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13485538018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职场攻略

90 后作家张皓宸:出版市场的人气之星,主流文学界的陌生面孔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7-28 作者:当涂招聘 浏览量:

90后畅销作家:治愈系偶像崛起

90后畅销书作家:治愈系偶像崛起 2016-06-01 19:04:00 浏览量: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瞭望东方周刊 作者:刘家轩

1990年出生的张昊辰,对于主流文坛来说,可能并不陌生,但在2015年的出版市场上,他的确是最具影响力的90后作家之一。

一是他的短篇小说集《我只需要知道你》,7天销量突破5.7万册,荣登当当、亚马逊、京东、天猫四大书市榜单第一位。

销量高、粉丝多的90后畅销书作家并非只有张昊辰一人,几乎同期出现的还有北大袁子文、袁子豪兄弟,以及从澳洲留学归来的陆思豪等。

他们的微博粉丝均过百万,几乎每条微博都能获得上万的点赞。

但学者们普遍表示,对这些在出版市场上逐渐走红的90后作家“了解不多”,就连他们的畅销书也被批评“碎片化”、“心灵鸡汤”、“过于市场化”。

“时代在变,作家没有固定的模样,书也没有固定的模样。”张浩晨对《瞭望东方周刊》说,其实“写作是我的爱好,我从来没有想过把它商业化。”

从“网红作家”到“畅销书作家”

“我们是中国第一代接触社交网络的人,借助新媒体成名。”卢思浩告诉《瞭望周刊》。

2008年,16岁的卢思浩去了澳大利亚,开始了孤独而单调的留学生活。当时,人人网刚刚流行,为了认识一些“有趣的人”,卢思浩“立刻注册了账号,像淘宝一样找人”。在人人网上记录心情,成了他留学生活的一种习惯。

“生活也许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好,但也不会像你想象的那么坏。”这样的“治愈”句子经常出现在卢思浩的文章中。他17岁开始写作,到19岁时,卢思浩的每篇文章阅读量都超过5000次,是人人网非常受欢迎的“暖心作家”。

卢思浩向本报记者回忆道:“这就是人气从零到一的过程。”

从成名渠道来看,与80后作家不同,这批90后作家不再依靠新概念作文大赛出道,他们在进入出版市场之前,就将作品发表在新媒体上,积累名气和粉丝。

从2013年开始,张昊辰在微博发布一系列用卫生纸绘制的漫画,题为《你那些冒险的梦》。

作品风格清新,爱情、友情等话题互动性极强,一炮走红,张昊辰很快被新媒体内容平台《ONE》主编注意到,受邀投稿,成为平台人气作家。

1990年出生的方慧也是ONE的驻站作家之一,2015年底她出版了短篇小说集《手机里的男朋友》,目前销量已达10万册。

方晖向《瞭望东方周刊》回忆,她之所以被《ONE》编辑部发现,是因为她在微博、豆瓣上发表了一篇短篇小说《微博自杀》,获得了上万次转发。

独立出版人周晓东曾多次参与90后畅销作家书籍的出版策划,他向《瞭望东方周刊》记者总结道:“这些年轻作家大多都是在微博、豆瓣、人人网等社交网络上成名的。”

目前比较受年轻人欢迎的新媒体内容平台有《ONE》、《犀牛故事》等,周晓东透露,近年来这些平台更多从社交平台发掘新作者:“毕竟从传统渠道知道的作者数量有限,未必能抓住现在年轻人的兴趣。”

90后职场励志故事_职场励志90后故事简短_职场励志90后故事大全

“互联网给了年轻人更多的可能性,”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宁告诉《瞭望周刊》。“90后对互联网非常熟悉,互联网已经成为他们成名的渠道。”

在周晓东看来,这批90后畅销书作家虽然是借助新媒体起步的,但不能等同于网络文学。

“网络文学作品多为中长篇,而像张昊晨这样的作家主要写短篇。”周晓东说,在起点中文网等平台上,作家在签约网站的要求下,每天要达到一定的更新字数,因此会存在质量不稳定的问题。“畅销书作家没有这个压力,他们有时间、有精力,对质量更看重。”

偶像作家

“通过新媒体营销的方式,让作者被看到,吸引读者消费,卖出几十万册,让曾经被认为已经死亡的图书市场重新焕发生机。”张昊辰说。

过去80后作家维持知名度的方式是依赖传统出版,或是将作品发表在杂志上,但自媒体的盛行以及自身对互联网的高度敏感,让90后作家得以第一时间利用新媒体将作品发布到外界。

新媒体不仅为年轻作家提供了成名的机会和发布作品的载体,豆瓣、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也成为年轻作家自我推广的个人平台。

自媒体平台也成为这些作者与粉丝直接沟通、增加互动的媒介。张浩晨运营着自己的微信公众平台,称自己是给千万人带来温暖的“中央空调”。

“我偶尔会出现在微博粉丝群里,粉丝们也会跟我开玩笑,但到了关键时刻,他们又会认真地为我说话。”张昊辰说。

很多粉丝都会向陆思浩讲述自己的恋爱经历,有的还会与他分享自己的生活。

周晓东认为,与进入出版行业的网红作家不同,张昊辰、陆思浩、北大袁氏兄弟等网红的形象非常立体:“粉丝会知道作家的身高、长相、性格是怎样的。作家本身就很有个性,所以粉丝的忠诚度更高。”

