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会简短励志小故事及感悟
如果没有足够多的智慧细胞,没有能够在职场中施展的经验,那么要在职场中站稳脚跟是很困难的。以下是“晨会简短励志小故事及感悟”,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故事1:付出大于得到
A对 B 说他要离开这个公司,还表示恨这个公司。B 建议道他举双手赞成 A 报复,说破公司一定要给它点颜色看看。不过 B 认为 A 现在离开不是最好的时机。A 问为什么,B 说如果 A 现在走,公司的损失并不大。你要利用在公司的这个机会,使劲为自己招揽一些客户,让自己成为公司能够独当一面的人,接着带着这些客户突然离开公司,这样公司就会遭受重大损失,变得非常被动。”A 认为 B 说的很有道理。接着 A 努力工作,结果如他所愿,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后,他拥有了很多忠实的客户。再次见面时 B 问 A:“现在是时候了,想要跳槽就赶紧行动吧!”A 淡然地笑着说,老总跟他进行了长时间的交谈,准备提拔他担任总经理助理,他目前暂时没有离开的想法了。
感悟:
一个人的工作,只有付出的比得到的多。这样能让老板切实看到你的能力比位置更重要。只有在这种情况下,老板才会给你更多的机会,让你去替他创造更多的利润。
故事2:如何分配
有七个人曾共同居住,每天会分一大桶粥。极为关键的是,粥每天都不够分。起初,他们通过抓阄的方式来决定由谁分粥,并且每天轮换一人。这样一来,每周之中只有一天他们能吃饱,也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之后,他们推选了一位道德高尚的人来负责分粥。然而,强权往往会导致腐败,大家便想方设法去讨好他、贿赂他,使得整个小团体变得乌烟瘴气。大家首先组成了三人的分粥委员会以及四人的评选委员会。然而,他们之间常常互相攻击,在扯皮之中,等粥吃到嘴里时,早已凉透了。最终,他们想出了一个办法:轮流进行分粥,但是分粥的人必须要等到其他人都挑选完之后,才能拿剩下的最后一碗。这样一来,为了避免自己吃到最少的粥,每个人都尽力将粥分得平均。即便分得不平均,也只能无奈接受。于是,大家都过得快快乐乐、和和气气,日子也越过越好了。
同样是七个人,不同的分配制度,就会有不同的风气。
感悟:
一个单位若存在不良的工作习气,那必定是机制方面出了问题,也就是没有做到完全的公平、公正、公开,也没有严格地进行奖勤罚懒。怎样去制订这样一个制度,是每位领导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故事3:你的心态
三个工人在建筑工地上砌墙。有人问他们在做什么。
第一个工人悻悻地说:“没看到吗?我在砌墙。”
第二个人认真地回答:“我在建大楼”。
第三个人快乐地回应:“我在建一座美丽的城市。”
十年之后,第一个工人依旧在砌墙。第二个工人成为了建筑工地的管理者。第三个工人成为了这个城市的领导者。
思想的距离有多远,我们行走的距离就能有多远。在同一起跑线上,态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用美好的心情去感受生活!你手头所做的小工作实际上正是大事业的开端,能否察觉到这一点决定着你能否做成一项大事业。
感悟:
如果都如第一个人那般,愁苦地对待自己的工作,我认为即便再好的工作也难以取得成效;然而同样是平凡的工作,看似都是简单重复且枯燥乏味,却有人能够以快乐的心态去面对,在平凡之中感知到不平凡,在简单之中构筑起自己的梦想,我觉得那样的话又有何种困难是不可以被克服的呢?
故事4:热爱自己的工作

部落里有一位老人。他坐在一棵大树下悠闲地乘凉。他一边乘凉,一边编织草帽。编完的草帽放在他身前一字排开。这些草帽供游客们挑选购买。他编织的草帽造型别致。他编织的草帽颜色搭配巧妙。这些草帽可以称得上巧夺天工。游客们纷纷驻足购买。
这时候有一位很精明的商人看到了老人编织的草帽。他马上在脑袋里开始盘算起来。他心想:如此精美的草帽要是运到美国去,我确信一定能卖个好价钱,起码能够获得十倍的利润呢。
想到这里,他激动地对老人说:“朋友,这种草帽一顶多少钱呀?”老人冲他微笑了一下,接着继续编织草帽。他的神态很闲适,让人感觉他不是在工作,而是在享受一种美妙的心情。
天哪,要是我买 10 万顶草帽带回国内去销售。我肯定会发大财。商人欣喜若狂,情不自禁地为自己的经商天才而得意。
商人对老人说:“若我在你这儿订做 1 万顶草帽,你每顶草帽给我优惠的金额是多少呢?”
