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13485538018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职场攻略

职场心理健康指南要点解读:NICE 职场心理健康指南解读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12 作者:当涂招聘 浏览量:

陈淑瑞1, 2 , 李丹露3 , 王小平1, 2

1.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长沙 410011;2.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研究中心,长沙 410011;3.中华医学会胸心外科分会,北京 100710

通讯作者:王小平,Email:xiaop6@csu.edu.cn

关键词:英国国家健康与临床优化研究所 (NICE);工作场所;心理健康;指南解读

引用本文:陈姝睿, 李丹宇, 王小平. 《职场心理健康》指南要点解读.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22, 29(8). doi: 10.7507/1007-4848.202204090

概括

英国国家健康与护理卓越研究所(NICE)于2022年3月2日发布了《职场心理健康》指南。该指南涵盖了如何在工作场所为心理健康创造适当的条件,旨在促进营造支持性和包容性的职场环境,帮助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或存在潜在心理健康风险的人员。本文对《指南》的要点进行了解读。

文本

受全球经济危机余波及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影响,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出现负增长,员工工作压力加大,缺勤、病假、员工流失率上升老年人口日益增多,引发抑郁、焦虑、孤独、倦怠等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1-2]。2016年,中国政府出台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强调要全面发展老年人口,人的心理健康离不开健康的身心状态[2]。英国国家健康与护理卓越研究所(NICE)于2022年3月2日发布了《工作场所心理健康》指南[3],旨在促进一个支持性和包容性的工作环境,并帮助有心理健康问题或潜在心理健康风险的人。本文针对指南的建议和证据要点进行针对性解读,重点解读有心理健康问题或高危职业员工的心理健康干预措施,结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为读者提供促进职场心理健康的最新建议。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和临床实践。

1 总体战略

由于工作场所和组织的规模和性质各不相同,很难为所有组织或机构提供普遍的建议,但在这里我们重点介绍一些基于证据和专家意见的心理健康指南。

1.1 采取阶梯式干预方法改善职场心理健康

阶梯式干预方式是从单位最底层到个人层面,再到最高层的目标导向干预。大量证据表明,单位层面的干预可能不仅有助于改善员工心理健康,也有利于企业的经济效益[4-7]。单位层面的干预是维护员工和企业心理健康的基础。个体层面、目标导向的干预可以提高员工的心理健康水平。健康,但不能取代单位层面的干预。根据NICE委员会的经验,如果没有单位层面的干预作为基础,个体或目标导向的干预也很难成功,但单位很可能会采用个体层面的干预首先,因为它是一种更为简单的干预方法。

1.2 促进心理健康的预防和主动干预方法

在制定干预方法时,应考虑工作场所的文化、工作性质、员工关系、员工自主权以及雇主和雇员对心理健康的担忧(包括对耻辱的担忧)[4, 8-9]在不良心理压力事件发生前,应提高对职场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经历不良压力事件后,应自觉采取压力管理培训等预防干预措施,积极促进心理健康,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健康问题,而不是在心理健康问题发生后才处理;确保心理健康融入单位的各项管理政策和整体业务运营战略之中。

1.3 使用专业心理健康评估工具进行定期监测

定期进行心理健康监测,可以帮助管理者了解员工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心理健康干预措施的针对性和准确性,是制定相关制度的依据。应至少每年一次采用专业评估工具对员工进行监测和评估心理健康状况、公司提供的支持以及干预措施的效果,并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10]。例如,英国公司可以按照《工作健康和安全法》的规定对每位员工进行压力风险评估。安全法。如果发现风险,应采取积极措施,减少风险的发生及其负面影响。

1.4 确保支持系统到位

支持体系是员工心理健康的重要基础和有力保障,包括单位制度、企业氛围、外部支持等。总体来说,支持性、包容性的工作氛围对培养员工健康心理状态至关重要。 11]。

正确的政策有助于营造支持性的工作环境和文化,有助于确保管理层的参与和支持,确保有效的同侪支持网络[12],并确保整个单位或组织都有足够的心理健康资源。公司可以实现支持性参照现有法律规定,明确义务和法定要求,并与员工共同制定和完善反歧视、反欺凌、同伴支持等政策,以改善工作环境。企业还可以采取措施消除任何可能的障碍[13] ,支持员工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促进心理健康,并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融入企业文化。

