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广西柳州人社部门围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需求,以 “产业引才、平台聚才、政策育才、生态留才” 四维联动为核心抓手,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夯实人才基础。目前,全市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 24.37 万人,技能人才总量达 65.03 万人。

一、拓宽产业引才路径,加速高端人才集聚
柳州紧扣先进制造业人才需求定位,优化升级人才政策:聚焦汽车、机械、钢铁等传统产业及新材料、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供需现状,发布《2025-2026 年度急需紧缺专业人才目录》,覆盖 51 家企业 177 个岗位,引导人才精准流动;针对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实施 “双百人才工程” 柔性引才,邀请 “双百专家” 来柳开展项目合作、破解技术难题;成功承办 “外国专家广西行” 活动,进一步拓宽高端人才引入渠道。
二、强化平台聚才举措,释放创新裂变效应
柳州持续打响 “龙城人才周” 品牌,2025 年组织开展人工智能 “双招双引” 等 26 项活动,营造尊才爱才惜才氛围;搭建多元化招聘平台,举办高校毕业生系列招聘、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引才等 9 场活动,吸引 1.7 万人次现场求职;加强人才集聚平台建设,新增 1 家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 家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 个自治区级人才小高地,通过技术交流、调研研讨等活动,充分发挥平台在聚才、攻关中的支撑作用。
三、提升政策育才效能,激活成长内生动力
以产教融合为切入点,联动本地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为柳州职业技术大学、柳州城市职业学院等院校及多家企业搭建培训平台,重点培育高技能人才与产业急需人才,累计开展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 1.02 万人次,新增高技能人才 3576 人;深入实施 “新八级工” 制度,完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制,指导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自主评价,加大特级技师、首席技师评聘力度,拓宽高技能人才成长空间;推进医疗护理员培训规范管理改革,将 23 家医疗机构纳入第二批改革单位,打造 “柳州模式”;同时推进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目,深化职称制度改革,2024 年发放高、中、初级职称电子证书 8193 本。
四、优化生态留才环境,厚植近悦远来沃土
柳州梳理发布《柳州市人才便利化服务事项清单(第一期)》,涵盖 13 大领域 50 余项服务,为人才提供全方位关怀;落实高层次人才一揽子服务,积极对接相关部门,推动外国人工作许可证与社会保障卡融合集成落地,进一步提升人才服务便利度与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