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小故事心得体会
当我们有了新的体会后,要立刻把它记录下来,这对培养我们思考的习惯是有好处的。是不是不知道该怎么开始写,也没有思路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励志小故事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励志小故事心得体会1
35岁前要做的四件事
你若还未到 35 岁,那么这篇文章或许能拯救你的人生。
为了尽量避免自身在 35 岁时遭遇中年危机的尴尬处境,我们当下需要做好四件事。
1、别混日子,学一技之长傍身
我一直都信奉这句话: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年轻混日子,下场通常很惨。三十多岁薪资与毕业生相差无几,这表明这些年你没付出太多努力。由此可想象,你的能力、经验、人脉、资源等日后能成为资本的东西都很匮乏。
年轻的时候一定要努力提升自身能力,要经营有价值的人脉,有必要拥有至少一个特长,这样日后即便出现变故,也还有方向和出路。
2、读书,少看鸡汤,多看实用的书
很多文章都把读书的重要性讲得很透彻了,所以在此就不再多作阐述了。无论处于什么阶段,人都应该一直保持阅读的习惯。那么,应该看哪些书呢?
励志的书需要看,不过要看得少一些。看这些书,并非是要去模仿他人的成功路径,而是要让自己心怀希望,拥有继续努力的动力。
要多看实用的书,比如与专业技能相关的书;要多看实用的书,比如包含为人处事道理的书;要多看实用的书,比如涉及兴趣方面的书。这些书或能提升自我,或可成为社交谈资。
3、锻炼,不为体型,只为健康
成年人的身体通常是在逐渐走下坡路的。锻炼的目的是让身体在即将报废的道路上行走的速度变得慢一些。
年轻的时候,可以拼命工作。同时,也不要忘记努力锻炼身体。这不是为了保持好有型的身材,而是为了健康,为了拥有足够的体力去过好人生的下半场。
此外,更实际的理由,就是省钱,为了以后少去医院。
4、挣钱,积累资金,理财投资
我从不因谈钱而感到羞愧,我认可身上存在的物质气息。我认为在年轻的时候,稍微注重实际一些,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
如果一家公司,你无法学到东西,也无法挣到很多钱,同时得不到大量的资源和人脉,那么你就不要太过留恋,要果断地选择离开。
35 岁之前,最好能尽量多地积累资金,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变故。要懂得理财,不能让钱处于闲置状态。
不要偷懒,在条件允许时,多去接触那些新鲜的事物,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斜杠青年。这样既能赚到钱,又能去摸索新的出路。今天所走的每一步路,都蕴含着深刻的意义。
35 岁,并非人生的起始点,也并非人生的终结点。尽管前方总会有出路,但我期望在年轻的时候能够多做些准备,以免到了那时手忙脚乱、伤心落泪。
努力终有意义,希望人到中年,我们的人生还控制下自己手里
励志小故事心得体会2
前两天与一位读者聊天,我称呼他为李哥,因为他的年龄确实比我大,今年 36 岁。目前他正在寻找工作,他之前的上一份工作月薪是 3500 元,既没有奖金,也没有年终奖,并且已经干了三年。
他对我诉苦:我这年龄出来找工作真是太难了。
李哥在四月份进行了面试,一共面试了 8 家公司,然而都没有成功。实际上,他向几十家公司投递了简历,最终能够给他面试机会的只有 8 家。

36岁的人找工作,就这么不受待见吗?
职场上存在一种现象,即 35 岁现象。许多用人单位会在招聘信息中明确规定年龄需在 35 岁以下。
从公司的角度而言,我可以理解这样的一种偏见。在某些时候,偏见的存在,就意味着它有一定的合理性。
35岁现象:被嫌弃的.中年人
为什么35岁的职场人被人嫌弃呢?
