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因为打翻的牛奶而悲伤,要相信事情总会顺利解决,应当主动迎接接下来的任务。下面作者将分享十个晨间激励小故事,供大家欣赏。
1、小壁虎断尾巴
一条小壁虎的尾巴被蛇咬住,它用力地扭动,尾巴最终脱落,小壁虎因此得以脱身。
那农夫见到小壁虎后,对它表示同情,说这小动物真叫人怜悯,它刚刚断了尾巴,想必是感到非常难受吧
小壁虎含泪点了点头。
“来,我给你包扎上,这草药是止痛的。”农夫拿出一包草药说。
不是的,我非常感激这股难受,正因如此难受才让我明白自己还存活着,而且,你为我的伤口做了处理,它又怎会生出另一条尾巴呢?说完,小壁虎忍受着剧烈的难受离开了。
深刻的哲理告诉我们,苦难并不会总是带来消极影响,它有时也能催生美好的憧憬,能够体会到痛苦,意味着意识依然存在,也代表着生存的愿望尚未熄灭,在这样的时刻,感受痛苦难道不可以说是一种难得的喜悦吗?
2、做梦的穷人
每天上午十一点整,会有辆非常显眼的车辆,行经纽约市中央公园。这辆车除了驾驶员,车上还坐着一位身份显赫的主人,他是一位家喻户晓的大富豪。
那位超级富有的商人注意到:每天清晨,总有一个衣衫破烂的男子坐在公园长椅上,目光紧紧锁定他居住的豪华大厦。某个日子,这位大富豪对这个人产生了强烈的好奇,他让司机把车缓缓停下,随后步行至那人身边开口道:“实在抱歉,我不清楚您为何日日清晨都要凝视我栖身的建筑。”
那位先生,贫困的人坦言,自己既没有钱财,也没有家宅,只能栖身于这条长椅,然而,每到夜深人静之时,他总在睡梦中仿佛置身于那家旅店。
那位百万富翁觉得这件事挺有意思,便对那个人说,当晚就满足他的愿望,他已为他在酒店安排了最顶级的客房,并且会负担一个月的住宿费用。
数日之后,一位拥有百万家财的人士行至贫民所住的住所,打算顺道探询一下对方是否对现状感到称心。不过,他见到那个人已经搬离了该处,又回到了公园的座椅上。
一位拥有丰厚财富的人士走进公园,向一位生活拮据的人询问他为何要这样做,那人回答说:“当我躺在这张长椅上,就会梦到自己睡在那一座气派的旅店,感觉太美妙了;可要是睡在旅店里,又梦见自己回到了那硬邦邦的长椅上,这种梦实在太令人心惊,严重干扰了我的休息。”

最不恰当的是斤斤计较得失,不能任由凭空猜测毁掉所有美好,更不能依赖虚无缥缈的事物维持生活。无论境遇怎样,主动接纳已拥有的才是最明智的做法。
3、跳河的兔子
兔子极富怯懦,时常遭遇的惊扰,总像重担般萦绕在它们心头。
有一回,许多兔子聚集在一处,为自己的胆怯懦弱而伤心,哀叹自己的生存过程中布满了凶险和惊慌。
它们越聊越难过,仿佛遭遇了无数劫难,这便是它们身为兔子的缘由。到了这个境地,消极的思绪便接连不断涌现。它们哀怨自己生来坎坷,既无力量也无翅膀,更缺利齿,每天只能在惶惶不安中度过,即便想抛开一切酣然入睡,那总能听见一切的长耳朵也成了阻碍,殷红的眼睛因而更加明亮。
它们觉得自身处境空洞无物,这又成了它们内心憎恨的起因。它们普遍认为,与其终日惶惶不安,不如选择终结生命更妥当。
它们共同商议,要从悬崖那边去了断自己的性命,了结所有忧愁,因此就这么决定了,接着它们一同朝悬崖跑去,打算跳进河里去死,就在这时候,几只青蛙正守在湖畔蹲着,一听见急促的跑动声响,立刻紧张起来,马上跳进深水里面躲藏起来。
兔子每次来到池塘边都能目睹这般景象,然而今日,有只兔子猛然醒悟过来,它高声喊道:不必惊慌失措了,我们无需再苟且偷生了,因为我们此刻发现,还有比我们更为怯懦的生物呢!
