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学作为河北省重点支持的“双一流”建设高校,近年来在学科建设、科研创新和人才引进方面持续发力,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各类人才,根据学校最新发布的招聘公告,本次招聘盖教学科研岗、管理岗、教辅岗等多个类别,涉及文、理、工、医、经、管、法、教等多学科领域,旨在吸纳优秀人才充实师资队伍和管理力量,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以下从招聘条件、岗位设置、报名流程、待遇保障等方面详细介绍本次招聘信息。

本次招聘要求应聘者政治立场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高等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需具备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和身体条件,能够全职在岗工作,学历方面,教学科研岗一般要求博士研究生学历,且具有相关领域科研经历或学术成果;管理岗和教辅岗部分岗位可放宽至硕士研究生学历,但需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专业技能,年龄限制方面,应届毕业生一般不超过30周岁,具有中级职称者不超过35周岁,高级职称者不超过45周岁,特殊人才可适当放宽,应聘者需在报名前取得学历、学位证书及岗位要求的相关资格证书,国(境)外留学人员需提供教育部学历学位认证。
本次招聘岗位类型丰富,主要包括教学科研岗、管理岗和教辅岗三大类,教学科研岗是招聘重点,覆盖河北大学24个二级学院,包括文学院的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历史学部的中国史、世界史,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的数学、统计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的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的化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命科学学院的生物学、生物工程,医学部的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经济学院的经济学、金融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等,部分热门学科如人工智能、数据科学、新能源材料等急需紧缺岗位,将提供安家费和科研启动费等特殊支持,管理岗主要分布在党政职能部门,如党政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人事处、教务处、科研处等,要求应聘者具备较强的文字综合、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熟悉高等教育管理相关政策和流程,教辅岗包括实验技术、图书情报、网络信息技术等,重点考察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如实验岗需具备相关仪器设备操作和维护经验,图书情报岗需熟悉文献资源建设和数字化服务。
本次招聘采用网上报名方式,应聘者需登录河北大学人事处官方网站(http://rsc.hbu.edu.cn/)“公开招聘报名系统”进行注册和填报,报名时间为自公告发布之日起至2023年1231日,部分岗位招满即止,应聘者需密切关注岗位状态,报名时需如实填写个人信息,包括学历学位、工作经历、科研成果、获奖情况等,并上传相关证明材料扫描件,如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职称证书、论文代表作、科研项目证明等,每人限报一个岗位,重复报名视为无效,报名结束后,学校将对应聘者资格进行初审,初审通过者进入笔试环节,笔试内容主要包括岗位相关专业知识、公共基础知识及综合能力测试,根据笔试成绩,按1:3的比例确定进入面试人员,面试形式包括试讲、学术答辩、结构化面试等,重点考察应聘者的专业素养、教学能力、科研潜力和岗位匹配度,综合笔试和面试成绩,确定拟聘人员并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办理入职手续。

河北大学为本次招聘的优秀人才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和职业发展支持,教学科研岗根据学术水平和业绩成果,分为A、B、C三类人才:A类人才为国家级领军人才,提供年薪80-120万元,安家费150-200万元,科研启动费500-800万元;B类人才为省部级领军人才,提供年薪50-80万元,安家费80-150万元,科研启动费200-500万元;C类人才为青年拔尖人才,提供年薪30-50万元,安家费50-80万元,科研启动费50-200万元,所有入职教师均可享受学校提供的住房补贴、子女入学优惠、医疗保障等福利,管理岗和教辅岗人员执行校内工资标准,按河北省规定缴纳社会保险和职业年金,并享受带薪年假、定期体检等福利,学校为人才提供良好的科研平台,包括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学科、人文社科基地等,支持申报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鼓励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实施“青年教师成长计划”,通过导师制、学术沙龙、专项培训等方式,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应聘者需确保所提供信息真实准确,如有弄虚作假,一经查实取消应聘资格,报名期间请保持通讯畅通,以便接收考试通知,考试不指定参考书目,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辅导培训班,本次招聘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严格执行招聘政策和纪律,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招聘过程中如有疑问,可联系河北大学人事处,咨询电话:0312-5079432,监督电话:0312-5079430。
问题1:本次招聘对应届毕业生是否有特殊政策?
解答:本次招聘对应届毕业生实行倾斜政策,部分教学科研岗面向应届博士毕业生开放,年龄放宽至32周岁,且对科研成果要求适当降低,应届毕业生若在报名前未取得学历学位证书,可提供就业推荐表加盖公章的复印件,但需在入职前提交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否则取消录用资格,学校为应届毕业生提供为期一年的岗前培训,包括高等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等课程,帮助其尽快适应高校工作环境。

问题2:非全日制研究生能否报考本次招聘岗位?
解答:根据招聘公告,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享有同等报考权利,但需满足岗位具体要求,教学科研岗要求“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的岗位,非全日制研究生不得报考;而管理岗、教辅岗中“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岗位,非全日制研究生可报考,需提供学历学位证书及学信网认证报告,非全日制研究生的专业需与岗位要求一致,工作年限可按实际工作经历计算,应聘者需仔细阅读岗位表中的“学历性质”要求,避免因不符合条件导致报名无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