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岗位,无论多么基础,都蕴藏着学习的机遇。机遇遍布各处,只要我们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项任务,积极学习,不断自我提高……
吴士宏,这位曾经风头无两的“中国打工女皇”,无疑是低起点成功者的典范。她从一名普通的沏茶倒水员工,一路攀升至微软中国总经理、TCL董事副总裁的职位,这样的都市传奇故事广受欢迎。它不仅能够激发人们的斗志,还能在人们津津乐道的过程中,满足他们对各种好奇和想象的探索。
然而,在多数情况下,那些身处职场低谷的人们往往难以得到关注与支持。这主要是因为大众普遍认为职场如同战场,一旦在起跑阶段失利,想要继续攀登便变得异常艰难。而所谓的传奇,终究只是少数人的非凡经历。
然而,却有一群人,他们起初从事的是被人轻视的基层职位,但他们脚踏实地,逐步拓展自己的职业领域。他们的成就或许并不显赫夺目,然而,这些平凡人的职业奋斗历程无疑更具有鼓舞人心和参考价值:只要付出努力,即便起点低微,同样能够实现成功。
不愧对任何一个岗位
夏焱在离开上海时,是以一名“求职失利者”的身份告别的。自他踏入上海读大学的那一刻起,父母便对他寄予了厚望,反复叮嘱他要认真学习,未来要努力留在大上海工作,成为一名高薪白领,这才是有志青年应有的理想生活。夏焱所选择的专业——计算机专业,正是热门之选,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摆脱小城市的生活,投身于繁华的大都市。
夏焱未曾料到,毕业后求职之路竟如此坎坷。近年来,计算机专业异常热门,几乎每所院校都设有此专业。在招聘会上,手持计算机专业简历的应届毕业生络绎不绝,而夏焱的短板尤为突出——身为二流专科院校的学生,在投递简历时,其气势相较他人明显逊色。一旦遇到那些势利眼招聘人员,只需瞥一眼夏焱的母校名称,便轻蔑一笑,“请把资料放下吧”。某些企业甚至拒绝提供递送简历的途径,明确或隐晦地表示:“哎,我们通常只招聘来自J大和F大的。”
在作出最终抉择的时刻,夏焱面前可供挑选的岗位寥寥无几:要么是上海几家规模较小的电脑公司的程序员职位,月薪大约在2500元左右;要么是回到家乡的阀门厂,那里的程序员月薪略高,不过也只有2000元出头。
宿舍里的朋友劝夏焱留在上海发展:“在这座大都市,机遇丰富,你可以慢慢寻找,逐步提升,说不定几年后能拿到月薪五六千元。而你若是回到那个二线城市,那些工厂,工人们的生活,又能有什么期待呢?”
夏焱思量良久,最终决定回到家乡的阀门厂工作。他心中有一笔账,大上海的生存不易,仅靠微薄的薪水,在最初的三五年内很难不依赖父母,而在生活成本较低的老家,同样的薪水却能每月积攒三五百元。夏焱家庭经济条件有限,他不愿再给父母增添经济压力,于是毕业后的首要任务便是自力更生。
离别之际,同学们轻抚夏焱的肩头给予慰藉,说:“是啊,在小城市生活确实舒适。夏焱敏锐地察觉到,这安慰中蕴含着同情:小城工厂里的普通员工,拿着每月两三千的薪水,勉强维持生计,过着平淡的日子,人生似乎就是这样了。”
夏焱觉得人生并非就此止步。然而,具体会怎样发展,他并不明了。他只是深知,首要任务是,把眼前的第一份工作切实做好。
阀门厂的工作并不复杂,导师们也十分热情。夏焱在导师的指导下,忙前忙后地工作了数月,很快就掌握了技巧。随后,导师因工作调动去了深圳,将手头的工作全部交给了夏焱。这位年轻人勤奋好学,在岗位上不仅发现了问题,还积极寻求解决方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不久便承担起了阀门厂电脑系统管理的重要职责。
进入第三个年头,夏焱渐渐感到些许的厌倦。在职场中,他已按部就班地完成了既定任务,可所学的新知已所剩无几。此外,工厂的经营状况一般,虽然工资有所提升,但增长幅度却十分有限。
此时,一个机遇触动了他的心弦,一家新开设的四星级酒店正在招募IT部门的职员。工厂的领导试图挽留他,劝他“宁为鸡头,不为凤尾”,强调他在此地至少是个小领导,而去了那里只能成为一名普通的维修工,实在不划算。然而,夏焱看中了那家连锁酒店的品牌影响力,认为在大型集团中能够学到更多,职业发展的道路也会更加宽广。
凭借在阀门厂的工作背景,夏焱还积累了一定的管理知识,这使得他得以轻松加入酒店的信息技术部门,并且成功地将自己的薪资提升至每月4000元。
