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10月下旬,不少刚大学毕业的职场“新手”已经领到了第一份工资。今年年初,某招聘网站进行了《金融危机下上班族财务管理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工作不满一年的上班族中,80%以上没有进行过财务管理。 。智联招聘职业顾问指出,缺乏财务管理意识是年轻职场人士尚未从事财务管理的根本原因。当我还是学生的时候,我基本上是一个纯粹的消费者,但是当我开始工作之后,我就变成了一个赚钱者。如果没有好的理念来引导这种转变,职场新人就会陷入迷茫、迷茫的状态。下面总结了职场新人关于财务管理的经验。常见现象。
现象一:不向家人要钱就好了。特点:“我的月薪不到2000元。和朋友出去吃几顿饭买点衣服的时候就剩下的不多了。我的许多朋友仍然向家人要钱。我赚到什么就花什么,不再向家人要钱。职场新人几乎都是“月光族”吧?”7月份刚入职的小曹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支出情况。根据相关调查,2009年应届毕业生的平均工资还不到2000元。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刚进入职场时你的收入不会太高,所以需要更加注重“省钱”。专家可以帮忙:“省钱”的目的是为了。节省具体方法是,先根据自己的储蓄目标取出工资,然后根据剩下的钱来支出,强迫自己积累财富,比如每月收入2000元,计算一下。按照40%的储蓄率计算,拿到工资后第一件事就是立即存下800元,然后用剩下的1200元进行消费。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消费支出不要超过总额的三分之一。 收入。这种方式比较适合花钱不受控制的职场新人。缺点是对于意志力较弱的人效果较差。

现象二:不知道钱花在哪里了。特点:“我的月薪是2600元,与同学、朋友相比,已经很不错了。月底可以有几百元的余额,但总感觉钱花得乱七八糟。” ”。没有,有时候父母让我帮忙补贴家用,我就说我没钱。他们问我钱花在哪里,但我不知道。 “小陈的苦恼是这个年龄段的人的通病。刷卡付款很爽快,但每个月月底都不知道钱花到哪里了。从长远来看,基本生活不会受到影响,但很快要应付结婚、买车、买房等大笔开支就会变得更加困难。
专家帮帮忙:职场新人每月一定要小心开支,量入为出。他们可以对自己的支出进行流水账。无论金额或用途如何,都会反映在流水账上。每个月后,根据您的收入和支出查看您还有多少储蓄。对于没有任何经济负担的新员工,每月的储蓄比例应为30%-40%(储蓄比例等于每月储蓄除以每月收入)。如果储蓄比例很小,或者每个月根本没有储蓄,那么你一定要仔细研究你的支出日记,分析哪些支出是必要的,哪些支出可以减少或不花,这样调整自己的支出。这个想法是,如果你坚持几个月,你就会有明显的结果。储蓄不断增加,正在积累第一桶金,用于未来婚礼、购车等大额开支。
现象三:父母给我存工资。特点:“我每个月收入大概3000多元,都是父母照顾,我不想管,就是缺钱的时候找他们帮忙。”他们基本上给了我一笔定期存款作为我的工资。 “小宋的收入在职场新人中应该算是比较高的了,投资或者改善生活的空间很大,如果只是定期存的话会有点不舒服。很划算,很多职场新人都这样。”职场人士把工资交给父母,如果父母对理财不是很敏感,他们可能无法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己的钱,因此,他们需要加强自己的理财意识。

专家帮助:投资风格可以根据个人风险偏好来决定。喜欢高风险的可以投资股市、纸黄金交易、偏股基金等,喜欢低风险的可以投资保本理财产品等。投资不需要大量的启动资金但一定要有良好的理财心态。如果你刚开始工作,你的收入不会很多,但如果你积累了足够的收入,你可以每月留出一部分用于长期投资,例如基金的固定投资。另外,由于职场变化较大,初入职场时事情难以预料,所以应该给自己购买一份定期人寿保险。这类保险属于纯粹的消费品,费率相对较低,保障金额较高,非常适合收入人群。较低层次的只是劳动人民。如果父母发生不幸,还能获得保险赔偿,安心安度晚年。而且,如果父母没有保险,也应该给父母买一份,这也算是孝顺的表现。

