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得到普及并且不断发展,在中国 1.93 亿网购用户的推动作用之下,电商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电商职场励志小故事 600 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个90后电商小运营的成长故事】
小D是个帅气的小伙子,和他认识有些偶然。
前些天小 D 在我的私人微信中向我寻求帮助,询问关于向女神表白的相关事宜。以下是我们之间的对话。
我将这段对话发到了朋友圈,有很多人点赞,并且他们都希望看到结果,我自己也很想知道他表白的结果。过了两天,小 D 给我发送了消息。
七哥,你有空么?我这两天在杭州城里,有没有空见个面?
好,明天下午两点,通普路35mm咖啡。
杭州的太阳散发着温暖。下午的咖啡店,人并不多。我抵达咖啡店的时候,小 D 正在吃东西。他有着长长的头发,还戴着黑镜框眼镜。他一眼就认出了我,有些腼腆地打了声招呼。我坐下后微笑着看着他,进行了简单的寒暄,接着我们便开始聊天。聊起了成长,聊起了电商,聊起了人生,也聊起了爱情。
快速成长
“你多大啊?”
我出生于 92 年。我读的书不多,初中毕业后就没法继续读下去了。我真的不适合读书,就如同现在做电商一样。老板让我写计划,我感觉特别头疼,一晚上也写不了几个字,然而我很擅长讲,就是不会写。我特别钦佩七哥你,你能写出那么多文章。
“什么时候开始做电商的?”
之前在工厂当学徒。后来有个朋友在做电商,于是我就过来学做电商,那是 2010 年 7 月。我当时一心想找份工作,做客服,一个月能有 1800 元。我当时的想法很单纯,只要有份工作就行,而且还管午饭,我就很满足了。到了月底,如果业绩好,老板还会额外多发 200 块工资,我特别开心。那时没想太多,认为三五年后自己会成为更专业的客服,只希望能涨几百块工资。我们农村的工厂通常都是这样,我当时的心态就是如此。
“我能理解,我也农村出来的。”
做客服大概半年了,之后我跳槽到了一个 TP 公司。2011 年的时候,那个 TP 公司比较火。在这个公司我开始从事运营工作。当时我的工资很低,每个月是 2500 元。但我那时加班比较多,因为公司比较偏,我就住在公司附近,经常以客服的身份加班,加上加班费,一个月能有 4000 元左右。我们的老板很豁达,他认为我很不错,还送我去参加一些培训之类的活动。在那时候,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后来,这家 TP 公司倒闭了,我便加入了另一家女装店开始从事运营工作。
“你换工作蛮勤的啊。”
我认为最开始若想薪资提升得快,就需要多换工作。我近期平均每个工作大概做一年左右。在 2012 年,我的工资是每月 8000 块。老板曾说年底销售额做到 1000 万,就给我利润分红。当时的我并不懂,到了年底我确实做到了 1000 多万,但老板却说没赚到钱,所以我一分提成都没拿到,对此我也接受了,之后再有任何人给我类似的许诺,我都不会再相信了。2013 年,我前往了另一家女装店,那里每月的底薪是 12000 元,并且还有提成。2014 年,我更换了一家,底薪为 15000 元,同时还有 1%的提成。去年,我的收入大约有三十多万。
“你去年才22岁,这么高收入,很不错啊。”
我感到遇到了一个瓶颈,我无法负责大店。对于任何女装店,我有把握至少能做到 1000 万年销售额,但也就只能做到这些了。因为我读书太少,所以管理不了团队。通常情况下,要做到 1000 多万的销售额,我只需要配备三个客服就可以。运营、推广、发货、在聚划算上开展活动等这些事情,我自己都能够解决,并且不会太忙。今年我打算尝试一下。我接了一家女装店,还有一家太阳镜店。这两家店的底薪每个月都是 15000 元,并且还有 1%的提成。
“这些工作都是你找的?”
我只是在更新简历。会有商家找到我,也有猎头给我推荐。七招聘也是你做的呀。有一家店是赵敏帮我推荐的,很精准呢。因为我实实在在地做过几家店,后台的数据样本我都具备,跟老板交谈时,他们能很快了解我的实力。
听到这里,我不禁感叹。大家都说电商难做,然而这个 92 年出生且初中毕业的小伙子,却把电商做得有声有色。不过,对于他频繁换工作这件事,我持有保留意见。接下来,我们来讨论一下如何做好电商。
如何做电商
“最近很多人说淘宝天猫难做,你怎么看?”