营造积极、富有同情心和包容性的工作环境和文化,包括确保管理层的支持和关注;提高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程度;鼓励和促进同伴支持(如建立心理健康倡导者、同伴指导、伙伴关系等)[4 , 12, 14];提高员工意识并采取行动防止工作场所歧视(如支持建立员工网络);促进管理层与员工之间的良好沟通,提高员工敬业度[4];将心理健康意识纳入管理者培训中;制定公平、包容的员工工作政策、流程和方法,鼓励公平、支持性的工作环境和文化,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员工福祉[14]。

提供适当有效的心理干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员工的具体情况,结合员工具体的心理健康状况、经济状况、性格特点、岗位职责等,提供适当有效的心理干预,并结合员工的实际情况,对员工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单位的工作性质、工作环境、现有资源等共同确定心理干预的方式和内容。其中有两点需要特别注意。第一是隐私。考虑到员工的保密需求和干预的有效性,员工应应为患者提供私密的空间和自由接受干预的时间。二是远程心理干预的可及性。由于资源的限制,很多单位会选择远程干预,这是一种成本低、方便的干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三是应保障全体员工都有机会和渠道接受远程心理干预,并提前准备好所需的硬件,确保具体操作简单易学。

2 单位层面的干预

大量证据表明,在制定改善工作场所心理健康的策略时,单位层面的干预是最好的起点和基础[4-6],而且单位层面的干预似乎是一种更具预防性、持续性和根本性的干预措施。员工在职场心理健康干预中,更注重方法而非个体干预[8],体现了管理层对职场心理健康的重视和责任,也是激励员工采取干预措施的关键,是员工与雇主之间良好沟通的体现。单位和管理层的积极参与。由于工作场所的规模和结构各不相同,许多干预措施可能需要根据工作场所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虽然目前没有证据支持其有效性,但员工援助计划和职业健康服务是支持员工心理健康的良好选择[15]。

2.1 识别和减少压力源并确保使用个性化和有效的干预措施

使用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来指导工作场所文化和组织层面的工作场所文化的改善 [16]。根据组织及其员工的需求(例如,按行业或组织规模)量身定制干预措施 [17-18]。调查员工或员工评估个性化干预措施是否对改善职场心理健康有效。免费干预措施可以显著提高员工接受率,为后续个体层面、目标导向的干预措施打下坚实基础。中小企业可以提供向所有员工免费提供员工援助计划和职业健康服务,以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意识。

2.2 重视突发事件的心理健康支持

制定干预计划,应对影响员工心理健康的意外创伤事件,如同事去世、流行病或恐怖袭击。这些计划应包括对员工的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支持[19-20]。突发事件发生后,心理支持的对象不应仅限于直接受到影响或出现心理症状的员工,还应关注间接受到影响、尚未出现心理症状的员工,避免出现“重急救,轻预防”。

2.3 加强对管理者的培训和支持

一系列证据表明,培训管理人员是一种有效的干预措施 [5, 21-23]。为管理人员提供心理健康知识可以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讨论心理健康的意愿。为管理人员提供与员工进行心理健康对话的技能员工可能会促进与员工讨论心理健康问题,使他们更有可能支持和帮助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员工[22,24],并减少员工的耻辱感[9]。有证据还表明,管理人员对心理健康的了解越多,他们就越有可能员工使用所提供的支持服务 [22]。重要的是,所有管理人员都应接受培训和支持,这在所有行业和规模中都是良好做法,并且管理人员应感到他们能够熟练地履行生产管理职责,这也可以有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5]。

管理人员的支持系统应包括生产管理、沟通技巧培训和定期进修培训[5]。为管理人员提供相关知识、工具、技能和资源,以:提高对工作场所心理健康的认识;促进心理健康,预防心理健康问题;增加管理者对单位决策的理解和参与度;提高管理者与员工沟通的频率和效率。以上所有也适用于远程支持管理者。

与员工相比,管理者因其角色而面临额外的压力[23]。应鼓励管理者关注和解决自己的心理健康需求,就像他们解决员工的心理健康需求一样。例如,雇主应为管理人员提供心理健康咨询和支持[5, 23]。

2.4 加强与员工和员工代表的对话

咨询员工他们想要的干预类型和形式可以帮助雇主了解员工认为良好的心理健康干预是什么样的,并帮助雇主调整现有方法以满足员工和组织的需求,从而改善对员工的支持。人们有不同的干预方式的偏好。例如,一些员工更喜欢团体咨询,而另一些员工则更喜欢一对一或在线干预。如果提供远程在线干预,则需要确保员工在线访问干预资源时没有障碍[27]。