坦白讲,酒店的信息技术部门的工作性质确实类似于维修工,需要哪里有问题就哪里“救火”,然而夏焱却能够游刃有余。尽管这份工作琐碎而繁重,但酒店所使用的智能系统涵盖了众多领域,包括通讯、管理、闭路电视、监控以及门禁等,对于刚入行的夏焱来说,每一项任务都成为了他学习新知识的宝贵机会。
夏焱在酒店工作的头两年,为了掌握新技术,她常常加班加点,虚心向主管和同事们请教,不觉得这是件丢人的事。她仿佛又回到了大学时光,每天都全力以赴地学习,总是第一个到公司,最后一个离开。尽管如此,凭借她的努力,这位专科生在短时间内超越了部门里的名牌大学生,最终成为了技术最出色的那一个。
酒店开业进入第五个年头,夏焱晋升为IT部门的主管,各项业务运行顺畅,薪资待遇也较起初有了显著提升。他的卓越表现吸引了酒店高层的关注。不久后,集团总部向他伸出了合作之手,此次提供的职位是华东区的系统经理,工作地点定在了上海。
夏焱重返上海,让昔日的同窗好友们羡慕不已,谁能料到那个来自二线城市的工厂小工竟然会有咸鱼翻身的一天呢?大家纷纷拍着他的肩膀,称赞他混得相当出色。
实际上,无论哪个职位,即便是最低级的岗位,也存在着学习的空间。机遇遍布各个角落,只要我们对待每一项任务都持以认真态度,积极学习,不断自我提升。”夏焱并未觉得自己取得了多么辉煌的成就,他深知自己是一步步脚踏实地走来的,从未对任何岗位有过辜负。
所有努力都不会白费
临近大学毕业之际,曹蕊突然做出了一项重大的生活抉择:她决定告别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家乡,前往上海寻找工作机会。这一消息让父母震惊不已,他们无法接受女儿闯荡职场的想法。在他们看来,一直生活在他们身边的小女儿,毕业后应该找一份稳定的工作,然后安安稳稳地结婚生子,这才是她应该走的正途。曹蕊的同学们和老师们都认为她的志向过于高远,于是便为她分析了其中的利弊:她只是本地一所普通大学的本科毕业生,所学的是那种被称为“万金油”的对外贸易专业,而且她手中的英语六级证书也只是一张普通的证书,至于日语,她只是略知一二。以她的条件,在本地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都颇为困难,更别提去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了。
曹蕊心意已决,她打算离开。她在小城生活了这么多年,对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都了如指掌,感觉已经足够了。如果留在这里工作,她几乎可以预见二三十年后的生活,将会是一成不变,和现在一样安逸而平淡。然而,那个位于三小时车程之外的大都市,每天都上演着各种传奇故事,激发了她这个年轻女孩无尽的向往。她决定趁年轻,去闯一闯,将来即便有所遗憾,也不会后悔。于是,曹蕊背起厚厚的简历,坚定地踏上了火车。
尽管曹蕊已经有所预期,然而求职的艰辛程度仍旧超出了她的想象。常言道,大都市机遇众多,然而每年涌向上海的求职者,无论是来自全国各地还是世界各地,其数量都如同过江之鲫。那些毕业于海外顶级大学和国内知名高校的顶尖毕业生,在抢占了五百强企业以及国内知名企业的热门职位之后,紧接着便是国内重点大学的毕业生们纷纷加入竞争。经过一番彻底的清理,第四、第五层的曹蕊等人所剩无几,大部分都是人们不屑一顾的边缘之物。
曹蕊成功获得了某小型贸易企业的录用通知,试用期设定为三个月,基本月薪为1600元,转正后则有望提升至2500元。这样的薪酬水平,即便是在上海这样的大都市,亦或是曹蕊的家乡,都显得较为低微。她那些进入银行或学校工作的同学们,工资待遇和福利条件无一不是优于她的。然而,曹蕊心中所想,既然已经来到了这里,便不应轻易放弃,毕竟万事开头难。她决定先找一份工作稳定下来,之后再逐步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
起初的日子确实颇为艰难。曹蕊与两位女伴在公司周边租住了一套老旧的公寓,各自分配了一个约七八平方米的小空间,每月租金平均下来是450元。扣除生活必需的饮食和通讯费用后,所剩的工资寥寥无几。“简直就是典型的‘蚁族’生活。”曹蕊自嘲道。