我并不这样认为,如今的机会是比较多的。五年之后,淘宝天猫依然有可做之事。即便有一些大品牌进入,天猫给它们 20%的流量,然而还有 80%的流量呢。这些流量谁有能力谁就可以获取。有的人在产品拍照方面做得很糟糕,自己仅仅花费 3000 到 5000 元去制作一些图片,效果十分差劲,而其他人却花费 5 万找专业的人来拍照,不专业的人自然会越做越困难。我做太阳镜生意之前就有自己拍照的喜好,每次拍照大概要花费四五千。上个月我给老板改了,给他拍了一套,这一套花费了 6 万。
“这个你老板能同意?”
都说老板很难搞,这得看谈的方法。我对他说,花 6 万拍一套,能够使用一年。相比于之前他自己来回拍,每天仅仅多花费几十块钱。只要每天多卖出一副眼镜,就能把这多花的钱赚回来。并且,这个拍摄效果非常好,每天能够多卖出几十套太阳镜。以前太阳镜的那个店每天只有几单,一个月的销售额也就几万块,而我负责的第二个月销售额已经达到了好几十万。
“确实有点本事,都是因为图片拍得好么?”
当然不是,还有一种方式是投直通车。有些店铺主因为没有销量就不投直通车,所以会觉得天猫淘宝难做。投直通车不仅仅要看它能带来多少销售额,还能够增加店铺的权重以及搜索的权重。我在投直通车的时候只投爆款,这样做的效果会更好,而且在做活动的时候配合直通车,效果就会更加显著。我上次参与聚划算活动。在活动的前五天,每天都投入四五千的直通车费用,目的是让大家添加收藏。等到聚划算的那一天,当天就卖出了 8000 多副太阳镜。
“效果不错啊,利润如何?”
我们的利润比较低。太阳镜有多个产区,其中东莞的质量还算不错。我们的那款太阳镜,定价是 58 元,成本将近 30 元,包装是 8.2 元,再加上推广费。
我们进行了计算,利润仅有不到两万。此利润未包含人工成本,并且还有 8000 多件包裹需要发出,这情况较为艰难。然而,聚划算结束之后还会有一些成效,每天会有几十甚至上百的销量,总体而言还是比较好的。
“你们平时刷单么?”

该刷的事情还是要做的。别人都在进行刷的行为,你不刷的话是不行的。你去看看那些店铺的转化率就能够明白,很多店铺的转化率能够达到 30%,这肯定是刷出来的,正常情况下的转化率连 3%都不到。我们刷的量不是很多,大概在 10%左右。我们在做直通车方面比较多,不过整体还是要依靠真正的本事的。
“你做不做微商?”
我不做这件事,我对它不感兴趣。我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所在。就如同阿里擅长打造平台,而在交友通讯方面并不擅长,他们做来往最终失败了。腾讯也无法做出阿里所擅长的东西。我将精力集中在天猫淘宝上,为未来的创业做好准备,这也是我感兴趣的发展方向。
小伙子做电商的时间并不长,然而一听便知他善于琢磨且善于积累,他也算是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梦想和爱情
“你感兴趣的是天猫?”
我感兴趣的是女装。我想创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女装品牌。我喜欢从设计开始,接着挑选材料,然后制作成品,之后进行推广销售。等我到了四十岁,可能就干不动了,但我希望这个品牌能够一直存在并且自行成长。现在之所以不创业,是因为我觉得自己还没有具备相应的实力。现在我接触的这些商家,他们的老板都比较信任我。我几乎能够了解整个公司的运作情况。无论是资金方面,还是其他能力要求方面,我现在都还不具备。我估计大概再经过四五年,我就差不多具备了吧。
“对自己规划还是很清楚的,你现在就在做准备么?”
我比较懒,现在上班这件事都是我在挑选公司。我要求公司离家近,待遇要好,还要有挑战,并且公司不太管我。我不擅长看书学习,只要一看书,头就会很大。考驾照的理论考试我考了十几次都没有通过,因为我根本就记不住那些理论题,现在我已经放弃了。所以我只能依靠慢慢实践,另外,我看七哥的文章时头不会大,还学习到了很多东西。
“你说自己懒,为什么今年又开始做两个店了?”
我的女神啊。我知晓自己读书量少。我期望在事业上取得些成果,如此便能拥有实力,不然担心她瞧不上我。我觉得她给予了我极大的动力,在她身旁,许多坏习惯都消失了,并且开始变得勤奋上进。我平日里没什么娱乐活动,就是约她一起去看电影、吃饭之类的,我们还常常一起玩魔兽世界,前些天还一起去旅游了。
“你们俩一起旅游没发生点什么?你上次表白成功没有啊?”