他原本以为老人必定会欣喜若狂。然而,没想到老人却皱着眉头开口说道:“倘若如此的话,那价格就得是 20 元一顶了。”
每顶要 20 元,这是他从商开始从未听闻过的事。“为何?”商人朝着老人大声呼喊。老人说出了他的道理:在这棵大树下无负担地编织草帽,对他而言是种享受。然而,如果要他编 1 万顶一模一样的草帽,他就必须夜以继日地工作,不但会疲惫劳累,还会成为精神负担。难道他不应该多付些钱吗?
感悟:
老人说,工作若不能成为享受而只是单调的循环,确实会让人觉得乏味。不过,我们仍需为了特定利益而奔波劳累。然而,“你为了什么而工作”是需要你我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只有真正喜爱工作的人,才是工作中真正幸福的人。
故事5:学会与别人合作
有一位博士被分配到一家研究所,他成为了那里学历最高的人。在某一天,他去到单位后面的小池塘钓鱼,此时正所长和副所长在他的左右两边,也在钓鱼。他只是稍微点了点头,心里想着:这两个只是本科生罢了,有什么值得去聊的呢?
不一会儿,正所长停下钓竿,活动了下腰身,接着便从水面上快速地走到对面去上厕所,速度快得像飞一样。博士看到这一幕,眼睛瞪得老大,几乎都要掉出来了,心里想:“水上飘?这怎么可能,这明明是一个池塘啊。”正所长上完厕所回来时,同样也是以很快的速度从水上飘了回来。博士生感到很疑惑,却又不好去问,毕竟自己是博士啊。
过了一阵,副所长也站起身来,然后走了几步,接着就蹭蹭蹭地快速走过水面去上厕所。这使得博士差点儿昏过去,心想:不会吧,竟然来到了一个江湖高手集中的地方?
博士生也有内急的时候。这个池塘的两边有围墙,若要到对面的厕所,非得绕十分钟的路不可,并且回到单位又太远。那该怎么办呢?博士生不想去问两位所长,憋了很久之后,站起身来往水里走去:我就不相信本科生能过的水面,我博士生就不能过。
只听到“咚”的一声响,博士生一下子栽进了水里。随后,两位所长赶忙把他拉了出来,接着询问他为何要下水,而他则反问道:“你们为什么能够走过去呢?”
两所长相视一笑,接着说:“池塘里有两排木桩子,这两天下雨导致水位上涨,木桩子正好在水面之下。我们清楚木桩的位置,所以能够踩着桩子过去。你怎么没先问一声呢?”
感悟:
学历是过去的一种体现,而只有具备学习力才能够代表未来。对经验予以尊重的人,才能够减少在前行道路上所走的弯路。一个优秀的团队,也应当是具有学习特质的团队。
故事6:贵在坚持
米琳在大专结业之后,前往南方的某座城市求职。经过一番努力,她与另外两个女孩被一家公司初步录用了。她们的试用期为一个月,如果在试用期内表现合格,就将被正式聘用。
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米琳以及那两个女孩都十分努力。到了二十九天的时候,公司依据她们三人的营业能力,一项一项地给她们进行打分。结果显示,米琳虽然表现得很出色,但依然比另外两位女孩低一到两分。公司的王经理让部下通知米琳:“明天是你上班的最后一天,后天就可以办理结账然后离开。”

最后一天上班的时候,两位留用的女孩以及其他的人都关切地劝米琳:“公司明天会给你发放一个月的试用工资,所以今天你不必来上班啦。”米琳笑着说:“昨天还有一些工作没做完,我把那点活干完之后再走也不晚。”到了下午三点,米琳把最后的工作完成了。有人劝她提早放工,她笑笑,然后不慌不忙地把自己工作过的桌椅擦拭得干干净净,没有一点灰尘。接着她和“同事”一同放工,她觉得自己很充实,站好了最后一班岗。其他员工看到她这样做,都深受感动。
第二天,米琳前往公司财务处办理结账事宜。结完账后,她正准备离开,迎面遇到了王经理。王经理对她说:“你先别离开。从今天开始,你要到质量检验科去上班。”米琳听到后,愣住了,她不太相信会有这样的好事。王经理面带微笑地说:“昨天下午我偷偷观察了你很长时间,在面对工作时,你有着坚持的理念。”我们公司的质量检验科正好缺一位质检员,我觉得你去那里能够干得很出色。
