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影是在长沙万达广场办公楼里实景拍摄
自2017年5月起,我们便萌生了创作《年会不能停》的念头,然而在创作过程中,剧本多次遭遇瓶颈,我们不得不暂停下来,转而着手其他剧本的撰写。直至2022年9月,我们才最终确定了该剧本的最终版本。
起初讲述的故事与今日呈现给观众的版本有着显著差异。起初创作剧本时,内容主要围绕一位面临失业威胁的年轻人展开,他为了保住自己的职位,渴望在年会上表现出色以赢得董事长青睐。这更像是一个年轻人集结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筹备年会节目,经历重重挑战,不断取得胜利的故事。
为了生动展现职场现状,我们于2017年及2018年开展了首轮调研,并于2020年进行了第二轮调研,紧接着在2021年展开了第三轮调研。在调研的全过程中,我们观察到,大众的职场心态正经历着细微却深刻的转变。撰写完首个故事版本后,我常常感到些许遗憾,因为所积累的职场体验在初稿中未能充分展现,无论是深度的洞察还是广度的涉猎。
2017年,我们在采访那些来自互联网巨头的员工时发现,尽管他们也会谈论裁员的话题,但内心深处却显得较为从容,并不显得过于焦虑。他们更倾向于探讨若失去这份工作,可以转去哪里,从事何种职业。当时,许多人渴望离职或创业,对于失业的担忧并不强烈,反而对未来抱有满怀希望。
然而,在2020年和2021年的采访中,我们明显察觉到,面对裁员这一议题,人们的情绪愈发紧张,裁员现象已演变成社会新闻的热门话题。鉴于此,我们将集团大规模裁员作为《年会不能停》这一作品的核心背景之一。在这样的高压环境下,我们的故事自然而然地呈现出一种荒谬的情景。
在影片里,由大鹏扮演的胡建林角色刚刚踏入公司,受到了白客饰演的马杰克的热情接待。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荒诞的故事亟需依托更贴近现实的场景来塑造。在拍摄过程中,我们细致入微地,从内容到视觉,再到全方位,逐步还原了职场的真实面貌。整部影片在长沙万达广场一层的办公楼内进行实景拍摄,我们当时租赁了一层尚未装修的房间,并参照先前考察过的众多大型企业办公室的布局进行搭建。从地板、墙面等大处着手,到每一个办公桌上摆放的办公用品等细节,我们都进行了深入研究。
我们几位主演都曾有过相似的职场背景。大鹏曾在搜狐任职,直至2018年方才离职。提及胡建林这一角色时,大鹏便表示,对于互联网大厂,他可谓是深有体会。
此外,在前期阶段,我们曾对若干传统企业进行了访谈,随后我们注意到,大家所反映的问题大致可以归纳为两大类方向。
首先,这种情况确实存在不公平。许多人抱怨,尽管自己辛勤付出,但功劳往往被擅长拍马屁、善于汇报的同事夺走,或者只是因为领导随意拍了一张照片,在上层领导的汇报中轻描淡写地提及一句,那项成就便归功于他。而自己辛苦劳作,却一无所获。
对于工作的价值感到十分困惑。即便身处大型企业,却常常觉得日复一日只是忙于填写各种表格,撰写日报、周报和月报,实际上并未参与多少实质性工作。往往只需两句话就能概括的事情,却需要用五份报告来详细描述。在撰写这些报告的过程中,不禁对自己的工作产生了疑问,开始质疑自己的工作对整个集团或社会是否真的有所贡献,以及是否能够真正体现个人的价值。
然而,在采访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技术性岗位的从业者,他们的即时满足感尤为突出,对自身工作的价值认识更加明确。尽管部分工人可能觉得收入不高,但他们坚信凭借自己的技艺谋生,完成一个零件,再制作其他零件,最终能够组装成一艘船。当看到船顺利下水的那一刻,他们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我认为这确实是一种引人入胜的现象,因此我们也在影片中对其进行了呈现。胡建林,这位来自老工厂的工人,尽管收入并不丰厚,但他对自己的认识却异常清晰。相较之下,像潘潘(由庄达菲饰演)这样的年轻人,在大型工厂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却似乎对自己的日常行为感到迷茫。
【2】年会重头戏拍摄时,主演发烧,拍一条吸一次氧
电影中包含了一段数人头的场景,众多观众表示这一片段十分幽默,这得益于我们团队中一位曾担任过人力资源总监的职场专家。在剧本创作阶段,她就指出,对于规模越大的企业,人员编制管理这项工作对于人力资源部门来说尤为重要,因为公司规模庞大,高层领导往往不清楚具体有多少员工,资金流向何方。
有一句广为人知的言论称“世界宛如一座庞大的临时搭建的舞台”,在创作此剧本的过程中,我们始终有着类似的感受。