我向她表白了,然而她表示自己早就知晓此事。她还不让我有这样的想法,不然就连朋友都做不成了。唉,这算是被拒绝了吧!上次我们两个人一起去旅游,住的是一套有两间房的公寓,只是在客厅一起看看电视之类的。我哪里有胆量对她做出什么出格的举动呢?
讲个故事吧。从前有个屌丝和女神一起出去旅游,然而只有一间房。所以他们只得睡在一张床上。当晚,女神严肃地告知:“一人一半,晚上你可别越界,不然就是禽兽。”屌丝拍着胸脯向女神保证绝对不会越界。第二天早上,屌丝醒来后,发现女神已经离开了,床上还留着一张纸条,纸条上写着:禽兽不如。
“呵呵,我朋友也跟我说要我禽兽一点,但我对她绝对做不出。”
“你以前谈过几个女朋友?”
不记得了,之前谈过很多次。每次大概也就谈十天左右或者半个月左右,会一起吃饭、看电影之类的。等到大家觉得没什么意思了,就会分手。但是自从有了女神之后,我就没有再谈过恋爱了,我对女神绝对是专一的。
你这是一夜情呢,哦,或许不止一夜情。这根本不是在谈恋爱呀。不过呢,咳咳,年轻可真好……那你以后打算怎么办呢?
我能理解她。倘若她答应与我交往,那她会承受很大的压力。然而,我认为我不会就此放弃……
好好珍惜当下的这种感觉吧。这个经历能够让一个男人变得成熟。嗯,愿你幸福!
【电商风云人物李淑君的励志故事】
现在,叫李淑君女士真名的人很少了。大家都把她称作“千万姐”。
阿里巴巴园区前,喧嚣中出现了短暂的沉寂。远处亮着高亮白灯,天猫的 logo 在楼道里闪烁着,忽明忽暗。墙壁上不断上涨的交易示意轴,仿佛一直在这栋新落成的淘宝城里见证着李淑君的职业荣光。
2010 年 11 月 11 日这一天,李淑君在电商圈声名大噪。在这一天,她为男装品牌 GXG 取得了 1005 万元的销售业绩。那个时刻过后,她获得了“千万姐”的称号。今年 8 月,李淑君离开了 GXG,到天猫服饰担任新职,命运为她开启了成就千万个商家新职业的征程。
在进入阿里巴巴集团的第一个月时,GXG 的大老板前来探望李淑君,并且说道:“千万姐,你来这里显得很渺小呢。”李淑君确实存在着诸多不适应的方面,“之前的公司里有专属的车位,有独立的办公室,能够随时进出老板的办公室,拿着全国范围内的工资,可到了这里,只能骑自行车,穿着平底鞋,门卫都不认识你是谁。”她并非感到难受,而是觉得自己变得更加安静了,“被清零的是虚荣心和优越感。”
她和 10 岁的儿子一同读了一本书,这本书叫《海底 100 天》。这本书讲述了海洋被分为六层,海洋生物大多只能在属于自己的水层中生活,然而有一种生物——螃蟹,能够自由地在深海和浅海之间穿梭。儿子希望她能做一只螃蟹。
以前,我处于生态之中,只需考虑自身是否吃饱,是否达到小康。现在,面对天猫服饰的 4 万个商家,我思考的是他们能否吃饱,这个平台的结构是否合理。李淑君意识到,此次维护电商的生态平衡,成就更多的人,只有像螃蟹那样能够穿梭于深海浅海的角色才更适合这个位置。
这已经不是李淑君第一次归零。
高中毕业后,她未选择继续升学。她和好朋友一同购买了一辆二手的中巴车。这辆中巴车在宁波至余姚的公路上蜿蜒前行。由同学开车,她负责卖票。每天,中巴车就像一个浑身叮当作响的货郎,艰难地向前行进。在她的记忆中,刹车片曾磨出过黑烟。她还曾与一个乘客扭打在一起,原因仅仅是对方少付了 5 毛钱。
1995 年的时候,18 岁的李淑君未曾预料到。在之后的许多年里,当她处于职业转变的重要抉择时刻时,她都会回想起中巴车上的那一幕。她会想:“总不可能比这更糟糕了吧?”而这个反问句总是能让她充满勇气,选择重新开始,一切归零。
2009年,她32岁,零基础进入电子商务行业。
她之前从人力资源领域转至销售领域,花费了一年时间。在这一年里,她从底薪每月 1100 块的销售顾问做起,最终成为了宁波地区奔驰汽车的年度销售冠军,年薪达到 20 万。然而,很快,她原有的自我认同感在与好友的对比中出现了失衡,她心里想:“他比我进步快啊!”