感悟:
坚持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美德。
故事7:小创新大成就
美国有一家生产牙膏的公司,其产品质量优良,包装也很精美,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所以每年的营业额都在不断上升。从记录来看,在前十年里,每年的营业增长率能达到 10%到 20%,这让董事部非常高兴。然而,当业绩进入到第十一年、第十二年以及之后的时间时,就停滞不前了,每个月都保持着相同的数字。
董事部对这三年的业绩表现感到不满,于是召开了全国经理级的高层会议,目的是商讨对策。在会议期间,有一位年轻经理站起身来,对董事部说道:“我手里有一张纸,这张纸里有一个建议。如果您要使用我的建议,就必须另外付给我 5 万元!”总裁听后非常生气,说道:“我每个月都给你支付薪水,还有分红和奖励。现在叫你来参加会议进行讨论,你竟然还要另外要求 5 万元。这是否有些过分?”总裁先生,请不要产生误解。要是我的建议无法实施,您可以把它舍弃掉,并且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年轻的经理解释道。接着,总裁接过那张纸,看完之后,立刻签署了一张 5 万元的支票给那位年轻经理。
那张纸上只写了一句话:将现有的牙膏开口扩大1mm。
总裁立即下令更换新的包装。每天早上,每个消费者会多用 1mm 的牙膏。那么,每天牙膏的消费量将会增加多少倍呢?这个决定让该公司第十四年的营业额提升了 32%。
感悟:
一个小小的改变,通常会带来意料之外的效果。当我们遭遇新知识、新事物或者新创意的时候,千万不要让脑袋封闭起来,把它搁置在一边。而应该让脑袋打开哪怕 1mm 的缝隙,去接纳新知识、新事物。或许一个新的创见,就能够让我们从中获取许多启示,进而提升业绩,改良生活。
故事8:适当的奖励
在台岛旅游期间,听过这样一段感人的故事:台南有一位著名的作家,他童年时家境十分贫寒,父母依靠卖豆腐来维持生计。每天清晨,天还没有破晓的时候,他就和弟弟一起起床开始工作,然后两人沿街叫卖豆腐。他曾对弟弟说:“我们把卖豆腐赚来的钱拿回家,用来帮助家人生活。我们给自己的奖励就是一起共享一块豆腐,你拿一半,我拿一半。”
感悟:
那块共享的豆腐,是他们通过劳动换来的。这是生命中给予的愉悦奖赏。生命必然要付出代价,需要劳苦,需要历练,这样才能享受成果。适当的奖励,让一切的劳动和付出得到了肯定。然而,奖励并非一定要由别人给予,自我奖赏其实也能让人满意,能激励自己“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故事9:揠苗助长
有个农夫种了稻苗后,希望能早早收成。每天他到稻田时,发现那些稻苗长得非常慢。他等得很不耐烦,心里想:怎样才能让稻苗长得高且快呢?想了很久,他终于想到一个“最佳方法”,就是把稻苗拔高几分。
他辛劳一番后,满意地扛着锄头回家休息。心里想着:明天稻苗肯定会长得更高。隔天早晨,他一早起身,就迫不及待地跑去稻田看自己的“成果”。然而,当他跑到稻田时,却看到所有的稻苗都已经枯萎了。
感悟:
从事推销事业,哪有一下子就成功的事情呢?每一株植物,都需要阳光、空气、水分以及土壤才能够渐渐成长。农夫也必须每天辛勤地进行浇灌、耕耘等工作,才能够获得成果。许多人为了快速得到公司所提供的丰厚奖金或分红,就鼓励组织内的人员囤货,让他们“更上一层楼”。殊不知这种不劳而获的人,往往是想要快速达到目的却无法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