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花吐芳,艾粽飘香,又是一年端午至。在护河镇过端午节,吃五红、包粽子、挂艾草、戴香囊等传统端午民俗风情不胜枚举。6月2日上午,护河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镇妇联、团委在护河镇美丽乡村青山村开展“走进美丽乡村、体验端午文化”青山庭院过端午活动。通过走进美丽乡村,登高望远、踏青观景、感受到乡村振兴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也能体验不一样的端午风情,展现传统文化强劲的时空穿透力。
穿汉服 行礼仪 感受行走的“中华文化”
一弦一音,玉扬清曲,一曲温婉抒情的古筝琵琶合奏《女儿情》拉开活动的帷幕。锦缎如云,绫罗似雪;青砖黛瓦,石径小路,古镇青年和儿童们身着华服,伴随着悠扬的音乐,步履娴雅、衣袂飘飘,演绎一场汉服走秀,展示华夏礼仪之美和汉服的熠熠光辉。
通过汉服表演,既让表演者的全方位展示中国古老文化礼仪,也使观礼者近距离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演员身着淡雅飘逸的汉服,在声声古韵中手执花伞,诵读古诗,步履之中展现汉服之美,也符合今天的端午节日的气氛,更好地让在场村民们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旱地赛龙舟,开怀大笑释放压力
这边汉服表演一结束,另一场别开生面的旱地龙舟赛就激烈上演了。参赛选手们来自于各个村居,他们分工明确——指挥、把舵……大家跟着口号的节奏在旱地上用脚“划船”,奋力前行,划出了浓浓端午情。在比赛现场,6支龙舟争先恐后往前冲,以脚为“桨”,快速向前“划”行,这是一场速度与默契相融合的比赛。“一二、一二,跟着节奏‘划桨’!”“大家保持速度,后面的组快超上来啦。”“龙头歪了,歪了。”……在一片欢呼声中,赛道上的彩色卡通龙舟快速向前“划”行。
参赛选手先承应感叹表示,旱地龙舟赛的确很有意思。团队需要齐心协力向前冲,彼此默契是最重要的。“基层的工作千头万绪,村居工作者们都很辛苦,这一场龙舟赛让大家的压力得到放松,让大家难得开心一笑。”
制香囊、包粽子,传承民俗文化
又是一年端午时,艾香情更浓。镜头转到香囊制作现场,志愿者们首先用雄黄酒在每个孩子的额头上画个“王”字,寓意王者为上,百毒不侵,避之大吉。大家一起在志愿者的指导下结彩绳、制香囊、包粽子。
在制作香囊之前,志愿者们首先介绍了端午的习俗以及端午节制作香囊的由来,让大家在活动前了解端午的民俗文化。随即便开始制作香囊,桌子上的小珠子、挂绳、针线、流苏等配件材料一应俱全,各自选样后大家就开始动手认真制作,遇到问题相互探讨。转眼之间,一个个精细的香囊就在家长和孩子们灵巧的双手中完成了。看着小巧玲珑的香囊制作好了,孩子们开心极了。
接下来,包粽子吸引了更多的村民,大家一起学习包粽子。只见粽叶上下翻飞,糯米被包裹起来,缠绳子……包好了粽子。这堂特殊的“劳动教育课”让村民和孩子们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兴趣逐渐提升,护河镇将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节日文化资源,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路径之一,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提档升级。“十四五”期间,该镇将继续坚定不移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落实乡村建设行动,接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 “三大革命”“三大行动”,用“绣花”功夫建设美丽乡村,让更多群众共享美丽乡村建设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