文学评论家白夜曾形容就读于北大的袁子文、袁子豪兄弟是“年轻人心中的成功典范、青春偶像”。他认为,他们作品的火爆,表面上是营销的胜利,背后却是粉丝文化的崛起。

周晓东认为,在内容营销的驱动下,出版社、新媒体内容平台会对作家有造星机制,颜值“高”、文笔温暖励志、心态积极向上的作家会更受欢迎。

张皓晨等人的明星文化特征日渐鲜明,也被质疑为“作家文化身份的弱化”。

张昊辰坦言自己是一位“作家明星”,并不在意外界质疑:“现在确实有偶像经济这个概念,但读者满意了,作者受到追捧,获得了更多的经济利益,让他们对写作更有信心。而且,成为年轻人的榜样,也对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疗愈丸

在一次签售会前,一名军校学员在门口遇见了陆思浩,并向他索要签名,并告诉陆思浩自己时间不多,很快就要归队了。

三个月后,卢思浩收到这位读者的邮件,称自己从军校毕业后,放弃了军旅生活,去了非洲任教。

“那是他的梦想,他实现了。”卢思浩说,“他告诉我,正是读了我的书,他才下定决心走出原来的人生轨迹。”

张昊辰、陆思浩的签售会,大部分读者都是中学生、大学生,其中又以即将高考、考研的学生居多,不少读者的心情都很唏嘘。

“我学生时代,青春文学里都是‘痛苦青春’,没什么能给我启发的。”张昊辰说,“但年轻人在面对人生困境时,很需要这种‘正能量’的内容。”

职场励志90后故事大全_90后职场励志故事_职场励志90后故事简短

80后青春文学中对成长之痛的书写已不能满足如今的年轻读者,随着手机成为阅读媒介,90后作家的畅销作品纷纷抛弃“痛苦青春”,往往短小精悍、简洁快速。

北京大学张颐武教授曾评价,这类作品大多不能称为结构完整的“长篇小说”,只能算是“短篇小说”。事实上,这些以“励志”“正能量”为主打的短篇小说,常常被批评为“鸡汤文章”、“文学性不足”。

张颐武曾说,由于这批作家衣食无忧,生活相对顺利,“他们的作品中缺少反叛,这是生活的平常”,“没有大悲大喜,只是写爱情,写伤心,写人生的迷茫,这是世界各地中产阶级生活的常态”。

“这个评价很中肯。”卢思浩认为,学业压力、感情问题、步入职场的迷茫,是围绕在90后人生周围的大事。强行把他们“刻苦”化是不现实的,夸大“痛苦”也是不真诚的:“90后一代,没有什么沉重的人生经历,唯一的问题是如何活好这一生。”

张宁认为,治愈系内容成为当下文化体系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这类作者受欢迎的原因,但也给他们带来挑战:“生病了就需要吃药,但每个阶段病情不一样,需要的药的配方也不同。如果不成长改变,就会被成长中的读者抛弃。”

在张昊辰看来,“鸡汤”是一个“粗鲁的标签”,“心灵鸡汤”的污名化,源于励志软文的过度盛行。而对于“做汤”,张宁认为,“还是要有一定的人文情怀,在符号体系和表达形式上要有独创性,要藏情藏情,不能哗众取宠。有这些特色和创意,才能得到同行的‘嘉奖’。”

走 IP 路线

就在采访前几天,陆思浩还在上海学习电影剧本写作,他此前曾对媒体透露,近期的计划是将自己的作品改编成电影,并亲自执导。

张皓晨与方晖目前也在向影视IP改编方向发展,已有多家影视公司购买了其作品的影视改编权。

2015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突破400亿元,电影市场的快速扩张,吸引着出版业跨界进军影视行业。

电影行业的IP改编热潮,正在改变作家的收入结构。周晓东说:“版权收入和新媒体平台费用不再是这群作家的主要收入来源,取而代之的是影视版权带来的经济效益,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变化。”

这些90后畅销书作家,成为职业生涯初期最早跨界的作家群体。周晓东透露,在图书策划阶段,受大环境的驱动,很多出版社和作家都会考虑影视改编环节:“包括内容适不适合改编成电影,名字适不适合拍成电影。”

从线上新媒体平台开始,走向线下出版市场,再将作品版权出售用于影视改编,已形成一条产业链。

方晖曾在影视公司工作,对编剧比较熟练。她说:“这对我写小说有一定的影响,在推进剧情的时候,我会借鉴编剧的方法。这或许也是我的作品看起来很适合拍成电影的原因。”

但受访的作家们依然对写作抱有雄心和决心。陆思浩说:“我对写作的热情远大于其他事情。”

他希望自己也能像偶像村上春树一样,从专栏作家转型到严肃文学领域,写出一部民国题材的长篇小说,但“这样的创作可能面临市场和公司的压力,坚持起来相当困难”。

与陆思浩、张昊辰等人的作品不同,方晖的作品被认为在市场性和文学性之间找到了平衡点。作为一篇结构完整的短篇小说,方晖的作品题材新颖,语言朴实,手法独特,也获得了作家阿乙的好评。

“其实90后作家有两类,一类是写严肃文学的,一类是写市场文学的。”周晓东说。这两个圈子“大多时候互不干扰”,但方晖却与这两个圈子都有来往。

“你可以感觉到,两个圈子有时候会互相看不顺眼,”方晖说,“写纯文学的人会怀疑畅销书作家的写作能力,而畅销书作家则会说纯文学没有市场。”

卢思浩并不认为商业写作“全是垃圾”,他说:“就像艺术片、娱乐片都有各自的观众群,你不能说娱乐片全都是坏的。”

“年轻人有各种各样的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块蛋糕。”张宁相信。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版权所有:安徽叁肆科技有限公司 皖ICP备17011935号-3

地址:安徽省当涂县经济开发区 EMAIL:859242200@qq.com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