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13485538018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职场攻略

从老舍、鲁迅、吴敬梓的作品中读懂人生:年少入世,中年方知荒唐与辛酸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8-19 作者:当涂招聘 浏览量:

自我治愈是成长,受苦是修行。

♬点击上方▶收听主持人朗读中国文化的音频

我在网上看到这么一句话:

“学生时代,我对美好事物的想象都来自于语文课本。

“小时候,我以为束缚我的是一条粗糙的麻绳,现在回头一看,原来是一条闪闪发光的丝带。”

重新阅读小时候学过的课文总会给我不同的感受。

比如读了老舍的《骆驼祥子》之后,我不再觉得祥子可悲,而是悲叹自己也和他一样失去了初心。

读了鲁迅的《孔乙己》,我不再嘲笑孔乙己的迂腐,而是开始理解他对自己理想的执着。

读了吴敬梓的《范进中举》,不再嘲笑范进欢喜过度而变成悲痛,而只是感叹人生无常。

读书一般都是如此,年少时入世的道理,总是到了中年才明白:

年少时我曾嘲笑书中人物的荒诞与悲哀,但现在了解了他们之后,却发现自己和他们并没有什么不同。

01

骆驼祥子

从追逐梦想到放下,是与生活搏斗后的顿悟。

老舍笔下的祥子虽然有不服输的性格,但却在命运的捉弄下迷失了方向。

文章对他的形象的描述如下:

“希望使祥子高兴,恐惧使祥子恐慌。祥子想睡觉,但是他睡不着。他的四肢好像散乱的,躺在干草上。”

它不仅描写了理想与现实的拉锯战,还有那份不舍与无力。

祥子只想拥有一辆黄包车,可是经历三起三落之后,梦想的火花早已被现实浇灭了。

他不在乎流言蜚语,却容易相信无稽之谈而失去理性,妄想证明自己;

他很鄙视司机们的抽烟、喝酒、胡闹,但他还是经不住诱惑,嫁给了一个自己并不爱的人,一贫如洗地走进了“白宫”。

我们曾经嘲笑祥子没有实现自己的梦想,失去了所有的尊严,却忘记了他因为坚守自己的初心而变得越来越勇敢。

人永远不会一成不变,最大的悲哀就是无法改变。

这熟悉的妥协,不正是你我之间的棱角被磨平的真实写照吗?

在职场上,我无法忍受别人为了升职加薪而阿谀奉承,但见到领导,还是会热情地给他端上一杯咖啡;

我加班太多,工资又低,想辞职,但得知公司要裁员,我又紧张起来,生怕被裁的是我。

一开始我们都过于自信了,可后来,当我们在与生活玩游戏的时候,才发现我们低估了现实的残酷。

正如老舍在书中所写:

“乱世的热闹源自迷信,愚昧人的安慰只是自欺欺人。”

或许,我们并不是书里的“傻子”,但却成了时代的“祥子”。

成人的世界里,利益重于情怀,真理重于俗套。

我嘴上说着“我需要休息”,心里却一刻也不敢放松。

记得在微信朋友圈看到过朋友发的两张照片,一张是贷款账单,一张是工资单。

图片说明:这年头,收债发财是不行的,只能“搬砖”。

我乍一看,觉得还挺搞笑的,就在下面评论道:

“你已经30多岁了,还能守住自己的钱包吗?”

他回答说:“没办法,别人没钱还我,我只能接受现实,我只想中年之后,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的确,相对于那些得不到的东西,我们早就学会了放弃。

大多数人都曾有过致富的梦想,想做一些出人头地的事情,但直到年纪大了才意识到:

努力不等于成功,未实现的愿望不是一种遗憾,为梦想而全力以赴也是一种胜利。

对于中年人来说,“年龄”是一个坎,他们一方面炫耀自己能力出众,另一方面却在跳槽时不断遭遇阻碍。

或许,我们都曾像“祥子”一样,看不清现实,看不懂生活。

正如一位网友感叹:

“那时,我只感觉祥子在雨中拉着黄包车,离我很远。

“我没有想到,很多年以后,像祥子这样世俗的人,会意识到,抗争生活是需要勇气的。”

02

孔乙己

“边缘化”的背后,是能力和认知的差距。

“孔乙己是唯一一个身穿长袍站着喝酒的人。”

这短短的一句话,暴露了孔乙己经济上的窘境,也凸显了他傲慢、固执的性格。

富人嘲笑他炫耀财富,而有知识的人则嘲笑他自命不凡。

这种“想上去又上不去,想下去又不愿下”的境况,只能让他把自己囚禁在监狱里。

好笑吗?确实好笑。毕竟,我们都是无知的,还以为无知是可笑的。

有人说:“他贪婪又懒惰,所以我看不起他。”