李淑君的这位朋友叫汪澍,他后来成为了手把手教她并将她领进电子商务大门的师父。2007 年,师父汪澍正带领着一个五六人的团队,开始进入电子商务领域,即在淘宝上卖衣服。一年之后,李淑君成为了线下的销售冠军,而汪澍在线上已经能够轻松地将年销售额做到近 2000 万人民币。

李淑君迅速去搜集资料,然后一个字一个字地将其写在笔记本上。她写的内容有:UV 是什么,PV 是什么。她坚定地认为,在未来的零售业态中,电子商务必定会成为主流,并且会高速成长。李淑君认准了这个风口,内心想着要进入其中。
师父对李淑君说,李淑君对电子商务一无所知。师父说给李淑君 2500 块一个月,让她跟着自己做助理。32 岁的李淑君,之前有年薪 20 万的职位,现在下来进入全新领域,这个抉择很不容易。李淑君家里还有债务,但她幸运地得到了丈夫全力的支持,并且这种支持一直默默伴随着她一路前进的脚步。
那个时候已经够糟糕了,不可能比那个时候更糟糕吧。中巴车里的反问句让李淑君勇气满满,而这 2500 块月薪的日子为她打下了坚实的电子商务基础。她得跟比自己小 10 岁到 12 岁的人竞争,每天工作 16 小时以上。
师父开会时,她就会跟着去听,并且拿着本子进行记录。她通过跟随马云的演讲来学习,一家一家地搜索当时的大卖家店铺,然后进行对比学习。她甚至把《卖家刊》(面向淘宝卖家的电子商务经营管理杂志)里关于如何提高流量以及如何提高转化率的方法,逐条抄写在笔记本的第一页。每一天,她都会把文中提到的每一个方法做一次,进行验证,并且不断地进行总结归纳。
卖奔驰汽车时,客户提车。其他同事可能认为,终于到交车的时候了,能拿奖金了。而我觉得,生意才刚刚开始。李淑君说她最喜欢擦车,她会把发动机擦得一尘不染,也会把轮毂擦得干干净净。她认为,客户的任何一个满意,都有可能给她带来下一次的转介绍。
道理较为简单,然而贵在能够坚持下去。李淑君将这样的理念始终贯彻到 GXG 的天猫(淘宝商城后更名为天猫)店铺当中。
2010 年 7 月她加入了 GXG,在临近第二个“”的时候。她带领着 9 位伙伴,花费 21 天的时间,把 GXG 在淘宝商城的网店成功开设好。称同事为小伙伴,确实名副其实,1977 年出生的李淑君比团队里的同事至少要大 10 岁。
李淑君说到,“都不知道该怎么做了。”她微微抿嘴,眼眶也湿润了,她接着说:“真的是很复杂的感受,中间经历了太多的事情。”
2009 年以前,11 月 11 日是极为普通的一天。2009 年的夏天,阿里巴巴的首席运营官张勇做出决定,要举办一个在互联网上的购物节。像很多品牌那样,千万姐没有参与首次活动,整个淘宝商城仅有 27 个品牌参加,销售总额为 5200 万人民币。这个数据并非惊人,然而所带来的变化却出乎预料。在不同的企业里,有许多人转岗到了一个全新的部门,即电子商务部。这些转岗的人来自 IT 部,还有办公室主任以及总经理助理等。
大家都不采用外国模特,而我们率先使用外国模特进行拍摄;大家都使用普通快递,而我们首先用顺丰来发货;别人都用普通快递袋子装产品,而我们则用纸盒子来装。在盒子里放上关怀卡,有时候还会赠送礼物。李淑君对售后、物流的每一个环节都精心对待,就如同精心擦拭干净发动机一样。她热爱这个品牌,所以想这么做,她深深热爱的东西,她认为会有回报的。我们会进行 7 天回访。我们不仅要让销售额超过千万,还要确保 DSR(售后投诉)不上升。我们要一路让消费者提升对我们品牌的认知。在这 4 年里,我一直都是这样来装备团队、提供服务和准备商品的。
每一次回忆起成为千万姐的那一天,李淑君都会落泪。2010 年 8 月 6 号,开业时做了 1 万块钱。在国庆之前,他们一直都在默默无闻地耕耘。国庆节做活动,一天做到了 70 万。小二(淘宝网或天猫的员工)发现了他们,并且主动找了李淑君。那时候,在淘宝商城开店的传统服装企业数量并不多。李淑君察觉到,国庆节过后,GXG获得了诸多(页面)被展示的机会。