2020年,我浏览到了一则消息,报道了北京一家大型企业办公楼内,一名流浪者在其中默默居住了一个月,竟然无人察觉。这一事件对我产生了极大的震撼。
这家规模庞大的企业,按常理推断应是业内管理最为严格的公司,员工进入电梯时往往需要刷卡,且时常会受到安保人员的严格盘问。然而,令人惊讶的是,竟有人能够混入其中,假扮成员工,连续一个月无人察觉,甚至在那儿生活得自在而舒适。
当时便察觉,那些众人眼中看似严谨老练、自信满满的表现,实则只是表象,不过是伪装。事实上,背后漏洞百出,存在着诸多裂痕。最终,我们将这一情节安排在了庄正直的身上。
王迅在《年会不能停》中饰演庄正直。图/受访者提供
电影里聚集了众多风格各异的喜剧艺人,他们源自东北传统喜剧,有的则来自综艺节目,各自演绎着不同的喜剧风味。一开始,我确实曾考虑过是否应当将他们的喜剧特色进行某种程度的融合。
与大鹏、白客交流之后,我们共同认为剧中角色都十分贴近生活,剧本也遵循着真实的逻辑,因此无需过分夸大其词去演绎喜剧,强行插入笑料,只需按照现实生活的逻辑进行表演,便能自然地让观众感受到影片中的生活趣味。
在拍摄过程中,我们遭遇了不少困难。其中最大的难题是在体育馆内拍摄年会的高潮戏份,原计划需用三天完成,且已妥善安排了所有演员的时间。然而,主演大鹏、白客、庄达菲三人却均出现了发烧症状,体温高达40度左右。因此,我们不得不将拍摄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历时三天,第二阶段则拍摄了两天。

在托马斯(由大木扮演)和庄正直(由王迅出演)登台表演的部分,实际上并不见董事长(欧阳奋强饰演)的身影。而当董事长(欧阳奋强饰)与徐云峰(李乃文饰)同台时,庄正直(王迅饰)却不见了。因此,为了拍摄出完整的画面,不得不将许多镜头拆分拍摄,并且大量运用了蒙太奇技巧。
主演们的健康状况当时并不理想,本以为给他们7天的时间可以充分恢复,然而在大鹏和白客完成第一条戏份后,他们的心跳已飙升至每分钟160至170次,我们不得不立即为他们提供氧气。鉴于唱歌跳舞极为耗费体力,他们每完成一条戏份后都需要吸氧,甚至有一次拍摄完毕后,我在回看录像时发现大鹏的手指破了,鲜血直流,不禁疑惑他是否在拍摄过程中不小心撞到了什么。他提到,在刚才唱歌的间隙,他突然眼前一黑,几乎要失去意识。为了维持清醒,他不断用手指挖抓自己的身体,结果硬生生地在自己身上抠出了一道伤口。
在多段全景画面中,大鹏总是以这种细致入微的方式演绎角色。他甚至坚称这些动作是专门为角色量身打造的,理由是面对如此宏大的场景,胡建林难免会感到紧张,而这种紧张情绪正是角色自然流露的一部分。坦白讲,演员们的敬业精神确实令人敬佩。
王迅在投入拍摄该戏份前不幸患上肾结石,前一天疼痛难忍,以至于无法站立,不得不紧急接受手术。手术过后,次日清晨,他迅速赶到体育馆继续拍摄。在戏中,他需要频繁奔跑,扑倒托马斯,与对方展开激烈的打斗。拍摄完一段后,我称赞他的表现不错,于是建议趁热打铁,再拍摄一条。王迅老师便对我说,导演请稍等15分钟,我好奇地询问发生了何事。他说,伤口开线了,现在在流血。
那场年会上的演出极为引人入胜,每个人都投入了极大的努力和牺牲来参与其中。在我看来,拍摄电影往往如此,面对越是艰难的环境,大家共同面对这些挑战和困难,往往能更齐心协力,激发出强大的力量。那场戏堪称一绝,《我的未来不是梦》也令众多观众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3】人人都是一台工厂机器里的“螺丝钉”
电影起始阶段,展现的工厂与大工厂同期风貌,令人感受到一种鲜明对比,这实际上是一系列精心剪辑的蒙太奇画面。我们旨在揭示标准件工厂是如何逐步发展成为一家大型企业的,然而最初的工厂却似乎被遗忘在历史长河之中。这既是为了展示我国社会经济的前进步伐,同时也流露出胡建林这位标准件厂工人似乎被时代所遗忘的无奈情感。
影片中胡建林带领一众中层进行锤子作业,并宣称我们皆是螺丝钉,这一幕让部分观众感到困惑,他们不禁提问:为何影片将螺丝钉所象征的稳固、自给自足的工作状态视为一种正面现象?实际上,众多打工者常常自嘲,认为自己不过是颗螺丝钉。
或许是因为我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我深信螺丝钉精神是我们长期接受教育和自我认同的途径。在社会的大环境中,我们每个人看似微不足道,实则不可或缺,扮演着稳固的角色。就好比在工厂中,即便是最庞大的机器,若缺失了一个螺丝钉,也可能引发运转不畅的故障。
在我们那个时代,螺丝钉精神并非自嘲,而是一种自我认同的信念,它明确地肯定了我们在整个社会中的个体价值。这种价值或许微不足道,却不可或缺。
影片中的胡建林(大鹏 饰)。图/受访者提供
