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各地司法局为加强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力量,正在积极开展调解员公开招聘工作,旨在吸纳优秀人才投身人民调解事业,以下结合最新招聘信息,对司法局公开招聘调解员的相关要求、流程及发展前景进行详细梳理。

随着社会矛盾纠纷日趋多元化、复杂化,人民调解作为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其作用愈发凸显,司法局作为调解工作的主管部门,通过公开招聘方式选拔专业人才,不仅能充实基层调解队伍力量,还能提升调解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水平,近年来,多地司法局明确将调解员招聘纳入年度重点工作,重点面向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社区工作者及法律相关专业人员,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
本次招聘调解员岗位主要包括专职调解员和兼职调解员两类,其中专职调解员需全职在司法所、社区调解中心或行业性调委会工作,兼职调解员可灵活参与特定领域纠纷化解,核心职责包括:
部分岗位还要求参与诉源治理,与法院、信访等部门联动,推动“诉调对接”“访调对接”工作机制落地。
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被开除公职、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等人员不得报考。
各地司法局通过官网、人社局官网、地方人才网及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发布招聘公告,明确招聘人数、岗位要求及报名方式,某省司法厅2023年第四季度计划招聘调解员500名,报名时间为1日-11月15日,统一采取网上报名。
报名需提交身份证、学历学位证、相关资格证书及工作经历证明等材料,部分地区要求近期免冠照片及无犯罪记录证明,资格审查分为初审和复审,初审合格者进入笔试环节。

根据笔试面试总成绩排名确定体检人选,体检标准参照公务员录用通用标准,考察侧重思想政治表现、道德品质及现实表现。
拟录用人员名单在官网公示5个工作日,无异议后签订劳动合同,专职调解员一般实行试用期1-3个月,试用期满考核合格者正式上岗。
专职调解员薪酬由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及补贴构成,基本工资一般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1.5倍,绩效工资与调解案件数量、质量挂钩,某市专职调解员月薪约4000-6000元,缴纳五险一金,部分偏远地区享受岗位津贴,兼职调解员按案件发放补贴,每起纠纷补贴200-800元不等。
调解员工作需直面矛盾冲突,心理压力大,且部分群众对调解工作认知不足,建议应聘者:
司法局公开招聘调解员不仅是拓宽就业渠道的重要举措,更是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对于有志于从事社会服务工作的人员而言,调解员岗位既是一份充满挑战的职业,也是实现个人价值、服务社会发展的平台,建议有意向者密切关注各地司法局官方信息,提前准备考试材料,以扎实的专业素养和积极的工作态度投身人民调解事业。

相关问答FAQs
Q1:没有法律专业背景,可以报考司法局调解员吗?
A1:可以,虽然法律专业背景在招聘中具有优势,但调解员岗位更看重沟通协调能力、责任心及群众工作经验,部分地区对非法律专业应聘者会降低笔试难度,侧重考察调解实务知识,若持有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师等相关证书,或具备社区、信访等工作经历,也会在竞争中加分,建议非专业背景者提前学习《人民调解法》《民法典》等基础法律知识,提升岗位匹配度。
Q2:调解员的工作地点是否固定?是否需要经常加班?
A2:工作地点相对固定,一般在司法所、社区调解中心或行业性调委会(如劳动争议调委会、消费纠纷调委会)办公,部分岗位可能需要深入社区、企业现场调解,但通常不会长期外派,关于加班,调解员工作具有一定的弹性,若遇突发纠纷或集中调解任务(如节假日前后),可能需要加班,但多数地区会通过调休或发放补贴补偿,建议应聘者在面试时明确了解岗位的具体工作时间和加班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