随后,李淑君被拉入一个阿里旺旺群。群里都是品牌商户的电商部门负责人,大家会交流心得。到了那一天,大家在群里呼喊,都觉得她一定能达到一千万。实际上,李淑君自己内心并没有底。每天晚上 10 点到 12 点是她查看数据的时间,要是有任何偏差或者需要总结的地方,她就会立刻发送邮件或者打电话来调整流程。李淑君对各种数据都很熟悉,经过测算后,她认为 GXG 能够达到 800 万的销售额。
2010 年 11 月 11 日晚上 11 点,GXG 的销售数据达到了 920 万。此时流量明显下滑,订单转化率与白天相比差了很多。就在这时,李淑君完全没有想到,负责男装的小二玉林(音)在旺旺群里号召了好多品牌来帮助自己。第一个响应的是男装品牌九牧王的阿聪,他在九牧王的店铺顶端为 GXG 挂上了顶通(页面顶部的通栏广告位置)。紧接着,马克华菲的店铺将自己的顶通挂上了 GXG,唐狮的店铺也纷纷这样做。李淑君心中感到无比温暖,这些人与她只是点头之交,也就是说,他们都是竞争对手的品牌。
GXG 的最终销售数据定格为 1005 万,此时千万姐成功加冕。她很清楚,即便销售额达到 1000 万,在当年也只占 GXG 销售额的 5%。并且在那时,电子商务依然只是传统渠道的辅助。其他电子商务的负责人愿意出手相助,是因为希望男装能多一个超过千万的品牌。他们都希望大家能成长起来,联手去逐步培育线上服饰的销售渠道,以帮助用户养成线上消费习惯。
李淑君心里只有“新商业文明”这几个字,她觉得只有这样才能解释得通。在那一刻,她淡忘了商业竞争,心中有的只是彼此成就,从而使一个新的生态得以成长起来。
此后,千万姐持续刷新以往的业绩。在 2011 年,她的团队凭借 4156 万元的销售额获得了单日冠军。到了 2012 年,她带领团队使单品牌的销售额超过了 8000 万元。2013 年,她让单品牌的销售额达到了过亿,成为了马云连线的 3 个商家之一。
2014 年,李淑君不再只为单个品牌而奋斗。她就任天猫服饰总经理,曾经被众人给予成就,如今她期望能够成就他人。她说,在 18 岁时,她怀揣着一个梦想,那就是改变 100 个人的命运。临近 40 岁时,她终于迎来了这样的机会。
千万姐再次开始新的征程。她轻声说道:入职仅仅 3 个月,她就瘦了 14 斤,步伐显得格外轻盈,身上已没有了负担。
【湖北电商创业故事】
湖北在很长时间里很擅长产出互联网人才,所输出的人才占中国互联网的很大比例,像小米的 CEO 雷军(微博)、360 的董事长周鸿祎(微博)都来自湖北。然而,湖北却被当作中国互联网的荒漠之地,面临着人才流失的困境。在很长时间里,湖北孕育了 PPTV 等科技企业,这些企业后来又离开了湖北,这让湖北的互联网创业者郁闷了很久。2021 年终于到来,湖北互联网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百度的 CEO 李彦宏、腾讯的 CEO 马化腾(在微博上)、阿里巴巴的董事局主席马云(在微博上)先后来到了武汉。
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号召要抓紧抓住互联网的“船票”。此前,小米的 CEO 雷军、360 的董事长周鸿祎以及创新工场的董事长李开复(微博)等都已经陆续来到武汉。在武汉,武汉光谷正在与创新工场商谈关于孵化器和基金方面的合作事宜,同时与顺为资本的合作也在不断推进之中。2021 年,“独角兽”企业斗鱼把总部迁回武汉光谷。湖北诞生了首家互联网上市企业,即盛天网络。湖北的电商网站宁美国度首次实现年销量突破 24 亿,迈入新的阶段。与北上广深那种高大上的创业相比,像斗鱼、盛天网络、宁美国度这些都是从草根开始起步的。盛天网络是以从走廊开始起步,凭借做网吧系统而发展起来的。宁美国度则是在电脑 DIY 这样的夕阳产业中逐渐发展壮大的。
