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的“努力”一文不值?职场励志文章
励志,能够让一个人重新拥有这种力量。励志,并非是让弱者去替换另一个人成为强者,而是让一个原本弱小的人能够与强者处于同等地位,具备与之相当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下面给大家带来了为何你的“努力”一文不值?这是一篇职场励志文章,欢迎大家参考!
为什么你的“努力”一文不值?职场励志文章 篇1
让一个研究生男性去收集一份资料。快下班的时候询问结果,却发现什么都没有。看到我将要发怒,他情绪激动地说:“我已经很尽力去寻找了,但是确实找不到。”
作为主管,我听过“我已经努力”这句话很多次了。每次面对的都是一张极其诚恳的脸。然而我必须要说:你的“努力”根本没有价值!
(一)
工作之后还将“努力”当作免死金牌的人,都属于混入职场的“学生党”。当年他们在考试中没取得好成绩时,由于已经竭尽全力地努力了,所以父母会心疼,老师会同情,然后摸摸他们的小脑袋说“没关系,下次继续努力就行”。而到了职场中,你最好不要再服用这些从学校带出来的东西。倘若你依然没有戒除这种依赖,那建议你问自己三个问题:
1、你可以不“努力”吗?
当然不行。
“努力”这两个字,本就应当是每个人站在职场起跑线时所具备的觉悟。这是最基础的角色设定。一个成天将“我已经努力”挂在嘴边的人,就如同警察喊着“我要去见义勇为”,医生嚷着“我要去救死扶伤”,这难道不是很可笑的事情吗?
2、你的工资是按“努力”来计算的吗?
当然不是。
绩效的构成包含两方面,一是任务完成的数量,二是任务完成的质量,即你完成的任务数量以及你完成任务的质量好坏,这与你流了多少汗没有任何关系。“努力”了一整天却没有取得像样的成果,那么你今天对公司的贡献就是零。倘若一家公司全是像你这般“努力”的人,你想想前景会是怎样呢?
“工作是否完成”构成基数,“你有多么努力”形成系数。残酷的事实在于,一旦基数为零,即便系数再大,也不会有任何实际的价值。试想,倘若成龙没有那些优秀的作品,那么他身上的那些伤又有何意义呢?倘若爱迪生没有找到钨丝,那他之前所经历的上千次失败,又还有谁会去关注呢?
甲乙有两个人。甲每天都加班到半夜十二点,即便他老婆生孩子,他也只是请假一小时去看一眼,之后就回来继续拼命干活,然而即便如此,他的任务还是无法完成。而乙每天上班就是喝咖啡、看杂志,能够准时下班且毫无延误,可是交代给他的任务却都能完成得非常妥当。请问,你更欣赏哪一个呢?
当然是乙!
能够不用“努力”就把工作做好的人,属于精英。倘若你“努力”了却依然做不好,那你就干脆辞职吧。因为你即便完全燃烧了小宇宙都无法做好,所以你确实不能胜任这份工作。所以依据这个逻辑,倘若你还想继续干下去,那么越是工作没有做好,就越不能宣称自己“努力”了,而是要讲“我还不够努力”,这样才能将自己能力的天花板隐藏起来,让别人对你还怀有希望。
(二)
褒义词“努力”,最好由别人来进行评价,而不应由自己去标榜。如同别人说“你好帅”,那才是真正的帅;而自己说“我好帅”,那就是真的不知羞耻。
为什么很多人还是忍不住要说呢?其一,拿不出看得见的成绩,只好用无形的“努力”来凑数;其二,知晓自己的“努力”肉眼无法辨识,不喊出来就会被当作空气——实际上这不过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行为。

我已经努力了,这其实只是在掩饰自己叫苦和认怂的样子。比如会说:“我已经累得不行了,这活儿就别找我了吧。”像这样的情况如果出现三次,那么主管对你的信任基本上就会被消耗殆尽。
有的人嘴上宣称“我已经努力”,然而身体的表现却很诚实。他们坐得懒散无力,戴着耳机,吃着水果等。心理学家指出,肢体动作在印象分中占比达到 55%。因此,如果主管无法看到你努力的姿态,又怎么可能会相信你确实努力了呢?
