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团校(共青团上海市委直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围绕上海城市发展与共青团工作大局,依据《上海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办法》,2025 年度面向社会公开招聘 3 名教学科研人员(专技岗位),具体事项公告如下:

招聘岗位:教学科研人员(专技岗位),共 3 名;
工作内容:进校后从事教学、科研、咨政等相关工作;
聘用待遇:录用人员工资、奖金、福利及社会保险按上海市事业单位相关规定执行;
报名截止:2025 年 12 月 31 日(本岗位长期招聘,资格审查通过后组织面试)。
基本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遵守宪法法律,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共党员;
政治立场坚定(深刻领悟 “两个确立”、增强 “四个意识” 等),思想政治素质与道德修养良好,身心健康;
具备较强教学、科研能力,能胜任教学、科研、咨政工作。
年龄与学科:
年龄一般 45 周岁以下;
学科背景:哲学、政治学(含科学社会主义)、经济学(含经济管理)、党史党建、公共管理、社会学、法学。
学术成果(近 3 年需符合 2 项及以上):
入选全国干部教育好课程或同级别精品课、特色课程;
在市团校认定的权威期刊发本专业论文 3 篇,或二类以上权威期刊发 2 篇,或公开出版独立撰写专著 2 部;
主持并完成省部级以上相关学科课题 1 项;
单篇决策咨询成果获省部级及以上领导肯定性批示;
获省部级以上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优秀决策咨询奖三等奖及以上奖项。
基本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遵守宪法法律,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共党员;
政治立场坚定(同高级职称人员要求),品学兼优,身心健康;
具备较强教学、科研能力,能胜任教学、科研、咨政工作。
年龄与学科:
年龄一般 40 周岁以下;
学科背景:与高级职称人员要求一致(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等 7 类学科)。
《上海市团校应聘人员报名表》(附件,可从招聘公告发布平台下载);
学术成果佐证材料:近 3 年代表性学术论文(全文)、获奖证书(复印件)、课题结项证书、咨政成果、著作(目录 + 摘要)等;
博士毕业生 / 出站博士后需额外提供博士毕业论文综述(≤2000 字);
个人简历、近期免冠正面证件电子照片、身份证(正反面)、学历(学位)证书扫描件。
信息发布平台: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http://rsj.sh.gov.cn/)、上海市团校网站(https://www.shstx.cn/)、上海市团校公众号;
报名方式:电子邮件投递,将应聘材料压缩包发送至邮箱shstxzp@shstx.cn;
命名要求:文件压缩包与邮件主题均需命名为 “应聘岗位 + 姓名”;
注意事项:个人信息及材料需真实准确,提供虚假材料者取消报考资格。
由市团校成立资格审查小组,按材料进行资格与学术成果审查,审查贯穿招聘全程;
通过审查者将收到面试通知,未通过者不另行通知;
若仅 1 人符合招聘条件,该岗位招聘工作终止。
资格复审:面试前核查应聘人员相关材料原件,材料不实者取消面试资格;
面试组成:
试讲:按岗位准备内容,时长 15 分钟,满分 100 分(合格线 60 分);
科研评价:选择 1 篇提交的学术成果为代表作,现场答辩,满分 100 分(合格线 60 分);
心理测评:了解性格特质、心理素质、抗压能力,作为成绩重要参考;
成绩计算:面试成绩 = 试讲成绩 ×50% + 科研评价成绩 ×50%。
人选确定:按面试综合成绩排序(参考心理测评结果),以 1:2 比例确定体检、考察人选;
体检:参照现行公务员录用体检标准组织;
考察:深入考察对象所在单位,通过个别谈话、档案审核、信用查询、面谈等方式开展,可延伸考察;
跟岗:考察阶段需到市团校进行 2 周跟岗,跟岗评价作为录用重要参考;
递补:因自愿放弃、体检 / 考察不合格出现缺额,可按面试成绩递补(也可不递补)。
公示:拟录用人员名单在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上海市团校网站公示 5 个工作日,公布监督电话;
录用:公示无异议后,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核、上海市人社局核准备案,办理录用手续;公示有异议且影响聘用的,按查实结果确定是否录用。
通讯要求:报名时填写有效手机号码,保持通讯畅通,招聘各环节仅通知入围人员,未入围者不另行告知;
材料提交:进入面试者需按通知要求,提供相关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咨询与监督:
政策咨询:上海市团校组织人事处,电话 021-65405800;
监督电话:共青团上海市委组织部,电话 021-61690035。
上海市团校(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
2025年08月25日
下载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