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13485538018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便民信息

人民日报公开招聘网站何时开放报名?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5-09-23 作者:佚名 浏览量:

通过互联网搜索,人民日报公开招聘网站”的最新招聘信息,目前可获取的主要参考依据为人民日报社2023年度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该公告为近期有效且权威的信息来源,具体招聘流程及岗位可能以官方最新通知为准),以下为综合整理后的详细内容:

人民日报公开招聘网站何时开放报名?

人民日报社作为中共中央委员会的机关报,其招聘工作始终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主要面向应届高校毕业生和社会在职人员,招聘岗位涵盖采编、经营管理、技术支持、行政后勤等多个领域,旨在吸纳优秀人才充实队伍,提升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招聘基本条件

  • 政治素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党的新闻事业,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无违法违纪记录。
  • 专业能力:具备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工作能力,其中采编岗位通常要求具备较强的文字功底、新闻敏感度和策划能力,技术岗位需熟练掌握相关软硬件操作及编程技能。
  • 学历要求:一般要求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部分高端岗位或紧缺专业可放宽至硕士博士学历,应届毕业生需在规定期限内取得学历学位证书。
  • 身体条件:身体健康,能适应岗位工作要求。
  • 其他:社会在职人员需具备相关工作经历,具体年限由岗位要求明确;应届毕业生年龄一般不超过30周岁,社会人员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特殊岗位可适当放宽。
  • 招聘岗位类型及专业方向

    根据人民日报社近年招聘公告,岗位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人民日报公开招聘网站何时开放报名?

  • 采编类:包括要闻、经济、文化、国际、评论等版面编辑,记者,新媒体内容策划与运营等,专业方向通常为新闻学、传播学、中文、历史、政治、经济、国际关系等。
  • 技术类:涵盖软件开发、网络运维、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新媒体技术应用等,要求计算机、软件工程、信息技术等相关专业背景。
  • 经营管理类:涉及发行、广告、品牌推广、财务、人力资源等,需市场营销、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等专业人才。
  • 行政综合类:包括办公室、党务、人事、档案管理等岗位,专业范围较广,重点考察文字综合、组织协调能力。
  • 新媒体融合类:聚焦短视频制作、H5开发、社交媒体运营、可视化新闻生产等,需具备跨学科能力,如新闻与技术、设计结合的专业背景。
  • 招聘流程及时间安排(参考2023年度)

  • 网上报名:通常在每年3-4月,通过人民日报社公开招聘官方网申系统进行,需提交简历、学历学位证明、获奖证书、作品集(采编、设计岗)等材料,每人限报一个岗位。
  • 资格审查:根据岗位条件进行资格初审,通过人员名单将在官网公布,未通过者不再另行通知。
  • 笔试:分为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公共科目主要考察政治理论、时事政策、职业能力倾向等,专业科目根据岗位类型设置,如采编岗考新闻写作、评论分析,技术岗考专业知识应用。
  • 面试:根据笔试成绩按比例确定面试人选,形式包括结构化面试、专业能力测试、小组讨论等,重点考察岗位匹配度和综合素质。
  • 体检与考察:确定拟聘人员后,进行体检和思想政治表现、道德品质、业务能力、工作实绩等考察。
  • 公示与聘用:通过官网对拟聘人员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办理入职手续,签订劳动合同,纳入事业单位编制管理(部分岗位为企业编制)。
  • 薪酬福利及职业发展

  • 薪酬体系: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奖金、岗位津贴、年终奖金等,享受国家规定的五险一金及补充公积金、企业年金等。
  • 福利保障:带薪年假、定期体检、工会福利、员工食堂、住房补贴(部分地区)、子女教育辅助等,解决北京户口(根据政策及岗位需求)。
  • 职业发展: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包括岗前培训、业务研修、国内外交流学习等,提供清晰的晋升通道,鼓励员工在采编、管理、技术等多领域发展。
  • 工作环境:地处北京中心城区,办公环境现代化,拥有的媒体资源和高端采编平台,助力个人职业成长。
  • 注意事项

  • 官方渠道:所有招聘信息均以人民日报社官网(http://www.people.com.cn/hr/)“公开招聘”专栏及“人民日报招聘”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为准,谨防虚假信息。
  • 材料真实性:应聘人员需确保提交材料真实有效,如有弄虚作假,一经查实取消应聘资格。
  • 岗位匹配:仔细阅读岗位要求,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合适岗位,避免盲目报考。
  • 时间节点:密切关注报名、笔试、面试等时间安排,提前准备相关材料,错过时间视为自动放弃。
  •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人民日报社招聘对应届毕业生的专业限制是否严格?非新闻类专业是否有机会进入采编岗位?

    解答:人民日报社招聘并非所有采编岗位都限制新闻类专业,部分综合性版面或新媒体岗位更看重文字能力、逻辑思维和综合素质,汉语言文学、历史、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等相关专业应届毕业生也有机会报考,但若岗位明确要求“新闻学相关专业”或具备“新闻从业资格证书”,则需符合专业条件,建议非新闻类专业应聘者在校期间多积累新闻实习经历,发表作品集,以提升竞争力。

    问题2:社会在职人员报考人民日报社,工作经历要求如何界定?需要提供哪些证明材料?

    解答:社会在职人员的工作经历计算通常截止到报名截止日期,需为全职工作经历,且与岗位要求相关(如采编岗需媒体从业经验,技术岗需相关领域项目经验),证明材料包括:劳动合同复印件、社保缴纳证明、单位开具的工作经历证明(需注明职务、工作内容、业绩表现)、获奖证书或项目成果(如发表作品、参与项目等),若为自由职业或 freelance 工作,可提供合同、客户证明或作品集作为辅助材料,具体以资格审查要求为准。

    人民日报公开招聘网站何时开放报名?

    相关推荐
    暂无相关推荐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版权所有:安徽叁肆科技有限公司 皖ICP备17011935号-3

    地址:安徽省当涂县经济开发区 EMAIL:859242200@qq.com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