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公开课的宣传是吸引优质人才、展示学校品牌的重要环节,需结合线上线下多渠道、多维度展开,确保信息精准触达目标人群,以下从宣传策略、渠道选择、内容设计、执行细节等方面详细说明具体操作方法。

宣传前需清晰定位:公开课的核心目标是吸引符合学校教学理念、具备专业能力的教师,还是侧重扩大区域教育品牌影响力?受众可分为两类:一是经验丰富的在职教师(关注职业发展、教学资源),二是应届毕业生(关注培训体系、成长支持),不同受众需求不同,宣传内容需差异化设计,例如针对在职教师突出“教研团队支持”“职称晋升通道”,针对应届毕业生强调“师徒制培养”“职业规划指导”。
线上渠道是宣传的主阵地,需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的高效特性。
(1)专业招聘平台:在“中国教育人才网”“教师人才网”“智联招聘-教师专区”“前程无忧-教育板块”等平台发布招聘信息,设置“公开课展示”专栏,上传课程片段(10-15分钟精华剪辑)、教师说课视频、学生互动场景,让求职者直观了解教学风格,信息需包含“学校简介”“岗位需求”“公开课安排”“报名方式”等核心要素,关键词可添加“XX学科教师”“骨干教师培养”“国际化教学”等,提升搜索曝光率。
(2)教育社群与论坛:加入“教师招聘交流群”“XX地区教育工作者联盟”等微信群、QQ群,定期推送公开课预告,结合群内话题(如“如何设计一堂高效公开课”)自然植入宣传信息,避免硬广引起反感,在“知乎-教师话题”“豆瓣教师小组”等平台发布《公开课:教师展示教学魅力的黄金舞台》等深度文章,分享公开课亮点与学校教学理念,潜移默化传递招聘信息。
(1)短视频平台:在抖音、快手、视频号发布“公开课幕后花絮”(如教师备课场景、学生课堂反应)、“名师片段剪辑”(5分钟精彩教学片段),配文“XX学校邀您共探教学艺术,公开课报名通道已开启!”,添加定位#XX教师招聘 #公开课展示# 等话题,吸引本地及周边教育从业者关注,可发起“你最期待的公开课主题”投票,提高用户参与度。
(2)微信公众号与视频号:学校官方公众号发布《XX学校公开课邀约:寻找热爱教育的你》推文,图文结合介绍学校办学特色、公开课主题(如“新课标下的跨学科教学”“AI赋能课堂实践”)、往期公开课成果(学员反馈、获奖记录),文末嵌入报名链接,视频号同步直播公开课片段,设置“在线答疑”环节,由教学主任现场解答求职者关于岗位要求、薪资待遇等问题。
(3)直播平台:在B站、小红书等平台开展“公开课+招聘”专场直播,邀请学校优秀教师代表分享教学心得,校长解读人才政策,实时互动解答疑问,直播时可设置“报名抽奖”(如赠送教学书籍、公开课观摩券),提升转化率。

线上宣传需与线下活动结合,增强求职者对学校的真实感知。
针对师范类高校(如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及综合院校师范专业,举办“校园招聘公开课专场”:由学校骨干教师现场展示30分钟微型公开课,主题紧扣高校教学重点(如“教案设计技巧”“课堂管理方法”),课后设置“一对一咨询”环节,发放《学校招聘手册》(含公开课安排、岗位详情、福利待遇),收集简历并邀请参加学校后续公开课。
(1)教育展会:参加地方教育局举办的“教育人才招聘会”“教学成果展”,设置展位播放公开课视频,发放宣传折页,现场安排教师进行15分钟“快闪公开课”,吸引求职者驻足咨询。
(2)公开课观摩日:面向已报名的求职者开放学校日常课堂,邀请参与“同课异构”活动(即求职者与校内教师同上一节课,由教研组点评),让求职者真实体验学校教学氛围、师生互动模式,同时展示学校教研实力。
(1)与师范院校就业指导中心合作:委托学校在就业网、公告栏发布公开课信息,邀请学校领导参与“教育公开课与职业发展”主题讲座,结合招聘政策进行宣讲。
(2)发动校友与教师推荐:鼓励学校教师、往届校友在行业内转发公开课信息,设置“推荐有礼”(如推荐成功入职给予奖励),利用熟人链扩大传播范围,提升信息可信度。

Q1:公开课宣传中,如何平衡“展示学校实力”与“突出求职者收获”?
A:需避免“自说自话”,采用“双向视角”设计内容:一方面通过学校办学成果、师资力量展示平台优势(如“我校拥有省级名师工作室,可提供一对一教研指导”);另一方面强调求职者参与公开课的具体收获(如“参与公开课可免费获得‘新课标教学设计’培训证书,优秀者直接进入面试环节”),可在宣传文案中加入“你将获得”板块,明确列出技能提升、职业发展等实际利益,让求职者感受到“学校不仅展示自己,更助力个人成长”。
Q2:针对偏远地区学校,公开课宣传如何吸引优质教师?
A:偏远地区学校需突出“政策倾斜”与“差异化优势”,结合当地人才政策宣传补贴(如“省级财政提供的教师安家费”“住房保障政策”);挖掘学校独特教学资源(如“小班化教学”“自然教育特色课程”“少数民族文化传承项目”),吸引向往“慢教育”“个性化教学”的教师,可联合线上平台开展“云公开课”,通过远程直播展示学校教学环境,降低求职者实地考察成本,同时承诺“到岗交通补贴”,提升吸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