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正值国际妇女节,在这一仅属于女性的特殊日子里,光明悦读为大家带来了一份聚焦女性主题的书籍推荐清单。
[id_85[id_1260782370]15698]
共同回顾,在过去一年的辉煌书单里,感受女性在学术领域的卓越贡献与在文学界的强大影响力。
01
《此生只为守敦煌:常书鸿传》
叶文玲 著浙江人民出版社
《此生只为守敦煌:常书鸿传》这部作品,是知名作家叶文玲经过多年努力,倾注心血所著的常书鸿传记。它可以说是目前市面上对常书鸿生平最为详实、全面且可靠的传记之一。为了完成这部著作,叶文玲不辞辛劳,六次赴敦煌,与常书鸿先生及其家人、朋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搜集了丰富的一手资料。
02
《九十年沧桑——我的文学之路》
乐黛云 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这部著作是乐黛云先生,我国比较文学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所撰写的自传及心灵独白。在书中,她以真挚的情感,详细叙述了自己的人生历程,涵盖了她的家庭背景、爱情故事、与时代的变迁、与命运的抗争、对学术的探求以及对无数自由灵魂的深切怀念。乐黛云与国学大师汤一介,被誉为“未名湖畔的一对神仙眷侣”,他们曾是北京大学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在书中,乐黛云详细描绘了她长达七十多年的北大生活经历,她所描述的胡适、蔡元培、马寅初、陈寅恪、吴宓、沈从文、季羡林、王瑶等北大的校长和教师们,均展现出各自独特的气质和人格魅力。
03
《红楼十五钗》
[id_707875106]
《红楼梦》名师欧丽娟倾力打造的《红楼十五钗》在华语世界广受欢迎,这部作品历时十年精心打磨,深入解读《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曹雪芹笔下的众多金钗。她们在《红楼梦》的广阔世界里穿梭,与我们一同经历了欢笑、悲伤、哀叹和绝望,跟随她们穿越情感的世界,感受并品味了人生的种种色彩,回首间,不禁感叹自身的悲喜交加。金紫满朝无人掌权,裙钗寥寥却可治家,深入解读《红楼梦》中的十五位美女,便是领悟她们如何以更加坚韧、更加崇高的优雅风范去迎接人生的挑战。
04
《萧红大传》
季红真 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1年恰逢萧红诞辰110周年纪念,在这一重要时刻,人民文学出版社隆重推出了季红真学者撰写的《萧红大传》。这部作品以超过五十万字的篇幅,生动描绘了被誉为“呼兰河的女儿”的萧红那充满波折与传奇色彩的一生。
萧红在短暂的三十一载人生历程中,在不足十年的创作岁月里,为读者献上了《生死场》、《呼兰河传》以及未竟之作《马伯乐》等约百万字的佳作。《萧红大传》的每一章节都巧妙地融入了现代文学史和中国现代史中一些颇具挑战性的议题,例如左翼文学等。
鲁迅离世之后,在众多鲁迅作品的诠释者中,萧红和徐梵澄堪称翘楚。萧红在其文学创作,尤其是小说和散文领域,继承了鲁迅独特的质感,那种充满生机、纯真自然的生命感受,成为她与鲁迅文学传统相衔接的桥梁。
05
《梁庄十年》
梁 鸿 著上海三联书店

历经十年,继《中国在梁庄》与《出梁庄记》问世之后,梁鸿再次审视自己的故乡,精心描绘出一幅更加全面、曲折的农村发展画卷。在2010年和2013年,这两部作品先后与读者见面,《中国在梁庄》以梁庄及其居民为焦点,细致描绘了中国乡村的内在构造;而《出梁庄记》则将视角转向那些离开梁庄的人们,生动叙述了他们背井离乡、遍布全国打工的历程。
两部作品相继出版,吸引了众多读者的关注,他们聚焦于梁鸿的故乡——一个平凡的河南村落——梁庄。梁鸿在作品中向读者们生动描绘了乡村的真实面貌,并通过这一描绘映射出了中国近几十年的社会巨变,以及农村在转型过程中所遭遇的种种挑战。十年之后,梁鸿再度将梁庄引入我们的视线,承继前两部作品的主旨,对故乡进行了深入的重新考察,为读者呈现了一部内容更加丰富、情节更加跌宕的农村变革历史。
06
《与正仓院的七次约会:奈良博物馆观展散记》
扬之水 著上海书画出版社
唐朝时期,我国古代社会达到了繁荣与强盛的巅峰,而“唐”这一词汇也由此成为代表中国或中国文化的象征。位于日本的正仓院,作为我国之外收藏唐代文物最为知名的机构,其藏品并非出自考古发掘,而是世代相传至今的珍品。
