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公开招聘已成为连接人才与岗位的重要桥梁,不仅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也为求职者提供了广阔的职业发展平台,多家知名企业陆续发布2024年度春季招聘新闻稿,涵盖科技、金融、制造、医疗等多个领域,招聘岗位数量创历史新高,反映出市场对专业人才的旺盛需求,以下为最新企业公开招聘新闻稿的核心内容整理。

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科技行业持续领跑招聘市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最新发布的新闻稿中宣布,2024年计划全球招聘1.2万名应届生,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超60%,重点布局“智能汽车解决方案”“鸿蒙生态”等新兴领域,岗位包括算法工程师、数据科学家、嵌入式开发等,薪资水平较去年上调15%-20%,并为优秀人才提供股权激励及全球轮岗机会。
字节跳动则同步启动“2024全球校园招聘”,针对人工智能训练师、内容安全审核、国际化产品经理等岗位开放5000余个名额,特别强调对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考察,招聘负责人表示,企业正加速推进“AIGC+产业”战略,急需既懂技术又熟悉业务的复合型人才。
随着金融科技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金融机构的招聘方向也随之调整,中国工商银行在新闻稿中明确,2024年将新增“数字人民币运营专员”“绿色信贷审批师”“量化分析师”等岗位,总招聘规模达8000人,其中科技类岗位占比提升至35%,该行人力资源部负责人指出,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传统岗位与新兴岗位的融合成为趋势,例如客户经理需掌握数据分析工具,以更好地服务企业客户。
招商银行同步启动“金融科技精英计划”,面向全球招募3000名应届生,重点吸纳区块链开发、智能风控模型构建、跨境支付系统运维等专业人才,新闻稿显示,该计划为入选者提供“一对一”导师制及专项培训基金,旨在培养既懂金融逻辑又精通技术的复合型领军人才。
在国家“制造强国”战略推动下,制造业企业正通过大规模招聘优化人才结构,中国中车集团发布的招聘新闻稿显示,2024年计划招聘1.5万名技术工人及研发人员,其中轨道交通装备研发、智能制造系统运维、新能源电池技术等岗位需求显著增长,企业特别强调,将面向职业院校毕业生开放5000个技能岗位,并提供“理论+实操”一体化培训,助力产业工人技能升级。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则启动“全球绿色人才计划”,拟招聘2000名工程师及研究人员,聚焦固态电池、储能系统、碳足迹管理等前沿领域,新闻稿提到,企业将与高校共建联合实验室,并为员工提供攻读在职博士的机会,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及医疗健康产业创新加速,医疗行业招聘需求持续释放,药明康德新闻稿显示,2024年将重点招聘生物制药研究员、临床监查员(CRA)、医疗器械注册专员等岗位,总需求超1万人,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达70%,企业表示,将加大对基因、细胞治疗等前沿领域的投入,急需具备国际视野的研发人才。
爱尔眼科医院集团则启动“基层医疗人才专项计划”,计划在全国300个城市招聘2000名眼科医生及视光师,并向县级医疗机构倾斜资源,招聘负责人强调,企业将建立“三级培训体系”,通过专家带教、远程进修等方式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助力解决“看病难”问题。
综合各企业招聘新闻稿,2024年招聘市场呈现三大趋势:一是“高精尖”岗位竞争白热化,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薪资涨幅领先;二是招聘标准更注重“人岗匹配”,企业不仅考察专业技能,还重视候选人的团队协作能力与创新潜力;三是福利体系持续优化,弹性工作制、心理健康支持、子女教育补贴等成为吸引人才的重要筹码。
Q1:2024年企业招聘对应届生有哪些倾斜政策?
A1:多数企业针对应届生推出专项招聘计划,华为“天才少年”项目入选者可获得最高百万元年薪;字节跳动为应届生提供“青苗训练营”,包含3个月系统化培训;中国中车对职业院校毕业生实行“师带徒”制度,并给予技能等级晋升补贴,不少企业明确“应届生身份”优先,简化招聘流程,部分岗位甚至开放“内推免笔试”通道。

Q2:非名校毕业生如何在招聘中提升竞争力?
A2:非名校毕业生可通过以下方式增强优势:一是积累实习经验,参与企业真实项目,例如科技行业可参与开源社区贡献,金融行业可考取CFA、FRM等证书;二是突出技能匹配度,针对岗位要求优化简历,例如应聘运营岗位可展示数据分析案例;三是利用“校招补录”“社会招聘”等多元化渠道,部分企业补录阶段更注重实际能力而非学历背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