某些干预措施对不同群体的作用可能有所不同。影响因素可能包括社会经济因素、身体健康状况、城乡差异等。雇主可以通过定期调查和与员工的咨询来监测干预措施的可及性和有效性。

3 个人层面的干预

员工良好的心理健康对员工自身和雇主都有积极的影响[7]。例如,良好的心理健康与更高的工作满意度、良好的工作绩效和更高的生产率相关;而心理健康状况不佳则与旷工和出勤率低。因此,在工作场所实施干预措施对于预防员工心理健康问题、促进和改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目前,尚无证据表明个人层面的干预措施具有长期有效性。

3.1 确保单位级干预措施正确实施

单位层面的干预是预防心理健康问题、促进和改善职场心理健康的重要基础,个人层面的干预只是单位层面干预的补充,而非替代[28]。例如,通过培养情绪管理和工作技能,个人层面的普遍干预可能有助于员工管理压力,预防倦怠,提高心理韧性[6]。

3.2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鼓励讨论心理健康问题

管理者与员工之间保持良好的关系,以及员工能够与管理者讨论任何心理健康问题,对于保持工作场所的良好心理健康非常重要 [22, 24]。这将有助于员工讨论他们在工作之外可能遇到的问题工作,并有助于确保心理支持等干预措施的实施。因此,需要建立适当的机制,让员工有机会和权利与合适的人(如经理、心理健康倡导者或工会代表)[29]。同时,应鼓励管理者创造机会与员工(以及员工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比如在日常工作中与员工进行社交,无论是面对面还是在线的。

3.3 提供有效的干预措施

大量证据表明,正念[30-33]、冥想[34-35]和瑜伽[36-37]通常对减轻工作压力和改善心理健康症状最有效,对员工的心理健康。这些措施无论是团体干预还是在线干预都是有效的[30-31, 34, 37]。员工有权选择是否接受干预和干预措施也很重要。应让员工意识到员工可以选择不参与干预,或者在准备好时接受干预,也可以选择随时停止干预,然后在适当的时候重新开始干预。这避免了员工被迫接受或继续干预。迫于外界压力而进行干预。

职场压力管理的解决方案_职场压力管理问题_职场中的压力管理

4 高风险员工的干预

4.1 为有心理健康问题或高风险的员工提供额外支持

首先,确保高风险员工个人信息和干预措施实施的保密性。如果管理者认为某位员工存在伤害自己或他人的风险,他会陷入是否要保密的两难境地。为了为减少个人决策的压力,单位应制定明确的保密政策,例如确保管理人员与员工之间的对话是保密的。如果员工愿意,相关专业人员应定期就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保密讨论支持需求,为他们提供进一步的支持,并与他们讨论他们更愿意接受哪种类型的支持。制定健康行动计划是促进管理者和员工就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对话的有效方法,例如哪些合理的需求员工拥有什么以及单位需要做出什么改变[38]。

在工作场所层面为这些员工提供额外支持,包括灵活的工作时间、调整工作岗位和工作场所,以及保持支持性的生产管理关系,以减少任何心理健康风险;建议他们寻求医生的进一步评估和支持,并发展健康行动计划[38]。为需要进一步支持的员工提供认知行为疗法课程、正念训练和压力管理培训。员工有权选择是否接受干预以及接受何种类型的干预。认知行为疗法、正念、压力管理等都是改善心理健康的有效方法[32-33]。然而,与其他两种干预方法相比,认知行为疗法的证据更为有限。如果认知行为疗法的提供者是由雇主必须检查其是否具备必要的资格,并得到相关专业组织的认可和监管。只有在确认后才能提供干预[7]。许多微型和小型企业可能没有足够的资源来提供正念、瑜伽或冥想干预,但可以寻求低成本甚至免费的资源,例如在线资源。这些资源需要雇主有意识地寻找并为员工提供相应的指导[39]。

4.2 高危职业的干预方法

一些特定职业,如医务人员、警察、消防员等,面临更多的心理健康风险,需要适当的干预来帮助他们减轻工作压力和倦怠[12, 18, 40-41]。在经历创伤性事件后,高风险职业应得到额外支持[20]。特殊情况,如新冠肺炎疫情,可能会导致更广泛的职业压力事件[42]。例如,有些人可能会发现在家工作或保持社交距离很有压力。

