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轻工大学作为一所以工科为主,工、管、文、经、理、艺、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近年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根据学校发展规划和人才队伍建设需要,近期面向社会开展公开招聘工作,旨在吸纳优秀人才,充实教师队伍和科研力量,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本次招聘盖多个领域和岗位,具体信息如下:

招聘计划与岗位设置
本次招聘岗位主要包括教师岗位、科研岗位、管理岗位及教辅岗位四大类,涉及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外国语言文学、设计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多个学科领域,教师岗位占比最高,要求应聘者具有博士学位或高级职称,部分紧缺岗位可适当放宽至硕士学位;科研岗位侧重于实验技术、项目研发等方向,要求具备相关科研经验和专业技能;管理岗位和教辅岗位则要求应聘者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部分岗位对工作经验有明确要求。
应聘基本条件
政治素质: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高等教育事业,遵守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责任心强。  学历学位:应聘教师岗位和科研岗位一般应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及博士学位,或具有高级职称;管理岗位和教辅岗位要求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部分岗位可接受本科学历(需满足特定条件)。  专业能力:具备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研究能力,能够胜任教学、科研或管理工作,海外留学人员需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学历学位认证书。  年龄要求:原则上博士研究生不超过35周岁,具有高级职称或特别优秀者可适当放宽至45周岁;管理岗位和教辅岗位年龄一般不超过30周岁,有工作经验者可适当放宽。  身体条件:身体健康,符合公务员录用体检标准,能够正常履行岗位职责。  其他要求:应届毕业生应于2024年731日前取得相应学历学位证书;非应届应聘者需具有相关工作经历,工作年限按岗位要求执行。招聘程序
网上报名:应聘者需登录武汉轻工大学人事处官网(http://rsc.whpu.edu.cn/),下载并填写《武汉轻工大学应聘申请表》,同时提交个人简历、学历学位证书、职称证书、科研成果、获奖证明等材料扫描件,打包发送至指定邮箱(rsc@whpu.edu.cn),邮件主题命名为“应聘岗位+姓名+学历+专业”。  资格审查:学校将成立资格审查小组,对应聘者的材料进行初审,确定进入考核环节人员名单,并通过电话或邮件方式通知。  考核方式:教师岗位和科研岗位考核主要包括试讲、学术答辩及综合面试;管理岗位和教辅岗位考核主要包括笔试和结构化面试,重点考察应聘者的专业素养、教学能力、科研潜力、团队协作及岗位匹配度。  体检与考察:根据考核结果确定体检和考察人选,体检标准参照《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考察侧重思想政治表现、道德品质、业务能力和工作实绩等。  公示与聘用:经学校研究确定拟聘人员后,在校园网进行公示,公示期为7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者,办理聘用手续,纳入事业单位编制管理,签订聘用合同,实行试用期制度。福利待遇
薪酬保障: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各类津贴补贴等,高层次人才可享受协议薪酬。  住房支持:为无自有住房的博士提供校内周转公寓或发放租房补贴,符合条件者可申请武汉市人才公寓。  科研支持:鼓励教师申报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学校提供科研启动经费,配备实验设备和科研团队支持。  子女教育:协助解决子女入托、入学问题,可享受武汉市优质教育资源。  职业发展:完善职称评聘、岗位晋升和培训培养机制,支持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和进修学习。  其他福利:按规定享受五险一金、带薪年假、体检、工会福利等,学校建有健身房、图书馆、运动场等设施,丰富业余生活。注意事项
应聘者应确保所提供材料真实准确,如有弄虚作假,一经查实取消应聘资格。  报名截止时间为2024年12月31日,部分岗位招满即止,建议尽早投递。  考核不收取任何费用,请警惕虚假招聘信息,学校不指定任何考试辅导教材。  应聘者在报名后请保持通讯畅通,及时关注学校官网通知,未进入下一环节者不再另行通知。  
武汉轻工大学始终坚持人才强校战略,致力于为教职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平台,本次招聘面向海内外优秀人才,热忱有志之士加入,共同推动学校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更多详细信息请登录武汉轻工大学人事处官网或拨打咨询电话027-83956285。

相关问答FAQs
Q1:本次招聘对海外留学人员的学历学位认证有何要求?
A1:海外留学人员需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且认证书上的专业与应聘岗位要求一致,若暂未取得认证书,可提供入学证明、成绩单等材料,但须在入职前提交认证书原件,否则不予聘用。

Q2:非应届毕业生的工作经历如何计算?需要提供哪些证明材料?
A2:工作经历截止日期为2024年7月31日,需提供劳动合同、社保缴纳证明、单位出具的工作经历证明(需注明职务、工作内容及时间)等材料,科研岗位需同时提供项目参与证明、成果转化材料等,管理岗位需提供相关管理工作业绩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