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励志故事
职场励志故事:大胆接老板的烟
终于,我收到了复试通知。挂了电话,我松了一口气。在北京奔波了一个多月,投出去的简历大多无人理睬。我开始怀疑自己是否应该继续留在北京找工作。好在努力没有白费,复试通知给了我一线希望。
第二天一早,我坐上人满为患的大巴,准时到达公司。被前台领进了会议室。一会儿,人事部的专员走了进来,后面跟着另外两个参加复试的人。人事专员没有多问,说是私企,只能做初步筛选,最终的录用权还是在老板手里。“老板忙,要到10点以后才能来,你等着,别着急。”说完,人事专员便离开了。我习惯了这样的场合,便耐心地等待着。一刻钟后,公司有人送来了茶和烟。为了缓解会议室里冷淡的气氛,我们三个人点起了烟。
中午时分,HR专员告诉我们老板要来,我被安排最后见老板。不知为何,前两位求职者不到5分钟就被送出了公司,这让我紧张不已。到了老板办公室,发现老板是一位满头白发的老者,他看到我进来,很有礼貌地迎接我,并递给我一支烟。我本想拒绝,谎称自己不抽烟,但又觉得还是老实点比较好,如果老板因为抽烟不肯录用我,我便接受。于是大胆地接过老板的烟,点燃,开始“抽”。老板没问什么稀奇古怪的问题,只是让我讲讲工作计划。我井然有序地说完后,老板给予了肯定,并指出了不足之处。“你想知道前两位求职者为什么没被录用吗?”我一句话也没说,只是惊讶地看着他。 “我这辈子最讨厌的就是撒谎的人,你在会议室抽烟,那两个人却说自己从来不抽烟,我怎么敢雇佣这样的人?诚实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尤其是关系到自己的利益的时候!”我还是没有说话,只是为自己刚才的抽烟行为感到羞愧。
现在,我在这家公司工作了一段时间,得到了老板的赏识。最珍贵的是,在老板的帮助下,我终于戒掉了五年的烟瘾。这里我只想说,找工作的朋友,在事关自己利益的事情上,一定要有勇气,要诚实做人,这样老板最终才会赏识你。
求职励志故事:大学生“四处游历”找工作
打了一百多个电话、发了三十多封邮件、三次走访学生后,大学生田伟华经过三个月的不懈努力,终于拿到了武汉枫叶国际学校“社会事务老师”的职位,并于23日正式上任。
田伟华是武汉科技大学2009届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去年5月他曾应聘武汉枫叶国际学校“领事”(相当于班主任)职位,但因大四有课,不能马上上班,所以错失了这份工作。
去年年底,田伟华得知学校又有这个岗位,满怀信心地再次应聘,却被告知“不考虑应届毕业生”。田伟华没有因被拒而灰心,他开始通过学校网站、百度贴吧、QQ群等渠道进一步了解学校,甚至从学校教师的工作博客中了解学校的工作思路,还从网上买了一本介绍学校历史文化的书。
从去年12月开始,田伟华每隔一两天就会给招生工作负责老师打电话,谈谈对学校的了解和想法,打了不下100个电话。他还把自己的想法通过邮件发给人力资源经理,共发了31封邮件,收到4封回复。
今年2月,田伟华得知学校要招聘“社会事务老师”(相当于学生生活与管理辅导员),他决定再次应聘,因为“只要你努力,哪怕是在最普通的岗位上,也能做出不平凡的成绩”。人力资源经理听到他的想法后很惊讶,说“让一个本科生担当这个职位,有点浪费人才,对你也太不公平了”,但还是帮他获得了面试机会。

谈及这份工作,田伟华感叹:如果我没有当初那么坚持,我也不可能得到这份工作。
职场励志故事:感觉自己被打了好几巴掌
毕业已经好几年了,再次见到老同学张继红时,他已经没有了当年的朝气。“人还是要适应社会的!”2月24日,张继红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痛苦又无助的求职经历:
2007年9月,我终于考上了北京科技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大学四年的刻苦努力终于有了回报。“我要把材料科学与实际生产更紧密地结合起来。”这是我考上研究生时在日记里写下的豪言壮语。经过两年的学习、研究和探索,我取得了相当的成果,在国家重点期刊《电化学》《物理化学》上发表了数篇文章,在业界引起了一定的关注。
一晃两年过去了。当我带着所有的研究成果开始找工作时,却发现由于国际经济环境不好,科研经费紧张,相关领域的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开始缩减成本、精简人员,不再像前几年那样招人,岗位变得稀缺起来。导师建议我:“你懂技术,也可以做销售、采购,工资福利都很好,先找工作吧!”
2008年10月至12月,我开始参加各高校的招聘会,那段时间招聘的大多是大企业,工资待遇都还不错,但是没有自己感兴趣的岗位。
就在我对工作不满的时候,时间一转眼到了2009年,就业形势更加糟糕,大中型企业招工寥寥无几,就连中小企业也比前几年萎缩了近一半。我只好去参加社会招聘会,但投了上千份简历,却只得到一次面试机会,依然只能当工人。
招聘会上,几万人挤在一起,几十人甚至几百人争夺一个职位,我感觉就像被人打了一巴掌,火辣辣的疼。
去年12月的一天,国际展馆举办招聘会。为了第一个冲进去,占据有利位置,我早上5点就起床,穿上近千元的西装,剃掉胡子,精心打扮一番,坐上开往国际展馆的大巴。到了国际展馆,我发现自己起晚了,不到7点,门口已经有近万人在排队,我不停地往前挤。还好,招聘会8点就开幕了,我得以第一批进场。
看到首钢的展位,我赶紧跑过去,结果被挤了进去。小小的招聘柜台前排了近百人,求职者都不愿离开。我挤在人群中,脸都红了,硬挤进柜台,递上简历。
“你看一下吧,我的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国内各大期刊上了,很适合你们公司。”
但招聘人员看了我一眼,什么也没说,把简历扔到一边,转身和其他求职者交谈起来。我准备好的很多专业问题的答案一瞬间从我的脑海中消失,耳边充斥着招聘会场的喧闹声。
不知不觉中,我就被挤出了招聘柜台,站了许久,才走到另一个招聘柜台,一上午的时间终于结束了,200份简历也终于发完了,心里踏实了许多。
半个月后,第一个面试电话打来。我终于获得了面试的机会,但兴奋的心情没撑几天,又一次遭到了无情的打击。“你通过了面试,有兴趣的话可以来公司当锻造工,户口本不能解决,月薪1800元……”电话那头的工作人员冷冰冰的,机械的说着,我脑子一片空白,慢慢的挂了电话。
那是2009年2月,我刚接到重庆中冶集团人力资源部的电话,“小张,你的导师给我们打过电话了,我们也看过你的简历,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来面试,不过我们招的是采购部的员工。”我没有犹豫,简洁明了地回答道:“好的。”
通过导师的关系,我得到了这次面试机会,两天后就得知了结果,我被录用了,职位是采购部,签了5年合同,户口也办好了。拿到offer后,我并没有激动,只是回想起来心里有些酸涩。
【职场工作励志故事】相关文章:
职场励志故事08-03
职场励志故事04-02
职场励志故事 10-31
职场励志故事 08-04
职场励志故事09-08
大道理的励志职场故事 励志职场故事【名人故事】08-13
职场励志故事摘选06-22
经典职场励志故事09-02
职场励志故事精选07-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