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热门职场剧都存在一个共同的硬伤,那就是人物和剧情缺乏基本的说服力。此为《女士的法则》的剧照。
金赫楠
当我们点开一部“职场”标签的电视剧,期待的是什么?或许想从一个职场故事中收获实用性职场生存法则等,这个故事是从“菜鸟变高手”的角度展开的;或许想借此了解陌生工作场域,这些场域在自己职业图景之外,以追剧模式代偿和丰富自己寡淡的人生;又或许只是想打发时间、娱乐休闲身心,因为职场故事自然包含激烈冲突交锋、持续胜出淘汰,那种空气凝结的紧张氛围能让旁观者感到刺激和满足。

打开最近的几部“职场”题材热门剧《女士的法则》《盛装》《完美伴侣》《输赢》,是以这样的期待去打开的,而期待基本落空了。《完美伴侣》几乎没有“律政”的那种调性,它的主题是中年人的婚恋人生。主人公是证券律师和券商,他们的职业身份大概只是为了让他们“有钱、没闲、精英”的人设能够成立而进行的功能性设置。我刚看了《女士的法则》的前面几集,当时还有点激动,以为自己总算遇到一部良心好剧了。因为在这部本土律政剧中,我终于看到了唇枪舌剑的庭审场面。然而很快就证明这次是我想多了。二位女主律师的亮点主要在于一个镜头就换一身美丽衣服。最离谱的是,男主律师竟然在委托客户身边做了卧底。在法律审判之前,一个律师居然先对自己的委托人做了道德审判和有罪推定。而《盛装》所呈现出的时尚圈的跌宕人生,在剧情设置和人物设定上实在难以自圆其说。2006 年《穿普拉达的女王》上映之后,我们对于时尚以及时尚圈的影视想象,似乎就再也没有摆脱它所设定的那些基本剧情和人物设置。无论怎样变化,都离不开“女魔头”以及“主编之争”。公关行业剧《输赢》剧情和人物悬浮离谱到了一定程度。在销售人设和商战题材之下,存在各种职场经验和生活常识方面的硬伤。例如,一个公司的王牌销售竟然通过将竞争公司的王牌销售强行关在储藏室的方式来赢得成交。正因如此,有网友留言说:“求求这部剧的编剧找个班上一下吧。”
所以,职场剧到底是什么?
职场剧是当代大众文艺中典型的类型化叙事形式。类型化叙事具有明显的分众特征。“职场”作为其中的一个门类,在我们的文艺现场中一直不是很主流、很成气候的那一类。它不像言情、武侠、案情等那样,可以轻易追溯到中国叙事文学发轫期的许多古老故事。
今天影视剧的主流观众中,很多人是被《一号法庭》《鉴证实录》《妙手仁心》《谈判专家》《烈火雄心》《律政俏佳人》《傲骨贤妻》《豪斯医生》《广告狂人》等一批剧集启蒙了职场剧的基本概念和想象。那种对某一职业、某一特定职场领域的深入展示,还有那种颇具专业感的人物塑造,以及贯穿其中的家长里短、爱恨情仇的戏剧性和故事性,形成了一种独特魅力和可看性,这种魅力和可看性是“专业范儿”与普遍人性人情故事自然融合后的产物。

1990 年代以来市场经济全面确立,中国社会转型中都市白领消费文化兴起,内地职场叙事随之出现并流行。从 1990 年代的电影《奥菲斯小姐》开始,到新世纪初《杜拉拉升职记》《浮沉》等陆续流行。这一阶段的职场剧,内容方面多是表现外企、国企等大型现代企业的职场生存、办公室政治和商战故事。人物设置大多是外企白领、销售、人力资源管理等典型现代企业中的职业角色。在主题思想和价值观上,与同时期整个社会广泛流行的“成功学”有直接明了的呼应和追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特定时期人们对于“职场”的普遍认识和基本想象。