首先是体力。
三十多岁的中年人,大多在职场上经历多年。他们的身体不像年轻人那般能承受高强度工作。每天工作十个小时时,就会在心里提醒自己要注意保养。而那些愣头青却能连续工作十七八个小时,并且还乐在其中。
其次是精力。
这个年龄段的人大多已有家庭。这意味着有了许多牵绊。你下班时会想着准点回家给孩子做饭。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
刚毕业的年轻人,年龄还不到 30 岁,他们能够将生活全部投入到工作中,为了梦想而全力以赴。
再者是潜力。
很多公司更倾向于给新人增加 1000 的薪资,却不愿给老员工增加 500 的薪资。这是因为年轻人具有较大的可挖掘潜力,性价比相对较高。而中年人身上的价值已经不是很大了,他们更多地是凭借自身的经验来开展工作。
中年职场人最大的优势:经验、人脉、资源。
很多工作了十年的人很尴尬,他们其实只有一两年的工作经验,只是把这一两年的经验用了十年罢了。他们的成长空间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并且人脉和资源也少得可怜。
如果你不能自己带客户、资源过去,不能给新公司带来可看到的实际收益,那么就很难找到满意的下家。
最后有一点,即掌控力。在职场待久了,人们或多或少会沾染一些职场老油条的习性,不像年轻人那么容易被掌握。
企业向年轻人描绘美好的前景,年轻人会听得心潮澎湃,非常努力地工作。然而,职场中的资深人士一听,就会在心里嘀咕,又在骗我呢,我已经在多少家公司待过了,都是这样的情况。
他们有可能把这些职场经验分享给团队中的年轻人,如此一来,公司的凝聚力会降低,战斗力也会下降。
中年人跳槽、换工作其实挺尴尬的,就是因为有很多的限制在里面
励志小故事心得体会3
美国东北大学以及波士顿复杂网络研究中心的巴拉巴西教授开展了一项研究,这项研究探讨的是名校对于人的收入到底有着多大的影响。
答案是:没影响。
大量统计表明,若一个孩子学习成绩足够高,达到了哈佛的要求,只因课外活动成绩不佳而未被哈佛录取,平均来看,其毕业 10 年后的收入水平与入学成绩相同的哈佛毕业生是一样的。
如果学历以及名校对于以后的人生没有很大的影响,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了不同的人生走向呢?
曾有一位学员,他是博士毕业。在 5 年的时间里,他在 4 家公司工作过。然而,他在每家公司的经历都较为相似。刚开始的时候,他很受重用,但没过多久,他就总是失去器重。最后,他不得不选择离开。他对此感到愤愤不平,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处处都受到了压制。
有意思的是,他所服务的最后一家公司,正好是我的客户。在和公司董事长进行交流的时候,我询问了这位博士的情况。当听到他的名字时,这位董事长不停地摇头。
当初看好他并给他不错位置,是因为认为他有良好专业知识背景能有所作为。但很快发现他解决问题能力差。像面对有挑战性的事,有明显畏难情绪;在做事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他不是从自身找原因积极想办法解决,而是抱怨环境、指责别人。最后没办法,只能请他离开。”
这位董事长表示:很是可惜。他虽拥有博士的知识,但却不具备博士的能力。他未曾明白一个最为简单的道理,那就是企业聘请他前来,并非是让他来进行抱怨的,任何一家企业都不需要“职场怨妇”这样的人,而是需要能够切实解决各类问题的高手。
这位博士与之相反,一位毕业于高职的小业务员,起初什么都不懂,却一路被提拔,后来变身成为了公司管理者。
她是一名高职毕业生,之前连空调是什么东西都不知道,也从未做过业务。刚到公司时,就遭遇了一个大问题,即上任业务员留下了一笔四十多万元的债务。