在疫情常态化的背景下,一线医护人员由于负荷过重、防控物资匮乏、医患关系紧张、工作强度大等原因,会出现恐惧、强迫、焦虑、抑郁等一系列心理问题。风险承担能力、缺乏疫情防控知识、精神压力大、缺乏情感支持等[43-44],除出现身体乏力外,甚至出现头晕、食欲不振、睡眠质量差等症状[43, 45-医院及全社会需从加强物资保障、保障医护人员充足休息时间、加强疫情防控知识培训、确保疫情防控信息发布准确性和科学性等多方面为医护人员提供额外支持。加强医务人员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与辅导,必要时提供专业心理咨询与帮助[50],提高医务人员心理健康水平[51]。

制定政策和程序来支持高风险职业的员工。定期审查单位层面的政策和程序,了解如何在职业创伤事件发生后支持高风险职业的员工。定期使用缺勤原因和员工离职率等数据来进行评估和监测,确保准确了解员工的心理状况并以正确的方式提供支持[20]。

开展以任务为中心的技能培训。有强有力的证据表明,当警察和护理人员通过以任务为中心的技能培训(包括想象和模拟)获得压力管理技能时,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会减少,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会得到改善[52] 基于此证据,单位应在高危职业员工入职前提供以任务为重点的技能培训,以确保他们具备应对可预见或实际压力事件所需的技能[52]。所有高危职业员工在入职前都应接受以任务为重点的技能培训,以确保他们具备应对可预见或实际压力事件所需的技能[52]。 - 风险职业还应该有关于如何管理可预见的和实际的压力事件的政策和程序。

5 地方和区域政府战略和计划

在改善职场心理健康方面,地方和区域政府应主动承担责任,将心理健康作为福利保障的一部分纳入整体健康战略。政府可以与当地商业伙伴和商会合作,商务部将根据各单位具体情况和需要,提供相应帮助。

地方政府可以考虑使用财政激励措施来鼓励雇主将心理健康作为工作质量的指标。在财政困难时期,政府可能会发现使用非财政激励措施和提供不需要额外资金的其他形式的奖励更容易,例如专业的咨询和指导。

5.1 加强地方和区域政府的领导作用

促进职场心理健康不能单靠企业,地方政府也必须牵头制定相关制度,将职场心理健康上升到战略高度,纳入地方和区域公共卫生预算。

地方和区域政府应与当地雇主、雇员代表、商会、企业合作伙伴、志愿组织、慈善机构和社会企业合作,制定包括工作场所心理健康在内的心理健康促进战略。提高公众和雇主对工作场所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健康,例如通过社交媒体上的点对点活动。确定并减少雇主参与工作场所心理健康干预的障碍,包括确保雇主了解可以帮助他们改善员工心理健康的资源和服务,尤其是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并为企业提供支持,帮助雇主改善员工心理健康状况,预防心理健康问题。试点企业激励计划以提高雇主参与心理健康干预计划的积极性,也可能具有重要意义。探索和评估。

5.2 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

对于资源有限的中小微企业来说,推动职场心理健康并非易事,这些企业可以选择不需要太多时间或专业性的心理健康干预方式来改善员工的心理健康。政府有责任帮助雇主寻找外部低成本甚至免费的资源,这些外部资源将为雇主和雇员提供或优化心理健康所需的信息和资源[53]。同时,企业也需要寻求向地方政府、商业联盟、商会等机构寻求建议和支持,学习如何预防员工心理健康问题(如心理健康和沟通技巧培训),以及如何在员工心理健康状况不佳时提供支持[ 53]受疫情影响,很多企业领导者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和倦怠的风险更大,因此需要确保自己的心理健康也得到足够的帮助和重视。

6 结论

英国NICE发布的《职场心理健康》指南强调了职场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对企业、管理层、个人、政府提出了总体策略和建议,并提倡对高危职业群体和特殊人群进行额外干预。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或心理健康风险较高的员工,政府和企业全体人员都应认识到职场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主动开展预防干预措施,促进职场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省略。

关于作者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版权所有:安徽叁肆科技有限公司 皖ICP备17011935号-3

地址:安徽省当涂县经济开发区 EMAIL:859242200@qq.com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