是的,孔乙己是一个“偷书贼”,他外表看起来像个书生,但行为却不道德。

他利用自己能从达官贵人家中抄写书籍、信件的能力,以“偷书”的方式满足自己。

虽然他可以找到一份教职,但是他野心太大,不在乎名利。

这和我们这些为了生活而努力工作的人很相似。

中年以后,人们总想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却不愿意从自我提升开始;

我想换工作,寻找其他出路,但又觉得工资太低,无法成为不可替代的人。

我只能数着日子,等着工资发到手,还清车贷和房贷,存一些医疗和教育的钱。

我们有时会问自己:没有高低起伏的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

但有时候想想,又觉得前面的路,原来也不是那么糟糕。

或许,人生让人失望的,不是陷入泥潭,而是无力改变。

很多年前我们说过“任重而道远”,如今却只能感叹人生如梦。

曾经我豪言“找工作要看兴趣”,但现在我连休息之前都要考虑一下钱包。

这或许令人难过,但有钱的确让人快乐;这或许并不令人难过,但梦想的小火苗即将熄灭。

所以你看,无论你如何度过一生,总会有遗憾。

人的目光所及之处,便是生命真正的栖息地。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

“无数个远方的地方,无数个的人,都和我们每个人都有关。”

如今,我开始为生计而奋斗,终于明白了孔乙己所说的“无能即无知”是什么意思了。

但值得一提的是,被“边缘化”之后,他依然心存善念,始终偿还债务,教人读书。

因为这是他最后的尊严。

对于我们来说,当我们的认知与能力不匹配的时候,审时度势也是一种人生智慧。

比如,如果某样东西不被外界认可,就丢弃它;如果某样东西被别人接受,就珍惜它。

当一个人学会调整自己的时候,他也也就学会了与生活和平相处。

03

范进进士

中年人的顿悟,就是把苦难当成一种修行。

“范进中举”故事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大喜之日转为大悲”的场面。

范进得知自己考中了科举,高兴得发疯,后被岳父一顿打醒,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作为“看客”,我们也嘲笑他对名利近乎疯狂的追求。

经历过沧桑才知道,范进比很多人都有见识。

未进士时,他受尽讥笑,但仍能心无旁骛地刻苦读书;

他中了科举之后,享受到了拥戴,但他不忘谦卑,继续在仕途上努力奋斗。

范进多次参加考试,从少年变成了老人。

至今我想,很少有人会像范进一样,在不确定的事情上花这么多的时间。

但“少”不代表没有,“费时”不代表努力就白费。

正如明代文学家冯梦龙所说:

“早起者未必成功,晚起者未必失败。年轻时不要自满,年老时不要放弃。”

这一生,一半城府浪漫,一半飘零,如果方向正确,所有的坚持都值得称赞。

就像今年凭借《狂弼》爆红的张颂文一样。

他从24岁开始学习表演,毕业后的三年里被拒绝了数百次。

有导演曾说自己当不了演员,也有观众吐槽他饰演的角色太油腻。

但他从未因境遇艰难而放弃演艺,这使他抓住了机会,一夜成名。

正如他在一次采访中所说:

“我成功后,网上到处都是我励志的故事。但当我失败时,那些都只是笑话。”

我突然意识到,范进和张颂文都已经成为了“蚂蚁”的缩影,他们出生渺小,却有远大的抱负。

中年人最大的悲哀就是:欲望难减,能力难提升。

但成长就是这样,唯有顶着“阻力”奋起攀登,才能到达顶峰;唯有撕开踩荆棘留下的伤口,才能在跌跌撞撞中留下涅槃的印记。

走到人生的半程,我越来越明白,自我疗愈也是一种成长,受苦也是一种修行。

俗话说:

“当你年轻的时候,你的理想在天上;当你成年的时候,你的理想就在脚下。”

04

毛姆在《人性的枷锁》中写道:

“生命的意义在于生命本身,而不在于你如何描述它。”

生活越不公平,忧郁感就越难摆脱。

我们曾经嘲笑书中的人物无法战胜现实、苦苦反抗,如今却悲哀地发现,自己到了中年才明白生活有多艰难。

年少时无知是幸运,长大后明白才是人生。

学会在岁月中沉淀下来,体会书中人的辛酸与荒诞,也是一枚不朽的勋章。

点“关注”,希望你能不负前程,过好自己想要的人生。

相关推荐
暂无相关推荐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版权所有:安徽叁肆科技有限公司 皖ICP备17011935号-3

地址:安徽省当涂县经济开发区 EMAIL:859242200@qq.com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