如果是团队项目,在上级问责时,抢先说出“我已经努力”的人,必定会招致众人的愤怒,人们会说“就你一个人努力了,我们都成懒羊羊啦?!”然而你看那些明星,每天收工后都会对片场里的所有人说“你辛苦了”,因为只有肯定别人的努力,才能够获得更多的支持。
把“我已经努力”常挂嘴边的人,往往较难获得成功。因为成功者善于保持优雅,会将努力时的狼狈隐藏起来。就如同天鹅在水面上悠然游动,然而它们的脚一直在不停运动,只是隐藏在他人看不到的水下罢了。
(三)
如何体现“努力”的价值呢?其一,要取得实质的成绩;其二,要增加“努力”的可见度。尤其在碰到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时,即便再怎么努力也难以有好的结果,此时更需让主管能够看到你的“努力”。L 是我带过的最为得力的手下,对于搜集资料这样简单的工作,这个充满灵气的姑娘,在第一次做的时候就给了我很大的惊喜。她的做法如下:
1、列出已搜索的关键词组合,附上关联性最强的结果。
以往我和研究生男的对话往往这样:
“各种关键词都试了吗?”
“都试了。”
“这个试了吗?”
“……没有。”
“那个呢?”
“……没有。”
于是,我的脸色越来越难看,语气越来越严厉。
L 的做法使这样绝望的对话得以避免。我能一眼看出她进行了各种努力的尝试,也能清晰地发现她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明确的指导。实际上,L 和研究生男存在相同的盲区,然而我面对她时,语气是积极的,态度是温和的。为何会有这样的差异呢?她将自己的工作过程记录了下来,从而让我得以看到她努力的轨迹;然而,那位研究生男只是口头上说自己在努力,却没有实际的证据,这叫我怎么能够相信他呢?
2、把搜集的资料汇编成精炼的提要。
这是主动进行的升级,且不在我的指令范围内,所以我格外欣赏。完成工作达到要求,这只是一种普通的努力;而超出要求完成工作,才能够获得超出期待的评价。就如同你为老公切水果,那只是在做家务;然而,如果你懂得将切好的水果摆成心形,那就是在创造生活的惊喜,理应得到一个吻。
研究生男有时会找到一堆资料,然后兴高采烈地把几万字发到我的邮箱,这让我看得很是难受(对吐血的主管,我只能狠狠地吐槽)。而 L 的做法有两个好处:其一,表明她已经把这几万字的资料全部看过了,因为所编的提要就是她努力的体现;其二,节省了我的时间——你花费一天搜集的资料,难道还需要主管再花费一天去看一遍吗?下属最重要的职责在于为主管减轻负担。郁郁不得志的各位,不妨进行自我考评。
3、积极请求他人援手。
有个教育经典故事是这样的:父亲让孩子去移走花园里的石头,孩子尝试了各种各样的办法,然而石头依然纹丝不动。父亲询问孩子:你是不是已经用尽全力了呢?孩子回答说是的。父亲接着说:不,你其实还没有用尽全力,因为我就在你的旁边,而你却没有向我寻求帮助。

很多人将“努力”简单地与“埋头苦干”划等号。实际上,努力也包括向他人求助。有时候,有些问题你绞尽脑汁也无法解决,而坐在你隔壁的人可能早已知晓答案。这时,你只需带上谦虚的微笑和动听的话语,去请这位高人指点迷津。就像 L 请公司编译部的同事帮忙查找国外资料一样,这样善于协作的下属,是每个主管都希望看到的。她及时向我求教了。主管通常掌握着完成指令的关键。只要你的问题有足够的价值,就没有理由得不到指点。看着研究生男那憋屈的脸,我很想说:“你还没有努力,因为我就在你旁边,而你却没有向我求助。”
(四)
台北著名的欣叶餐厅,早年有一个招数在业界流传开来。老板清楚地知道店里座无虚席,然而他却让自己的儿子在等候座位的客人面前,一次次地去查看是否有空闲的位置。他的儿子看似整晚都在徒劳地奔波,可实际上,客人们却感受到了这家店对待客人的热情以及满满的用心。
“努力”这种东西,说得多了就不值钱了,只有真正做出来了才能转化为实际的价值。努力属于一种精神层面的东西,然而要让你的努力具备价值,一方面需要有智商的支撑,另一方面更需要有情商的助力。
为什么你的“努力”一文不值?职场励志文章 篇2
阿娟是我所带过的实习生中最为努力的。然而,当下我除了“努力”这个词,暂时难以想到其他的褒义词。她每天都是来得最早的,也是走得最晚的。她的笔记记得十分密集。在做事方面,她从未有过怨言。可是,她未曾拿出过让我感到惊艳的成果。相反,因为她捅过几次不小的娄子,这使得我不得不逐渐收缩她的工作范围。
