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文艺报1949”,让文艺成为一种生活!
刘淑欣认为,《我的前半生》这部剧集充分展现了二次创作的智慧,它深入审视了现实生活,推崇女性在经济和精神上的自主,针对“娜拉出走后如何”这一历史性的问题,呈现了一个具体且鲜明的实例。
梁盼表示,一旦踏入现实,无论是职场还是所谓的“情场”,都不容许任何人肆意胡为,更不用说那“红尘颠倒”的境地了。若是仅仅是在“情场”上遭遇波折,我们大可以将“前半生”视作一部偶像剧来消遣,然而,“职场”的全方位介入,却让这种最低限度的生活要求都变得难以达成。
方
正
走出围城 破茧成蝶
刘淑欣 | 文
《我的前半生》描绘了全职太太罗子君在婚姻废墟上重新站立的历程,她历经重重磨难,最终破茧成蝶,展现了她的成长与蜕变。
关于女性解放的百年对话
易卜生的作品《玩偶之家》于1879年问世;44年后的1923年,鲁迅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发表了题为《娜拉走后怎样》的著名演讲;紧接着两年,即1925年,鲁迅创作了小说《伤逝》;再过57年,到了1982年,亦舒的《我的前半生》一书得以出版;而35年后的2017年,电视剧版《我的前半生》终于与观众见面。
《我的前半生》这部电视剧自同名小说问世已有35载,与鲁迅先生的演讲相隔94年,而与易卜生的《玩偶之家》更是相距138年。这个话题经久不衰,始终引人热议。记得当年易卜生的作品传入我国,鲁迅、胡适等人都曾撰写过相关评论文章,而曹禺在南开中学求学期间,还曾扮演过《玩偶之家》中的女主角娜拉。《我的前半生》这部电视剧的火爆程度再次引发了“娜拉离开后会如何”这一历史性议题的讨论,公众的关注度如此之高,这充分表明了关于女性独立和自主的议题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它直面着我们当前的社会现实,精准地触及了当代人的婚姻情感问题,也直击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某些纠结。历经百年,女性所遭遇的具体境遇经历了诸多变迁,然而,由马伊琍饰演的子君所遭遇的婚姻困境并非孤立现象,亦非偶然事件。同时,在社会大众对婚姻问题的认知上,某些偏差和误解依然普遍存在。女性往往将婚姻视为幸福生活的基石,但这一观念存在误区,它忽略了一个关键点:一份婚约并不能确保女性获得终身的保障。例如,如果子君过分沉溺于丈夫提供的物质享受,不思进取,她的生活将变得单调乏味,“今年谈论的,明年谈论的,甚至十年后谈论的,内容依旧毫无新意,老公孩子斗小三,日复一日的生活琐事,皱纹渐渐爬上额头”。她的婚姻如同摇摇欲坠的蛋,其内在的才华也将被婚姻的牢笼所束缚,导致她的人生将逐渐变得平庸而匮乏。若这样的婚姻最终破裂,又岂止是一个“陈世美”的称号所能概括?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非简单的道德评判所能解决。
《我的前半生》紧密围绕“娜拉离家出走”和“娜拉离去后的境遇”,“子君蜕变重生”的故事主线,牢牢抓住了众多观众的目光。部分观众觉得,电视剧版的《我的前半生》未能充分展现亦舒原著中的精神内涵。在我看来,这部作品所贯穿的“女性解放”主题,正是原著最为核心的精髓所在。《我的前半生》的剧版巧妙地展现了二次创作的智慧,它深入审视了现实生活,推崇女性的经济和精神自主,为这个历经百年的问题——“娜拉出走后如何”提供了具体而鲜明的实例。这部剧照亮了之前被忽视的领域,因而成功扩大了观众基础,对亦舒原著的推广贡献良多。毕竟,电视剧具备大众文化的特征,它并非仅仅针对小说中的“亦舒迷”进行改编。
鲜明的现代观念

该剧在主题把握上鲜明地体现了现代意识,秉持着宽容与开放的价值取向。必须强调,若要我们的社会更加美好,物质上的富足固然重要,但更关键的是精神的富足,以及广大民众观念的持续进步。该剧推崇女性在经济和精神上的独立,这一价值观对于塑造新时代女性具有积极的培育作用,蕴含着推动社会进步的深远意义。此外,剧中集中展现了众多具有现代特征的进步人物观念,诸如推崇个性选择与个人责任感的价值观。
