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个关于职场坚持不懈的小故事
励志故事强调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比如坚持、诚实、努力、责任等等。通过这些故事,人们可以学习正确的价值观,并运用到生活和工作中。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职场坚持的小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职场坚持不懈短篇小说精选(上)
大学毕业后,米琳到南方城市找工作,经过一番努力,她和另外两个女孩被一家公司初步录用,试用期为一个月,通过试用期就会被录用。
这一个月里,米琳和另外两个女孩都很努力。29日,公司根据她们的业务能力,对她们逐一打分。最后,虽然米琳也很优秀,但还是比另外两个女孩低了一两分。公司的王经理让下属通知米琳:“明天是你最后一天上班了,后天就可以退房走了。”
工作最后一天,留职的两名女生和其他人关心劝说米琳:“反正明天公司给你一个月的试用期工资,今天就不用上班了。”米琳笑着说:“昨天还有点工作没做完,把那一点做完,走也不晚。”下午三点,米琳完成了最后一项工作。别人劝她早点走,她却笑而不语,从容地把工作过的桌椅擦得一尘不染,和“同事们”一起下班。她觉得很充实,干好最后一班工作。看到她这样做,其他员工都很感动。
第二天,米琳去公司财务部结账,临走时碰到了王经理。王经理对她说:“你别走,从今天起,你就去质检部工作。”米琳听后大吃一惊,不相信会有这么好的事情发生。王经理笑着说:“昨天下午我偷偷观察了你好久,你做事很有执着的理念,正好我们公司质检部缺一个质检员,我相信你一定能把工作做好。”
职场坚持不懈短篇小说精选(二)
一个小伙子在景区遇见了一位美丽优雅的姑娘,他尾随了她很久,最后姑娘忍不住回头问他:你为什么一直跟着我?
他真心实意地向她告白:“因为你是我见过最美丽、最优雅的女人,所以请答应我做我的女朋友吧!”
女孩回答说:“现在你回头一看,你就会看到我的妹妹,她比我漂亮多了!”
男人听闻此话,立刻转过身,却只看到一个随处可见的普通女人。
“你为什么骗我?”他问女孩。
“你骗我!如果你真的喜欢我,为什么要回头?”女孩回答道,然后转身快步走开了。
短篇故事的启示:当面对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时,人们往往不会去珍惜。这不仅对别人是一种伤害和损失,对自己也是一种伤害和损失。生活中如此,人生亦然。一个不明确的目标只会让你前功尽弃,一无所获!
职场坚持不懈短篇小说精选(第三部分)
有一天,美国著名主持人“林克莱特”采访一个小孩,问他:“你长大后想做什么?”小孩天真地回答:“我想当一名飞机驾驶员!”林克莱特又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在太平洋上空飞行时,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做?”
小孩想了想说:“我会先告诉飞机上的乘客系好安全带,然后我戴上降落伞跳出去。”在观众哄堂大笑的时候,林克莱特一直盯着小孩看,想看看他是不是个自作聪明的人。没想到,小孩突然哭了起来,这让林克莱特意识到,小孩的同情心远非言语所能形容。于是林克莱特问他:“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小孩的回答透露出一个孩子真挚的想法:“我要去加油,然后就回来。”
你真的听懂下属在说什么吗?你习惯用权威打断他们吗?我们经常犯这样的错误:在下属还没来得及说完自己的故事时,我们就根据自己的经验发表评论并给出指示。如果你不是领导者,你还会这样做吗?
打断下属的发言,一方面容易做出片面的决策,另一方面也让员工感到不被尊重。久而久之,下属将不再有兴趣向上级反馈真实的信息。当反馈信息系统被切断时,领导者就成了“孤家寡人”,决策就变得“盲目”。与下属保持顺畅的信息交流,会让你的管理如鱼得水,从而可以及时纠正管理失误,制定出更切实可行的方案和制度。
职场坚持不懈短篇小说精选(第四部分)
记得我大学刚毕业的时候,有家电视台邀请我去主持一档专题节目,节目导演觉得我的文笔不错,也想让我当编剧。
可节目结束发工资时,导演不但没有给我编剧费,还扣了我一半主持费,并递给我收据说:“你签了1600元,节目透支了,我只能给你800元。”
我当时也没说什么,就签了字,心想君子报仇,什么时候都不晚。
后来导演又来找我,我又帮他做了几次。
最后一次,他没有扣我的钱,而且对我很客气,因为那时我被电视公司新闻部看中了,一下子成了电视记者、新闻主播。
后来我们在公司经常见面,他总是有些尴尬地笑着。
我曾经想起诉他,但就像我高中同学说的,没有他,我能有今天吗?如果我当初不退缩,我还能继续获得主持的机会吗?