国人一直很推崇努力,因此就有了悬梁刺股、凿壁借光这样的成语。仿佛只要努力了,就必定能够成功。即便最终没有成功,他人也应该怀有一份尊重,因为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于是,有了一群努力的人,他们努力的方式是为努力而努力。上学时,他们睡眠最少;上班时,他们走得最晚。案头上的事情永远做不完,他们始终勤勤恳恳且任劳任怨,然而成绩却极为普通,一般得不能再一般。你会发现,这样的“努力”,实际上是效率低下的表现,别人五分钟就能做好的事情,他们却要用一个小时来完成,简单来说就是不走心。
这个世界上存在很多懒人。有的人的懒体现在行动方面,而有的人的懒则体现在思考方面。第一种人展现出的是看得见的懒,然而第二种人在人们眼中或许会成为勤奋者。
爱迪生是否努力呢?他进行了几千次试验才发明了灯泡。然而,如果他每次都尝试同一种材料,即便试验一亿次也不会成功。
一个人要频频迸发出灵感,就必须非常努力。同时,还得善于在努力的过程中进行思考总结。那些在你眼中做事毫不费力的人生赢家,他们付出的努力比你多得多,是你努力的一千倍甚至一万倍。
为什么你的“努力”一文不值?职场励志文章 篇3
让一名男研究生去收集一份资料。快到下班时间时询问结果,却没有得到任何收获。看到我将要发怒,他满脸诚恳地表示:“我已经非常努力地去寻找了,确实无法查到。”作为主管,我已经听过太多次“我已经很努力”这样的话了。然而,我必须要说:“你的‘努力’根本没有任何价值!”
你的工资是依据“努力”来进行计算的吗?并非如此。“工作是否完成”构成基数,“你付出了多大的努力”成为系数,即便系数再大,也不会有任何实际的价值。能够不用“努力”就能把工作做好的人,属于精英。倘若你“努力”了却依然做不好,那就干脆选择辞职吧,因为你确实无法胜任这份工作。按照这个逻辑,如果你还打算继续干下去,那么工作做得越不好,就越不能宣称自己“努力”了,而是应该说“我还不够努力”,这样才能把自己能力的上限隐藏起来,让别人对你还怀有期待。
为什么很多人会忍不住说“我已经很努力了”呢?其一,是因为拿不出看得见的成绩,只能用无形的“努力”来充当数量;其二,是因为知晓自己的“努力”用肉眼无法辨别,若不喊出来就会被当作不存在。
那么,怎样体现“努力”的价值呢?其一,要取得实质性的成绩;其二,要提升“努力”的可见度。尤其是在遇到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时,即便再怎么努力也难以获得好结果,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该让主管察觉到你的“努力”。
L 是我所带领过的最为得力的下属。在搜集资料这项工作上,这个充满灵气的姑娘,在初次进行时就给了我极大的惊喜。她的做法如下:
列出已搜索的关键词组合,同时附上关联性最强的结果。这样我能够看出她进行了哪些努力的尝试,也能一目了然地找到她存在的问题,从而做出明确的指导。
一是将搜集的资料汇编成精炼的提要,这能表明她看过几万字资料,因为提要就是她努力的证明;二是节约时间,你花一天搜集资料,不必再让主管花一天看一遍。男研究生偶尔会找到一堆资料发到我邮箱,让我很无奈,而 L 则采取这种做法,有诸多好处。
一是积极请求他人援助。很多人将“努力”简单等同于“埋头苦干”,然而,努力向他人求助也是一种努力。例如,L 请公司编译部的同事帮忙查找国外资料,这样善于协作的下属是每个主管都乐于见到的。二是她还及时向我求教,所以当看到那个男研究生憋屈的脸时,我很想说:“你还没有努力,因为我就在你旁边,你却没有向我求助。”
所以,“努力”这种东西,说得多了就不值钱了。只有将其付诸行动,才能实现价值变现。努力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东西,要让自己的努力具有价值,一方面需要有智商,另一方面更需要有情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