贺涵表示,若每个人都能尽职尽责,那么整个世界将得以安宁。然而,那些连自身事务都处理不当的人,若总是过分关注他人,只会导致社会秩序混乱。事实上,没有人能成为你终身的避风港,唯有自己,才是你最终的依靠。哪怕生活条件再艰苦、再简陋,也比依赖他人更为可靠。
谈及性别之外,子君的觉醒与崭新,实则更侧重于人的内在觉醒与力量增长。制片人黄澜表示:“超越道德评判的束缚,摆脱剧情框架的局限,人们终将迈向情感的独立。情感独立,即是:不再在外部世界中寻求幸福,而是在内心深处学会接纳与奉献爱意。”
然而,个人抉择亦有其准则,有人深怕剧中再度崛起的罗子君会与闺蜜的男友走到一起,子君向贺涵倾诉道:“你尽管可以倾心于他人,唯独不能是我;我亦然,对你亦无此情愫。唐晶,她不仅是我的挚友,更是我的亲人,我的家人。在我与陈俊生离婚后,几乎无法生存之际,是唐晶紧紧地握住我的手,坚定地不肯松开,让我得以存活至今……若非她,今日之罗子君便无法呈现在你面前。”这就是中国式的理智之美,是中国式的真善美。她让我们感动。
个体承担个人责任是社会良好风尚形成的根基,无论是男性专注于自身事务,还是女性专注于个人职责。一旦子君不再仅限于婚姻的视野,她的翅膀便得以伸展,她内在的潜力得到充分展现,完成了精彩的蜕变,犹如破茧化蝶。
未完的话题,多元的答案
文学作品往往在提出问题后,并未给出解决问题的具体路径。有人或许觉得,在这部剧中,所描绘的女性解放并不彻底,子君虽然摆脱了取悦陈俊生的生活,却又陷入了贺涵所塑造的“老君炉”般的审美束缚。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女性解放始终是相对的,因为世界是由男性和女性共同构成的,并不存在一个专为女性量身打造的世界。子君与唐晶各自做出了不同的抉择,他们的人生轨迹也截然相反,但究竟谁的选择更为正确,这实际上并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女主角在经历了上一段婚姻的失败后,是否能够再次踏入婚姻的殿堂?女性是否只有通过婚姻这一途径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或许,婚姻内外的情况与女性的独立和自由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婚姻之外的女性或许并未真正获得自由,因为生活远不止男女关系,而男女关系亦非仅限于婚姻;婚姻之内的女性也未必就失去了自由,正如那位编导所言,唯有当“依赖男性”的心态彻底根除,无论已婚与否的女性才能达到真正的完整与自由。当然,关于婚姻的讨论是无穷无尽的,“如何才能获得幸福”这一问题,对于不同的个人而言,其答案必然是各不相同的。首先在于“自我抉择”,紧接着便是必须“心甘情愿”,这便是人生获得自由与解脱的精髓所在。
方
反
牵强的爱情 虚幻的职场
梁 盼 | 文
《我的前半生》中的男主角贺涵初登场时,展现出了精明自私与追求极致的双重性格。尤为难得的是,他不仅具备这样的条件,能够凭借外貌谋生,而且才华横溢,财富亦颇丰——在40岁之前,他就已经实现了财务上的独立。
“前半生”并非是描绘青涩少年少女的浪漫偶像剧,然而贺涵却似乎轻而易举地塑造了自己在商界的偶像形象,他的魅力甚至超越了《流星花园》中的“花泽类”,不仅更具有吸引力,而且更加坚韧——花泽类之所以受欢迎,得益于他有个好父亲,而贺涵的成功则源于自身的努力。不仅如此,贺涵就如同传说中的楚留香一般:未婚,同时也不拒绝与女性交往。贺涵的才华横溢,连楚留香也不得不自叹不如:他口若悬河,金句频出,却绝无半点造作之感;他掌控全局,深知分寸,总能恰到好处地把握尺度;他洞察问题,直击要害,绝不滥施仁慈;他既看重个人利益,又兼顾兄弟情谊,在职场的尔虞我诈中游刃有余;他的每一个表情,每一次眼神,都透露出成功者的风范;他的每一件西装,每一件大衣,都是精英人士的标配。贺涵这一角色,表面上似乎贴近现实,实则却稳固地变成了一种空洞的“面具”——他的英俊潇洒是自然而然的、不附加任何条件的。给贺涵增添的“美”越多,他的形象就越发显得模糊不清,同时也越发与我们所熟悉的生活相去甚远。

唐晶与贺涵的情感纠葛已持续十年之久,她的条件在多方面均能与贺涵相媲美,然而,她唯一欠缺的,便是性别。作为一名三十多岁的女性,她尚未在最佳婚龄阶段步入婚姻的殿堂。这或许是不经意间,唐晶给观众带来了唯一有价值的启示:贺涵虽同样杰出,却如同姜太公钓鱼,耐心等待着众多佳丽主动上钩,而唐晶却只能默默等待,期盼着一份结婚证书,以此为自己加冕,成为家庭与职场的双面女神。然而,电视剧并未深入挖掘这一深层含义,它全神贯注地突出了唐晶无可比拟的才华,根本无暇顾及她那微不足道的“恨嫁”愿望。