他给了我机会,他是我的恩人,而且他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我又何必去报复呢?
后来我去美国留学。
有一天,一位已经就业的同学向我抱怨,他的美国老板“占”了他的便宜,不但给他很少的工资,还故意拖延他的绿卡(美国居留权)申请。
我当时就跟他说:“这么差的老板,你还是辞职吧。不过你也不能白干这么久啊。你跳槽之前还要多学点东西,所以要偷偷学。”
他听我的,不仅每天加班,还留下来背诵商务文书的书写方法,甚至在工人旁边记下如何修理复印机,以便有一天自己创业时可以省下一些修理费。半年后,我问他是否打算跳槽?他居然笑着说:“不必了!现在老板对我刮目相看,我升职了,工资也涨了,绿卡也快发了。老板还问我,为什么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变,变得这么积极。”
心中的怨气消散,他“报复”了,不过方式不同,他也反省了自己,原来是自己当初不够努力。
大约五年前,我遇到了一件有趣的事。
我的一个老朋友突然开始研究算命,从出生资料、紫微斗数、姓名到星象,他都研究了。
他学习算命,当然并不是因为认为它有效,而是因为他想证明这是一个骗局。
原因是有一位很出名的师父说过,他活不过47岁,他发誓要毁掉师父的招牌。
猜猜怎么着?
他了解得越多,就越害怕,因为他意识到,即便自己活下来,也活不了多久。
这时,他改变了主意,开始做慈善工作,他说:“反正我活不了多久,应该利用剩下的岁月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他工作很积极,大家都说他变了,从一个焦虑、势利的小人变成了一个善良、有爱心的绅士。
不知不觉,他已经四十七岁、四十八岁,如今已经五十三岁,面色红润,精神抖擞,活得比谁都健康。
“你可以去砸掉那个大师的招牌!”有一天我对他开玩笑说。
他的眼睛亮了起来,问我:“为什么?”他笑着说:“如果那人没有警告我,以我以前的性格,我会在 47 岁时心脏病发作。他是对的!”

职场坚持不懈短篇小说精选5
我收到过很多谈论学历的人发来的电子邮件。例如,A女士,因为没有毕业于名牌大学,找工作面临很大困难;B先生,因为没有上过大学,只能干重体力劳动,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结束。每次收到这样的邮件,我都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因为无论我怎么回答,都无法解决他们没有学历,也没有贵人相助,被归类在标准线之外的事实。
我不能告诉他们,有一位保安,工作之余刻苦学习,考上了名牌大学的研究生;不能告诉他们,有一位保姆,一边给雇主做饭,一边研究菜谱,通过考试成为了顶级厨师,雇主被她的认真所感动,投资让她开了一家餐厅,最后她凭借扎实的技术成为了连锁店的老板;不能告诉他们,就连比尔盖茨都没有大学学历……
这些都是励志书里的故事,听着听着,热血沸腾,以为自己就是下一个,可第二天热情就冷却了,继续陷入生活的悲哀中。
无论我怎么劝说,都无法立刻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他们没有受过教育的事实是既成事实,一时无法改变。
我有个朋友,因为种种原因,只读了一年大学就辍学了。之后一直在四线城市混日子,做过推销员,开过音像店。后来他决定进军广告业,是因为在报纸上无意中看到了广告商写的文章。可他的生活圈子里,没有广告商,怎么办呢?幸好他会上网。他花了很长时间收集一二线城市知名广告商的个人信息和电子邮箱地址;他花了很长时间收集了很多知名广告公司的资料和作品集,还研究了已经发布的广告;最后,他下载了无数广告商的简历来研究……最后,他花了很长时间,做出了一份很牛逼的简历,投给了北京几家知名的广告公司。
这一切“漫长的时间”加起来,在他决定做广告人之前只有4个月,因为简历不错,他同时被几家广告公司邀请面试,最终他选择了自己心仪的公司,担任文案工作。
4个月后,他成功转行,加入了业内知名的广告公司,而他能拿出的唯一文凭就是高中毕业证。这说明,其实很多时候,企业招人的时候,学历并不是第一参考因素,如果你“足够惊艳”,企业就会破例录取你。