这么一说,兔子们的心境突然变得豁达明亮,仿佛一股勇气在体内激荡,于是它们喜气洋洋地返回了家。
根本法则:切莫因自身境遇而指责时运不公,事实上,世间确有诸多境况更为惨淡者,试思量那些更为凄惨之人尚能顽强生存,我们又怎会无法坚持?
4、囚禁的章鱼
一只章鱼的体重大约有70磅,但是,这么大的生物,身体却十分柔韧,柔韧到几乎能够钻进任何它想要进入的缝隙。
章鱼属于无脊椎生物,因此能够通过一枚硬币那么小的孔洞,它们偏爱将躯体挤进贝壳中隐藏起来,当鱼类或虾类靠近时,便咬住对方的头部,注入毒素使其失去知觉,随后享用猎物,在海洋生物里,它堪称令人畏惧的物种之一。
不过,人类找到了应对它的方法。捕鱼的人了解章鱼的习性,他们把若干个小玻璃瓶系在绳子上,然后放到海里去。章鱼一旦瞧见这些瓶子,就争相往里面挤,不管瓶子多么细小、多么狭窄。
这些在海洋中不可一世的章鱼,如今沦为了瓶子里的囚犯,变成了渔民的目标,最终变成了人们餐盘上的佳肴。究竟是什么将章鱼困住了?是瓶子吗?并非如此,瓶子安置在海洋里,瓶子不会移动,更不会主动去捕捉。真正囚禁章鱼的是它们自身。它们朝着愈发狭窄的路径不断前行,无论那条路多么昏暗,即便那条路通向绝境。

人生在世,难免遭遇诸多牵制与限制,面对这些,我们常常感到无能为力。实际上,真正禁锢我们的并非外界因素,而是我们自身,是我们心态的失衡和观点的极端化。
5、摔碎的牛奶瓶
十几岁的桑德斯总是为许多事情感到烦恼。他常常为犯下的过失而懊悔不已;考试交卷后,经常在半夜难以入眠,担心考试成绩不理想。他总是反复思考已经做过的事情,希望当初没有那样做;也总是回想起已经说过的话,后悔当初没有把话说得更完美。
清晨时分,全班学生进入科学教室。保罗·布兰德威尔博士将一瓶液体置于实验台旁。同学们依次就座,目光投向那瓶液体,不清楚它与即将进行的生理卫生课程有何关联。
片刻之后,保罗·布兰德威尔博士猛地站直了身子,用手掌猛击那个玻璃瓶,使其在水槽中碎裂开来,并且高声喊话:“何必为已经倾倒的牛奶而悲伤。”
然后他叫所有的人都到水槽旁边,好好地看看那瓶打翻的牛奶。
“仔细观察一下,”他向大家表示,“我盼望各位能永远铭记这个教训,这瓶乳品已经遗失了–你们能够察觉它已经完全流干了,不论你多么匆忙,多么愤慨,都无法挽回哪怕一星半点。倘若当初稍加留意,提前做好防范,那瓶乳品本来是可以保存的。不过现在时机已过,此刻我们所
能做到的,只是把它忘掉,丢开这件事情,只注意下一件事。”
人生哲理告诉我们,不必为已经泼洒的牛奶而悲伤,应当相信事情总会顺其自然发展,并且主动迎接接下来的挑战。
6、四个字
有位精神医学专家,从业多年,成就斐然,在业内声名卓著。他多年前临近退休之际,意识到真正助力他生活转变的,其实是所谓的“四个字”。前两个字的含义是“倘若”。他说:“我的许多病人,整天都沉溺于追忆往昔,懊悔当初本该做却没做的事,‘倘若我在那次面试时准备更充分……’或者‘如果我当初选了会计专业……’”
沉溺于悔恨之中会极大损耗心神。调整心态的方式十分容易:只需将常用语中的“倘若”替换成“今后”,并以此表达。应当对自己陈述:“今后若有契机,我会怎样行动……”
人生哲理:虚度光阴莫过于悔恨。切莫总是回想过去的失误,每逢再度追悔往昔之际,便应告诫自己:“今后定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7、丢失了两元钱的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