胡建林与我年龄相仿,我们这一代人普遍认同两点:首先,我们承认自己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或许只是个默默无闻的螺丝钉;其次,我们坚信在社会这台庞大机器的运作中,即便是看似微不足道的螺丝钉,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因此,对于胡建林而言,这样的自我认知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或许在近年来的教育中,年轻一代更注重于展现个性,以期得到社会的认可。然而,我认为这并不存在冲突,关键在于我们选择何种途径来展示和确认自我价值。这一点,与我们在影片中挑选这两首歌曲的初衷也是一致的。
胡建林在年轻时,他所演唱的《我的未来不是梦》这首歌曲,激励着年轻人勇敢面对困境、默默付出、辛勤耕作,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收获美好的未来。然而,这首歌并未承诺听众未来一定能升官发财,也未承诺未来一定会多么富有,它仅仅传达了一个信息:只有完成了这些努力,未来的生活才能变得有意义、有价值。
胡建林最终报名参加了《SuperStar》这个节目,他所选择的曲目是《SuperStar》。这首歌曲更贴近现代人的心理需求,人们不再满足于平凡的生活,而是渴望成为舞台中央的璀璨明星。这既反映了我们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心态的多样化,同时也暗示了胡建林内心世界正在悄然发生着转变。
电影落幕时留下了悬念,胡建林等人的年会表现让董事长态度转变,然而部分观众质疑这过于理想化,在现实职场中难以遇到一位能解决问题的“青天”。董事长承诺道:“我会让那些本应保住工作的同仁重返岗位”,然而究竟谁应保留职位,谁又该被淘汰,或许只有董事长能给出最终答案。
标准件工厂的员工们重获了他们的岗位,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确实是无辜的。关于那三位主要人物以及确实有罪的几位,我们已呈现了他们的结局,然而对于其他人的命运,我们则是留给观众自行想象的空间。
皮特(由孙艺洲扮演)以及马克(由童漠男出演)的职务经历了怎样的变动?那95%被裁撤的员工,有些人重返岗位,有些人则继续失业。实际上,观众对于这一情况所持的看法,往往会影响他们自己的想象和推测。
影片中,孙艺洲饰演皮特。图/受访者提供
令人好奇的是,那些指责该结果过于“理想化”的人,实际上内心深处却渴望看到这样的结局。在某种程度上,他们或许会将对于现实的不满投射到电影结局之上,正如叛逆者(由庄达菲饰演)所言,若坚守底线、追求正义即被视为理想主义,那么理想主义的门槛似乎并不高。
在现实生活中,我期望观影者观看完这部影片后,内心能够产生共鸣。更理想的情况是,当他们在未来遭遇不公时,能够想起电影中那些人物的抗争精神,从而思考自己是否应该站出来反抗。哪怕只是内心中那一抹小火苗被点燃,我也认为这部电影已经达到了它应有的效果。
观看《年会不能停》后,一些观众对同事关系的理解产生了新的认识。或许,长辈们会告诫大家,在职场上应谨言慎行,对同事保持警惕,不宜随意发表言论。然而,我个人坚信,同事之间完全有可能发展成为朋友关系。
我们常言,能否成为朋友,往往需要共同经历一些事情来检验。尤其是职场中的同事,他们与我们朝夕相处,频繁共同面对各种问题,所以在工作环境中,我们更容易洞察一个人的性格和品质。
当你们遭遇挑战之际,彼此又是如何应对的?在荣誉与利益面前,你们的行为模式又是怎样的?通过这些问题,我们不难窥见一个人的真实品性。若你在一家公司工作超过半年,便能较为清晰地辨识出同事的性格特点,哪些人能与你和谐相处,哪些人值得你信赖。

胡建林,由大鹏扮演,潘潘,由庄达菲出演,以及马杰克,由白客饰演,他们是一群关系亲密的同事,三人组成了紧密的团队。图/受访者提供
起初,职场人士保持一定的自我防护意识实属必要。然而,随着我们共同经历数轮合作,彼此间的了解与信任日益加深,我认为此时建立友谊是可行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无需过分担忧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也就没有必要刻意与同事保持距离。
我认为人类天生属于群体,一旦你遇到一个值得信赖的伙伴,那份幸福感与满足感便会格外强烈,这无疑会极大地影响你在职场中的工作情绪,以及你对工作的热情。
【4】国内喜剧从祛魅、解构,发展到提供共同想象的阶段
我生于天津,自幼便沉浸在相声和小品的乐趣中,喜剧文化对我影响深远。我对天津电视台一台的栏目剧《杨光的快乐生活》情有独钟,尤其是片头那首广为人知的歌曲,其中“钱不钱的,乐呵乐呵得了”这句歌词,生动地描绘了天津人的生活画卷。这种生活态度,对我来说,也是一种独特的喜剧体验。
