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13485538018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职场攻略

Z 世代的职场综艺:洞察痛点,引发共鸣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7-27 作者:当涂招聘 浏览量:

文字:悬挂灯笼

Z世代作为移动互联网的“原住民”,是不断追求自我、超越自我的年轻一代。

在职场上,Z世代也开始崭露头角。如果深挖就会发现,这群年轻人身上有很多个性化的标签,他们时尚大胆、喜欢挑战、热爱生活……多元的性格特质在Z世代身上完美融合。那么什么样的职场综艺能读懂他们的痛点,引起他们的共鸣呢?

纵观国内职场综艺的发展,虽然不是最受追捧的类型,但我们见证了它不断从“高高在上”走向“偏僻世界”、从“精英审视”走向“大众共鸣”的过程——从为求职者提供真实职业发展机会的《绝对挑战》,到团队创业大赛《赢在中国》,再到解决就业难题的求职招聘真人秀《职场来啦》《非诚勿扰》……而芒果TV近期推出的职场真实观察节目《职场新人》,则首次把关注点放在了“Z世代”身上。

不仅是职场的开始,更是一起成长的时光,人文关怀比想象中更大

2000后职场新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面试中,梁建洛尽管才华横溢,却大胆选择了月薪最高的座位,面对董总的目光,他丝毫不紧张,极其敏锐的观察力,让在场的面试官纷纷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不同于法律、金融等行业,《新人》选择的行业更加宽谱、更具代表性,不仅消解了精英主义,也让节目拥有了更为广泛的受众基础。无论是董明珠代表的营销,还是张翰代表的传媒娱乐,新人在这些行业所做的事情都更加接地气,能够触达更多的用户。

更重要的是,这档节目以公司老板和职场新人的双重视角,重新定义职场,他们完成任务,共同成长。一方面,来到节目的实习生们也拼尽全力,展现出自己过硬的实力。在董明珠的采访中,最后出现的梁建罗“想做点不一样的”,不仅用直播带货的方式自我介绍,还带来了企业的创意分享方案。这个00后大男孩,不仅关注直播带货、新零售等宏观企业动态,还仔细观察董明珠与钟南山的合影、格力员工的上下班路线图,成为“教科书式”的采访。

另一方面,《新来者》首次邀请老板进入观察室,相比以往单纯的观察,也引入了更多真实的职场讨论。嘉宾们就口号“谁来定义品质生活”的修改展开了热烈而有趣的讨论。当这些老板和观察者陷入与实习生同样的“困境”时,观众的共情才能被最大化。

每集不同的职场观察员的设定,都会给观众带来不断的新鲜感,不同的职场观察员、不同的实习阶段、职场新人与老板之间的关系,都会给观众带来持续不同的惊喜。

职场解决问题的书籍有哪些_怎样解决职场问题_职场解决问题的流程

面试开始,当五位实习生走进董明珠的办公室时,面前的五把椅子上就“明码标价”,从4000到1万,再到5万到10万不等,可以选择自己的期望薪资。这时,屏幕前的观众也紧张起来,纷纷跟进回答选择题。在具体制作上,《职场新人》给观众带来更加沉浸式的体验。节目调整综艺节奏,让用户“玩”着“学”,无论是面试遇到的难点,还是刚刚发布的考核任务,都能自动带入观众的视线。

有投入,就有回应。在第三期节目中,实习工作逐渐进入白热化阶段,每期结尾的“职场攻略”也从多角度回应了职场难题。“与领导意见不合时,合理听从老板意见,完善自己的方案”、“提升沟通能力也是在为自己的表达铺路”、“任何意见或建议都是参考,决策权要自己掌握”……当这些实用好用的“攻略”在案例的加持下,更加深入人心,让攻略超越简单的“技巧”,成为切实的人文关怀。

意想不到的笑点与泪点:从“老板思维”看现实职场问题

第一天,董明珠自己定下的口号是“品质生活谁来定义”,但第二天她突然想“升华”一点——如果老板突然改变主意怎么办?第三期节目,董明珠的“多变性”在观察室直接被讨论。这时,职场观察员张猛站出来表示,“其实老板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为了他们,老板做了很大的改变。”

一方面看到焦急的实习生,另一方面在观察室里,我们可以进一步拆解“老板思维”——思路有变化很正常,高质量完成才是目标。随着实习的深入,董明珠用一句话“你稍微换一下思考问题的方式,就全都解决了。”成功化解了这个问题。“不要推翻,好好想想有什么好的方法。”观察室里的蒋昌建也用职场金句总结道:“还是要满怀积极心态,适应变化。”

