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休闲防晒衣女中长款2019夏季新款宽松大码学生修身防晒风衣薄外套
祝您购物愉快
¥99.00
高红丽对市场的敏感、强大的判断力和决策勇气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积极的工作态度和对学习的追求是很多80后创业者应该学习的。她总是抓住每一个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机会。高红丽在一家电脑培训公司工作时,她的同事都是本科以上学历。“我的学历是最低的,大家都比我好,周末就去上课,买书看。”她自己也参加过演讲班、英语班等各种知识技能培训班,这些在当时看来对工作来说并不是必需的。
高红丽曾在中国就业促进会副会长陈瑜的工作室工作。在陈瑜工作室工作期间,陈瑜经常要在周末参加各种会议、论坛。当其他拥有研究生学历的同事不愿牺牲休息时间陪同时,高红丽总是很积极地申请这样的机会。她常常在得知消息后提前一个月报到:“我想陪你们开会,我保证这次拍的照片一定比上次拍得更好!”每次开会、论坛,她一边做好自己的摄影工作,一边借机听取专家、领导的发言,注意观察。“他们讲话的时候,我认真听,认真学习,这不仅仅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拍好照片。”
高红丽虽然在中国教育体系中从来都不是佼佼者,但她主动的学习意识和步入社会后的创业能力,让我们这些高分名校出身的所谓“精英”汗颜。学习,并不以大学毕业证而结束。她比我们更能体现这一点——“要求上进,是对自己一生的承诺,青春就要发光发亮。”
女明星创业励志案例
谈及董明珠,她的竞争对手如此形容她:“董姐走过的路,寸草不生。”由此可见这位铁娘子有多厉害。格力内部员工称,他们的女老板“说话有气势,做事雷厉风行,即使不化妆,看上去也比实际年龄年轻很多”。媒体称,“虽然这个女人在36岁之前生活平淡,但36岁之后,她用自己的坚韧和毅力走出了一条别人无法复制的路”。80后励志网带你了解这位职场女强人的励志故事。
董明珠的创业故事为何如此励志?因为很少有人像她一样,36岁从基层销售员做起,15年后,凭借超越普通女性的能力,晋升为格力集团CEO。
格力董明珠,职场女性励志故事,2013年度经济人物
1. 大器晚成,但才华横溢
董明珠和那个年代的很多人一样,出身卑微。1954年,她出生于江苏南京一个普通家庭。1975年参加工作,在南京一家化工研究所做行政工作。36岁之前,她的生活也很平凡。谁也没有想到,36岁之后,董明珠用自己的坚韧和毅力,创造了一个让所有人敬佩的职场传奇。
1990年,董明珠毅然辞去工作,南下打拼,当时她已经36岁了,来到格力,要从基层销售员做起。完全不知道营销为何物的董明珠,靠着自己的毅力和坚持,在40天内就追回了前任留下的42万元债务,打动了时任总经理朱江洪,成为营销界的经典励志故事。这位女强人的创业传奇,就从这里开始。靠着勤奋和真诚,董明珠不断创造着格力公司的销售神话,她个人的销售额一度飙升到3650万元。
2. 果断的女老板
1995年,董明珠出任格力电器销售部经理。当时,她的下属是这样看待自己的女老板的:一个从来不按规矩办事的人。她只有一条“规矩”,那就是自己的原则,自己认为对的事。
董明珠上任后面临的第一个难题,是隆冬时节积压的1.9万台空调。惯常的做法是每台降价300元甩卖。董明珠说:“不行,正常产品降价有损形象。”她出人意料的做法是,把积压的空调分摊到每个经销商。销售员没想到,新官上任的三把火,竟然自己烧了,而且烧到永远也烧不完。
在生活细节上,这位铁娘子还立下规矩:“上班时间不准吃饭,一经发现,第一次罚款50元,第二次罚款100元,第三次将开除员工。”就在大家以为这只是说说而已时,有一天,董明珠走进办公室,发现8名员工在吃饭。才10秒,铃声就响了。董明珠也不客气,向每人收了50元。大家都愣住了。董明珠说,只要违背原则,不管事多小,都是大事,一定要处理到底。
有一天,一个年销售额1.5亿的大经销商来到格力厂区要求特殊待遇,语气里满是不容谈判的傲慢。董明珠不仅不理他,还狠狠回击:把他开除出格力的经销网点。大家都对这个女老板心生担忧。一个职位尚未坐稳的销售经理,毫不犹豫地一天就把1.5亿的年销售额扔了。董明珠的回答很简单:只要违背原则,就算是天王也要被我除马。

女强人的铁拳让经销商不得不就范。很多空调厂家往往对大经销商纵容,允许他们跨区域经营,这样地方小经销商根本竞争不过来,市场一片混乱。董明珠的举动,让小经销商得以扩大规模,有了未来。
3. 用铁腕手段解决债务问题
拖欠货款是中国零售批发行业普遍现象,让很多经销商头疼不已。不信邪的董明珠在一年内解决了所有问题。她的做法简单又霸道:所有欠款的经销商,一律停止发货,等货款补齐后,就可以先付款再提货了。
但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她捅了马蜂窝。大大小小的经销商向格力CEO朱江洪抱怨,甚至有人宣称:“要么她,要么我。”董明珠不屈服,针锋相对:“那就要么我,要么他。”朱江洪劝董明珠:“你能不能先付全款,先发货,再收钱?”董明珠笑着说:“好。”结果,货到了,货也没发货。董明珠说:“要货?先把钱拿来。”董明珠辩解道:“别人都这样,我在格力不会这样。”就算她用头撞墙100次,撞得血流满面,董明珠也要撞101次。这堵破烂的欠款墙,一定要倒塌。
董明珠强硬的结果是,1997年、1998年,格力没有应收账款,没有三角债。之后大家都相信董姐,不把钱转过来,就拿不到货,只要把钱转过来,就不会拖延货期,董姐做事信得过,靠谱!
