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民族大学作为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直属的综合性高校,始终致力于师资队伍建设和高层次人才引进,近期面向社会开展公开招聘工作,涵盖多个学科领域及管理岗位,旨在吸纳优秀人才助力学校发展,本次招聘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择优录取的原则,面向国内外公开选拔符合岗位需求的优秀人才,具体信息如下:

招聘计划与岗位设置
根据学校事业发展需要,本次招聘涉及教学科研岗、实验技术岗、管理岗等三大类岗位,共计发布招聘需求80余个,涵盖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艺术学等多个学科门类,教学科研岗主要面向各学院教师及研究人员,要求具有博士学位或高级技术职称,重点引进具有海外留学经历、高水平科研成果或行业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实验技术岗侧重于实验室建设与管理,要求应聘者具备扎实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相关仪器设备操作经验;管理岗则包括行政、学工、图书情报等岗位,应聘者需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文字综合能力,部分岗位要求具有基层工作经验。
应聘基本条件
政治素质: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责任心强。  学历学位:应聘教学科研岗一般应具有博士学位,年龄不超过35周岁;具有高级职称或特别优秀者可适当放宽年龄至40周岁,实验技术岗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年龄不超过30周岁;管理岗要求硕士及以上学历,年龄不超过35周岁。  专业能力:应聘者应具备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工作能力,教学科研岗需提交代表性科研成果(如论文、课题、专利等),实验技术岗需具备相关仪器设备操作或实验室管理经验,管理岗需熟悉办公自动化软件及公文写作。  身体条件:具有正常履行岗位职责所需的身体条件,符合公务员录用体检标准。  其他要求:应届毕业生应于2024年7月31日前取得相应学历学位证书;非应届毕业生需具有人事关系转移条件;有违法违纪记录或学术不端行为者不得应聘。招聘程序
报名方式:本次招聘采用网上报名方式,应聘者需登录大连民族大学人事处官方网站(http://rsc.dlnu.edu.cn/)进入“公开招聘报名系统”,按要求填写个人信息并上传相关证明材料(包括学历学位证书、职称证书、科研成果、获奖证书等),每人限报一个岗位,报名截止日期为2024年12月31日。  资格审查:学校将成立资格审查小组,根据岗位条件对应聘者提交的材料进行初审,初审合格者将通过短信或邮件方式通知参加考核,未进入考核者不再另行通知。  考核方式:教学科研岗采取“试讲+学术答辩+综合面试”的方式进行,重点考察教学能力、科研水平及综合素质;实验技术岗和管理岗采取“专业技能测试+结构化面试”的方式,重点考察专业实操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及岗位匹配度,考核时间预计为2025年1-2月,具体安排以通知为准。  体检与考察:根据考核结果确定体检和考察对象,体检在学校指定医院进行,考察侧重于思想政治表现、道德品质、业务能力和工作实绩等。  公示与聘用:经体检和考察合格的拟聘人员,将在学校官网进行公示,公示期为7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者,办理聘用手续,纳入事业编制管理,享受国家规定的工资福利待遇。薪酬福利与支持政策
薪酬待遇:学校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各类补贴及年终奖金,高层次人才可享受“一人一议”薪酬待遇。  住房保障:为符合条件的人才提供校内周转公寓或租房补贴,解决子女入学问题。  科研支持:教学科研岗人员可申请学校科研启动基金,优先推荐申报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配备科研助手及实验室团队。  职业发展:完善职称评聘、岗位晋升和培训培养机制,支持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进修访学等活动,构建多元化职业发展通道。注意事项
应聘者应确保所提供材料真实准确,如有弄虚作假行为,一经查实取消应聘资格。  报名期间请保持通讯畅通,及时关注学校官网及报名系统通知,因个人原因错过重要信息者责任自负。  学校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考前培训班,不指定参考书目,请应聘者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大连民族大学始终秉持“立德树人、自强不息”的校训精神,为各类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本次招聘为优秀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诚挚海内外有志之士踊跃报名,共同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相关问答FAQs
Q1:本次招聘对海外学历学位是否有额外要求?
A1:本次招聘对海外学历学位与国内学历学位同等对待,要求取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学历学位认证书,对于海外博士毕业生,若在报名截止时尚未取得认证书,可提供证明材料并在规定时间内补交,否则视为资格审查不合格,具有海外知名高校或科研机构学习、工作经历者优先考虑,特别是在高水平期刊发表过论文或承担过国际研究项目的应聘者,将适当放宽科研成果要求。

Q2:管理岗是否需要参加笔试?考核重点是什么?
A2:本次招聘管理岗不设统一笔试,考核直接进入专业技能测试和结构化面试环节,专业技能测试主要考察应聘者的公文写作能力(如文稿起草、数据分析报告撰写等)、办公软件操作(如Word、Excel、PPT高级应用)及岗位相关专业知识(如学工岗需掌握学生管理政策,图书情报岗需熟悉文献分类与检索方法),结构化面试重点考察应聘者的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及对岗位的认知程度,部分岗位可能设置情景模拟题,考察实际工作场景中的问题解决能力,最终考核成绩按专业技能测试占40%、面试占60%的比例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