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剧最怕啥?
不是烂尾不是注水,是全网吹爆的“爆款”点开全是工业糖精!
口头称颂极致宠爱,观看过后反而觉得甜腻得如同引发糖尿病——职场上的强势女性总为了爱情降低理智,贫穷的年轻人总能赢得冷酷大亨的心,创作者似乎打算将观众的判断力踩在脚下碾压。
今年都市爱情剧有了显著进步,刘亦菲饰演独立女性事业有成与前任分手,黄景瑜参演悬疑剧破案过程中发展感情,就连甜蜜剧也加入理财和职业发展的元素。
为啥这届观众突然不爱无脑撒糖了?
通过观察上班族深夜三点时眼周的深色阴影,可以明白成年人早已不再相信所谓“爱情能够改变人生”的神话故事了。
如今,爱情剧的创作者终于意识到,人们渴望看到的是成年人之间的情感拉锯,而不是孩童般的天真交往。
《玫瑰的故事》中刘亦菲经历的四段恋情如同职场晋升过程,每次分别都不是撕心裂肺,而是另谋高就发展事业,职场争斗场面比情侣间的亲热戏码更吸引人。

那部《冬至》手段更毒辣,探案过程与情感纠葛同步推进,一边追查连环凶案,一边化解了长达七年的隔阂,剧中的角色个个都是统筹安排的高手。
最令人惊叹的是《舍不得星星》借用了童年伙伴的叙事手法,不涉及车祸导致失忆或是患白血病这些情节,仅仅通过高中教室里吃速食汤面、大学图书馆里抢占座位这些贴近生活的场景,就使九十年代出生的人们深受触动。
悬疑、职场、怀旧这些特质能够成为广受欢迎的秘诀,根本原因是观众对空泛剧集的普遍不满。
先前一部关于职场的影视剧里,女主角穿着十二公分高的高跟鞋在建筑工地上奔跑,这个情节引发了土木工程领域学子们的广泛批评,并被迅速推上了网络热搜榜。
这部作品细致描绘了商业开拓的历程,连投资方与创业者之间如何制定对赌条款都呈现得清清楚楚。
事实不会说谎,艺恩资料表明都市剧的观众里25至34岁的群体比例急剧上升至58%,这些人追剧追求的是情感上的相互理解,同时希望从中获得实际的帮助。
如同《承欢记》中杨紫与偏执母亲激烈交锋,网络观众纷纷评论“应让民政局将此剧列为婚前必看内容”。

说真的,现在观众嗑糖都嗑出方法论了。
《在暴雪时分》冰箱壁咚之所以走红,是由于男女主角接吻前设置了五集的激烈情感拉扯,这种朦胧的情愫比立刻发生亲密行为更吸引人。
相比之下,另一家平台的S级剧集里,男女主角在第八集便结为夫妻,到了第十集又闹起了离婚,就连观众都记不住他们的名字了。
现在年轻人愿意深夜观看的,都是切合实际的爱情故事——比如《春色寄情人》中遗体修复师和身体有障碍的商人的恋情,没有不切实际的想象,却展现了成年人彼此扶持的尊严。
这波都市爱情剧能杀出重围,关键是戳中了社畜们的生存痛点。
通过追剧《玫瑰的故事》了解分手后如何赚钱,借助《你比星光美丽》学习与投资人谈判的技巧,就连轻松剧《别对我动心》也在教导年轻一代如何采取主动追求他人。
一旦情感类影视剧兼具慰藉心灵与促进个人进步的作用,又有谁会再去在意那些不着边际的童话式情节呢?
毕竟现实已经够苦了,追剧不如既爽又学点真本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