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湖学院公开招聘工作已全面启动,面向社会各类人才开放多个岗位,旨在吸纳优秀教育工作者及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学院师资队伍与管理力量,提升办学质量与学科建设水平,此次招聘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涵盖教学科研、行政管理、教辅支持等多个领域,具体岗位要求、招聘流程及报名方式如下,符合条件者可根据自身情况踊跃申报。

招聘计划与岗位设置
本次招聘岗位总数共计65个,其中教学科研岗位42个,行政管理岗位15个,教辅及其他专业技术岗位8个,教学科研岗位涉及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教育学等6大学科门类,具体包括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环境设计、小学教育等专业方向;行政管理岗位涵盖党政办公室、教务处、学生处、人事处、科研处等职能部门;教辅岗位主要包括实验中心、图书馆、网络信息中心等技术支持部门,各岗位均要求应聘者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高等教育事业,遵守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品行和职业道德,具备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和身体条件。
应聘基本条件
与资历要求:教学科研岗位原则上要求应聘者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年龄不超过35周岁,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者可放宽至40周岁;行政管理岗位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年龄不超过35周岁,具有3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者优先;教辅岗位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年龄不超过30周岁,具备相关专业技能证书或工作经验者优先。 专业与能力要求:应聘者所学专业需与岗位要求相符,教学科研岗位应具备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有高校教学经验或科研成果者优先;行政管理岗位应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文字综合和沟通能力,熟练办公软件操作;教辅岗位应具备扎实的专业实践能力,能独立完成岗位相关工作任务。 其他要求:应届毕业生须在2024年7月31日前取得相应学历学位证书;非应届毕业生须提供学历学位认证报告及岗位要求的资格证书;有工作经历者需提供相关工作证明,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被开除公职的人员,以及法律法规规定不得聘用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其他情形人员,不得应聘。招聘流程
报名方式:本次招聘采用网上报名方式,应聘者需登录相思湖学院官方网站(http://www.xshxy.edu.cn)人才招聘专栏,下载并填写《相思湖学院应聘申请表》,连同个人简历、学历学位证书、职称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科研成果证明、获奖证书等扫描件打包发送至学院招聘邮箱(zp@xshxy.edu.cn),邮件主题命名为“应聘岗位+姓名+学历+专业”,报名为自公告发布之日起至2024年12月31日,各岗位招满即止。 资格审查:学院招聘工作小组将对应聘者提交的材料进行资格审查,审查合格者将通过短信或电话方式通知参加考试,未进入考试环节者不再另行通知,应聘人员应如实提供相关材料,如有弄虚作假,一经查实取消应聘资格。 考试考核: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教学科研岗位需进行笔试(主要测试专业基础知识)和面试(包括试讲、学术成果汇报及专家提问);行政管理及教辅岗位只进行面试(包括结构化面试、专业技能测试及综合素质考察),具体考试时间、地点及形式将通过短信或电话通知,应聘人员需携带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及相关材料参加考试。 体检与考察:根据考试总成绩,按岗位招聘计划1:1的比例确定体检和考察人员,体检参照《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执行,考察侧重思想政治表现、道德品质、业务能力及工作实绩等,体检或考察不合格者,取消聘用资格。 公示与聘用:对体检和考察合格人员进行公示,公示期为7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者,办理聘用手续,签订劳动合同,享受学院规定的薪酬福利待遇。薪酬福利与管理
薪酬待遇:学院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教学科研岗位根据职称、学历及科研成果确定工资标准,优秀博士或高级人才可享受安家费、科研启动费等专项补贴;行政管理及教辅岗位按照学院薪酬体系执行,提供五险一金、年终奖金、节日补贴等。 福利保障:学院为教职工提供完善的福利体系,包括带薪寒暑假、定期体检、工会福利、子女教育优惠(可就读合作幼儿园、中小学)、餐补、交通补贴等,符合条件者可享受南宁市人才引进相关政策补贴。 职业发展:学院重视教职工职业成长,建立健全培训培养机制,提供国内外访学、进修、学术交流等机会,鼓励教师参与科研项目和教学改革,支持职称晋升,搭建多元化职业发展平台。
相思湖学院作为一所应用型本科院校,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此次招聘旨在吸纳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学院发展,共同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和学科建设提升,学院将为应聘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期待有志之士投身高等教育事业,与学院共同成长。

(注:以上招聘信息以相思湖学院官方网站最新公告为准,具体岗位要求及招聘流程如有调整,请以学院通知为准。)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应聘教学科研岗位时,科研成果是否有具体要求?是否需要提供论文原件?
解答:教学科研岗位优先应聘具有科研成果的人员,如发表过高水平学术论文、主持或参与过科研项目、获得过教学成果奖等,在报名阶段,只需提供科研成果的扫描件或复印件(如论文封面、目录、摘要页,项目立项通知书等),面试时需携带相关原件供审核验证,应届毕业生如暂无科研成果,可突出在校期间参与的学术项目、毕业设计或发表的会议论文等,学院将综合评估其科研潜力。

问题2:非应届毕业生报名时,工作经历证明需要包含哪些内容?如何开具?
解答:工作经历证明需包含应聘者姓名、身份证号、工作单位、工作岗位、工作起止时间、工作内容及单位负责人联系方式等信息,并加盖单位公章或人事部门章,证明材料需真实有效,如无法提供原单位公章,可提供劳动合同复印件、社保缴费记录或离职证明等辅助材料,工作经历计算截止日期为2024年12月31日,在校期间的实习经历不计入工作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