当时同事们都劝说她别去管。他们认为这笔债务跟她没有关系。然而她却觉得,既然已经接替了上任的位子,那么这笔欠款,她不管怎样都一定要追回。
欠款的经销商听闻她是来要账的,即刻态度强硬,既不吃软也不吃硬。不管她怎样费尽口舌讲道理,怎样确凿地摆事实,对方始终不予理会,就是不买账。
她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每天都堵在对方公司的门口。那位老总走到哪里,她就跟到哪里,这样持续了整整四十多天。最终,对方同意让她去拿货抵账。然而,到了约定的时间,对方却不见了踪影。于是,她找到对方手下的员工,用情感去打动他们,用道理去晓谕他们,让他们在第二天老总一到公司,就偷偷地告诉她。
她这次终于拿到了货物。她雇了一辆车,然后直接开到经销商的仓库。她自己一个人把所有没有销售完的空调都搬上了车。
一个普通的业务员,将这个谁都不敢啃且谁都啃不动的“硬骨头”给啃下来了,这在公司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事情,同时也使得公司领导层开始对这个普通的业务员予以关注。
这家空调公司是格力,那个普通的业务员是董明珠。之后,她开始担当格力的管理者。再往后,她成为了格力集团的董事长,成为了中国极具影响力的企业家之一。
励志小故事心得体会4
不稳定的工作,不等于就不是好工作
所有父母眼中的得体工作,都有一个特别核心的评判标准:稳定。
医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铁饭碗”,旱涝保收,不用为失业而犯愁。
我们这一代的父母,一部分是“稳定工作”的直接受益者,另一部分则是见证者。
我的父母就是见证者。
我老家所处的地方是镇上。我母亲在镇上经营着一个裁缝店。我家的对面是镇上的小学。我家的隔壁是医院。正因如此,我的邻居当中有不少是教师和医生。
在我的印象里,我妈有时会坐在缝纫机前制作衣服,有时又会站在长长的案板前进行裁剪和熨烫,她一直都很忙碌,一刻都没有闲下来。
我家关门比较晚,我妈又很和善。因此,有不少人喜欢在我们家后面的一个房间里打牌、打麻将。来玩的人当中,很多都是教师邻居们。
父母期望我以后成为一名教师,因为教师工作稳定且轻松,假期还特别多。更重要的是,教师这个职业很体面,受人敬重,就算我去菜市场买块豆腐,别人也会多给一点。
我的一些儿时玩伴,如今很多人是教师、医生。有些人还在一边工作,一边考公务员,这是因为深受父母的影响。
时代在不断变化,出现了许多新兴的职业。然而,像教师、医生、公务员这样很稳定的工作,依然有很多人将其视为“最佳工作”。
这一点,我也是认同的。
我在前几天的一篇文章中说过,稳定的工作并非洪水猛兽,应该拥有它而不要轻易放弃。
但是,我想说的是:不稳定的工作,不等于就不是好工作。
没有一份工作是不委屈的,这世界上也没有绝对的好工作。
我身边有很多做教师的朋友想辞职,还有很多做医生的朋友也想辞职。他们羡慕我这种从事自由职业的。同时,也有人想从国企里跳出来,原因是在国企干得并不开心。而我呢,也在羡慕着他们。
所谓的好工作,其实都是相对的。
所以,我对好工作的定义是:能满足你需求的工作,就是好工作。
你有买房买车的需求,也希望挣很多钱。那么,高薪的工作以及能让你快速成长的工作,就是好工作,值得你去做。
你想要去寻觅人生的意义,那么一份工作如果能给你带来成就感,并且能让你的内心变得丰盈,那它就是好工作,即便这份工作会让你感到很累,甚至可能不被他人所理解。
当面临职业选择的困难,感到迷茫之时,不妨问问自己这样两个问题:其一,我内心所渴望的是什么;其二,我期望成为何种模样的人。
很多父母对这个世界缺乏了解,他们觉得做物流仅仅是送快递,学计算机就只是修电脑,因此你得自己去做决定。
不要被传统的思维所束缚,不要对工作不稳定感到害怕。只要你确实有才华,并且肯努力,那么前方的道路就不会太糟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