发现自己怎么都找不到电源,可我又开不了口去问别人电源在哪儿,这让我觉得特别尴尬,心里也很难受。于是我找了一个地方哭了起来,并且那天中午我都没吃下饭。
这种情况完全断片儿了,这给我带来了很大压力。有段时间,我一直处于沮丧的状态,也很崩溃,还觉得自己很糟糕。

当要休第四次产假的时候,我早早地就陷入了焦虑之中。要是再休一年然后回来,是不是又会出现记忆中断的情况呢……
那时候,公司里有职场咨询。我向他讲述了自己的焦虑,我表示想在职场继续发展,然而又要休产假了,我担心休完产假后就跟不上了,不知道该怎么办。
他给了我一些建议:你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彻底躺平,另一个是积极躺平。你可以一边照顾孩子,同时那根弦不能断。你要留意行业形势,关注职场相关话题,此外,多进行回看和反思。工作多年了,有些地方你自己觉得做得还不错,在不那么忙的时候,正好可以停下来思考。
他给了我一个较好的建议,他表示你可以和内心认为优秀的人保持联系,时常通通气,以了解最近的情况。也就是说,人虽然停下了,但思维不能彻底放松。
这些建议对我帮助很大。第四次休产假时,它没有阻碍我在职场的发展,还为我后面的突破奠定了良好基础。因为在那段期间,我读了好几本书,听了好多直播,也看了邢军老师在奴隶社会的文章,所有与职场相关的我都在关注。并且这并没有花费我大量时间,很多时候是利用碎片时间。
工作停滞,不等于事业停滞
02
雨林认为,工作停滞和事业停滞并非等同。由于客观原因,我们得回家照顾孩子,回家后,或许会十分享受与孩子相伴的时光,也无需再为工作上的烦心事烦恼。然而,倘若能够一直与外界保持联系,关注业界信息,时常与同事聊聊天,就不会真正地停滞不前。
刚才听完冬天的故事后,我对她很是佩服。我曾在 IT 公司工作过,我虽不是技术人员,但深知 IT 技术发展迅速,稍不留意前浪就会被后浪拍在沙滩上。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女性的体力和精力不可避免地会下降。国内有“一孕傻三年”的说法,意思是生完孩子后,会有一段时期脑子不太灵光,这属于生理上的正常现象。正因为存在这些情况,我们理应发自内心地敬佩每一位妈妈,她们能够战胜这样的生理困扰,重新回到职场,这展现的就是真正的妈妈的能力。
我自己特别有同感。我记得第一次回家生孩子的时候,心里挺高兴的,原因是不用再辛苦地挺着大肚子去上班了。那时我还没觉得自己的工作受到什么影响,挺自信的。
生完老二后的一段时间,我着实很迷茫。当时我在犹豫,是否要回去上班,也不知道回去后是否还有能发挥价值的位置。我生老二时已 37 岁,那时总觉得好像得让位给年轻人,自己是不是应该往后退,确实经历过这样一段挣扎的时期。
后来由于生活所迫,不得不回去工作。回去之后,有一段时间感觉自己比较边缘化。现在回想起来,那个时候的边缘化,更多的不是别人导致的,而是自己造成的。
当时依旧是按照以往的方式去开会,去讨论事情。然而,自己的内心劲头却不高,总是觉得不够自信,时常觉得自己好像和以前不一样了,不如以前了。之后,我认为还是通过学习才能够走出来。
那段时间,有了两个孩子之后,在教育方面有诸多思考,接着便开始学习如何做父母。我在学习做父母的过程中,在职场里重新找到了感觉。
当你在工作中感觉不到的时候,你能在学习中找到感觉。每次学习后回到职场,状态会变好一些,接着它会形成一个螺旋上升的状态,慢慢地带你走出低迷状态,重新找回之前那种激情四射的感觉。
保持终身学习成长的习惯
03
张海英表示很佩服冬天和雨林。她的小孩已经 24 岁,在上研二。她没有像那两位一样丰富的养娃经历。她的理想状态其实是一个家庭有两到三个娃,但现在只能成为遗憾了。
我接下来想进行一些分享,分享的内容是关于职业发展或者女性领导力方面的。因为我一直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
很多时候我们会考虑工作或许是为了生计。然而实际上当我们经历过后会发现,工作不但能帮我们解决生计方面的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使我们具备了多种更为丰富的社会角色。
生涯领域有一位名为舒伯的大师。1980 年,他发布了一个工具。我对这个工具特别喜爱,它叫生涯彩虹图。
生涯彩虹图
这个图可以这样来看:
首先将人的年龄范围从 0 岁至 80 岁划分成了五个发展阶段,在这 80 年的时间里对不同的角色进行了定义。
