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4年母亲节的脚步渐近,智联招聘依托职场人士的调研数据以及平台自身的资料,深入分析了已婚已育女性在职场上和生活中的实际状况,包括她们面临的求职挑战,同时认真聆听她们的心声,探究她们的婚姻与生育观念。推出《2024年度职场母亲生存状况调研报告》,倡导社会各界重视职场母亲的需求,共同努力为已婚已育的职业女性打造一个公平、接纳、和谐的职场氛围。
一、职场妈妈事业状况:职场负重前行,依然信心满满
超2成职场妈妈有升职信心,占比高于未婚、已婚未育女性
今年第一季度,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增长势头,整体经济环境持续改善。在这样的背景下,职场中的母亲们对于个人职业发展同样充满信心。根据智联招聘的最新调研结果,认为晋升机会“相当大”或“必然晋升”的已婚已育女性占比达到了23.3%,这一比例超过了未婚女性的20.4%以及已婚未育女性的18.4%。这表明职场中的母亲们对自己的发展充满信心,同时也可能揭示了“幸存者偏差”的现象,即那些在生育后依然坚守职场的女性,她们本身可能对工作有更高的热情,或者她们所处的职场环境对生育更加友好。
近三成的职场母亲已开始运用数字化手段,这一比例超过了未婚女性以及职场中的父亲。
职场妈妈即便承受着性别角色带来的挑战,却依然保持着积极进取的态度,紧跟职场潮流,积极融入数字化时代。在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迅猛进步面前,有高达28.6%的职场妈妈表示“已经采纳了某些数字化工具”,这一比例超过了职场爸爸的20.4%,也超过了未婚女性的27.7%以及已婚未育女性的24.9%。提升数字化的能力,职场中的母亲能够更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从而增强在职场中的竞争优势。
理想雇主助力职场妈妈事业发展,企业发展前景受重视
理想的雇主对于职场妈妈的职业成长至关重要。在北大国发院的研究团队针对“职场妈妈心目中理想雇主的关键因素”这一课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他们发现,“对员工的尊重”以及“与员工付出相匹配的薪酬回报”对于职场妈妈、职场女性以及职场男性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考量因素。此外,相较于其他群体,职场妈妈们更看重“企业的发展潜力”,这一因素在她们心中理想雇主的关键因素列表中占据了更高的位置。总体而言,无论性别如何、婚育状况怎样,职场人士对于理想雇主的期望都存在着高度的一致性。

二、职场妈妈生活状况:体力、精力、财力三重担当
职场爸爸家务表现有所改善,但职场妈妈仍是家务主力
2023年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哈佛大学戈尔丁教授在其著作《事业与家庭:女性迈向平等的漫长世纪之旅》(Career and Family: Women’s Century-Long Journey toward Equity)中提到,所谓的“贪婪的工作”使得那些愿意随时待命、全天候投入工作的员工能够获得最丰厚的职业回报。若个人肩负育儿或其他家庭重任,即便身处职场,家中亦需有成员随时待命,而女性往往承担起这一角色。要消除此类不公,关键在于增强职场弹性,并减轻育儿的经济负担。
在日常生活中,职场中的母亲们依然承担着家务劳动的主要责任,其中77.2%的职场母亲每日的家务时间超过两小时,这一比例比去年上升了9.7%,并且远超职场父亲们的47%。然而,值得关注的是,去年只有16%的职场父亲每日的家务时间达到两小时以上,而今年这一比例有了显著提高。随着社会对性别平等观念的持续深化,职场中的父亲们逐渐认识到,承担家务劳动应当是夫妻双方共同承担的责任。
面对修水管、家具组装等生活难题,职场妈妈自评不如男性
尽管职场妈妈通常承担着家庭中的主要家务责任,然而在谈及如何应对诸如修理水管、组装家具等突发问题时,有高达四成的职场妈妈坦言,这些问题通常由她们的伴侣亲自处理。这一现象表明,男性在家庭事务中更倾向于处理那些偶然出现的难题,而职场妈妈则往往被日常和繁杂的家务琐事所占据。在处理诸如修理水管等日常难题时,仅有8.4%的职业母亲觉得自己比男性更有能力,而有53.4%的人认为自己不如男性;然而,在与同性别的比较中,37.9%的职业母亲认为自己更为出色,这一比例超过了未婚女性(35.8%)和已婚未育女性(18.9%)。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女性在成家立业、养育子女之后,朝着“全能型”角色转变的趋势。值得关注的是,无论是与同性还是异性相比,“已婚未育”女性的自我评价普遍较低。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亟待深入探究。
相比去年,更多职场妈妈担负起住房开支
在收入分配方面,职场母亲在子女抚养方面的投入较大,这一比例达到了54%,与去年持平,继续位居收入分配各项之首。今年,将收入用于支付房租或房贷的职场母亲比例上升至38.7%,相较于去年的24.6%有显著增长,表明越来越多的职场母亲承担了这一主要开销。职场妈妈的支出中,有21.9%用于继续教育,这一比例较之去年的32.3%有所减少。这一变化反映出,随着房租或房贷等固定支出的增加,职场妈妈用于提升个人人力资本的资金被挤占,这对她们适应不断变化的新职场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

三、职场妈妈婚育观念:追寻安全感,积极育儿目光长远
面对“学渣孩子”,职场妈妈努力托举、积极规划
子女的成功是家长们共同的愿望,然而孩子的表现并不总是与父母的优秀程度成正比,“学霸父母培养出学渣子女”的话题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在面临孩子不够出色的状况时,“后天教育至关重要”成为了家长们的普遍认识,其中,有36.3%的职场母亲和45.4%的职场父亲选择了这一观点,这一比例位居首位。
职场妈妈在认识到孩子平凡这一事实的同时,更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给予孩子尽可能的支持。在职场妈妈中,有19.4%的人认为应该“提前为孩子规划未来的道路”,这一比例远超职场爸爸的6.9%。此外,还有8.3%的职场妈妈选择“致力于事业,为子女积累财富”,这一比例同样超过了职场爸爸的6.3%。职场中的父亲们更注重孩子的心理状态,其中34.7%的父亲认为“孩子的快乐最为关键”,这一比例超过了职场母亲的26.3%。同时,还有29.8%的父亲会因为“学业不佳的孩子”而感到极度的沮丧,他们觉得自己的事业成就似乎失去了原有的价值,这一比例也超过了职场母亲的21%。
智联招聘与北大国发院的研究团队将不懈关注职场母亲的喜悦与困扰,并倡导社会摒弃固有观念,对职场母亲给予更多的理解与信赖。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明确提出要完善生育扶持措施,改进生育休假制度,构建企业用工成本合理分摊机制,通过多途径提升托育服务,以减轻家庭在生育、抚养、教育方面的压力。我们同样期待诸如远程办公、平台经济、在线办公以及视频会议等数字经济和协同技术的进步,这些技术有望提升工作的弹性,减少对固定工作地点和时间的依赖,从而减轻事业与家庭之间的矛盾。政府、市场以及整个社会应携手合作,共同打造一个对生育更加友好的工作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