正仓院展现了盛唐时期的真实风貌。自2012年以来,每逢金秋时节,扬之水先生便会前往正仓院,她被誉为“新一代名物学开拓者”。她将参观正仓院展览视为一场场“约会”,正如她在书中所言:“当京城银杏叶金黄,京都枫叶染红,这便是与正仓院相约的信号,于是她带着唐人的故事步入正仓院。经过七次约会,她将所目睹的唐代珍宝、生活史的诸多细节以及与诗歌相呼应的实物相互融合,最终在十年之后完成了这部著作。
07
《一把刀,千个字》
王安忆 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一把刀,千个字》一书以袁枚的诗句“月照竹影似千字,霜覆梅枝孕满花”开篇,讲述了一位淮扬地区著名厨师不凡的成长故事。他诞生于东北的寒冷雪域,但他的记忆却始于因避难而迁至上海,寄居在狭小的亭子间里的那段时光。
古语有云,礼仪之失当求诸民间,他早年受到祖辈扬州厨师生动丰富的烹饪技艺的启迪,又在上海淮扬菜系的大师那里得到了口传身教,随后在纽约法拉盛地区成长为定制宴席的顶级厨师……
正如他的精神启迪源于《红楼梦》、《黄历》和《易经》等著作,各地独特的美食实际上拓展了一个融合天地自然感悟的精妙领域,同时,在时代变迁和历史的洗礼中,个人的命运抉择也展现出了多元化的民间记忆和评价体系。
08
《从容穿过喧嚣》
池 莉 著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在浩瀚的叙事宇宙中,我们如何能够呵护自己的存在,又如何在纷扰的尘世喧嚣中探寻心灵的宁静与力量?
《从容穿过喧嚣》是池莉最新推出的散文精选集,其中涵盖了人间烟火、个人价值、幸福感、时光流逝以及婚姻等众多与人生紧密相关的重要主题,深入探讨了我们当前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
09
《剧说:中国京剧十讲》
赵 娟 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央视戏曲频道《一鸣惊人》节目中的评委,同时也是戏曲研究的权威专家赵娟,她主持了十堂深入浅出的传统戏曲普及课程,课程内容聚焦于戏曲的传承与发展,对京剧的历史渊源和现代演变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讲解。
010
《〈洛神赋〉九章》
戴 燕 著商务印书馆
洛神究竟是谁?《洛神赋》描绘的是否为曹植与甄后的爱情故事?它又是以何种诗歌、书籍或绘画的形式得以流传?此外,它又是如何被后世传承下来的?复旦大学中文系戴燕教授倾注了十年的心血,借鉴了楚辞中的《九歌》与《九章》,精心创作了九篇作品。
戴燕老师,毕业于古典文献学专业,她从洛神的传说入手,逐步进行考据,向读者娓娓道来《洛神赋》的过往与现在。她广征博引,引用了众多文献和史书的记载,带领我们穿越时空,见证了洛神形象如何在我们眼前栩栩如生。全书九章,宛如九节文学课程,从创作时间及前史背景,到《洛神赋》的具体内容、寓意及其流传,一一进行了深入剖析。
011
《流俗地》
黎紫书 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流俗地》讲述了一位盲女与一座城市的传奇。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以“楼上楼”为核心,向读者展现了一个马来西亚华人社会的全景,他们的情感纠葛、生命历程、迁徙经历以及归乡之情,都深深地烙印着当地的风土人情。这个故事若非发生在此地,若非以这种方式呈现,便无法达到如此深刻的文学效果,堪称华文文学领域的一大惊喜。
012
《久悦记》
流潋紫 著作家出版社
《久悦记》继《甄嬛传》与《如懿传》之后,流潋紫以铅华洗尽之姿,蜕变为一种全新的声音。在散文篇章中,文字活泼而优雅,记录了作者的生活琐事,将日常的点滴瞬间与张爱玲及其笔下人物巧妙地联系起来,充满了趣味。而在小说篇章里,几个故事简练而直接,深刻而透彻,男女情感的热闹与荒凉跃然纸上,透露出浓厚的张爱玲风格。她精通于在现实与幻想之间穿梭往复,为那忙碌而疲惫、日复一日的日常生活汇聚了无尽的喜悦。
013
《契诃夫的玫瑰》
顾春芳 著译林出版社
契诃夫对玫瑰情有独钟。在致友人的信中,他曾提及,亲自在雅尔塔的宅邸花园中种植了超过一百株玫瑰。这些玫瑰如今是否依旧盛开?由北京大学顾春芳教授撰写的这部契诃夫精神传记,以契诃夫对自然的深厚情感为基础,追溯他人生的关键时刻,带领我们踏上了一段名为“探寻契诃夫之玫瑰”的精神之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