我们出生时便拥有一个角色,即子女。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后,就成为父母的子女。到三岁时,我们会把孩子送往幼儿园,这表明孩子开始了第一次社会化,从家庭迈入了社会。此时,孩子又多了一个角色,那就是学生。

到了 6、7 岁这么大了,有了属于自己独立的行为。在这个时候,父母需要给孩子提供足够让其发展的空间。而在这个阶段,孩子又多了一个休闲者的角色。
18 岁时,年龄再大一些,就具备了公民的角色。20 多岁的时候,大学毕业,新增了一个工作者的角色。工作几年之后开始成家,又增添了一个持家者的角色。
生涯大师舒伯从年龄和社会角色进行了一个划分,我初次见到这个生涯工具时,感触极为深刻,因此今日将其送给大家。
当拿到这个图时,建议大家先在图上找到自己的年龄。例如,若我今年 54 周岁,就找到该年龄点,接着向圆心画一条线,查看这条线会穿过哪些角色,之后对照一下,看是否缺失某些角色。
这个工具是在上个世纪 80 年代发布的。我觉得它到今天依然对我们有帮助。它的帮助有很多方面。
我想举个例子,有一位同事与我同岁,像我们这个年纪的人大多都有一个小孩。她孩子读高中时,因为学校离家较远,所以她做了三年的短离,也就是短期离岗。这三年她没上班,而是在孩子学校附近租了一套房子,陪读了三年。
她到我的部门之后,我查看她的简历,感到很惊讶。当时她是我们那里毕业的心理学研究生中为数不多的,然而她所上的课仅有情绪压力管理这一门。我当时就觉得很奇怪,按常理来说,具备这样的学历,不应该只上这一门课。
后来有一次和她出去开会,我察觉到她状态不佳,便询问她怎么了。她告诉我,她感觉天仿佛要塌下来了。原因是她的孩子从大学打电话回来,说要复读,因为对当下的大学不满意,要重新参加高考,而当时正是她孩子刚进入大学的第一个学期。
我当时认为这是个很棒的消息,这个孩子非常励志呢。她已经考上大学了,然而却对大学不满意。她竟然敢提出这么大一个挑战,这是多好的一件事啊。可是她却不允许孩子复读,当她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就感觉天仿佛要塌下来了。
所以,我们用生涯彩虹图来看这个妈妈。在女儿上高中的阶段,她仅拥有一个角色,那就是妈妈,其他角色皆不存在。她没有上班,与先生也不在同一个地方居住,并且没有太多的社交活动,身上仅仅剩下一个妈妈的角色。
这是我们管理学中所讲的内容,即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当我们女性处于某一个年龄段时,倘若只有一个角色,倘若这个角色取得成功,那还好;倘若这个角色不成功,我们就会觉得在整个生命的这个阶段仿佛都是没有意义的。
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发展速度很快,可以说它是时代更替的关键时期。我们从工业时代迈入了数字化时代,在工业时代,我们的思维模式是以工业文明为遵循的;而到了数字化时代或互联网时代,我们的各种思维以及方法论等,都是以数字化文明为遵循的。我们进入到数字化时代时,一切东西都需要进行重构。
各位姐妹,无论处于哪个年龄段。无论是在家休产假,还是正处于怀孕状态,不管在何种阶段,我们都应当保持终身学习的习惯。
我认为终身学习应当成为一种途径,要做到终身学习、终身成长以及终身发展。就像我目前在企业里的职业生涯即将接近尾声,我很快就要退休了。于是我就在思索人生百年,那在未来的 50 年里我该去做些什么。
所以,各位女性不要害怕。我们不要去争辩男性不用怀孕以及不会有因哺乳育儿而导致的职业空档期这些情况。这是我们与男性共同构成的一个世界。我们和自己的昨天相比,看看今天自己有没有再成长一点,这样就可以了。
有了这些,我们就不那么焦虑了。
如果你正处于迷茫和焦虑的状态,欢迎你加入“诺言”终身成长社区。这个社区既有过往之人的经验可供分享,又有与你一同前行的伙伴。不管是重新回到职场,还是在职场中不断升级打怪,在这儿你都能够得到支持与力量。
11 月 1 日到 11 月 30 日,这是诺言的双十一活动。在这个期间,会员可以享受到全年的最低价。想要了解更多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方的海报。
老会员续费,请到磁场APP-诺言社区 ,享铁杆福利价~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