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准时下班》这部由吉高由里子担纲主演的职场剧在日本首播时,收视率高达9.5%,表现相当亮眼。该剧自4月开播以来,不仅在国内引起了广泛关注,还因深刻触及了新一代中国职场人士的“996”工作模式,在豆瓣上赢得了8.2分的高评价。优秀的职场题材作品常常能够触动社会现实,触及人们内心。那么,为何广受行业及观众好评的日本职场剧,其成功之处究竟在何处呢?
职场真实是前提
编剧曾言:“若观众感到剧情失真,那你的作品便已失败。”而日本职场剧最显著的特征,便是其高度的真实性。
《我要准时下班》这部作品不仅因其主题颇具吸引力,更向观众呈现了两位栩栩如生的职场角色。东山结衣扮演的女主角,其职场性格表现为漠不关心他人,坚守“做好本职工作”的原则,每日下午六点便准时打卡离岗。而与她同级的三谷,则是一位典型的加班爱好者。她不仅主动加班,从不请休假,甚至还会强迫其他同事一同加班。这部剧凭借两个极具真实感的角色,以“不加班”为切入点,将两种职场观念直接呈现出来,供观众深入思考。播出之后,果然在日本社会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在亚洲各国引发了强烈的共鸣。
该剧揭示了职场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女主角之所以能按时回家,而有些同事却每晚都在加班加点,实际上是因为他们在白天常常偷懒。她下班后的悠闲,正是上班期间紧张高效工作的回报。而那些采取极端工作方式的三谷,更是为此付出了沉重的健康代价。
该剧凭借逼真的服饰、道具、场景等元素,成功塑造了一个逼真的职场氛围。女主角东山会将每日需完成的任务记录在便条上,并粘贴至电脑旁,每完成一项便撕去一张。众多观众向笔者反映,这一细节立刻触动了他们,因为他们也拥有相似的日常习惯。

日本职场剧的编剧们普遍在创作前会下足功夫,深入钻研相关行业,然后才开始动笔。石原里美担纲主演的《Unnatural》描绘了法医领域的故事,编剧野木亚纪子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将女性遭受性别歧视、因工作过度劳累而死亡以及校园欺凌等情节巧妙融入剧情。剧中不仅精准地揭示了“非自然死亡”背后的真实原因,如伪装的谋杀、医疗事故以及未知的复杂疾病,而且在细节处理上也相当到位,甚至赢得了众多法医的认可和好评。
也聊突围之道
日本职场剧的真实性还在于拒绝跑偏。
在北川景子主演的《卖房子的女人的逆袭》里,女主角自始至终都没有涉及感情戏份,她全身心投入于房产销售,直至剧情落幕。一些观众不禁感叹,若是在国产剧中出现这样的情况,简直难以想象。放着北川景子这样知名的日本美女不让她谈恋爱,岂不是太可惜了?然而,日本的职场剧却敢于如此尝试。
日本职场剧不仅真实呈现了职场生态,而且与职场观众一同探寻突破困境的方法。
职场剧在应对职场中的痛苦时,往往构建了一个职场幻想的泡泡,女性角色总是邂逅霸道总裁,男性角色则总能得到贵人的扶持,一夜的熬夜加班似乎就能解决所有难题,观众们心知肚明这些情节不过是空中楼阁。相较之下,日本职场剧则更真实地展现了职场现实,并与观众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对于职场人士而言,这样的剧作更像是一位真正的朋友。正如一位剧评人所言。
在日剧《半泽直树》里,由堺雅人扮演的男主角(如上图所示)所遭遇的,是泡沫经济崩溃前后的复杂环境,其中金融行业及银行内部的激烈竞争贯穿始终。剧集以半泽直树洗刷冤屈为主线。尽管剧情中带有英雄主义的色彩,却充满激情且逻辑严密。观众通过这部剧,得以窥见银行内部的一些不为人知的规则,是一部对银行乃至整个金融界进行深入剖析的优秀作品。
谈职业也谈人生

业内常有一说法流传:在拍摄医疗题材的剧集时,美剧中的医生专注于治疗疾病,韩剧中的医生则更侧重于感情生活,而日剧中的医生在治病的同时,还会对人生进行深入的思考。这种特色在日本行业剧中尤为突出。通过对行业现状的揭示和展现,观众不仅能获得对职业世界的深刻理解,还能引发对人生价值的强烈共鸣。观众在观看职场剧的同时,实际上也在体验人生剧。然而,剧中所引发的感悟并非无中生有,而是源自对职场生活的真实感悟。
诸如《我们无法成为野兽》和《我要准时下班》等日本职场剧集,向观众阐释了“投入工作实际上是为了更好地生活”的哲理;无论女主角最终是如何对抗上司的不合理指令,还是挑战职场中的不良风气,这些职场人士都坚守着自己的职业原则,追求的是一种更加健康、积极的职业生涯。
观众们普遍觉得,日本职场剧在展现职场中的尔虞我诈等阴暗面方面毫不避讳,同时,它们也积极为职场人士提供精神支持。例如,《校对女孩》和《重版出来》这类剧集的独特之处,便在于它们将关注点从男性角色转向了那些常被忽略的年轻女性。
究其根本,日本职场剧中展现的职业观念和道德理念均偏向积极。那些杰出的职场人士深谙职业的内在价值,重视人际间的互动,这种对职业境界的提升,因其立足于现实,故能直抵人心。
山下智久与石原里美共同演绎的《朝五晚九,帅气和尚爱上我》使得和尚这一收入丰厚且工作稳定的职业,在众多女性心中成为了理想的伴侣人选。而日剧天王木村拓哉在2001年主演的《Hero》一经播出,便激发了青少年们报考木村当年所扮演的检察官专业的热情。此外,他在2003年出演的航空题材电视剧,也使得日本多家航空公司收到了大量的求职申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