如何处理好职场同事关系、如何实现员工与老板之间的沟通,是《我们这些职场新人》这档节目的两大核心内容——这也成为了职场人不得不面对、迫切想要解决的问题。

《职场新人》所强调的、也是其他同类节目容易忽略的,是从老板的角度,给新人提供一些实战案例指导。无论是如何处理临时突发情况,还是如何把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真正运用到实践中,通过张安第一天迟到的报告、格力主题辩论会等完整故事,观众也能更深入地了解问题本身的答案。

“汤呢?”公司年夜饭上,张翰随口一问,张北鸣耳朵一竖,很快察觉,起身找来矿泉水加到锅里。乔杉说:“这小子,你一句话,他立马就听懂了。”可见,即便在工作之外和领导、同事聚餐时,如何更好地注重细节,也在给新人“职场晋升”的启示。

不仅拆解了老板的思维定式,也让观众通过两个典型的老板形象,看到了两种不同的职场生态。正如董明珠评价的那样,“看这两场戏,我能看出我和他性格截然相反,我粗心大意,不注重细节,但他(张翰)却注重每一个细节。”

怎样解决职场问题_职场解决问题的书籍有哪些_职场解决问题的流程

此外,最真实的职场,才能激发最真实的情感。张萌作为受邀嘉宾,对实习生孟雨桐的关心,瞬间让她泪流满面。这一出乎意料的场面,也给“职场新人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共鸣。无论是高压的面试氛围,还是贵人的贴心安慰,正是因为《职场新人我们》在职业特点、职场生活等方面基本“照搬现实”,才能够带给观众更丰富的情感体验。

职场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公众的情绪反应需要新的模式和新的视角

饭局快要结束的时候,实习生张安的话不多,却主动找张翰的经纪人胡珊:“我不如别人。”话题一打开,面前的火锅还在冒着热气,其他朋友还在聊天。桌角,出现了感人的一幕。一位职场前辈对一位职场新人说:“你要让别人期待你的不屈(精神),你不要做那么容易屈服的女孩子……要朝着自己的方向努力。”

在现实处境与挑战中,小小的餐桌可以启发一个人的自我认知,小小的工作场所也能关爱更大的社会。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从剧中学到的不仅仅是具体的职场知识,还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职场》这个细微之处,真实映射了组成职场的每个人(实习生、老板、客户等),完成了一个浑然一体却又暗流涌动的职场空间叙事。当受访者面临淘汰时,张翰也感慨道,“到今天为止,我一直在逼自己努力,不想被别人选中。不过我特别喜欢你的态度,大家都很自信。”

对于实习生来说,节目也让他们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成长。张安在第一次考核时,曾收到张涵“想给她打零分”的评价,但经过这次考核,她得到了五分的成绩。她对经纪业务更加熟悉,宣传也越来越熟练,得到了老板的鼓励。董明珠也表示,张安“很有潜力”,“她今年可能就是你的秘书,三年后也许会成长为能帮你管理事情的角色”。职场上能力第一,越有能力的人越会被看到。同时,节目对新人的打磨,也在让优秀的人更加出彩。

《职场新人》把职场中的很多困境摆到台前,比如新员工在老板面前驳斥老员工,工作中面对与同事的分歧,如何看待加班,如何获得老同事的合作,工作中应该感性还是理性等等,节目敢于探讨,通过真实的交锋,最终打破偏见,引出价值观。

正因为如此,职场更像一面棱镜,折射出对生活、对社会的多元态度。针对女实习生提出的“女性如何平衡事业与家庭”话题,《初入职场的我们》的董明珠从自身经历出发,说出了金句:“职场无关性别,只关实力。不要用性别差异来营销自己,要用实力和能力来解决问题。”

这档节目通过对现实困惑的探索,通过这些真实、可感知、具有普遍性的“压力点”和“温情点”洞穿现实的肌理,从大众的情感需求出发开辟新的语境,真正创新了节目模式和表达方式。作为一档特定类型的节目,《职场新人》一方面纠正了观众对于职场本身的狭隘想象,另一方面通过这些现实话题,让综艺节目不仅“有趣”,更能“寓教于乐”、“抒发情感”。

相关推荐
暂无相关推荐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版权所有:安徽叁肆科技有限公司 皖ICP备17011935号-3

地址:安徽省当涂县经济开发区 EMAIL:859242200@qq.com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