4. 职场女性的励志奋斗精神
年轻时的董明珠每天只睡5个小时。据说,董明珠经常在睡觉或者午睡的时候思考问题,有了想法,就会在半夜一两点钟跳起来,拿起笔记本记下来,甚至半夜给老板打电话。正是她的拼搏精神,催生出了许多营销妙招。
1995年,董明珠发明了“淡季返利”,就是根据淡季投入的资金多少,给经销商相应的福利。这就把“钱货”关系变成了“钱利”关系,既解决了厂家淡季生产资金的短缺问题,也缓解了旺季的供货压力。1995年,格力的淡季返利比上一年增长了3.4倍,达到11亿元,为1996年与春兰的决战做好了市场准备。
1995年,格力叉车发明了“年终返利”,将7000万元利润返还给经销商。
1996年,空调淡季,格力通过淡季返利获得了15亿元现金回笼。淡季价格战,各品牌不得不纷纷降价,甚至零售价低于批发价,批发价低于出厂价,这对它们的元气打击很大。董明珠规定,格力一分钱都不能减。8月31日,格力宣布从1亿元利润中拿出2%,按照销售比例补贴给各家经销商。就这样,在空调行业最艰难的1996年,格力销量增长了17%,首次超过春兰。
格力不仅把缩减营销队伍省下来的钱都给了经销商,1997年还拿出2.5亿元返还给经销商。
董明珠认为,只有靠分销格力赚钱,公司才能长治久安。她不仅将热销的空调品种均衡分销,防止大经销商垄断货源、扰乱市场,还推出空调身份证,让每一台空调都在市场部备案。
一般来说空调9月到3月是淡季,4月到8月是旺季,淡季和旺季价格不一样,淡季价格比旺季低2万点,一般厂家都尽量把旺季提前到4月到3月,以获取更大的利润。
1998年,董明珠突然灵机一动,在朱总的支持下,宣布淡季延长一个月,3月份的淡季价格在4月份继续执行。格力不要自己赚到的钱,等其他厂家反应过来时,很多大经销商已经把钱转到格力,购买格力产品。有厂家感叹:“董明珠真狠,这么多年,我们从来没想过这个招数。”
就这样,15年的时间,董明珠从基层销售员成长为格力电器总经理,2005年至今,她一直担任格力电器副董事长、总裁。董明珠出任总经理以来,她和董事长朱江洪一起创造了我国商界独一无二的奇迹。在她的带领下,格力电器从1995年到2005年连续11年,空调产销量、销售收入、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2003年以后,销售额每年都以30%的速度递增,净利润也保持15%以上的增幅!
5. 给职业女性的建议:
有媒体采访董明珠,问她对职场女性有什么建议。
董明珠说:在职场上努力的女性,首先要懂得做好人。什么叫做好人?就是我要尽我所能,在我的岗位上做到最好,这就是目标。很多人会说,将来想当总经理,那不是一个目标,是一个个人目的,不是目标。我要在我的岗位上比别人做得更好,这就是目标。你比别人做得更好,你就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因为有了尊重,你的岗位就会发生变化,不是以事业为目的,而是要实现人生的价值,只有这样,你才能成功。

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成功?董明珠从来没想过总经理这个职位是成功的象征,总经理更多的是一份责任,要履行更多的职责,对她来说不是光环,而是负担。希望董明珠的职场励志故事能给80后职场人一个参考,祝大家事业有成。
“老干妈”创业故事带给我们创业启示
女性轻松赚钱的机会
1、小型烧烤店。尤其是天气炎热,晚上外出休闲的人很多,所以大家都喜欢品尝烧烤。所以开一家有格调的烧烤店,一年可以赚不少钱。这种小店也需要考虑两点。
1:准备各种烤肉。观察哪些品种比较畅销,就多准备一些。其他品种就准备够用就行,挑出销量好的重点品种。
2:如果你想烤出让所有人满意的食物,你需要先做实验。如果周围的人都认可它,而且味道也不错,你就不用担心客流量了。
烧烤主要是手工艺生意。竹签、盆、塑料盆等容易采购,成本低廉,几百到几千甚至几万不等。前期最好在学校、公园、超市、街道路口、夜市旁边摆摊。
第二,小粥店以米粥为主,粗粮为辅,并提供相关营养咨询,粥店的经营理念是提倡营养健康饮食,帮助一些人更好地安排饮食。
要打造差异化特色,开店最大的成本就是房租,而房租又和位置息息相关,所以归根结底还是要慎重选择位置,如果以后店铺能够健康发展的话,还是建议创业者开连锁店,对后期的发展比较好。
3、特色卤味店,这些是相对投资较小的,比较适合刚进入餐饮行业的人。相对于以上几个项目,开一家特色卤味店是一个投资少,操作简单,管理简单的项目。
在卤菜店里,所有的食材都是提前加工好然后直接送到店里销售的,店里一般不需要请厨师或者其他杂工,也不需要桌椅板凳餐具,这无疑大大降低了成本,这也是卤菜店最大的优势。
卤菜店大多开在人流量大的地方,也有开在居民区或者杂货店里面,这样不仅方便了小区居民的日常生活,还能带来比较稳定的客源,至少保证了基本的用户数量。
相关文章:
1. 鼓舞人心的女性创业成功故事
2. 三位真实的女性创业经历
3.女性创业模式——一位女强人的创业史
4. 格力董明珠作为职业女性的励志故事
5. 90后励志创业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