宁美国度的 CEO 王洪涛在日前于武汉接受腾讯科技采访时说道,相较于北上广的创业者,湖北的创业者首先需要考虑的是生存方面的问题,只有在别人不做的情况下,自己才去做,先存活下来,之后再逐步考虑做大的事情。实际上,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当下,电脑 DIY 行业并未被大家所看好。然而,历经这么多年,宁美国度不但在该行业迅速发展壮大,而且还将华中地区的电脑城——广埠屯给击败了。
宁美国度从事电脑 DIY 工作,主要专注于集成电脑以及周边配件的研发与销售。所谓集成电脑,就是经过相关人员进行集成设计、安装调试后,使软硬件集成在一起的电脑,这种电脑能够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集成电脑既包括台式机,也包括一体电脑和笔记本等。相比现今的风光,宁美国度曾经也开展了“游击战”,在各地“辗转”,并且在西安、成都设立过公司,在最为艰难的时候,团队几乎面临着散伙的局面。
宁美国度起初在武汉的电脑城开始发展。主要是寻求大三、大四的学生来协助推销电脑。到了 2008 年,它看到京东在 3C 领域逐渐兴盛起来。同时,自身的线下业务遇到了瓶颈。于是,它开始察觉到必须要进行线上转型。
2010 年,宁美国度再次搬迁至武汉,同时砍掉了线下业务,全力专注于开展线上业务。宁美国度在线上起步于淘宝,然而当时淘宝店并不认可电脑 DIY 模式,宁美国度便一路努力做出成绩让他人知晓。转型做线上并非一路平坦。2011 年,宁美国度遭遇了一次硬盘涨价的风波。泰国爆发大洪水,这一意外事件使得当地的一家硬盘厂家被淹没,从而导致中国全国硬盘供应出现紧缺。
这次硬盘涨价风波对宁美国度造成了几乎致命的打击。当时硬盘价格从 200 块钱上涨到 600 块钱,竞争对手在售卖二手硬盘,然而宁美国度依旧坚持售卖新硬盘。可是新硬盘的成本过高,导致顾客根本不愿意购买。
宁美国度一天销量处于最低状态时仅卖出 1 台电脑。在那个时候,团队的 22 个人一下子就走了 7 个。并且在这期间,由于王洪涛对电脑 DIY 的前景不看好,他还曾被合伙人叫到广州去卖了将近半年的包。
王洪涛很珍惜这 22 个人,他们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被认为忠诚度很好。其中有 7 个人离开时,王洪涛并未与团队在一起,这让他深感刺痛。最终,他决定回来与大家一起面对。
团队具有重要性。当团队出现涣散情况时,我选择坚守。这就是我当时的感受。王洪涛向腾讯科技表示,宁美国度当时遭遇了 80 万的亏损,必须咬紧牙关坚持下去,因为如果不坚持,团队就会散掉。基于此,王洪涛借贷了 40 万。在最为艰难的时刻,宁美国度有一个联合创始人离开了且未再归来,他选择了退出。在那个时候,宁美国度的整个团队在春节期间都没有回家。他们一直等待着,终于等到了 2012 年初硬盘价格回落的这个转机。
实际上,泰国洪水对宁美国度产生了影响。同时,泰国洪水也影响到了小米。当时,小米手机刚刚发布,雷军内心充满了不确定性。泰国洪水的爆发使得小米手机的供货出现了延迟,这给雷军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然而,雷军最终还是挺了过来。宁美国度此次坚持具有重要意义。熬过艰难时期后,竞争对手因售卖旧硬盘,导致售后问题众多,从而拖延了自身发展。而宁美国度全部售卖新硬盘,使得公司迈入了新的阶段。如今,公司每天能够卖出 2000 多台电脑。
宁美国度的对手是电脑城。电脑城的配件价格存在不透明的情况。客户对硬件知识较为匮乏。部分不良商贩会采用翻新、以次充好等不良营销手段来欺骗客户。这些因素导致客户对 DIY 组装电脑望而却步。
到 2021 年底,宁美国度的年销售额突破了 24 亿。它成为了全国的集成电脑供应商。曾经在全国范围内,华中地区的 DIY 电脑集中地广埠屯如今门市变得萧条。很多门面都被转租成了美食广场,这让人感到十分唏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