想要“厉害”需要付出很多努力,除了广告等需要创意的行业,大部分行业并不要求员工太“厉害”,只要经验够丰富就可以了。相比一般工作,经验远比学历重要。
经验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获得的,需要很多时间去积累。这个“很多”是多久呢?我的一个朋友曾经发起过一个活动,叫“10000小时”。意思是如果你花10000个小时做任何事情,你可能不会成为专家,但你一定会成为熟练的工人。
我们都是普通人,只想有一份能保证温饱的工作。所以,我们不需要多么了不起的天赋,有一点天赋就够了,一点天赋是可以培养的。没有别的办法,熟能生巧。
职场智库:
很多时候,我们的困难不在于学历不足,而在于能否创业成功。万事开头难,但更难的是逼着自己静下心来学习、做事。人生漫长,感叹自己一无所有只会浪费时间。正确的态度是直面个人条件,看自己的能力是否与自己想做的事情相匹配:如果能力足够,学历只是锦上添花;如果能力不够,那就努力积累经验,不断提升。这样,你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职场励志故事:先能力后薪水
朱莉和吕勤是一家广告公司策划部的员工,两人都是同时进入公司试用并被录用为正式员工。由于两人年龄相仿,又是新员工,两人相处得十分融洽,很快成为了好朋友。虽然是好朋友,但两人对待工作的态度却截然不同:朱莉觉得公司目前给的工资太过一般,不能体现她工作的价值,所以她也不怎么努力,基本就是混日子。因为两人是同一个部门,工作经历也差不多,所以工资也差不多。不过吕勤似乎有些“傻”:这么辛苦的工资就这么低,简直就是一个永远不知道累的傻瓜!朱莉几次劝说吕勤,但她不但不听,还对朱莉说:“既然我们暂时工作不好,那就要主动多练习,等我们练习好了,工资自然就上去了!”朱莉反驳道:“这是什么逻辑?别的不说,就好比去菜市场买菜,你出多少钱都可以买到菜。其实人作为劳动者,在职场上也是商品,老板出多少钱,员工出多少劳力,如果老板出得不够,那对不起了,我宁愿闲着,也不愿多干活……”
两人都无法说服对方,所以他们按照自己的职场价值观行事。
经过一个月的加班和熬夜,吕勤终于成功为客户策划了一场促销活动。这次促销活动是为了支持客户推出新产品。活动非常成功,客户爽快地支付了剩余的策划费。公司收到钱后,老板也很开心,不仅给了吕勤3000元的红包,还给吕勤的月薪增加了1000元。朱莉看着吕勤笑得合不拢嘴的样子,叹息一声:“你真是个傻瓜!每天只睡六个小时就加班,这种自虐持续了一个月,你换来的是什么?3000元的红包加上每月1000元的加薪?”陆琴继续笑道:“我就是个废物!反正你给我发个红包或者加薪,我都笑得合不拢嘴了!”朱莉见陆琴这么没骨气,叹息一声:“你真是拉磨的驴子,只要多给你点草料,你就高兴得踢起蹄子来,拼命干活!”陆琴也不争辩,兴奋地开始加班加点。
吕秦策划了一场以企业名称命名的羽毛球比赛,也算是以冠名权的形式给企业做广告。吕秦联系了当地体委,让体委承办这个比赛,体委也想出点成绩,便爽快地答应了。
吕秦策划的这场由当地体委主办、公司赞助的羽毛球比赛取得了圆满成功。由于吕秦的精心策划,提前联系了当地几家媒体,比赛在媒体的宣传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公司很高兴,顺利地向吕秦所在的广告公司支付了一大笔策划费。
老板拿到策划费后非常开心,还开了庆功宴,会上号召大家学习陆琴,学习她积极进取、乐于奉献的精神。为了奖励陆琴,鼓励大家努力工作,老板给陆琴发了1万元红包,还给陆琴涨了2000元工资。
转正后,吕勤和朱莉的月薪都是4000元,但由于吕勤的拼命努力,不到一年时间,他的工资(不包括奖金)涨到了7000元/月,差距之大让朱莉感受到了努力的力量,她开始后悔自己之前没有努力,导致自己在职场上落后于吕勤。
职场中有些人,特别是职场新人,总想着:我拿多少工资,就贡献多少。然而,老板在看到员工的能力和贡献之前,不会轻易给员工涨工资。结果,很多职场中隐藏着“能力”的“聪明人”把自己的时间和才华浪费在了“等待升值”上。
人生在世,唯有努力工作、不断挖掘才能的员工,才能不断升值,每个老板都会看重有能力的人,那些把能力放在薪资之前的人,薪资的上涨自然会紧随其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