喜剧对我而言,既是一种审视世界与生活的视角,亦是一种人生态度。世间万物,皆可成为喜剧的素材;你所面对的一切,皆可用喜剧的眼光去审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对遇到的挑战和痛苦感到恐惧和畏惧,然而,若能以幽默的心态去对待这些困难,并在其中找到笑点,恐惧感便会大大减轻。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发现,这些痛苦其实并无大碍,它们是短暂的,甚至可以成为与他人调侃的话题。这样一来,你将更加有勇气直面挑战,汲取更多力量,并运用更多智慧来解决问题。
生活必须得以延续,它必须得以推进。喜剧,这种艺术形式,正是赋予人们力量,使其能够持续生活下去的手段之一。
董润年亮相于2023年金鸡百花电影节的闭幕式红毯活动。影像资料由受访者提供。
观察发现,在过去的数十年里,周星驰的喜剧作品以独特的无厘头风格,对内地喜剧从业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明显采用了后现代主义与结构主义的手法,使得人们对“权威”这一概念产生了新的认识。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众多喜剧创作者开始尝试解构传统元素。在此之前,大家对某些共识有着根深蒂固的理解,而打破这些固有认知,往往能创造出既出乎意料又合乎情理的幽默效果。
历经二十余年的互联网发展,如今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能够剖析的元素几乎都已分析得七七八八。在互联网时代,每一个人的思想都得到了突出展现,而集体共识正逐渐受到冲击和分解。
然而,我认为这一文化现象及认知过程,亦经历着一种循环往复。在一切事物被消解之后,人们实际上会期盼一种新的共识得以形成。毕竟,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由众人的共同想象所构筑,我们对自身的起源、精神、道德以及未来均持有一种共同的构想,这一点至关重要。
观察发现,我国影视创作正重新步入这种集体幻想的领域,而这正是我认为近年来现实主义电影愈发受到观众青睐的关键所在。以《我不是药神》和《人生大事》为例,它们在多个角度和层面重新塑造了我们作为中国人的基本共识,诸如:我们的道德标准应当如何?我们的未来愿景又是怎样?我们究竟在抵抗何种不公?
《年会不能停》这部影片实际上也在努力尝试实现这一目标。在影片的喜剧段落中,这种努力体现在构建一种共同的愿景之上,而我们所追求的共同愿景,实则是在探讨职场中如何追求公正。
我留意到有评论提到,观影结束后,他们顿感精神焕发,仿佛重新获得了面对工作的勇气。这对我来说,无疑是一种极高的赞誉。
在2023年,我们制作了一部以脱口秀为主题的职场网络剧《不讨好的勇气》,这部剧讲述了一位具有讨好型人格的女白领,她通过表演脱口秀重拾自信,勇敢地对抗了职场中的种种不公,并最终收获了真挚的爱情。
这部网剧的职场故事背景设在了众和集团,讲述的是内宣部和市场部之间的故事。该剧已顺利完成拍摄,目前正处于后期制作阶段。我们期待在今年暑假与大家见面。
在这次的路演活动中,众多观众纷纷表示了对续集的期待,其中我们的主演也与我谈及了这一话题。尽管我个人并不倾向于重复自己的创作,然而,我对这部作品的感情确实是相当深厚。
在创作与拍摄阶段,我们共同度过了许多愉快的时光;当再次聚首,携手进行路演活动时,彼此间的欢愉如同家庭成员间的团聚,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年会不能停》的制作团队现身2023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的闭幕典礼,其中站在左一位置的是董润年。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目前我们正严肃地探讨制作《年会不能停》续集的可能性,然而,故事构思尚处于空白阶段。我天生对未知充满好奇,总渴望在每部作品完成后都能尝试一些新鲜元素。在此之前,我主要致力于推进一部科幻电影和一部动作电影的创作,这两个领域对我来说都是全新的挑战。
我们期待制作出一些影片,它们在新鲜感、刺激性和娱乐性方面,都能超越《年会不能停》,为观众带来更为丰富的观影体验。
九派新闻记者 周雨禾 北京报道
编辑 万璇 吴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