生活颇为艰难,心理上的压力同样沉重。在QQ群中偶遇了老同学,曹蕊强颜欢笑,谎称自己在徐家汇的一家外贸公司工作,月薪3000元。有人评论道:“这工资也不算很高,尤其是在上海。”她回应道:“是啊,刚开始嘛,慢慢积累,不必急于一时。”话音刚落,她的眼泪便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
她时常自我告诫,作为一个外地来的普通本科生,毫无工作经验,别人怎么会轻易给你高薪呢?因此,在业余时间,曹蕊坚持参加日语培训班,提升自己的日语水平。她深知求职市场的竞争有多么激烈,若想抓住更高层次的机会,就必须首先稳固自己的根基。
曹蕊供职的贸易公司规模不大,日常任务较为简便,主要涉及与几位固定客户保持联系,处理邮件和传真等事务。她性格认真且细心,因而迅速掌握了工作要领。经过一年多的不懈努力,她不仅取得了日语一级证书,还在简历上新增了“××贸易公司总经理助理”的职务,随后便成功跳槽至一家规模更大的外贸企业。
实际上,曹蕊的薪资并未显著提升,即便她勉强跻身“白领”之列,在上海这个生活成本高昂的城市,她也只是“工资白领”中的一员,处于最底层。然而,她被这家外贸公司所吸引,因为它拥有正规的运营模式,并且真正从事对外贸易业务,这使得她所学的知识得以运用。当然,这样的工作环境对曹蕊的外贸专业知识和语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挑战,而她一边工作一边继续深造的生活仍在持续。曹蕊的学习热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烈,她深知,只有打好基础,未来才能有更广阔的飞跃空间。
机会有时候来得毫无征兆,悄无声息
曹蕊初入公司不久,便有一位前辈急切地将一位客户推给了她。那是一位日本的小老头,说话带有浓重的日本东北口音,对要求极为苛刻,而且非常吝啬。前辈笑着对曹蕊说:“你作为新人,先陪他磨炼磨炼,等你能应对自如,就算出师了。”曹蕊没有丝毫犹豫,欣然接受了这个任务,因为她正苦于没有客户,这现成的机会自然不能错过,哪怕难度再大也要尝试。
这位老者确实不易对付,今日提出一个想法,明日又提出新的要求,而且总爱讨价还价。幸亏曹蕊既细心又耐心,再加上作为职场新人的谦逊有礼,经过几次交涉,双方算是彼此适应得相当好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曹蕊练就了一口地道的东北腔日语,这让客户觉得她勤奋好学,反应敏捷,每次来中国都点名要她担任“专属翻译”。
客户从事的是饰品行业,近期他考察的多为水晶加工工厂。他不禁感叹生意愈发艰难,传统饰品市场正逐渐缩小。与此同时,针对年轻女性的时尚饰品市场却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然而,遗憾的是,他目前身处日本东北部的一个小城市,客户资源稀缺,且消费者的购买力也相对有限。
曹蕊在众多水晶玉石中穿梭,眼前一片繁花似锦,一瞥之下,客户手中的样品册更是让人眼前一亮。她灵机一动,心想:以国产水晶的成本与品质,结合日本的设计理念,为何不在消费力充沛的上海开设一家水晶首饰DIY工作室呢?当她把这个创意告诉客户,对方也拍手叫好,对曹蕊的敏锐触感大加赞赏。
客户返日之后,她寄来了众多首饰DIY的相关资料,曹蕊于是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去学习。在那一整年里,她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陪伴客户穿梭于各加工厂之间,对水晶市场的了解也日渐深入。凭借年轻女性对潮流的独特洞察力,曹蕊坚信,凭借高水平的创意设计,开拓水晶首饰的新市场这一构想,绝对能够成功实现。
一个突如其来的灵感催生了一项创业事业。今年初,一家由日本投资者注资的水晶饰品手工制作工作室在上海浦东某商务大厦正式开业,曹蕊的角色也随之转变为“工作室总经理”。
工作室的工作进展得非常顺畅,市场反馈基本符合预期。在QQ群里,一位老同学羡慕地评论道:“曹蕊,你真是太幸运了。”
曹蕊微微一笑,并未作出回应。她心中浮现出那些下班后带着面包奔向培训班的时光,以及住在月租仅450元的狭小公寓里,吃着泡面查阅资料的艰辛“蚁族”生活。曹蕊深感庆幸,那些艰难困苦她都坚持了下来。
天道酬勤,所有的努力都没有白费。
该网页内容禁止修改,请勿随意更改原文。
推荐访问:努力从来不会白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