2011 年《甄嬛传》热播开启了电视剧“大女主”时代。之后,《女不强大天不容》《创业时代》《翻译官》等开启了职场剧的“爽”文时代。这些作品频遭吐槽,吐槽主要集中在女主角的职业成长表现和职业人格塑造方面。杜拉拉的职业奋斗是倔强且充满主体精神的,与之相比,在《翻译官》中我们所看到的是那种已经被多次讲述的超级“玛丽苏”“霸道总裁爱上我”的老旧故事。而像《精英律师》《创业时代》《完美伴侣》等近些年来播出的职场剧,它们明显陷入了“偶像剧化”“言情化”的窠臼套路之中。
现在重新来看《杜拉拉升职记》,这部从 2007 年起开始陆续出版的系列职场小说。它在当年几乎是最热门且最畅销的小说读物,曾风靡一时,登上了各种图书榜。在短时间内就进行了几十次再版,还陆续被改编成了电影、电视、广播剧和舞台剧,成为了一种现象级的文本。我自身对国内职场文学的兴趣正是直接源于这部小说。女主人公杜拉拉是典型的中产代表。她没有背景,却受过良好教育。她走的是正规路子,凭借个人奋斗去追求和获取现实利益与人生价值的成功。从文艺质地方面来讨论的话,《杜拉拉》的故事结构存在瑕疵,艺术塑造也有不足。它的故事讲得不够曲折,不够生动。尤其在第三、四部,文学性稍显欠缺。然而,它在审美意义上的魅力和吸引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作品中始终笼罩着并且传递着“职场正能量”。《杜拉拉升职记》主要描述的是杜拉拉在跨国企业人力资源岗位上的个人职业成长以及职场奋斗情况。这里有办公室政治和人际纠葛,也有爱情和情感生活。然而,作者李可并未选择“大女主”式的模式化情节和人设,不会刻意突出主角杜拉拉的女性性别和情感经历。相反,他更多地把笔墨放在她的业务能力、职业品质等更普泛化的专业性格上。这种人设反而强调出新时期职业女性的自我主体性,从身体到心灵,自然而坦然地彰显着职场中的女性意识。作者感兴趣和凸显的不是“厚黑”经验和斗争哲学,而是以现代企业的职业视角,对杜拉拉升职过程中的一切艰难险阻进行合理解释和阐释,让读者能感同身受一种颇具现代性的企业文化和职业心理,使读者和观众能感受到一种职业经验上的新鲜和职场价值观上的振奋。《杜拉拉升职记》展现出一种带有现实感的职场生态,还呈现出职场群像,同时也展现出一个人在职业生涯中真实的个人成长。
职场题材的文艺作品发展至今,2022 年以来热播的《输赢》《完美伴侣》《盛装》《女士的法则》,在情节推进和人物塑造方面,似乎终于摆脱了对主角“玛丽苏”体质的依赖。然而,似乎还未找到新的具有足够说服力和逻辑性的剧情与人物力量,未能将“职场”这一题材中最具魅力和张力的东西演绎出来。当下职场剧普遍存在问题。在狗血剧情以及多角关系的强烈戏剧性渲染之下,人物的职业感正被有意无意地逐渐冲淡。故事展开的工作场域越来越显得悬浮。“爽文”模式不断被加持,并且越来越形成了叙事路径依赖。曾经有人开玩笑说,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还有当代电视剧——这仿佛是对当代文化的一种嘲讽甚至是否定。电视剧是最具大众性的当代文艺模式,受众广且影响大。它集中代表和呈现出一个时代中人们的集体无意识,也呈现出阶段性普遍的内心焦虑。同时,它还反过来深刻且潜移默化地塑造着人们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具体到职场剧方面,我们期待能从中看到中国现代化进程以及社会转型的情况,还有市场经济与现代企业高速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希望看到别具中国特色的职场环境和文化。同时,也希望看到在复杂纠结、曲折艰辛、波谲云诡的故事冲突里,能呈现出更具现实感、更专业的职业信念与职场价值观。这些内容应该并且可以做得更好、更好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