贺涵与唐晶,堪称职场中的模范情侣,他们不仅是现实生活中的情感寄托,更是为观众带来精神慰藉的象征,同时也是电视剧领域的热门人物,为剧集增色不少,成为了观众喜爱的“收视神器”之一。
罗子君,作为女一号,她的形象似乎更偏向于励志,她与唐晶是好友,身为全职太太,却为此付出了极大的牺牲,遭受了第三者的无情打击,最终离婚,从头再来。然而,她运气颇佳,在“金童玉女”般的宠爱中,她得以浴火重生,蜕变成为另一个唐晶。罗子君的“前半生”看似经历了不少波折,实则引领她驶向了更加辽阔的海洋。领悟之痛,结局之完美——世间无论顺境逆境的女性,无不为之动容。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一个意外的“成果”——唐晶被淘汰,罗子君与贺涵陷入爱河。尽管贺涵与唐晶的“神仙眷侣”形象尚可接受,但这个意外的成果,却完全是为了剧情的“趣味性”,而忽略了其他一切。
在此充满趣味的情节中,电视剧可谓无所不用其极:为使罗、贺二人得以“私定终身”,贺涵奋勇当先,不仅在商界表现出非凡的智慧和勇气,更是为罗氏家族消除了所有困扰。罗家人的诸多难题,诸如罗母的疯狂黄昏恋、罗妹的贫穷境遇,似乎原本可以避免,然而为了促成贺涵与罗子君的美好姻缘,罗家人不得不忍受困苦。罗子君的离婚似乎并非出于她个人的华丽转身,而是为了迎接贺涵的到来。然而,这一切并未过分。真正重要的是,罗子君作为全职太太的状态,起初让贺涵感到极不耐烦。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傲慢与偏见”的故事再次上演——它完美地融合了所有观众喜爱的元素。
剧情显得有些自相矛盾,贺涵和唐晶最终未能走到一起,这主要是因为贺涵内心深处对唐晶这样的强势女性持有排斥态度,他渴望的是一个能让他感到轻松自在的家庭主妇。既然如此,为何在故事开始前,还要不厌其烦地描绘贺涵对全职太太和小女人罗子君的不屑之情呢?难道是在凸显爱情所谓的崇高,竟能让一个价值观根基深厚的成功人士,突然毫无预兆地转变了自己的价值观念?确实如此,因为倾心于罗子君,贺涵从一位精明的功利主义者转变为了一位充满温情的利他主义者,从一位追求极致完美的狂热者转变为了一位追求人文理想的理想主义者。出于深情,贺涵愿意接纳罗子君过往的婚姻经历,以及她所携带的孩子,同时,他也乐于将化解罗家众人的困难视为慈善家和圣人应有的责任与修行。
唐晶历经十年仍无法让贺涵有所改变,然而罗子君似乎在短短时间内便达成了这一目标。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一名无可救药、令人怜悯的全职太太,蜕变为熠熠生辉的职场新秀——难道陈俊生对他的前妻,那位被家庭束缚却拥有盖世才华的女性,竟毫无察觉?或许贺涵唤醒了罗子君的内在力量,然而,罗子君也在朝着唐晶的道路坚定地迈进——这样的罗子君,是否还是贺涵心中那个与唐晶截然不同的女性呢?
若世间确存那无端生发的爱意以及随意涌现的才华,倒也罢了;然而关键在于,贺涵与罗子君并非那些童话或武侠故事中的“逍遥侠客”,他们的爱情绽放与个性魅力展现,都立足于职场之上,而职场本就绝不允许有任何“无由而来”的存在。
贺涵与罗子君在职场中傲视群雄,其他关键人物亦充分利用这一有利舞台,有的以此触动爱人的心弦,有的借此提升自我。最终,贺涵、罗子君、唐晶、罗的前夫陈俊生以及陈的现任妻子凌玲,这五位精英汇聚同一家公司,他们无私奉献,助人为乐,同时,也实现了自我灵魂的升华。
职场不过是一层虚幻的外壳,其中既可容纳身经百战的将领,也可接纳众多普通的兵卒,尽情演绎着“红尘颠倒”的戏码。然而,一旦重返现实,无论是职场还是所谓的“情场”,都不会纵容任何人肆意妄为,更遑论是“红尘颠倒”的行为。若仅仅是“情场”上的波折,我们或许还能将其视为偶像剧来消遣,但职场生活的全面渗透,却让这种简单的要求变得遥不可及。
由于剧中的情节显得异常飘渺,因此我们只能姑且将其归类为一部老少皆宜的职场偶像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